广州哪一年四季最美(他们把看花变成了)

花城看花是一种生活方式。逛花市和买花,都是为了看到热热闹闹的繁花似锦而没来由地高兴一场。

广州哪一年四季最美(他们把看花变成了)(1)

广州的冬天是不是要来了,这几天冷到让生活君有种快要过年的感觉。

依稀记得每逢春节,广州全城繁花似锦。

每家每户的门口,都会摆满鲜花和盆桔,公园里面也是各种迎春花展各大公园举办迎春花展;特别是除夕之前,数十里的花市几百万人同游迎春花市,一片欢乐喜庆景象。

广州哪一年四季最美(他们把看花变成了)(2)

「花城看花」已经成为了「食在广州」之后全国人民对广州的又一个印象。

据说自唐代以来,广州就有除夕花市。过年逛花市的习俗,一直延续至今。

现在比较出名的广州花市,除了越秀花市、海珠花市、天河花市等传统花市,还有充满岭南风情的荔湾水上花市。

每到年廿七或廿八,广州人就开始“行花街“,将在花市买的橘子和花,一盆一盆往家里搬,喜气洋洋。

广州哪一年四季最美(他们把看花变成了)(3)

“去广东,行花街”

最近在看由生活榜出版的《去广东》这本书的时候,居然看到黄爱东西老师写的一篇关于广州花市的文章,标题是《广州过年,花城看花》。

广州哪一年四季最美(他们把看花变成了)(4)

黄爱东西在文章里面,将“花街”称为广州版的庙会,“逛花市和买花,都是为了看到热热闹闹的繁花似锦而没来由地高兴一场。“

黄爱东西还在里面写了一个小故事:

“记得有一年我们家买了一株“吊钟”之后,爸爸丢了一块梅花牌手表,想来想去赖到“吊钟”身上,“掉”了一块手表,以后 过年不买“吊钟”了。”

广州哪一年四季最美(他们把看花变成了)(5)

这篇文章让我想起了第一次在广州“行花街”的情形。

那时候还在上学,因为一个意外没有回家过年,郁闷之余,朋友约我去逛花市。

花市里面,主角自然是蝴蝶兰、满堂红、水仙花、和桃花这些,但我也看到了增城菜心花、生菜等乱入。

除了花,窄窄的街道还堆满了各种手工艺品,宫灯、风车、手饰品和挥春等等,琳琅满目。

广州哪一年四季最美(他们把看花变成了)(6)

当然,大吃省的花市也有很多吃的,煎堆、油角、糖葫芦、烤串,和各种传统点心……

一天下来,过足眼瘾又过足了嘴瘾,脑子里都东山少爷那首《行花街》:

行花街咯喂 你今年梗上位

行花街咯喂 你今年冇闭翳

“爱花,爱生活”

广州四季都有花,花卉品种超过2000种。广州人对花的感情,源自对生活的热爱。

黄爱东西的文章里面提到,抗战时期,日本人对广州进行了长达10个月的轮番轰炸。广州人头顶听着日本人飞机的声音,也要赶着去花市买一束鲜花,迎春花市照开不误。

70年代初,全广州市只有芳村花地一处的花农卖花。1970年的春节,除夕一天有8万多人次乘轮渡至芳村买花。即便如此拥挤,也没有阻挡广州人买花的脚步。

“行花街”和买花养在家里,是对新一年美好生活的祝福,用现在的话讲,就是“xxxx年,请对我好点。”

广州哪一年四季最美(他们把看花变成了)(7)

年花里面,充满了祝福,用广州话讲就是“讲意头”:

粤语中“桃”与“图”同音,“红桃”即意为“鸿图”,寓意“大展鸿图”。当然,对于单身狗来说,桃花也意味桃花运。

水仙花被广州人视为美好、纯结、高尚的象征,是纯洁的爱情。

蝴蝶兰则代表了代表了富贵和吉祥。且蝴蝶兰花姿婀娜,花色高雅,极具观赏价值。

花市中,花农们别出心裁地为鲜花起上各样吉祥如意的名字,在双方买卖的过程中,往往都会互相说好话,以吉祥的价格成交。

这样既能促成生意,也互送了祝福,喜气洋洋,恭喜发财!

广州哪一年四季最美(他们把看花变成了)(8)

“这里的春天来得更早一些”

当北国冰天雪地时,广州已是繁花似锦。

这里的花开得很早,经过寒冷的冬天,广州开始恢复生机,也开始兴旺起来了。

广州哪一年四季最美(他们把看花变成了)(9)

自西汉起,广州就是海上丝路的起点,到了清朝中期,广州是唯一通商口岸。很多新商品、新风气,自广东而起,很多也是自广州而起。

到了新中国,借助改革开放的春风,广州更是遍地花开。

2017年1月3日,「广州过年,花城看花」八个大字同时出现在全国8大城市的报纸头版上,一时间刷爆朋友圈,全国乃至全世界收到了来自广州的邀请!

广州哪一年四季最美(他们把看花变成了)(10)

于小而言,花市浓缩了这一方水土中,广州人最欢乐祥和的氛围,更融合了他们对广州、对生活的热爱。

于大而言,广州正在将传统的习俗转化成一种无形的吸引力,它正在通向一种理想状态: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文丨杨西子

图片丨来自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