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突徙薪说明什么道理 第1200期曲突徙薪
文/孙延宜(山东)
“曲突徙薪”是大家耳熟能详、烂熟于心的一个小故事,殊不知,它竟是西汉王朝汉宣帝地节四年(公元前66年)时,一位大臣在一份奏折中所特意讲述的一个故事呢。
原来,这年七月,两朝重臣霍光的家族因阴谋叛逆而被当朝皇帝刘询(宣帝)斩首,一家老小横尸街口,即霍氏灭门案。平息了叛乱之后,汉宣帝准备封赏和宴请那些揭发、逮捕、搏杀、行刑的官员和弁卒。见此安排,一位大臣不由得突然想起一个叫徐福的人来。
徐福,茂陵(今陕西省兴平县)人氏。在霍氏案发前,曾察觉到霍氏家族在朝居功傲慢,在野奢侈造极,毅然动本上书提醒朝廷——霍氏一家权势太大,朝廷既然厚爱他们,就要随时加以约束和限制,不要让他们发展到危害朝廷、招致灭门的地步。这样的奏折,徐福一连三次上呈朝廷,然而宣帝只是御批“知道了”三个字而报闻。此时此刻,站在朝堂上的这位大臣想到:天下大事泱泱万千,当一些突发事件来临的时候,冲锋陷阵应对和平息事件的人,是英雄中的英雄,当应受到晋封,而那些有先见之明,敢于提出防患于未然的人,也属精英中的精英,更应该受到恩赐褒奖。今日朝廷论功行赏,怎么能少了提醒朝廷对霍氏家族“即(既)爱厚之,宜以时抑制”的徐福呢?于是乎,就萌生了为徐福打抱不平的想法,但他又深知,在封建王朝,给皇帝提建议,特别是不同的意见,谈何容易啊!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之后,这位大臣回家给皇帝写了一份奏折。在奏折中,他首先给皇帝讲述了那个“曲突徙薪”的故事,然后才笔锋一转,写道:“茂陵人徐福多次上书提醒陛下,霍氏可能有叛逆行为,应预先加以防范。假如陛下接受徐福的劝告,则国家可以节省划出土地分封列侯的费用,臣子也可以避免图谋叛逆、满门抄斩的大祸。现在事情已经过去,只有徐福的功劳没有奖赏,希望陛下明察,高看和嘉许其‘弯曲烟囱,搬走柴薪’的远见,使他居于那些‘焦头烂额’的人之上。”
汉宣帝看了这份用心良苦才写出来的奏折,觉得实在是在理儿,便下诏道:“赐福帛十匹,后以为郎。”这是徐福之福,更是天下百姓之福。因为皇帝萌发了“贵曲突徙薪之策”的意识,定好了“上宾”之位,增长了治理天下的能力。
文武兼备的尹翁归
西汉时,河东太守田延年巡视来到了平阳,召见当地官吏。人员全部到齐后,田延年对大家说,有文才的站到东边,懂武艺的站到西边。众人纷纷都按太守的要求分别站立了,但有一位叫尹翁归的却站在中间未动。田延年一时间纳闷儿,问他为什么不选择一边站立,只见尹翁归立马跪下禀道:“我文武兼备,听候太守任用!”田延年一听这话儿,就觉得此人肯定不是个凡人。经过一番谈话和调查了解之后,田延年确认尹翁归的确文武兼备,而且很有才干,便将他调到自己手下任职了。
尹翁归为平阳一管理市场的官吏,早已声名远扬。当时,大臣霍光受汉武帝遗诏辅政,任大司马大将军,权势极重。霍光的原籍就在平阳,他家的底下人仰仗主子的势力,时常拿着凶器在市场上胡作非为,甚至强行抢掠财物。百姓们敢怒而不敢言,地方官也不闻不问,任其作恶。尹翁归年轻时当过牢狱小吏,熟知刑法,他又爱好武艺,剑术相当高明,在平阳一带颇有知名度。尹翁归被任命为管理市场的官吏之后,时时处处严格按法律办事。霍家的底下人早就知道了他的厉害,从此再也不敢到市场上来作恶了。看到市场上的变化,百姓们无不对尹翁归啧啧称赞起来。
“文武兼备”的尹翁归“毛遂自荐”到田延年手下任职后,不负田延年所望,秉公办案,执法严正,田延年很器重他。由于他政绩卓著,后来尹翁归被提升为东海太守。到任后,他发现那里很不太平,便在所属的每个县都建立起簿籍档案来,收录了各方面的重要材料。他一有空就认真阅读这些档案材料,因此很快就熟悉了郡内的情况。
当时,郡里有个名叫许仲孙的豪强,经常鱼肉百姓杀害无辜,远近的人都对他恨之入骨。但因他势力大,关系网多,几任太守都不敢得罪他。因此,他一直逍遥法外,横行霸道,为所欲为。尹翁归到任后,迅速查清了许仲孙的罪行,果断下令将其逮捕审问,并在最繁华热闹的市场上将他斩首,起到了惩一儆百的作用,其他大小豪强胆战心惊起来,不敢继续作恶了。尹翁归把东海治理得安定起来,官吏和百姓们对尹翁归都很敬服。
尹翁归文武兼备,善于抓住主要矛盾,适时采用惩一儆百的方法等,无疑是他成功最重要的秘诀,但他遇事不随大流,敢于“毛遂自荐”,其作用亦不可小觑哦。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