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侣写真不会摆动作怎么办(爱作不好)
关于“作”的话题,知乎网友@郁清叔叔讲述自己和老婆的故事。
当年答主和他老婆在大学谈恋爱,每天晚上睡前,都要打电话来个爱的告白。
有一次,老婆开玩笑:“你要好好好爱我,然后我就好好爱你”。答主觉得这不公平,开始较真:“为什么‘你爱我’比我少了一个‘好’字?咱们应该互相‘好好好爱对方’。”老婆说不行:“我要‘你爱我’比“我爱你”多。”
然后两人就撕逼,冷战了一天。后来结婚后,二人回忆起此事。
答主老婆觉得自己当年真特么SB:“一个女人得多智障,才用这玩意来感受‘安全感’。”答主也觉得自己当年够智障:“一个男的得多愚蠢,才会在这种问题上死磕。”
01
一些“作”的名场面
说起“作”,最先想到的是电影《撒娇女人最好命》中的名场面。
嗲嗲的台湾女生带着哭腔指责男友(黄晓明饰演):“兔兔那么可爱,怎么可以吃兔兔。”其做作矫情的样子,让坐在一旁的“女汉子”女主(周迅饰演)疯狂翻白眼。
再比如口头禅为“贱人就是矫情”的华妃娘娘。虽然经常骂其他的妃嫔“矫情”,但她能够在后宫飞扬跋扈、独得专宠数年,靠的还是自己“作”的能力。
看到皇上对哪个女人好一点就受不了,如果哪个宫女得到了夸奖,就要倒霉了。
对外横行霸道,对皇上却很会撒娇,调情、抛媚眼信手拈来,皇上惯着她,带她骑马、打猎,还把稀有的欢宜香赐予她一人。
但因为华妃的“作”恰到好处,因而获得皇上的专宠。
在大家普遍的认知里,“作”不是个什么好词,比如:
要求伴侣时刻把你放在第一位,有急事要做也不放过对方;
套伴侣的话,对方坦诚相待后,揪住对方令你不满意的成分,反复拿来说事;
反复用“分手”威胁伴侣,以此来证明对方爱自己;
有话不直说,让伴侣猜来猜去,对方成为自己肚子里的蛔虫,才是真的爱;
......
总结一下,这些令人反感的“作”,多包含这几个要素:
- 任何鸡毛蒜皮的小事,都可以拿来作;
- 丰富的戏剧脑补,诞生反复无常的情绪;
- 问题最终回归到,对“爱TA”的证明上;
这种行为,常常整得伴侣一脸懵逼,天天得思考哲学问题:
你又怎么了?
我又做错了什么?
我到底要怎么做你才满意?
反复来几次后,心理承受力差的伴侣就崩溃了。这样的两性关系发展到最后,只有“卒”!
02
爱“作”的背后心理
那么爱“作”的人背后有哪些心理呢?
心理学家鲍尔比(Bowlby, J.)最早提出了“依恋理论”。这个理论最初用来解释婴儿与主要照料者之间的关系的,后来Hazan和Shaver将理论用于研究成人恋情的关系中。
该理论结合了精神分析、发展心理学和生态学的某些观点,构成了所有人际关系的始点。
根据“焦虑”程度和“回避”程度的强弱,依恋型人格分为4种:
- 安全型=低焦虑 低回避;
- 回避型=低焦虑 高回避;
- 痴迷型=高焦虑 低回避;
- 恐惧型=高焦虑 高回避;
“回避”指的是回避亲密。亲密接触时感到不安、恐惧、焦虑的人,回避亲密的程度就低。“焦虑”指的是担忧抛弃。担心TA人认为自己没有价值而离开自己,那么焦虑程度就高。
爱“作”的人多是“痴迷型人格”,这类人格也叫做“专注型”、“焦虑-矛盾型”。这类人格想要觉得心安,就要过分获得TA人的关注,在TA人身上寻求认同。相当于生活中的“恋爱脑”。
这类人格的爱会让人窒息,如“夺命连环call”、“时刻视频查岗”、“反复提分手”等行为。TA们会在爱上表现出“饥渴”,时刻要对方证明或承诺。
因为骨子里不相信伴侣爱自己,所以需要反复确认这件事。TA们以为只有这样,另一半才不会离开,TA们害怕被抛弃的感觉,结果往往适得其反。
03
小作怡情,大作伤身
(1)“作”时需要自我觉察
在爱中,永远不是“爱谁”的问题,而是“爱的能力”的问题。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艾瑞克·弗洛姆说过:
如果不努力发展自己的全部人格,那么每种爱的努力都会失败;如果没有爱他人的能力,如果不能真正谦恭地、勇敢地、真诚地和有纪律地爱他人,那么人们,在自己的爱情生活中也永远得不到满足。
痴迷型人格爱“作”的种种表现,就是缺乏爱的能力,TA们只是通过伴侣来获取自身的“安全感”。
这种需求在马斯洛的需求层次中,仅位于第二层级“安全需求”,而安全型依恋的正常人恋爱则处于“爱的需求”层次。
所以,爱“作”的人,需要建立对爱情的正确认知,在“作”别人时,需要多觉察下自己。这类人对爱情容易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
其实幻想并没有问题,但分不清现实和幻想,想要用幻想中的规则来指导现实生活中的行动,就有很大的问题。
在童话《灰姑娘》中,被继母和姐姐们打压的灰姑娘会咸鱼翻身,只需要参加一个舞会,掉下一个水晶鞋,从此就会和王子幸福生活在一起。
爱“作”的人喜欢沉浸其中,然而这是与现实相矛盾的。
“爱我就要懂我”,在现实生活中,爱的人往往不懂,懂的人往往不爱;
“爱我就要接受我的全部”;相貌平凡、能力平庸、性格恶劣的话,没有人会无条件爱这样的人。
心理学上有个著名的“三元理论”。它把爱情划分成三个成分“亲密”、“激情”、“承诺”。
- 亲密,是情感上的,包括理解、交流、支持及分享等;
- 激情,是动机性的,以身体的欲望为特征,从伴侣得到满足的任何情感也属于这点;
- 承诺,是认知性的,包括将自己投身于一份感情的决定以及维持感情的努力;
一份良好的关系,需要在三个层面维持平衡。爱“作”的人则需要在“亲密”维度上做功课,多尝试理解伴侣。
(2)“作”出情趣和浪漫的技巧
很多人觉得“作”似乎不太好,那在关系中是不是不能太麻烦别人啊?不是的!
俗话说,小作怡情,大作伤身。“作”并没有问题,不要过火,应用一些技巧,还可以给平淡的两性关系制造情趣和浪漫。“作”的本质就是“制造麻烦”,在关系中很有必要。
比如@网友夏夏:
以前女汉子,什么开瓶子搬东西,完全自己搞定。后来一次向男友撒娇,让他帮忙开瓶子,并顺带夸他几句。现在什么事都恨不得帮我安排好,大到车上保险换轮胎,小到路上看到虫子都帮我解决,真幸福啊~
为什么呢?
社会心理学上有个“富兰克林效应”,指的是相比那些被你帮助过的人,帮助过你的人会更愿意再帮你一次。换句话说,让别人喜欢的你最好方式不是去帮助TA们,而是让TA们来帮你。
比如,钱钟书先生在《围城》里面写到:一个人最好的恋爱方式,其实是“借书”,因为有借就有还,这样就有了“来往”,一来二去,两个人就互生暧昧了。
对帮人的一方而言,这会在心理形成一种“路径依赖”。当另一方再次来寻求帮助时,会更乐意效劳,也更喜欢对方。
为什么人性会这样呢?
这里涉及到心理学上的效应“认知失调”。
它是心理学家费斯汀格提出的,说的是当人们的认知信念与客观事实不符时,内心就会不舒服,为了让这一矛盾平衡,就会否定现实的真实性或改变认知的结果。
比如,当你暗恋一个人,而对方对你兴趣不高或者不喜欢你时,对方的“认知失调”会产生这样的推断:
“我之前不喜欢TA,但是我为什么要帮TA呢,这让我内心很不舒服,我的大脑认知和现实产生了偏差,但是现实不能改变,只能改变认知,原来我是喜欢TA的”。
这样,我们对别人的认知就会变成正向。
那么一个人经常帮助伴侣,就会离不开对方吗?
我们先了解下“一个人爱上一个人”的根本原因。
《小王子》中讲了这么一个故事。
小王子在发现自己的玫瑰花只是万千花朵中普通的一朵时,很懊恼。他后来明白了,尽管世界上有无数多玫瑰花,但他那朵玫瑰却是独一无二的,因为他付出自己的真心浇灌她、保护她、陪她说话......
这就是经济学上的“沉没成本”。当一个人在爱情中付出自己的真心,那么这段感情比没付出的感情更珍贵。
试想一下,在亲密关系中,伴侣因为“富兰克林效应”产生“路径依赖”,然后掉进“认知失调”的陷阱,再加上“沉没成本”,你们的关系会更加深厚。
所以掌握一些“麻烦别人”的技巧,会加深你们的关系。
写在最后
恋爱,需要双方维持才能保鲜,“作”,也要讲究方式方法。
爱情里,谁都可以做“幼稚鬼”,但归根结底来源于真心的“爱”。
爱情是平等的,爱不是折磨得让对方头疼,爱是真心地想要付出。
最重要的一点,爱TA的前提,是爱自己。
References:
——————
[1]Zhang Qian The influence of adult attachment types on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J] Science and education collection, 2021 (34): 148-150. Doi: 10.16871/jki.kjwha.2021.12.046
作者:KK
排版:KK
点击下方卡片,关注【解X心理】
解X心理凡事都有解
公众号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