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信你必须知道的秘密(十一个关于征信的常见误区)

近两年,在恶劣的大环境影响之下,有关个人征信的话题频频出现在热搜之上,譬如“花呗全面接入央行征信”,又譬如“史上最严征信报告出炉”,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征信你必须知道的秘密?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征信你必须知道的秘密(十一个关于征信的常见误区)

征信你必须知道的秘密

近两年,在恶劣的大环境影响之下,有关个人征信的话题频频出现在热搜之上,譬如“花呗全面接入央行征信”,又譬如“史上最严征信报告出炉”。

时至今日,大家也越来越明确征信在日常生活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但还是会有很多人陷入一些常识性的误区,今天我们就来盘点一下这些误区。

误区一:没贷过款,信用最好

从未办过贷款,从未申请并使用过信用卡,并且征信记录为零的用户,常被称为“白户”

那么,白户是不是更容易获得贷款呢?答案其实是否定的,因为过往的征信记录是判断个人信用资质的重要依据,征信空白,没有记录,金融机构就无法对你的消费、还款的能力和信用状况做出客观合理的评估,从而影响审批。

误区二:频繁查询征信不会影响借款

一般来说,如果征信查询次数过多,极易被银行判断为急需用钱型客户,违约风险也较高,因而对这类用户会更加谨慎。

这其中的逻辑也很好理解:个人征信报告因贷款、信用卡审批等原因被不同机构多次查询,但征信报告却显示该段时间内,申请人没有成功获批新贷款或成功申请到信用卡,那银行肯定就有理由推测该申请人财务状况不佳,急需用钱,还款能力堪忧,存在一定风险。

误区三:征信不良记录可以花钱修复

敲黑板告诉大家,个人征信是由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统一管理的,无论是银行还是个人,都无权删除或修改!目前,在网络上充斥着很多“花钱修复征信记录”的广告,大家一定要擦亮眼睛,切勿轻信。

误区四:征信报告100%正确

很多人会直觉地认为,人民银行的征信报告就是权威,代表着100%正确。

实际上并不是。

个人的金融数据从金融机构的柜台到征信系统,过程长、环节多,哪个环节都有可能会出错,比如:客户自己填写信息有误、客户经理录入有误、金融机构数据处理有误、征信中心整合数据有误等等。如是第三方的责任导致个人征信上有误,要及时向金融机构或征信中心提出异议申请,并提交相关材料请求纠正。

误区五:按时还款不会产生逾期

明明按时还了款为什么还会逾期呢?举三个比较典型的例子:跨行还款、第三方代还、不足额还款。

跨行还款是通过其他银行向约定账户转账汇款,但因为跨行转账,两银行间账务处理时间滞后,导致钱未按时还到合同约定账户中,从而产生逾期。

通过第三方代还,你只是把足额的钱交给中介或者是第三方机构代还,在时间上不能主动把握,因此也有可能会产生逾期。

不足额还款肯定也会导致逾期,大家不要粗心大意而记错或忽视还款金额的零头,确保每次还款的金额是足够的。

误区六:逾期记录会保留终身

逾期了1次,就要被记录终生吗?

当然不是!在失信记录产生后,会在短时间内对个人信用生活产生影响,但只要还清欠款,这些不良记录就会在5年后完全删除。

误区七:征信报告直接显示“黑名单”

实际上,征信系统是没有所谓的“黑名单”的,只有不良信用记录。

通常,我们在与银行发生借贷行为,产生逾期还款、没按约定还款时,银行会将相关信息上报到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管理中心,再由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将上报行为记录在信用报告上,所以征信中心只是客观的收录和展示信用信息。

误区八:征信是放款的决定性依据

征信确实是衡量是否给借款人(或企业)放贷的一个重要因素,但并非是决定性因素。

各个机构的风险政策和产品定位不同,工作环境、家庭情况、负债率、第三方担保等,都是判定贷款的条件,资金方会综合评估,给出相应的审批结果。

误区九:信用报告异议处理必须本人办理

征信报告是很少出现异常的,一旦出现异常而自己又不能亲自去办理时,你可以委托别人帮忙申请异议。代理人只需带上自己和委托人的身份证件原件和复印件、授权委托书原件即可办理。

误区十:征信报告是由人民银行“写”的

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作为独立的第三方机构,仅负责客观收集和记录房贷机构、商业银行上报的信用信息,不做任何评价。

误区十一:只要不逾期,征信就不会坏

随着征信报告的改版升级,相信大家都了解到征信之于当下我们的生活被赋予了更多的实际含义。

譬如公共场所的行为、水电费缴纳、书面协议等,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有“高铁霸座男”,因公共场所的不当行为被纳入失信名单,限制高铁乘坐。

——————————

公众号:票企一站通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