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逝世后3小时(周恩来逝世后3小时)

1976年1月8日中午,北京医院太平间里正在进行一项特殊的遗体解剖工作,躺在冰冷器械之上的,不是别人,正是时任国务院总理的周恩来。

此时,距离周恩来离开人间,刚刚过去两三个小时,负责该项解剖工作的是时任北京医院副院长的韩宗奇。

他永远也不会忘记那天的情形,在缓缓揭开周恩来遗体上的白布后,他看到了直到生命最后一刻还怀揣着人民的周恩来,面色安详。

只是他身上还残留着手术过后的新鲜伤疤,韩宗奇等人的眼眶,不禁湿润了。

周恩来逝世后3小时(周恩来逝世后3小时)(1)

周恩来在工作

随着遗体解剖工作的进行,大家的泪水忍不住滑落——周恩来的主要器官上,基本都有大小不一的肿瘤,这意味着,周恩来在生前最后的日子里,每天都忍受着锥心之痛。

然而,人们不会忘记,只要他还清醒,就依然抱病批文件、见外宾。

时针拨回1976年1月7日,周恩来生命中的最后一天,305医院,周恩来的病榻前,主治医生吴阶平像往常一样,前来观测周恩来身体的各项指标。

在此之前,周恩来病情一再恶化,经常沉睡不醒,意识薄弱。

可1月7日这天的深夜11点,周恩来突然醒来,他看到病榻前的吴阶平说:“我这里没什么事了,你们还是去照顾其他生病的同志,那里更需要你们……”

谁都没想到,这是周恩来留在人世间的最后一句话,而他在离世前,未能见到两个重要的人,也成为所有人心中的遗憾。

周恩来逝世后3小时(周恩来逝世后3小时)(2)

中国医学领域泌尿外科专家吴阶平

一、等待爱人

1976年1月5日,此时的周恩来已连续两个月没办法正常进食,他的肠道里有残存液体与残渣,恶性肿瘤细胞在这些残液的“滋养”下,迅速繁殖,逐渐蔓延多项器官,周恩来的腹部肿胀,疼痛难忍。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无奈之下,吴阶平等人决定对已进行过89次输血和13次手术的周恩来,再次进行一次手术。

这次手术主要为了解决周恩来的排便问题,于是医生在周恩来的左腹切开一个口子,用于清理肠道内的堆积物。

但是,这个手术对生命各项体征均已下降的周恩来来说,几乎无济于事,只能轻微缓解他的腹痛。

为了看护周恩来,邓颖超从这天开始,连续3天一直陪伴在周恩来的病榻左右,常常是到午夜一两点,才拖着疲倦的身躯,回到他们一起生活了20多年的中南海西花厅。

1月8日这天,周恩来的各项身体指标趋于平稳,邓颖超了解自己深爱了57年的爱人和战友——他一定希望她把自己照顾好,第二天再来陪他来打这场持久战。

于是,邓颖超在当天下午六七点时,就离开了305医院,返回坐车只需10分钟就能抵达的西花厅。

周恩来逝世后3小时(周恩来逝世后3小时)(3)

周恩来夫人邓颖超

这天晚上,邓颖超很早就睡去了,她甚至跟一直陪伴在身边的赵炜说:“明天我上午先不去看恩来,下午再去。”

而令邓颖超没想到的是,在她回到西花厅三个多小时后,周恩来醒了过来,在跟吴阶平说完开头那句话后,就一直不肯睡去,他睁着眼睛,一直望向门口的方向。

负责值班的医生看到周恩来这样,奇怪地问道:“总理,您有什么事吗?还是您要找大姐(邓颖超)?大姐已经回去了。”

周恩来听到这句话后,眼里的光黯淡了些,然后看向护士轻轻摇了摇头。

彼时,正在值夜班的警卫张树迎、高振普等人,以为周恩来经过一次手术后,病情好转,心底涌起几分高兴,两人相视笑了笑。

可值班医生们却面色凝重,他们感到,周恩来的病情恐怕并不乐观。

这个夜晚,就在周恩来无数次清醒地望向门口中,悄然划过。

谁都没想到,第二天的清晨,将要面对的天空是那样黑暗,将要面对的现实是那样残酷。

周恩来逝世后3小时(周恩来逝世后3小时)(4)

周恩来

二、未见爱人

1976年1月8日早7点40分,值班医生撕掉了1月7日的日历,看到1月8日的日历上显示是腊八节,这是中国祝愿来年农民丰收的传统节日。

本应喜庆的日子,吴阶平等人却面色冷峻地召开交班会,负责上午班的主治医生张佐良,跟大家商讨完注意要点、治疗方案等内容后,走到了周恩来的心电示波仪旁,并没发现异样。

但他看到,周恩来面色铁青,嘴唇发紫,呼吸快却无力。

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张佐良担心起来,他立刻按响铃声,通知心脏病专家和麻醉科专家前来病房进行会诊。

尖锐的铃声,让整夜未合眼的警卫高振普立刻清醒,他意识到情况危急,快步冲向周恩来的病榻旁,此时,各科室的专家也都从不同楼层跑了过来。

大家从检测仪器中看到,周恩来的心跳从140跌到130 ,又迅速跌到70以下,谢荣教授看到这一幕后,当即决定对周恩来实施气管插管。

按照规定,每次做手术或相关操作之前,大家需要征求周恩来本人的同意,可当下的周恩来,可能已无法做出任何回应了。

但按照规定,张佐良还是大声问道:“总理,您的气管被痰堵住了,氧气进不去,谢教授要从您的鼻孔伸进去一根橡皮管清痰,您同意吗?同意您就点头或睁一下眼睛!”

其实,就算周恩来不同意,大家也已在准备操作了,出人意料地是,周恩来竟然回应了张佐良,他不仅睁开了眼睛,还轻轻地点了点头。

周恩来逝世后3小时(周恩来逝世后3小时)(5)

周恩来专职保健医师张佐良

张佐良等人颇感震惊,但又在心里升起一丝欢喜——既然总理还能回应,证明还能救回来。

橡皮管顺利插入周恩来的气管中,张佐良协助谢荣,不断地捏着黑橡胶球进行输氧,一下,两下……无数下。

他的另一只手,下意识地紧紧握住周恩来的手,希望能传递大家的期待、力量。

奈何命运是残酷的,周恩来的心跳从70掉到60,又掉到40,最终变成了一条直线。

抢救工作还在进行着,但大家的眼眶都红了。

10分钟过去,周恩来的心跳再无一点起色。

几位负责抢救的专家,相互看了彼此一眼,每个人的眼中,都有泪。

周遭的一切都是寂静的,唯有仪器发出冰冷的滴答声。

然后,在一片寂静中,大家停下了手中的动作,看了看手表,交换了下意见后,默默地开始拆掉周恩来身上的管子、胶布条。

没有人说什么,但周围却传来巨大的哭喊声:“总理!总理啊!您醒醒……”

人们都知道,这位一生简朴谦逊、为党和人民“甘为孺子牛”的好总理,离开了人间。

彼时,他最爱的那个人,还不知道这个噩耗。

三、难以承受的痛

西花厅的早晨八点,笼罩在一片祥和之中,邓颖超刚吃完早饭正在刷牙,赵炜接到了高振普从医院打来的电话:“总理不行了,正在抢救,快来!快来!”

赵炜一听,就知道大事不好,她担心如果一下告诉邓颖超,她会接受不了,便深呼一口气后,才走到邓颖超身边,邓颖超看了一眼面色异样的赵炜问道:“怎么了?”

赵炜平复了一下心情回答:“刚才小高来电话说,让我们马上到医院去。”

邓颖超赶忙喝口水漱掉口中的牙膏,大步走向汽车,仅10分钟的路程,赵炜内心却斗争了千万次,她想,万一要是总理抢救不过来,得给大姐一些心理建设。犹豫再三,赵炜终于开口说道:“刚才打电话来说,情况不好。”

无需多言,邓颖超已经明了,一下车,她立刻奔向周恩来的病房。

可不论她怎样奔跑,还是晚到了一步,推开病房门的刹那,再没有仪器发出的声响,崭新的白床单盖在周恩来的身上,医生护士肃穆而立,有人小声啜泣。

一看到这些,邓颖超再也忍不住了,她扑到周恩来身上,哭喊道:“恩来!恩来!我来晚了!”

赵炜一边哭,一边用手扶住邓颖超。

周恩来逝世后3小时(周恩来逝世后3小时)(6)

邓颖超秘书赵炜

这对从“五四运动”相逢,跨越过抗日战争的炮火、解放战争的硝烟,终于迎来新中国的建立的革命伉俪,没能见上最后一面。

在场的值班医生们倍感惋惜——为什么,那晚总理一直望向门口时,没有人想过要打电话给大姐,让她来到总理身边呢?

可惜,这种遗憾,再也无法弥补了。

除了爱人邓颖超之外,周恩来和并肩战斗五十余载毛泽东也未能再见上最后一面。

关于两人在最后的时光,只相隔几百米的距离,却最终不得相见。

毛泽东甚至连周恩来的追悼会都没去的事,造成巨大舆论,甚至有人揣测,是否因为江青的原因,周恩来一直在收拾烂摊子,导致两人不和。而这种猜测简直是无稽之谈。

1976年1月8日清晨,周恩来心脏停止跳动那刻,在另一个病房中的毛泽东,正在病榻上看书,整夜未睡。

不久后,时任警卫局副局长的张耀祠来到毛泽东的病房外,将这一沉重噩耗告诉了值班护士小于,小于赶忙拿出铅笔,将这个悲痛的事实,写在了日常用于通报的白纸条上,并将它放在大厅的条桌上。

听到门口有人走动,负责在病房里照顾毛泽东的护士孟锦云,悄悄走出病房,看到了纸条上的内容。她先是一惊,然后被迫自己冷静下来,将纸条小心叠好,放进自己的口袋,又回到了毛泽东的病房。

她发现,毛泽东因为看书非常专注,根本没意识到她的离去,就悄悄拿起一本书,“假装”看起来。

事实上,这时的孟锦云,千头万绪:“到底该不该跟主席报告呢?如果报告了,一夜未睡的主席过于激动,心脏病犯了怎么办?可不说,这么大一件事……”

一番思虑过后,孟锦云决定先将这个事放一放,找个合适的时机告诉毛泽东。

1月8日下午三点,政治局派人将周恩来的讣告清样送了过来,请毛泽东过目。

孟锦云看到后,心里有了决定。

周恩来逝世后3小时(周恩来逝世后3小时)(7)

毛主席与周恩来

四、毛主席也哭了

孟锦云按照往常一样,在下午的规定时间,给毛泽东读起了报纸,读了一小会儿后,她拿出讣告清样读到:“中国人民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杰出的共产主义战士周恩来同志,因患癌症,医治无效,于1976年1月8日与世长辞。”

原本闭着眼听报纸内容的毛泽东,突然睁开了双眼,动了动身子望向孟锦云问道:“与世长辞……是什么意思?”

孟锦云没有回答,直到毛泽东意识到,周恩来患癌症已600余天,一直徘徊在生死边缘,这一天他彻底地离开了。

周恩来逝世后3小时(周恩来逝世后3小时)(8)

毛泽东与贴身护士孟锦云

明白后的毛泽东,向孟锦云点了点头,又闭上了眼,不再说什么,孟锦云愣了一下,继续读讣告,然后,她看到,毛泽东紧皱起眉头,泪水滚落了下来。

看到主席哭了,孟锦云再也忍不住了,她哭着读完了讣告。

两位携手走过52载风云斗争的伟人,就此别离,再无相见之期。

忆当年,他们英姿勃发,风华正茂,相识于广州,一起坐上历史的红船,被推上历史的舞台,经历了波澜壮阔又荆棘丛生的50余年光阴,其中情感之深切,用语言无法表达。

1月15日,周恩来的遗体告别会在北京大会堂举办,毛泽东那天呼吸不顺畅,他几欲坐起来,但因体力不支都没能成功,最后,他气馁地说:“我坐不起来了。”

就这样,毛泽东缺席了周恩来的遗体追悼会。

人是复杂的动物,人类很多时候的身体反应,也可能是心灵深处的潜意识。

或许,在那一刻,毛泽东内心根本无法接受老战友的离开,因为他也许看见了自己的归途,又或许,他内心有很多恐惧,不过,这些都无人知晓。

3天后,周恩来生前最亲近的侄女周秉德直,截了当地问邓颖超:“伯伯病重时,主席有没有去看?”

周恩来逝世后3小时(周恩来逝世后3小时)(9)

周恩来侄女周秉德

邓颖超坦荡地回答道:“你们都知道,主席最看重你伯伯,他们是多年革命战友了,情感深厚,可你伯伯后来的形象,如果主席去看,他会伤心的,对两人的精神都不太好,所以中央不同意他去探望。”

一对革命友人就此惜别,没能送上对方最后一程,心中一定有巨大的悲痛,这一点最直接的反映是,1976年1月15日那天晚上,得知周恩来遗体已被火化完毕后,毛泽东照例看电视,只是全程都在哭。

周恩来逝世后3小时(周恩来逝世后3小时)(10)

五、火化,不留骨灰

周恩来火化后,并没有保留骨灰,这是邓颖超和周恩来生前做的约定。

这个约定要从1956年说起,当时,国家发动殡葬仪式改革,倡导中央所有干部都火化,不再进行埋葬。

周恩来为响应国家号召,对邓颖超说等到他离开时,不要保留骨灰,邓颖超决心跟随丈夫一起,她感慨道:“如果说火化是中国殡葬仪式的第一次改革,那么我跟恩来不保留骨灰就是中国殡葬仪式的第二次改革。

为了信守约定,周恩来去世3天后,邓颖超叫来了张树迎和高振普说:“今天叫你们来,就是要研究下,把他的骨灰撒到什么地方。”

周恩来逝世后3小时(周恩来逝世后3小时)(11)

周恩来夫妇

1976年1月15日,周恩来遗体被火化后,张树迎、高振普、赵炜三人,悄悄带着周恩来的骨灰,在夜幕的掩护下,避开媒体和人群,登上了7255号飞机。

随着飞机平稳升空飞行,周恩来的骨灰被撒在了北京上空、北京密云水库上空、天津海河上空和山东滨州黄河入海口上空。

一生跨越两个时代,一生为党和人民奋斗,在生命最后时光中,为邓小平上任,陈毅、贺龙平反扫清障碍的周恩来,随着骨灰飘散,永远沉睡于祖国的山川大河中,而他的精神却永远回荡在中华大地,经久不息。

正如多年后,当邓颖超想念周恩来时说道:“你离开了我们,你到哪里去了呀?你一定随着春天温暖的风,又踏着冬天严寒的雪,你经过春风的吹送和大雪的足迹,已经深入到祖国的高山、平原,也飘进了黄河、长江,经过黄河、长江的运移,你进入了无边无际的海洋。”

谨以此文纪念周恩来总理诞辰125周年,向周恩来总理及那个年代为国家奉献一切的前辈致敬!

作者|张雪芬

#纪念周恩来诞辰125周年#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