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光影不可轻(光影有道物尽其极)
——访青年艺术家杨飞
“芜湖铁工汤鹏,能揉铁作画,花竹虫鸟,曲尽生致。又能作山水屏障,好事者以木范之,悬於壁。或合四面成一灯。锤铸之巧,前此未有。”清代陆以湉在《冷庐杂识·铁画》一书中所描写的正是安徽芜湖传统工艺美术品——铁画,原称铁花,相传是明末清初芜湖铁匠汤鹏所创造,以风格独特、工艺精湛著称。
铁画以低炭钢为原料,艺人们以锤代笔,以炉为砚,以铁当墨,衬以白底,装框成画。画面保持铁的本色,不涂彩。铁画工艺综合了古代金银空花的焊接技术,吸取了剪纸、木刻、砖雕的长处,融合了国画的笔意和章法,画面明暗对比鲜明,立体感强。杨飞的铁画作品《太平山水图之灵泽矶》将传统铁画技艺与现代雕塑语言相结合,创新传统手工艺的现代表达,线条细腻繁复,画面空间深远,入选国家艺术基金2018年度艺术人才培养美术类滚动资助作品。
青年艺术工作者杨飞近照
武汉工程大学艺术设计学院教授程智力认为:“杨飞长期从事当代金属艺术研发和雕塑装置创作,熟悉金属材料属性和加工技术,在此基础上创新地将传统的芜湖铁画锻造技艺与现代三维雕塑语言相结合,作品《太平山水图之灵泽矶》通过不同手法的穿插和渐变达到了有机的融合,使传统铁画具有了更立体的空间、更强烈的体量和更丰富的肌理及层次。”“乍看似墨泼素绢,山水人物皆空嵌”,作品《太平山水图之灵泽矶》中传统铁画与现代雕塑碰撞出了什么样的艺术火花,创作过程中有哪些艺术感悟?记者日前就相关问题,采访了杨飞。
光明网:铁画《太平山水图之灵泽矶》的创作契机是什么?
杨飞:与金属工艺结缘还要追溯到1999年,当时为了生计南下深圳,原准备靠画商行业为生,无奈行业不景气,后经朋友介绍进入一家铁艺厂从事设计和研发工作,这便是与金属工艺的开始。后来我们凭借美术专业科班出身的专业优势开发和生产了上千款原创金属饰品,在各种专业竞赛和展会中拿到多种大奖,我也在这个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金属等综合材料工艺技术和研发经验。
2017年6月,国家艺术基金芜湖铁画艺术人才培养项目招生,我以武汉工程大学艺术设计学院专业教师的身份进入该项目学习。《太平山水图》系列版画共四十三幅,是明末清初芜湖著名画家萧云从绘制,顺治五年徽人汤尚、汤义、刘荣等雕刻而成,是清初版画巅峰之作。
初见《太平山水图》系列是在工作室的地面上,四十三幅版画作品,黑花花铺了一地,学员们自由选择创作素材。经过前期的铁画煅制学习和尝试,大家对制作难度有了一定的认识,这么复杂的线条和场景没有几个月根本没办法完成,都下意识地去找相对简洁的画。我因为有多年的金属艺术从业经验,便想挑战一下,选择了线条更细密复杂的《太平山水图之灵泽矶》,这样便于将我多年的金工技术与当代立体雕塑语言融入其中,适当拓展铁画的表现语言,也是对铁画创始人汤天池的致敬和铁画创新精神的延续。
光明网:在您看来,《太平山水图之灵泽矶》这一作品最大的创新和特色是什么?
杨飞:我从业二十余年,常规的金属加工技术和材料成型特点是比较熟悉的,但传统铁画执此一技,极致的技艺让人出乎意料。在传统芜湖铁画的学习和创作中,发现它更执着于国画艺术、笔墨精神的领悟和锻造,用相对单一的锻造加工手法,不计成本地追求水墨艺术的意境和铁画气韵。正是这种相对单一的创作方式,造就了铁画的艺术语言和独特魅力,但同时也造成了铁画在现时代的被动与失落。我们要经常回到汤天池创造铁画的时代环境去思考、回到艺术创新的原点去思考,我们传承的不仅仅是一种技艺,更是一种当下的创新思维方式,是与当下时代文化艺术不断嫁接、推陈出新的过程,只有真正理解汤天池的铁画创新精神,才能明白铁画与不同类型的文化艺术融合的关系。
在《太平山水图之灵泽矶》这幅铁画作品中,主要融入了当代雕塑语言和立体思维,结合了圆雕和浮雕的造型方式,不同于常规铁画对于国画笔墨的模仿和提升,还加入了雕塑语言。因为原始素材的限制,此次创作不能突破原有作品的结构框架,只能做一定范围内的尝试,也是因为这种限制,让我们在三十多个日夜的辛苦捶打和敲击中,基本掌握和领会到了传统铁画的煅制技艺和执着精神。
杨飞铁画作品《太平山水图之灵泽矶》
光明网:创作铁画《太平山水图之灵泽矶》过程中,有何难忘之事和艺术感悟?
杨飞:去年的芜湖异常炎热,安师大暑假寂静的校园内却回荡着一片叮当之声,三十名学员来自各地区、各领域、各行业,大家从不同的角度切入,与传统铁画艺术进行了一场热火朝天的碰撞与融合。一台相对简陋的铁画点焊机,丝毫不能降低大家对铁画创作的热情。通红的铁条、飞溅的火花在视觉中分外美丽,在现实环境中,却是夹杂着汗水和灰尘、防不胜防的烫伤和刺痛。从开始的新鲜和好奇,到中途的酸痛和怀疑,直到最后的坚持和欣慰,见证这一时刻的是我们肿痛的手臂和千疮百孔的工作服,作品完成的那一刻,一切觉得是那样的值得和美丽。
《太平山水图之灵泽矶》画面层次丰富,中心山头突兀的亭台楼阁容易行成视觉中心,更适合用圆雕立体的语言来创作,山头周围的建筑和山林可以用浮雕的形式进行过渡,画面四周的水波和芦苇则以线性的方式来展开,和中心形成很好的环绕和反衬效果,适当简化了前景的内容,让画面更简洁,视觉中心更突出。在这幅作品的煅制技术方面,弱化了传统铁画对于国画笔墨的塑造,因为画面篇幅较小,整体线条太细,单根线条的变化已经无力承担整幅画面审美的重担,更重要的是画面的立体空间和层次变化,以团队作战的方式,呈现整体的力量和厚重感。因为尺寸的关系,画面最终完成的效果还是停留在轻盈通透的质感上,组装起来后的视觉冲击力视乎还没有单个的局部塑造更为有力,这应该是尺寸和手法不统一所致。不过,最重要的是我们有了新的尝试、新的认知、新的方向。在即兴创作中,我将传统文化题材(梅兰竹菊)与铁画煅制、立体雕塑、空间装置进行了融合,进一步探讨了传统手工艺与当代艺术、时代精神的融合与反思,希望能带着创新的思维,在艺术创作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光明网:对于青年艺术创作而言,国家艺术基金的资助有着哪些意义?
杨飞:青年艺术家的成长需要天时地利人和,同时受一定的机遇和个人性格制约,历史上绝大多数伟大的、成功的艺术家,都是站在时代的前沿、文化的浪尖之上才能崭露头角,并影响一个时代、一代人的审美意识。
国家艺术基金的资助创造了更多的潮头,让更多的青年艺术家有机会在舞台上展现自己的才华,无疑也会激起更多美丽的浪花,从而形成一股艺术的新浪潮,共同掀起中华民族文化的伟大复兴。
(光明网记者产娟娟采访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