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为什么被游牧文明灭亡(华夏文明真的消亡了吗)
南宋末年,南方小朝廷遭到蒙元追杀,一路且战且退,文武大臣们保护幼帝逃到广东江门。然而,此时蒙元追兵已至,南宋政府退无可退,只能与追兵进行最后的死战。
事已至此,仍在追随宋帝抵抗蒙元的,无不是抱着必死决心抗元的有志之士。在这场决战中,上至文臣武将,下至士兵百姓,每个人都悍不畏死,用自己的性命捍卫大宋王朝最后的希望。最终,这场决战以南宋覆灭而告终。
这是中原王朝首次沦于外族,在此之前的“五胡乱华”等时期虽然中原王朝屡次遭到外族入侵,但从没有像这次一样彻底沦陷。
自陆秀夫抱着幼帝飞身跃入万丈深渊后,璀璨的大宋文明自此消亡。对于这一历史事实,很多西方世界史学家提出了“崖山之后,再无中国”的说法。
按照这些外国史学家的判断,当时的汉人政权已被“灭种”,华夏文明被外族文明取代。当然,“再无中国”中的“中国”指的是古典意义上的中国。
日本史学家表示,蒙古人于崖山一战中歼灭了所有宋军,失去了军事力量的南宋已无国统。从这开始,灿烂的华夏文明停滞不前。清朝初期,异族(相对于当时的中原民族而言)再次入侵,并将华夏文明彻底颠覆。
在朝代更迭的过程中,许多不肯归附异族统治的汉人,前往海外寻找乐土。其中有不少人千里迢迢前往日本,并将繁荣的中原文化带到东洋。从日本史学家的口气中,我们似乎能听出一些“言外之意”。
现阶段,有许多日本朋友称日本有更原汁原味的汉文化,这种思维基本是建立在“崖山之后无中国”这种思想之上的。
那么,在南宋覆灭后,华夏文明真的消亡了吗?
显然这是一种谬论。
我们知道,华夏民族并不像其他西方民族一样,是建立在血缘共同体之上的文明。恰恰相反,华夏民族的凝聚力与血缘无关,完全是因为中国的各民族相互认同对方的文化,进而形成的文化共同体。
虽然,蒙元和满清曾入主中原,并成为中国的统治者。但是,不论是元朝还是清朝,朝廷都曾效仿中原文明。这些吸纳了本土汉文化的中原政权,其汉文化造诣显然远超日本。所以,日本史学家提出的观点,根本站不住脚。
还有许多人说,在南宋覆灭后,有气节的中国人都死光了。在笔者看来,这种说法更是无稽之谈,用几个例子就能做出回击。
我们知道,满清入关后,曾施行过“剃发易服”的强制政策。然而,当时有许多江南志士不为所动,他们甘愿用自己的头颅抗议暴政。还记得“扬州十日”的惨剧吗?倘若有骨气的中国人都死光了,又怎会出现这么多敢于以性命反抗外来侵略者的志士呢?
在后来的全民抗战中,我们同样能够看到中国人的气节。每个人都知道,当时敌我双方军事实力相差悬殊,若没有那些敢于为国奉献生命的英雄,何来如今的安定生活?
在五千年的中国历史中,作为最早进行农耕的先进文明,中华大地曾数次遭到异族的觊觎。在游牧文明入侵的时候,也曾对中原文明造成毁灭性打击。然而,汉文化却从未在这种打击中消弭,反而以其强大的包容性同化且融合了这些外来文化。
那么,为什么会有“某某之后无中华”或“某某之后无华夏”的论调呢?
显然,这是包藏祸心者的臆测罢了。这种言论,完全是在牵强附会、偷换概念。因为,中华和华夏是同义词,提出这种观点的人无非是想否认汉文化而已。
至于现在有少部分中国同胞持有这种想法,那更是滑天下之大稽。如果真的相信这种论调,说明这些朋友已经受到外国强盗歪理邪说的蛊惑。
海角崖山一线斜,从今也不属中华。
更无鱼腹捐躯地,况有龙涎泛海槎?
望断关河非汉帜,吹残日月是胡笳。
嫦娥老大无归处,独俺银轮哭桂花。
——钱谦益:《后秋兴之十三八首·其二》
支持这种“亡种说”的朋友,一般会拿出钱谦益的那句“海角崖山一线斜,从今也不属中华”来说事。请注意,钱谦益这首诗中的“今”说的是清初,这一时期与蒙元一样,同属少数民族政权统治。
而且在古代,刚经历被元、清灭掉汉人之国后的古人来说,那种悲痛是难以言表的。那时候的知识分子口中的“中华”,指的是汉人之国,与今日的“中国”概念不太一样。“华夷”之分,在古代是很讲究的,华指华夏、中华,夷则指蛮夷。
从这首诗的意思来分析,钱谦益绝没有“中华已亡”的意思,他只是在喟叹明统衰落罢了。毕竟,当时正值满清统治,钱谦益无法直接表达自己的想法,只能借古讽今,用崖山指代大明,仅此而已。
参考资料:
【《宋史》、《后秋兴之十三八首·其二》】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