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和经济结构调整(就业结构优化提升经济发展质量)
来源:经济日报
着力落实就业优先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高度重视就业工作,强调就业是民生之本、是最大的民生。党中央明确把就业摆在“六稳”“六保”之首,强化就业优先政策,推动就业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10年来,我国就业局势保持总体稳定,在14亿多人口的大国实现了比较充分的就业。
10年来,针对不同群体的就业服务相继推出,如果把这些千条万线的就业工作织成一张网,能够清晰地发现,就业优先战略成为民生改善的坚实基础,积极就业政策促进了区域协调、产业发展、资源匹配,就业结构优化提升了经济发展的质量。
重点群体就业保障有力。10年来,支持就近就地就业、东西劳务协作、鼓励返乡创业、强化兜底安置、加大就业帮扶等一大批好政策好办法,让脱贫人口和困难群体获得了贴心的就业服务,增添了致富的信心。2012年以来,平均每年有超过550万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超过170万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约5万户零就业家庭实现每户至少一人就业。
与此同时,8000多万高校毕业生总体就业水平保持稳定,农民工总量增至2.9亿人,脱贫劳动力务工规模保持在3000万人以上。去产能职工、退捕渔民得到妥善安置,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平稳,既服务保障了改革发展大局,也兜住兜牢了基本民生底线。
服务业吸纳就业能力增强。第三产业成为就业最大“容纳器”,三次产业“倒金字塔型”的就业结构逐步形成。2021年,我国一二三产业就业人员分别为17072万人、21712万人和35868万人,占比分别为22.9%、29.1%和48%。其中,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占比比2012年分别下降10.6个和1.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占比上升11.9个百分点。
就业人员素质明显提升。通过不断改革技能人才的培养、使用、评价、激励机制,畅通发展通道、提高待遇水平、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加强交流合作,一支拥有2亿多技能人才、6000万高技能人才的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技能人才队伍已经形成。
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我国就业局势长期保持总体稳定,成为民生改善、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的坚实支撑。与此同时,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我国就业总量压力长期存在,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多,就业工作仍面临不小挑战。
未来,我们必须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努力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要着力稳定扩大就业岗位,坚持把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推动财政、货币、产业等政策聚力支持稳就业,支持市场主体稳岗扩岗;要着力推进创业带动就业,持续优化创业创新环境,加大对初创实体帮扶力度,完善用工和社保政策,支持灵活就业健康发展;要着力保障重点群体就业,聚焦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分类帮扶、精准施策,构建多元化的帮扶体系,从而为经济平稳运行、社会和谐稳定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经济日报记者 敖 蓉)
北京理工大学毕业生黄宸睿:“第一份工作”收获满满
我叫黄宸睿,是北京理工大学2022年毕业生。今年以来,疫情形势延宕反复,国际环境复杂严峻,我国经济形势稳中有进,应届大学毕业生首次超过千万。我就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实现了就业,走上工作岗位。我的求职过程还算顺当,在工作中也体会到了充实感。
受疫情影响,我们这届毕业生找工作遇到很多困难。国家和学校帮我们想了很多办法,提供了很多便利。在外出求职困难的情况下,很多工作招聘会都在线上进行,我们通过网络寻找就业信息、参加网络考试和网络面试等。
选择什么岗位就业,对于初入社会的我们是一个考验。最初,我也想过赶潮流找一家互联网企业,经过一阵手忙脚乱地找信息、投简历之后,我开始认真思考自己的专业特长如何与国家发展的大背景相结合,我该到什么地方去工作。
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战场。这些年,国家在发展制造业方面出台了很多政策,下了很大功夫,作为一名工科专业的毕业生,找到专业对口的岗位很重要,我觉得自己应该去主战场一展身手。同时,我觉得“第一份工作”不仅是安身立命的饭碗,更应该是实现人生理想的第一步。有了这样的思考,我的就业目标就更加清晰了,于是我坚定地选择投身制造业企业。经过投送简历、参加考试等各个环节,我顺利地入职上海一家汽车制造企业。
这家企业对刚入职的大学生十分关心,不仅给我们提供生活福利保障,而且制定了岗位培养计划。今年和我同一批入职的员工,大部分是研究生,也有留学回国的人员,大家工作积极性都很高。我在这样一个集体里,真切感受到了一个制造业实体企业在各部门共同努力下创造、研发、生产、制造和销售的工作活力,虽然刚入职几个月,但是我从心底感到这样的工作很有意义。
“第一份工作”是大学生走向社会的开始,找好这份工作非常重要。在“第一份工作”中,能将自己所学充分发挥,我觉得这是一个理想的职业开端。当然,很多东西都要在工作实践中学习,我很庆幸能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也深感要学的东西还很多。企业对我们寄予厚望,在新的工作岗位上,我也在制定一个长远的学习计划。愿这个金秋丰盈如常,硕果累累!(经济日报记者 敖 蓉整理)
双创拓宽就业路
一项项前沿科技成果走出实验室孵化成市场“金蛋”,一个个新创意让传统产业焕发新活力,一条条产业“新赛道”开辟未来新前景……
创新增动能,创业促就业。在上月举行的2022年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中,从青年大学生、科研工作者到科技界院士,一位位来自五湖四海的创客践行新发展理念,在创新创业中展示才华、服务社会,成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
这里有实验室“孵出”的新产业。集语音转写、在线会议等功能为一体的“智慧办公”设备,可辅助医生诊断的“智慧医疗”设备,目标应用于矿山、钢铁厂等工业领域的“智能安检”设备等。
“‘双创’激发社会活力,坚定企业信心,汇聚大众智慧。”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庆峰说。这家从高校实验室智能语音研究成果转化起步的公司,过去十年的研发投入占营收比例达20%。如今,公司的开放平台上汇聚了354万名应用开发者,形成人工智能产业集群。
这里还有大学生闯出的“源动力”。不用接触实物,轻点空中屏幕就能实现医院挂号、启动电梯等服务,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毕业生韩东成、范超研发的多款可交互空中成像技术产品亮相本届“双创周”。这些产品已在全国多地的医院等公共场所应用。
“让传统文化‘活起来’,这组作品从创意到制作都出自大学生创业团队。”兰州交通大学创新创业学院副院长江娜介绍,学校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学生创客项目到目前已直接带动上千人就业。
在清华大学,学校积极建设“一体两翼”“双创”生态,2016年以来学生创新创业团队累计落地项目600余项,帮助学生融资近60亿元。北京现在每天新设立的科技型企业约270家,2021年新增参保创业单位超过6万家,带动就业岗位超33万个。
创新是社会进步的灵魂,创业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全国“双创周”上,一批新兴前沿产业开辟“新赛道”、闯入“无人区”,展现美好前景。文/新华社记者 徐海涛 王 菲 郭宇靖(据新华社电)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