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化铵和尿素的区别图(高肥价下氯化铵)

氯化铵和尿素的区别图(高肥价下氯化铵)(1)

过去一年里,在极端天气、运输中断以及俄乌冲突的影响下,国际化肥价格不断刷新纪录。受国际大环境影响,国内肥料市场价格随之高企,农业种植成本明显提升。在这样的背景下,农民的用肥结构正在悄然发生变化,种植户更倾向于选择低价肥料替代高价肥料。《中国农资》记者调查发现,受市场供需影响,今年低价肥料的涨价幅度十分惊人:

氯化铵的价格已由年初的不足1000元/吨,涨至6月初的1800元/吨左右,涨幅高达80%。

01 氯化铵单一养分价格超过尿素

一般来说,氯化铵单一养分价格是尿素单一养分价格的1/3,然而今年氯化铵却扬眉吐气成了“香饽饽”,其单一养分价格与尿素单一养分价格相当,甚至略高。经业内人士测算,目前氮肥硫酸铵价格在1800元/吨左右,硫酸铵含氮量在20%~21%,折合单一养分价格为85.7元;氯化铵干铵价格也是1800元/吨左右,含氮量在24%~25%,单一养分价格也达到了72元。然而尿素按照6月初华北地区3200元/吨左右的均价计算,单一养分含量是69.3元左右,从单一养分价格比较,氯化铵和硫酸铵的价格都已经高过尿素,这是极为反常的一种情况。

针对氯化铵单一养分价格超过尿素这一现象,国内某大型化肥贸易企业负责人表示,一方面,今年高位且持续上涨的尿素对于氯化铵行情起到了较大力度的支撑,氯化铵企业自身供应本就紧张,下游肥企及贸易商对氯化铵的采购积极性增加,加重了氯化铵市场货源的紧张程度,助推了氯化铵价格大幅上涨。另一方面,今年的阶段性疫情对物流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个别地区尿素市场出现阶段性短缺,也给了氯化铵填补氮肥市场供应的机会。另外还有一个最为主要的原因,就是原本氯化铵的价格非常便宜,随着整体肥料行情的不断上涨,这种低价肥料往往具备更大的上涨空间。

黑龙江省绥化市某掺混肥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近两年,粮价行情小涨,农资行情大涨,很多农户对高价肥料望而生畏。有一些不法商贩摸透了农民贪图便宜的心理,拿氯化铵冒充尿素,在包装上大做手脚,最终高价卖给农民。目前,有很多掺混肥厂商为了抢占市场,往往会选择以低价的氯化铵作为氮源,在产品标识上只标注氮磷钾的含量,不标明含氯量,导致不明真相的农民受害。”

02 含氯化肥不宜过量施用

据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研究员吴玉光介绍,目前市面上的氯化铵来源主要有三种渠道:第一种是专门生产氯化铵的生产厂家,这类厂家的产品原以生产试剂、食品添加剂、饲料添加剂碱厂的副产品为主,近年来开始有部分用于农业生产。第二种渠道是碱厂生产的氯化铵,也是碱厂的副产品,碱厂主要以生产碳酸钠、碳酸氢钠为主,由于原料的来源为海水,在生产碱的同时生产出氯化铵。这类产品的含氮量一般在24%-35%,氯离子含量比较高,还含有一些钠离子,但是基本上对土壤和作物的影响不大。第三种来源也是目前农用氯化铵的主要来源,属于制药厂的副产品,这种产品氮的含量在20%-25%之间,氯离子含量也是相对较高,一般在0.3%-3%之间,同时还含有一些微量元素和重金属元素,对土壤的盐渍化和重金属污染有很大的影响。

氯化铵是一种重要的生理酸性肥料,执行的标准是GB2946-2018,它的优点是价格便宜、肥效快,对于相当多的作物都有增产作用,用于追肥确实具备一定优势,但是氯化铵并不是简单地一用了之。氯化铵简称氯铵又称为卤盐,含氯量高达66%,它的危害主要表现为抑制作物生长,减少或延迟作物分蘖,最终导致作物畸形,特别是双氯基化肥的危害更大。使用高氯化肥还会产生累积的现象,会导致农田的收成越来越低,时间久了土壤会变成寸草不生的盐碱地。所以说,如果种植户只贪图便宜,过度使用高氯化肥,很容易导致毁坏农田。

根据化肥中氯离子含量不同,可分为低氯化肥、中氯化肥和高氯化肥,未标“含氯”的产品,氯离子的质量分数应≤3.0%。氯离子含量在3%到15%之间的是低氯化肥,其钾元素是由氯化钾提供的,氮素中不含氯化铵;其中氯化肥氯离子含量在15%到30%之间,化肥中除了含氯化钾之外,氮素中含有一部分的氯化铵;高氯化肥基本上都是中低浓度的肥料,氮素主要由氯化铵提供,氯离子含量大于30%。高氯化肥会导致土壤快速盐碱化,对土壤以及农作物的品种危害极大。

由于氯化铵的水溶性比较好,价格相对也比较便宜,而且市场上很容易买到氯化铵,很多经销商愿意经销、农民愿意使用氯化铵。氯化铵的氮含量不等,氮含量越低的相对氯离子含量比较多。氯化铵适合于大多数作物,特别是水稻用氯化铵的效果很好。但是吴玉光强调,氯化铵的使用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不同的土壤对氯化铵有不同的适应性,盐碱地特别是海水、盐湖污染的盐碱地,禁止使用氯化铵,一般碱性的土壤可以使用氯化铵肥料。由于氯化铵属于生理酸性肥料,一般的酸性土壤不适合使用氯化铵肥料。

二是不同作物对于氯离子的反应不同,有些作物是忌氯作物。氯离子是作物的必需营养元素,植株当中一般氯离子含量在0.05%-1.5%之间,不同的作物对氯离子的反应不同,可分为耐氯强的作物,如水稻、高粱、棉花、菠菜、番茄、黄瓜等。耐氯中等的作物有小麦、玉米、花生、大豆、葱等,忌氯作物有桃树、葡萄、马铃薯、甘薯、甜菜、柑桔。因此使用氯化铵要因不同的作物合理使用。

三是不同作物不同生长期使用氯化铵肥料的方法不同。一般作物的生长前期,作为底肥或生长中期追肥可以使用氯化铵,幼苗期和花期尽量不用氯化铵。使用氯化铵一定要掌握一定的量,过量地使用氯化铵不仅会对作物造成危害而且会造成土壤的污染,对作物的危害表现为叶片黄化。由于氯离子过多影响叶绿素的合成,造成叶片的黄化、衰退、小苗不长、花期不遇。对于土壤来说可以造成土壤的酸化和次生盐渍化,有些制药厂的副产品氯化铵还要注意重金属的含量,避免过多使用氯化铵肥料而引起的重金属污染。

吴玉光还提醒农户,在使用氯化铵肥料时一定要注意产品包装袋上的标识,一般生产氯化铵的厂家都在包装袋上表明氯离子的含量,看明白包装袋上标明的数值就可以确定土壤和作物能否适合使用这种氯化铵肥料,以及合适的施用量。

综上,由于化肥价格的普遍上涨,低价速效的氯化铵受到消费者“追捧”,价格不断攀升,如今氯化铵的单一养分价格已经超过了尿素。为此,有业内人士呼吁,消费者应该合理施肥、科学施肥,不应为了减少投入而盲目采用氯化铵替代尿素。一方面是因为氯化铵的含氮量低,显得价格便宜,而实际上目前氯化铵已经比尿素贵了,另一方面有很多蔬菜、水果等经济作物是严格忌氯的,不仅不能增产提质,反而会造成农作物减产。

编辑 | 心 怡

主管 | 魏 萌

监制 | 张 琴

如有转载请联系管理员

---以下内容为广告---

氯化铵和尿素的区别图(高肥价下氯化铵)(2)

氯化铵和尿素的区别图(高肥价下氯化铵)(3)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