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经济师第七章甄别(中级经济师第六章)

中级经济师第七章甄别(中级经济师第六章)(1)

(一)资源最优配置的有关概念

中级经济师第七章甄别(中级经济师第六章)(2)

(二)市场失灵的含义及原因

1.资源配置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的条件

①经济主体是完全理性的

②信息是完全的

③市场是完全竞争的

④经济主体的行为不存在外部影响。

如果这些条件不具备,资源最优配置或帕累托最优状态通常不能得到实现。

2.市场失灵的含义及原因

市场失灵就是指由于市场机制不能充分地发挥作用而导致的资源配置缺乏效率或资源配置失当的情况。导致市场失灵的原因主要有垄断、外部性、公共物品和信息不对称等。

(三)垄断对市场的影响及政府干预方式

1.垄断与市场失灵

①根据微观经济学的分析,只有完全竞争市场上,企业的生产成本从长期看才是最低的,市场机制才能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产量最大,价格最低,消费者获得最大满足。

②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上,生产者不再是完全的价格接受者,资源已不可能在部门之间自由流动,导致生产者生产的产量不是最大的产量,市场价格不是最低的价格,长期来看成本也比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的生产成本要高,消费者将不再可能获取最大满足。

③由于不完全竞争市场的广泛存在,市场机制很难充分有效地发挥作用,资源不可能实现最优配置。

2.政府对垄断的干预

①为了保护和促进竞争,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政府可以通过法律手段来限制垄断和反对不正当竞争;比如制定《反不正当竞争法》《反垄断法》。

②政府对垄断进行干预的另一种手段是对垄断行业进行公共管制,主要是对垄断行业的产品或服务的价格进行管制或规定限价,或规定利润率。

(四)外部性对市场的影响及政府干预方式

1.外部性与市场失灵

中级经济师第七章甄别(中级经济师第六章)(3)

2.政府对外部性的干预

中级经济师第七章甄别(中级经济师第六章)(4)

【科斯定理】只要财产权是明确的,并且交易成本是零或者很小,那么无论在开始时将财产权赋予谁,市场均衡的最终结果都是有效率的,实现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进一步看,还可以认为,一旦考虑到交易成本,产权的初始界定对于经济运行的效率就会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从而可以引申出一个重要结论:不同产权制度,会导致不同的资源配置效率。

中级经济师第七章甄别(中级经济师第六章)(5)

【提示1】产权即受益权或受损权以及一方给予另一方的补偿权。

【提示2】科斯定理所要求的前提往往是不存在的,财产产权常常不清晰,交易成本也不可能为零,有时甚至比较大。因此依靠市场机制矫正外部性是有一定困难的。

【提示3】科斯定理提供了一种通过市场机制解决外部性问题的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美国和一些国家先后实行了污染排放权或排放指标的市场交易活动。

(五)公共物品的特征、分类、对市场的影响及政府干预方式

1.公共物品的含义和特征

公共物品是和私人物品相对应的。

私人物品:有竞争性和排他性的商品。

(1)竞争性是指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对于既定的可供消费的产品,增加一个人的消费就必然减少另一个人的消费。

(2)排他性是指私人物品在财产所有权上的独占性。

公共物品: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物品,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

(1)非竞争性:消费者对某一种公共物品的消费并不影响其他人对该公共物品的消费。即公共物品可以被很多人同时消费。它对某一人的供给不会减少对其他人的供给;某人分享某公共物品的利益通常也不会减少其他人分享该公共物品的利益。

【例如】国防、道路、环境治理、电视广播等。

(2)非排他性:公共物品可以由任何消费者进行消费,任何一个消费者都不会被排斥在外。

【提示】公共物品的这些特征决定了绝大多数的公共物品消费中必然出现“搭便车”。所谓“搭便车”就是某人不进行购买而消费某物品。

2.公共物品的分类

可以将公共物品分为两大类:纯公共物品和准公共物品。

纯公共物品:具有完全的非竞争性和完全的非排他性的物品,一般认为,国防、治安等都是最典型的纯公共物品,一般通过纳税间接购买而被动消费,消费时无法分割,只能由政府提供。

准公共物品:具有有限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物品。准公共物品具有一定程度的拥挤性,即消费准公共物品的消费者增加到一定程度时,会出现拥挤而产生消费的竞争。部分间接购买,部分直接购买,消费时可以部分分割,政府和私人都可以提供。如教育、医疗卫生、收费公路等。

3.公共物品对市场的影响

由于公共物品不是排他的,搭便车问题阻止了私人市场提供公共物品。

公共物品的市场需求曲线是个人需求曲线在纵向,即价格方向求和,这表明市场为一定数量的公共物品支付的货币量是市场上每个消费者为这些公共物品支付的货币量之和。

私人物品的需求曲线是个人需求曲线在水平方向,即数量上的求和,这表明私人物品在一定价格下的市场需求是该价格下每个消费者需求数量的和。

【提示1】从供给的角度来看,生产公共物品与生产私人物品并没有任何区别,因而公共物品的供给曲线也是由生产这种公共物品的厂商的边际成本曲线横向加总得到。边际利益等于边际成本,公共物品的数量达到最优。但公共物品的最优数量并没有实际意义。因为消费者并不清楚自己对公共物品的需求价格,更不可能准确说明他对公共物品的需求与价格之间的关系。

【提示2】由于公共物品存在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消费者更愿意“搭便车”,低报或者隐瞒自己对公共物品的偏好,消费者表明的需求曲线一般低于其实际水平,因此无法加总消费者的需求曲线,也不能求得公共物品的最优数量。消费者支付的数量将无法弥补公共物品的生产成本,最终导致市场产量远远低于最优产量。

【提示3】对于准公共物品来说,市场机制可以发挥一定的作用,可以通过准市场机制来引导资源的配置。例如,通过收取适当水平的学费来为非义务教育提供一定的经费投入,通过适当的收费来维持医院系统的健康运行。

4.公共物品政府干预

政府承担公共物品主要提供者的职责。例如政府提供国防、治安、消防和公共卫生。

(六)信息不对称对市场的影响及政府的干预方式

1.信息不对称与市场失灵

(1)信息不对称是指市场上买卖双方掌握的信息量不一样的一种情况。信息不对称的表现形式是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①逆向选择是买卖双方在不对称信息的情况下,出现劣质的商品或服务驱逐优质商品或服务,以致市场萎缩甚至消失。

②道德风险,由于信息不对称,市场的一方不能观察到另一方的行动,则另一方就可能采取不利于对方的行动。

(2)市场失灵

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存在,市场机制就不能很好的发挥作用,生产者或消费者都会出现一些盲目的行为,有的市场不能得到正常的发展。

2.政府干预

为了解决因信息不对称所造成的市场失灵,政府对许多商品的说明、质量标准和广告都做出了具体的法律规定,政府还通过多种方式为消费者提供信息服务。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