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待我如宝的人(那个唤我宝的人)

对电影《依然爱丽丝》印象颇深,女主爱丽丝年仅四十就被确诊患上阿尔茨海默症,一个声名卓著、聪颖智慧的语言学教授,却不得不面对接下来愈演愈烈的失忆,出去运动找不着回家的路,在家里忘记厕所的位置而不得不尿裤子,忘记爱人,忘记孩子,忘记自己,就像辛波斯卡在《金婚纪念日》这首诗里所写的那样"一如所有的颜色都褪成了白色"。

起初看的时候只觉得朱利安·摩尔的演技真好,将患病时的恐惧和崩溃展现得淋漓尽致。直到医生建议我们把病情稳定后的奶奶接回家休养,并告诉我们,阿尔茨海默症,在她这个年纪并不奇怪,要做好长期战斗的准备······

医生说这话时,她瘦瘦小小地,正窝在病床上,一副不谙世事的模样,这个伴了二十几年的老人,真的会忘了我吗?

那个待我如宝的人(那个唤我宝的人)(1)

今天,想跟大家聊聊我的奶奶。

一、童年的味蕾,是奶奶

也不知道是自小环境所致,还是与生俱来的天分,奶奶对食材的处理颇有手法。我说想要只小狗狗,奶奶也不冷我的一时兴起,取了面粉,拉上我一起和面、添佐料,不多一会,软绵绵的面团在她手里摇身一变,成了精致小巧的犬崽。热锅里捞几捞,出来后,就披上了油亮亮的金毛,咬一口,脆香甜蜜,幸福得心里头无数的小开心拥挤着像要炸开溢满。脖子上根小细绳,还能牵着满院跑,惹得邻里小孩哭泱泱喊家里要。

小时候挑食,总是隔三差五肚子闹罢工,一来二去,父亲便知晓了门道,每每要发作时就引我到奶奶餐桌上。奶奶崇尚健康,食材自产,做菜鲜少添加酱料,即便如此,各式素菜也是煮得独有风味,叫人食欲大增,也难怪爷爷吃了几十年还是情有独钟。

闹嘴馋的时候,奶奶还会着手自创各种小吃、坚果甜食,或是掏出城里走亲戚带回来的吃食,踩着月光,席地而坐,一手驱蚊蒲扇摇曳,嘴里念叨着:慢点儿吃,都留着好些呢,我的宝儿~

那个待我如宝的人(那个唤我宝的人)(2)

二、读书的起源,是奶奶

小时候奶奶经常提起,她儿时,才上了七天夜校。她那会,逢抗战,东躲西藏,朝不保夕,都是月亮站岗后,吆五喝六,提着煤油灯盏,踏黑去附近的学堂听会。只是大环境愈加恶劣,学堂只维持了短短七天,还未来得及认字、书写,求学之路嘎然而止。许是这儿时的遗憾,奶奶从小就倡导儿女多多学习。得益于此,家风也颇为宽容,父亲虽然打小顽劣,不爱学堂,但未有同辈人男尊女卑的想法,反倒对我要上学的举动赞赏有加。

尤记当我举着父亲买的小书包对奶奶说:奶奶,阿父送我去上学咯~她的笑容撒了一脸,有些手足无措地,昂首挺胸,像赢了一般。

很多年后,才读懂老人那时笑容里流淌着的期许和欣慰,她对学识的渴望以另一种方式在生根发芽,"布衣暖,菜根香,读书滋味长"~

那个待我如宝的人(那个唤我宝的人)(3)

三、修养的初始,是奶奶

唯一被凶是有次在外玩得太累了,跑到奶奶住处,就想溜上床。满是泥土的脚丫,扫把式的头发,奶奶见了差点操起墙角的树枝就要打人。所幸的是,最后忍住了,赶我去洗澡,一边搓洗,一边厉声说道:女孩子,要把自己收拾干净了!那时候起,会记得了功课再累也要洗了澡再上床睡觉;会记得了上身的衣物要整洁干净,看起来才清爽;会记得了女孩子的头发要好好梳一梳,看起来才舒适;会记得了那屋里的一桌二椅,年岁陈旧,不变的是两人三餐四季、干净整洁。

奶奶有五个儿子,同一屋檐,平时妯娌矛盾,在所难免。奶奶即使分身乏术,一碗水也无法端平,面对各家的抱怨、埋汰,大都一笑而过。问起,答得最多的也是:家和万事兴嘛。大抵经历过战火的人,会更知晓平安喜乐的分量,不抱怨,不计较,宽容更广袤,温柔更余长。

小时候家里总是莫名其妙地就跑来一大堆陌生人,奶奶和父亲也总是会提前准备好的吃食,找寻新鲜的材料,耐心细致地烹饪,以最热情的笑脸迎接他们落座。一大帮子,咋乎咋乎,觥筹交错,高谈阔论。儿时不喜客人,只觉他们进食完便走,徒增我收拾家务的量。成年后,那些待客之道才被一一唤醒,记忆里的那些言传身教,是我不可再得的宝贵财富!

那个待我如宝的人(那个唤我宝的人)(4)

最近一次赶回家去看奶奶,她给了我一个很热情很灿烂的笑脸,就像是对待一个远道而来的客人一样,果还真是"尘满面,鬓如霜,纵使相逢应不识,唯有泪千行"。

她的宝呀,她已经不记得了~

帮她洗了个澡,换上干净的衣物和被褥,喂了午饭和药物,又跟我这"客人"絮叨了好一会,她才沉沉睡过去。

奶奶,如果下一场还有缘分,你做我的宝,可行?没有战火,没有患病,只要乖乖呆在心尖上,就好。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