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号应该在双引号里面吗(问题双引号与问题教材)

#头号周刊#

这两天“双引号”出问题了。有人问,“双引号”问题出现的原因是什么,与问题教材有关吗?我先肯定回答,有!就是问题教材导致了“双引号”问题。

问号应该在双引号里面吗(问题双引号与问题教材)(1)

双引号

我们先了解一下“双引号”问题的起因。8月17日,《小说月刊》杂志社发了一则通知,请作家朋友“在作品涉及到对话处,自行使用冒号、双引号”。很快网上舆论发酵:作家还不会使用双引号?19日,《光明网》评论员发文《“规范使用标点符号”到底有多重要》。《光明网》是带有学术色彩的顶级官媒。可见这个问题已经引起了充分重视。

问号应该在双引号里面吗(问题双引号与问题教材)(2)

《光明网》发文

有人说,作家岂能“不会”用双引号,那是他们“不用”罢了。“不用”与“不会”确实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首先,谈谈“不用”。作家为什么“不用”双引号?这个问题缘于“先锋派文学”。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我国文坛上出现了一个文学流派,文学史上称之为“先锋派文学”,代表作家有苏童、格非、马原等。“先锋派文学”借鉴西方抽象派、象征主义等创作手法,追求艺术形式和风格上的新奇。其中一“奇”就是作品中人物对白,不再使用双引号。一些文学爱好者纷纷效仿。这个时期,在文艺圈,确实是有人“不用”双引号,他们不是“不会”,如苏童,编辑出身。80年代的编辑,眼睛容不下任何一个标点符号的错误,要说他“不会”,谁也不相信。其次,再谈谈“不会”。作家不会用双引号早已不是奇闻,近两年有不少编辑抱怨作家使用标点符号混乱。再看看网上那些作家、大V、记者的发文,语句不通,错别字连篇,更不用说标点符号了。问题真的这么严重吗?我提一个问题测试一下:直接引语放在提示语之后、之前和两边,双引号如何与冒号、逗号、句号配合使用?这个问题放在30年前,初一学生随口就能答上来。现在呢,不要说回答,好多人恐怕连问题也弄不明白。为什么会出现这个现象?我想还是要从语文教材中找找原因。

问号应该在双引号里面吗(问题双引号与问题教材)(3)

初中语文第一册目录

问号应该在双引号里面吗(问题双引号与问题教材)(4)

初中语文第一册目录

上图是上世纪80年代的初一语文上册目录,最后一项内容是《常用标点符号用法简表》。你再看一下现在的语文教材(不再附图),初中七-九年级6册,没有这方面的内容。两套教材对比你会发现,语文教材内容变化非常大,不仅是所选文章变化大,语文常识特别是语法、修辞、标点符号等,全被删除了。前段时间,网上反映问题教材事件,大家的关注点都放在教材插图上。插图是外在形式,是次要的;而教材所选的文章和语文知识是内容,才是最主要的。语文教材为什么这样变?与一种思潮的兴起有关。上世纪90年代,有一种思潮,反对语文教材出现语法、修辞等语文常识。有人说,修辞是陈望道先生照搬西方的,语法是吕叔湘先生照抄西方的,他们的学说都不完备,不适合汉语。标点符号也是借鉴西方的,由陈独秀、胡适、鲁迅、刘半农等现代大师推广使用,当然也要删除。随后语文教材大改版,语法、修辞、标点符号等内容被删除,许多现代大师的作品被撤换,塞进去许多语文老师都不知道是谁的作品。

问号应该在双引号里面吗(问题双引号与问题教材)(5)

鲁迅

所以,“双引号”问题不是小问题,它反映的是语文教材、语文教育中的重要问题。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