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工厂生产记录表格(食品公司全套制度2040603)
食品公司全套制度2040603
岗位责任制度
一、总经理
1、对本厂最终产品质量和质量管理工作全面负责。
2、主持制订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建立、健全质量管理制度。
3、批准和颁发本厂质量管理手册,对质量管理手册的贯彻执行情况进行考核。
4、对本公司质量管理活动提供充分的资源保证。
二、生产技术主管
1、根据本厂的生产计划,组织安排生产,并按时、按质、按量完成。
2、确定产品的生产工艺参数,编制产品生产作业指导书。
3、监督检查生产车间的生产情况和卫生管理情况,及时掌握员工的思想动态,解决问题。
4、掌握生产所用原辅料质量,数量和领用消耗情况,并填制原始记录。对生产中出现的异常情况及时向经理汇报,并及时组织人员解决。
三、质量主管
1、负责一线产品质量的把关,对合格产品予以放行,不合格产品马上标明,停止生产并分析原因,直至找到原因,整改合格。
2、负责本厂年度质量工作计划和质量目标的制定,对其实施效果负责。
3、负责本厂质量管理方面,与供方、检验机构、政府机构等外部各方面的联络工作。
4、负责检验室工作,确保检验数据真实、可靠,对产品出现的问题,及时召集质量管理小组成员分析原因,对症下药。
5、协助总经理制订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建立、健全质量管理制度。
四、检验员
1、负责生产用原辅材料的检验分析工作。
2、负责生产过程的半成品及成品的检验分析工作。
3、负责使用和维护本岗位的设备、仪器,配制标准试剂。
4、负责样品取样、封样工作,并认真填写原始记录,及时上报分析结果,对原辅料、半成品及成品质量问题处理有建议权。
五、营销采购主管
1、负责本厂原材料的采购,产品的销售。
2、负责建立本厂长期的业务网,并开发新顾客。
3、负责原材料质量把关,严禁不合格产品进入本库。
4、负责组织产品销售工作,扩大销售渠道。
六、仓储主管
1、负责本厂设备采购、维护、保修工作,以确保正常生产。
2、负责组织人员对设备定期清理,防止不必要的磨损,延长设备寿命。
3、负责本厂原料、成品的仓库保管工作,做到防虫、防鼠、防潮、防盗。
4、所有进、出口原料、成品必须有原始台帐可查。
七、财务主管
1、负责本厂文件和资料控制,做好文书档案管理工作。
2、负责质量管理文件的起草、分发、修改、发布工作。
3、确保质量管理工作正常进行所需资金。
4、贯彻本厂质量方针,优化外部环境。
记录及文件管理制度
一、目的
为了规范公司各类文件的类别、编号规定、格式;编写、审批和发布、发放规则;评审、修订、作废管理,以提高文件编写质量,加强文件的系统性、协调性、合规性、适用性、唯一性;为保证记录收集及时、传递有序、标识清晰、保管齐全完整、归档及时、销毁受控等。特制定本文件。
二、适用范围
本公司内部文件、外来文件和记录的管理。
三、职责
1.办公室负责确定公司文件的相关管理要求;负责标准化审查、编号、登记及分发。
2.办公室负责外来文件的收发和公司的档案管理。
3.各部门负责编制及审核主管工作所需的文件。
4.公文的管理执行公司《公文管理办法》。
四、文件分类
1.文件分为如下类别:
⑴管理手册:向公司内、外部提供关于公司管理体系的一致信息的文件;
⑵管理制度类文件:通过公司通知类公文形式发布,适用于公司各部门,或适用于一个部门但较重要的管理类文件。包括:
①管理制度:规定如何一致地完成主要管理过程的信息的文件,主要用于职能部门管理主要管理过程。
②方案、办法、细则等:规定如何一致地完成主要管理过程中相对独立活动的信息的文件,主要用于职能部门管理各项相对独立活动。
③预案:规定各种紧急情况的应急方法的文件。
⑶作业类文件:阐明作业标准、作业步骤、作业检查要求的文件,如作业规程、安全操作规程。
⑷记录:规定填写内容的格式文件,一般随管理制度类及作业类文件同时发布。
五、文件编制总要求
1. 各类文件所规定的条款应明确而无歧义,并且在其范围所规定的界限内按需要力求完整、清楚、准确、相互协调,能被未参加文件编制的相关人员所理解。
2.各类文件充分考虑与现行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及相关标准,特别是强制性标准的协调性,并考虑最新管理水平,能达到控制风险的目的。
在各层级文件内,文件的结构、文体和术语应保持一致,同类文件的结构及其章、条的编号应尽可能相同,类似的条款应使用类似的措辞来表达,相同的条款应使用相同的措辞来表达。
在各层级文件内,某一给定概念应使用相同的术语。对于已定义的概念应避免使用同义词,每个选用的术语应尽可能只有唯一的含义。
文件的内容应便于实施,并易被其他文件引用。
为了保证文件的及时发布,在制定文件时,应遵守文件的制定程序。在起草文件前,应确定预计的结构和内在关系,尤其应考虑内容的划分。
六、文件内容及格式要求
公司根据各项管理工作的需要,明确各类文件应描述的基本内容要求。按照相关要求,根据公司实际,规定各类文件格式,以保证公司文件的规范有序。
公司管理手册应描述公司的安全管理组织架构、方针、目标等基本信息;公司各项主要工作的责任部门、职能定位及管理要求。
管理制度类文件应描述公司层面各项工作的具体要求及方法,应使用的相关记录等。
作业类文件应描述相关作业要求、步骤等。
记录是反映管理活动实施过程和主要内容。如使用信息系统上的电子记录,按照信息系统上确定的格式执行,在相应的文件中给予说明。
七、文件编制、评审
1.各部门根据管理需要按照第三、第四项的要求编制相关管理类文件。公司安全管理手册由质安部组织编制;管理制度类文件或作业文件由各相关主办部门负责组织编制。
2.办公室组织各相关主办部门评审文件。各文件编制主办部门组织本部门内部评审所负责文件的可操作性;各文件编制主办部门组织相关部门评审所负责文件的接口合理性;当编制部门和评审部门的意见不能达成一致时,办公室组织公司领导评审文件并确认文件。
3.各文件编制主办部门提交相关部门评审时可采用以下两种方式:
⑴书面评审:编制部门填写“文件评审记录”中的文件基本信息栏目,提出审阅要求(包括审阅重点、完成时间等),并将待评审文件(电子版、纸质版均可)及“文件评审记录”提交相关评审人员。评审人员按照审阅要求,认真评审文件,并填写“文件评审记录”中的评审意见栏目,按期返回编制部门。
⑵跨部门会议评审:分管领导主持,编制部门负责汇报,组织部门形成“会议评审记录”。
编制部门根据评审意见进行修订,必要时执行上述条款再次评审。
4.管理手册、管理制度类及作业类文件的格式由编制部门根据第4章的要求进行格式自查,办公室进行最终审查,对不符合要求的文件应返回办公室修改,直至符合要求。
八、文件审批、发布
办公室将经过评审通过后的管理手册、管理制度类及作业类文件按照《公文管理办法》履行审批手续,并正式发布。
办公室按照第四项的规定,对格式符合要求的管理手册、管理制度类及作业类文件给予唯一受控编号,并在“文件管理一览表”中登记。
管理手册、管理制度类及作业类文件由办公室以公司通知类公文形式发布,填写发放记录。文件及评审记录交办公室归档。
九、在用文件评审及更改、作废
各部门根据使用情况,评审文件的持续适宜性,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记录,填写“在用文件评审/更改/作废记录”,办公室确认是否更改或作废相关文件。
办公室每年对所编制的文件进行定期评审,当出现组织机构调整、产品结构调整、作业场所重大变化等情况时,应及时跟踪变更情况,并评审文件是否适宜,填写“在用文件评审/更改/作废记录”,经部门领导确认是否需要更改或作废相关文件。
经确认需更改的文件一般由原编制部门组织更改,如转交其他部门更改,应由原编制部门提交相关背景资料。更改完成后,应填写“在用文件评审/更改/作废记录”,并按照第五、六项履行相关手续。
经确认需作废的文件由原编制部门填写“在用文件评审/更改/作废记录”,经分管领导审批后,回收作废文件或通知作废信息。
因法律或积累知识的目的而需保留的作废文件应标识“作废”,以防混淆,该类文件应单独存放。
不需保留的作废文件,由负责回收的部门进行销毁,填写“文件管理一览表”。
十、外来文件管理
公司应确定管理所需的外来文件类别和明细,并确保外来文件得到识别,控制其分发。
公司各相关部门应按确定的外来文件类别和明细收集诸如行业标准、相关的法律法规、用户技术标准或要求、同行业相关技术标准要求等外来文件。
各部门收集到的外来文件应及时交与办公室归档管理,办公室将外来文件分类登记在“有效文件清单”中,备注“外来文件”。
外来文件的编号可采用原文件编号,如原文件无编号可自行编号,在每份外来文件封面右上角注明新的编号。
外来文件的借阅和发放由办公室负责,借阅和发放时要保留相关的记录,并在规定的期限内收回。
相关部门应关注外来文件的最新版本,并有新版本生效时,办公室应及时下发有效版本,并将旧版本收回。
十一、有效性控制
办公室建立包括公司公文、管理手册、管理制度类及作业类文件以及外来文件的“有效文件清单”,通过纸质或信息管理系统公布。
各职能部门内部管理或作业用文件由各部门建立本部门“有效文件(内部制度)清单”,并报办公室备案。
文件更改或作废后,应及时更新“有效文件清单”。
十二、档案记录管理
各部门根据工作需要,可使用如下记录形式:
⑴纸质形式,如:表格、传真、照片等;
⑵电子媒体形式,如:录音、录像、光盘、数码照片、信息系统上的电子记录等;
⑶实物形式,如:奖牌、奖状、奖杯、证书等。
各部门在确定需使用的记录样式时,应尽可能使用现有已固化的记录样式,并按照第4章规定的格式框架要求,尽可能保证记录清晰全面。
政府机构对相关记录的样式有统一规定的,按其统一规定执行。
各种记录应按内容分类,由专人负责填写。记录填写要准确、及时、标识正确、内容具体、字迹清晰、逐栏填写,若有空项应用“--”划去(备注除外)。
记录不得随意涂改,确需更改时,应采用划改的方式,划改处应签上更改人的姓名及更改日期。填写人对记录的数据、文字负责,在记录上应签署姓名、注明日期。
各部门建立本部门的“记录清单”,收集本部门产生的记录,并按名称、产生时间等进行分类标识整理。
部门之间根据需要移交记录,对重要记录的移交应填写“记录交接清单”。需归档保留的记录应按公司《档案管理办法》规定移交人事办公室存档。
政府机构对相关记录的收集、整理、移交有统一规定的,按其规定执行。
各部门对需保存的记录应放于安全、适宜的地方,做到防潮、防火、防蛀、防丢失。
各部门根据工作需要,确定本部门记录的保管期限。并在“记录清单”中明确。但最低保管期限不应低于1年。存档记录的保存期执行《档案管理办法》。
公司内部人员因工作需要,经有关部门负责人同意,可以查阅该部门的记录。合同有规定时,顾客或其代表可以在商定期内查阅与合同有关的记录。
在第一方、第二方、第三方审核时,相关部门应在审核计划确定的范围内,向审核人员提供需查阅的记录。档案的查阅执行《档案管理办法》。
各部门保存的纸质记录及电子媒体记录中的录音、录像、光盘、数码照片的保存到期后,可以进行销毁。各部门填写“记录销毁清单”,报部门领导批准后销毁。档案的销毁执行《档案管理办法》。
人员培训管理制度
一、目的
为实施人力资源管理,明确每一个岗位人员的学历、培训、技能及工作经历等具体事项。对与质量管理有关的岗位确定职责,根据职责确定应具备的能力作为任职要求,能力由受教育程度、接受培训、具备技能和工作经历来决定。
二、职责
质量安全负责人、部门负责人的任职要求,由总经理批准,其他人员的任职要求由质量负责人批准。根据岗位职责和人员岗位任职要求,由部门主管领导共同选择聘用或从外部招聘能够胜任员工。
应在每年年初对员工进行培训、教育、经历和技能认定及考核。技术人员应掌握食品生产专业技术知识和安全知识。生产加工人员能掌握操作规程并能熟练正确操作设备。
三、培训需求的产生
1.主管部门、行业规定必须具备的人员资格培训;
2.现有人员的能力不能满足本公司规定的任职要求时;
3.本公司内外部情况变化(如新法律、法规颁布)时;
四、培训策划
各部门按实际情况要求,每年的12月下旬做出下年度培训需求计划(如:新招聘员工、在岗员工、转岗员工、特殊工种)经部门负责人批准报人事部,经总经理批准安排,需要时可随时追加培训计划;如遇临时性培训,人事部要及时协调,并报总经理批准后实施。
五、培训运作
人事部对新员工上岗前必须进行培训,使其掌握公司基本要求,包括公司方针、目标、基本规章制度、食品生产基本知识及岗位操作规范等,实际操作和设备性能安全事项培训由所在部门组织进行;
六、培训方式
可以长期培训、短期培训、外部培训、内部培训、自学考试或通过媒体等多种形式进行培训。
七、档案管理
人事部要建立员工档案,将每个人的培训经历全部填入员工档案。并且随时更新内容。
八、记录
1.《年度培训计划》
2.《培训需求表》
3.《培训记录》
从业人员健康检查、健康档案制度
一、目的
为了食品的安全公司所有与生产有关的员工必须保持良好的身体健康状态。
二、职责
食品生产经营人员每年必须进行一次健康检查,并持卫生防疫机构签发的健康证后方可上岗。新进公司员工须体检合格后持卫生防疫机构签发的健康证后方可上岗。
仅展示部分内容,获取完整版请私信“管理制度”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