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数外复习技巧(浅谈语数外学习)

昨天我给闺蜜说,我简直不能控制写字的手。她都没笑,接着我的热情,劈哩叭啦地说,这个爱好可以充分发挥,意思说有希望变现,不过当下我还只能笑笑而已了。

这文章思路,源自昨天晚上,我本来很想爬起来,开电脑敲一下,但是想想这段时间,已经有过几次熬夜,失眠的经历,再这么糟蹋自己,指不定又要付出代价。只能忍住,但是忍的结果就是,瞬间的灵感,在时间的冲洗之后,会消散一部分。

我还是努力追忆一下,昨天晚上那个“文思泉涌”的自己。

主要就是从陪伴学生,辅导女儿,这几年之间的经历,产生一些小小的感悟。

说语文

语文主要可以分为阅读和表达。

阅读,不仅是课本,文字,其实还有新闻,时事,八卦,甚至小到广告,包装说明,这些跟我们生活学习有关的文字性的,都在无形之中,需要我们去阅读。

这就是,我们说,语文其实,学在课外。然后我们的考试方式,是比较灵活的,知识面,比较广,更加需要学生吸收大量素材,并且提炼出自己的观点,思维,认知。

我喜欢把看到的一些正能量积极的人物事件,分享给我女儿,慢慢地她也学会了,这样分享给我。这样看书,就会有一些收获。

再说表达,读语文,学语文,最后的运用是表达,各行各业,随时随刻,我们需要不断地陈述,描述,表述,这应该就是知识的运用。

我们现在送别朋友,一般说:你要走,我们也不留你了,下次再来。

但是李白是这样说: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小时候看到池塘的鸭子,就是想捡个石头起来,去砸一下,人家受惊了,拍着翅膀,逃命一样的飞,特别开心。

前人这样写: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公园里的柳树吐新芽,我们第一反应就是,哦,春天来了。

古人却说: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下雪天,我们如果看到有个老人,木船,钓鱼,除了嘲讽,怕是没有别的感慨。

人家说: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其实我们的孩子,幼儿园开始背古诗,但是基本不用,不表达,也不会。就是说,读进去,但是表达不出来,这个也不行。有输入,应该也有输出,学以致用,才是正道。

当然我只是开玩笑,并不是说要把家里弄得这么诗文气息,就是说,现在的孩子,有些不好的习惯,说脏话,不讲礼貌,不做家务,我感觉难受,看着也戳心,这个时候,我们的确是需要,读一些经典文化,来熏陶一下她们的心性。

说数学

我女儿有段时间,应该三年级,学数学,特别费劲。

然后我观察了一下,她有二个不好的习惯,自己不思考,不用草稿纸。

说实话,我以前备课,都是习惯用白纸,特别有仪式感,每周都是一沓白纸,装订起来,满满的备课笔记,我喜欢白纸,自由发挥,所以家里买了有A4,草稿纸,简直不要太多,还有她自己的一些没写完旧本子,几年也用不完。

不思考的题目,我就让她读题,读一次,二次,读第三次,她有时候就突然说,咦,好像有点思路。

不用草稿纸,我就盯着她,不拿草稿纸,就干脆不要做作业了。因为数学,本来确实是需要大量画图,草稿,有思路,思维过程,假设,推算,罗列,然后呈现出来。后来她慢慢改了很多,学习自然也克服了很多困难。

然后我觉得预习很重要,数学书,一般一节课可能就是二个例题,老师讲完了,需要大量练习,那么这二个例题,就是宝贝,就是特别重要,一般老师也会精心设计课件,那作为学生,就要先预习,先了解老师的授课内容,这样上课的时候,就会有一定的认知,再跟老师好好学习,多提问,多思考。

我读初中时候有段时间,对因式分解,二元一次方程,平面几何兴趣非常浓厚,估计也是我读书路上的高光时刻,那时候老师还没讲的题目,我都提前预习,提前学习,等上课,我就自己做竞赛书的题目,沉浸在其中,简直不能自拔。不过那段时间,很短,好像就一年,后来初三,竞赛题目,也吃力了。

以前的竞赛,也就是今天的奥数,渗透到家庭作业里去了,是挺伤脑筋,我对女儿要求不高,能学多少就多少,尽力。

说英语

假模假样做了几年老师,也可以谈谈这个问题。

当然我也必须感谢我遇到一些好老师,有时候我也在用她们的方法,教授我的学生。

一个英语老师,最头疼就是。第一,早读,下面不出声,昏昏欲睡。

第二,我上课之前,学生书上一个笔记字没有。

第三,我上课之后,学生书上还是一个笔记字没有。

是滴,这样的学生,我都遇到了。

第一个毛病,困是吧,那就站着。不会读是吧,那就领读,老师领读,学生领读,组长领读,同桌互读。

每天上课,先找几个人读课文,这样慢慢的,也能影响一部分人。

第二个问题,曾经我的老师,是这么要求的,上课之前,一定要预习,那课文里,如果有十个生词,那就提前圈出来,音标,中文,都写在旁边。因为老师的课堂,那十个生词,就是重点,组词,造句,用法,就是最简单的教学任务,学习任务。

而且英语课本,是有循环往复的形式,这个单词,如果你今天不学会,明天再碰到,你还是不会。

但是,说实话,我碰到的学生,很少有预习的习惯。

第三个毛病,不写笔记,现在有的学生,都跟神仙一样,上课一个字不动。

这种我们以前,老师也是要严厉批评的。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这个太经典了。

而且英语考试,需要考生掌握单词的用法,各种变形,如果不做笔记,记不住,容易忘记。再说笔记本,也是很好的复习资料,我们那会儿,书上都是密密麻麻的,生怕错过了,漏写了,生怕老师讲少了。

不过那时候,老师也是勤奋,全靠粉笔,现在电教,课件一翻页,也比较快,但是要记的,还是要记,要补起来。

我们以前除了书上写,还有笔记本重新整理一下,非常用心,这是语言,用法,靠的就是日积月累。

再说英语,其实也需要大量背诵。

道理就是那句老话:熟读唐诗三百首,不能作诗也会吟!

我原来在黄冈的时候,中考有一道题,十五分左右,是从课文里出去的,挖空填词,所以我们要求学生大量背诵。其实这个背诵,不是死记硬背,因为填空的词,大部分是按照语法知识来挖空的,比如副词,介词,动词,就喜欢考这些。背的时候,要求每句话,弄懂,透彻,甚至可以逆向思维,设想一下可能哪里要填空,要考的,自己会不会,懂不懂。慢慢也会举一反三!

英语近义词多,所以细节重要,严谨也重要。

但是在浙江金华这边,并没有这样的题目,考课本原文,不过我们还是建议学生大量背诵。

曾经有学生,质问我,又不考课文为什么还背?

这个问题非常好!

我之前听过家长说得最多的就是,孩子语法不好。

但是语法,到底是什么?说到最后,就是句子呗。

我一直不喜欢大面积时间去讲语法,没用,因为课本上本身就有太多经典的句型,各种从句,复合长句,都非常好。

学好英语,吃透课本,第一步,就是不放过书上的每一句话。

比如外研版初一课本就有施特劳斯,莎士比亚,爱丽丝梦游仙境相关文章……但是有几个学生,能复述一下原文,哪怕只是大概复述,很少。

我记得我初三那时候黑白课本的年代,我在课堂复述过登珠穆朗玛峰那个课文,还有奥普拉的课文,都特别长,几乎一整面,当时我周围同桌,目瞪口呆,那意思就是:你是人吗??

哈哈,当然,年代不同了,不能比!

我高二的时候,好像获评过年级最佳笔记,对于我来说,笔记本就是学生的艺术品,宝贝,把书读薄,复习的时候,可以省很多时间。坚持过的人,就懂得其中的奥妙。

语数外复习技巧(浅谈语数外学习)(1)

上面这个图,就是当前中,高考,大学四六级阅读短文的来源。

这样比下来,跟我们的课本,相差太远了,难度必须存在的。

但是,怕什么呢?词汇是基础,搞定长难句是技术,来者不拒。

而且,为什么要考国外的材料,因为我们不只是在应试,学一门语言,了解人家的文化,习俗,新闻,热点,很有必要。并不是说,背几个单词,混个成绩,读书生涯就结束了,如果这种思想,是走不远的。

当然,都是个人拙见。

我不是学霸,我女儿也不是,我们也是慢慢摸索,就是自己作为家长,曾经作为老师,结合起来,一点点感悟,顺便分享给各位亲。

更多精彩,下次再分解!!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