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是怎么衰败的(开封靠什么复兴)

在中国的版图上,有两个开封。

一个是可以用各种电子地图搜索到的地级市,即便在河南,她的经济指数和文化话语权也颇为尴尬。

住在这个开封的人们,更喜欢谈论另一个开封。

她自公元前八世纪郑庄公建城“启封”开始,两千多年来,春雨秋风,人事更迭,开封一直在中国语言里定义繁华,见证聚散,更阅尽了兴衰。她将风流蕴藉埋在了几十米的黄土下,中国人的乡愁在黄土里代代生根,滋长为对美丽未来的渴望。

世界文明史里,开封留下了一张流传千古的白描——《清明上河图》,文学家还写给她一本厚厚的情书——《东京梦华录》,书中讲开封,“举目则青楼画阁,秀户珠帘。雕车竞驻于天街,宝马争驰于御路……八荒争凑,万国咸通,集四海之珍奇,皆归市易,会寰区之异味,悉在庖厨。”

东京梦华随梦去,梦里依稀开封城。

2005年5月,美国《纽约时报》罕见地发表了一篇文章:《从开封到纽约——辉煌如过眼烟云》。21世纪的世界首都无疑是纽约,但在公元1000年,坐落在泥沙淤塞的黄河岸边的古城开封,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城市。

曾经的开封有多荣耀,今日的开封就有多落寞。

开封如何更中国?开封如何更开封?开封如何更现代?开封哪里最开封……

最后归于一个问题,开封靠什么复兴?

豫记将持续关注开封动态,开封要实现的复兴不单单是倚靠文化的复兴,更有经济发展、产业兴起、科技助力、乡村振兴等多方面的复兴。

今天,文化生态学者黄海涛老师以文化角度阐述对开封文艺复兴的思考。——豫记按


撰文 | 黄海涛

开封历史,人杰地灵。自公元960年北宋建都到公元1127年靖康之变,开封演绎了中国古代历史上经济、文化、科技最繁荣的时代篇章。

一千年后,开封又迎来了一次新中兴的机遇与挑战。中国特色的“文艺复兴之都”,已出现在地平线上。

在全国性的文化大发展中,在众多的文化发展热点中,古都开封的立足点和出发点是什么?要抓的文化特点、高点、兴奋点是什么?

做千年一遇的大事业,必须走内涵发展的道路,即在城市精神和文化魂上,要有一个精准定位。千年“文艺复兴”,格局小了不行,精神浅了不行,站位低了不行,视野窄了不行,内容旧了不行,聚焦散了不行,支点虚了不行。

开封是怎么衰败的(开封靠什么复兴)(1)

01/

开封城市精神和文化魂

七大文明古都,都曾有过历史上的辉煌。

考察国内七大古都,其城市精、气、神表现出的“气局观”,或称之为“魂”,是有所不同的。

开封——主气局是市井之气,副气局的民风是承自北宋文人的士夫之气。这里所说的“市井之气”不是贬义,它是指产生于街区小巷、带有商业倾向、通俗浅近、充满变幻的一种市民文化。开封的城市精神表述:暂无。

气局观的描述是我的个人感受,城市精神的表述是来自各地官方的发布。看看我们的城市精神,其表述的是什么层面,其是否有鲜明导向和辨识度。在新时代下,千年级别的机遇,开封的城市文化建设应该发布新的宣言。

开封是怎么衰败的(开封靠什么复兴)(2)

开封不应是看热闹的,是做引领者还是跟随者?取决于开封人民的智慧和决心。

开封需要找准定位,乘势而上。找准定位就是要防止“一哄而起,一哄而散”。乘势而上就是在自然资源相对匮乏的情况下,走文化内涵发展的道路。

开封有一跃而起成为国内外“文化城市”发展领军的基本条件。开封的千年文化复兴,也在此一举。

但开封的学习和引进,如何走出自己的复兴,开封的“自主”和“内涵”是什么,这是首先要明确的根本问题。

如果说深圳与浦东都是依靠外联来解决发展问题的话,那么位居内陆的开封一定要打通外联发展和内生发展的任督二脉。

开封是怎么衰败的(开封靠什么复兴)(3)

我们建议,开封城市文化 的建设目标是:深度开发“市井文化”和“士夫文化”,打造宋都修心、休闲的双修(休)文化,全面提高开封的文化生产力。

文化无高低,立足有高下。开封文化魂,不在市井家。千秋大宋神,士夫举世夸。

02/

“士夫文化”

是开封最应该抓的点

开封有很多优秀的历史文化,市井文化主要是围绕市民日常生活的精神、内容、形式展开的,士夫文化主要是围绕士大夫日常生活的精神、内容、形式展开的。

其中“士大夫文化”(简称“士夫文化”)是开封最应该抓的点,最有资格抓的点。

宋代的士大夫社会,已经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张世界级名片。

开封开发士夫文化,这个亮点在时间的延续性上,具有永久性,即开创的是千秋万代的事业;在空间的影响性上,具有世界性,即打造的是举世公认的事业;在文化禀赋上看,具有独特性,即开封是士夫文化集大成的诞生地或主要所在地。

开封是怎么衰败的(开封靠什么复兴)(4)

中国古代,河南这方土地上共诞生状元49人。其中宋代河南状元24人,开封地区9人。河南在金、元产生状元各1人,明代产生状元2人,这4人都是开封人。

这就是当今重新形成士夫文化产业权威性的先天基础,这就是开封“得天独厚”的文化软实力。

开封独特的士夫文化资源是开封发展文化产业取之不尽的源泉。但是,开封的文化资源潜力还没有得到充分开发,许多比较优势还只是文化产业的潜在竞争力。

轰轰烈烈、热热闹闹的市井文化担当不起千年古都“文艺复兴”的重担。只有士夫文化 市井文化的共同开发,才有可能承担起历史和现实的这个双重任务。

开封是怎么衰败的(开封靠什么复兴)(5)

士夫文化同样有精神文化的生活与热闹,这里更具有对宋代士大夫知识和智慧的传承。这里不仅仅有“术”与“艺”,这里更是对“道”与“理”的认知和追求。

宋代的士大夫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在士夫文化产业园,我们一定会找到纪念他们的方式。同时,把握大宋士夫文化与市井文化两条主线,打造宋都的双休“修”文化,即休闲、修心,利在当代,功在千秋。

一句话,开封城市文化 的发展目标是见人、见物、见精神。古都文化的开发,需要新思路、新亮点、新成果,即需要在“跟风继承”的基础上“开拓进取”、“独领风骚”。

03/

“士夫文化”开发思路,

经营管理体系的建立

宋代东京士大夫文化的形成与高峰,有其对历史机遇的把握。全国各地的文化大发展格局已经形成,开封开发士夫文化的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都已具备。

“开封城市文化 ”的新亮点是:一个中心,两条主线。旗帜是:文化复兴。口号是:再造士大夫文化。

一个中心,即以文化内涵为中心,走内涵发展的道路。在市井文化精神继续深入挖掘的同时,聚焦士夫文化精神、内容、形式的挖掘与打造,比如对“宋都名士”文化的全方位开发等。

开封是怎么衰败的(开封靠什么复兴)(6)

两条主线,即深度开发“市井文化”和“士夫文化”,两手抓,两手硬,互为犄角之势,打造宋都双修(休)文化:修心、休闲。

士夫文化产业园的客户群涵盖清明上河园的客户群,弥补清明上河园定位中低端客户的不足。这两种文化形态及经济运作类型,是互补型的,不存在同质化竞争。

具体建议是,根据现有资源,因势利导形成四级开发的结构模式,即1.0版的会所文化经济,2.0版的书院文化经济,3.0版的博物馆文化经济,4.0版的产业园文化经济。

1、会所经济:创办“士夫文化会所”群,开设以琴、棋、书、画、诗、酒、茶、花、香、禅等为主题的国艺功能区,打造士夫格局的开封会客厅,面向世界,接待八方。

2、书院经济:创办“士夫文化书院”群,全面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诗书礼仪等“国学”和琴棋书画等“国艺学”,开发文化传承经济,如举办培训班、禅修班、研学、书店等。

3、博物馆经济:创办“士夫文化博物馆”群,以展示、解读士夫文化为支点,开发文化研发经济,如出版学术专著、创办汴梁书院、国际学术交流等。

开封是怎么衰败的(开封靠什么复兴)(7)

在上述经济的基础上,开发全覆盖的产业园文化经济。

1、士夫商品经济:创办“士夫文化商品苑”,开发以士夫文化为特色的各种门类艺术品,开发士夫文化艺术衍生品及其他文化艺术品营销(如琴棋书画等)。

2、会展经济:创办“士夫文化论坛”,发表“士夫文化宣言”,引进其他文化、学术交流活动,开发文化会展经济(配合嵩山论坛、新郑黄帝故里黄帝文化国际论坛、文化旅游等)。

3、数字媒体经济:创办“士夫数字媒体基地”,以筹拍大型文史纪录片“士夫文化”系列为开篇,开发文化数字媒体经济(影视投资及基地建设等)。

4、文化教育经济:创办“士夫文化学院”,依托河南大学、联合开封文化职业学院,开发产学研一条龙文化产品和培养文化职业人才(开办中小学研学、夏令营、冬令营等)。

5、文化养生经济:创办“士夫养生院”,打造养生文化产业(如建养生公寓、养生房地产等)。2020年起,我国空巢老人已过亿,这是巨大的文化养生、“银色经济”市场,也是办好民生的政治需要。

6、“产业园”项目的国际化,包括文化产品、文化活动走出去,海外传播基地建设的谋划、启动,一带一路基金的申请。

开封是怎么衰败的(开封靠什么复兴)(8)

7、要充分调动发挥民间力量的积极性,走群众路线,形成政府主导、群众参与的“万众创新”格局和“大众创业”的态势。

这是从历史视线、时代视角、国际视野对士大夫文化产业园的思路、布局、内容、模式、利润点、预期等开封城市文化 的策划意见。

04/

文化的站位、视野、格局

我们提出抓住人文生态自然生态的两个兴奋点,即提炼开封城市文化 的高点、特点、突破点。

开封是怎么衰败的(开封靠什么复兴)(9)

所谓自然生态兴奋点,即一年有花香,四季各芬芳。

外地人介绍开封和洛阳是,菊花节和牡丹节期间欢迎你。让人认为每年只有这个月是适宜来观光旅游的好时节。难道开封就仅仅是秋菊逞一时之秀?为什么不能开发一下每个季节都有的主题?为什么不让文化和财富四季滚滚来?旅游产业、种植产业和文化产业的直接兴起,会带动其他产业的蓬勃发展。

所谓文化生态兴奋点,比如现在出现了文化街区的概念,它是文化与生活、生产与消费融为一体的产物,被人们认为是一个更高的发展形态,符合以人为本的城市发展理念。

实际上,它早就出现在一千年前北宋都城汴梁的清明上河图中。这个所谓的“更高的发展形态”,严格来说,是对历史的上经济文化的致敬与回归。

因此开封的士夫文化产业园,就具有了历史先发的优势和现实继承的优势。

开封是怎么衰败的(开封靠什么复兴)(10)

当今国内外共同的发展理念是以人为本,回到生活。把无形的精神文化装载到有形的生活产品上。如何回到生活?如何吸引幸福?靠什么吸引人们回到生活?靠的是我们发掘出有内涵、有特色的乡愁。

比如中国人的叶落归根、故土难移是乡愁。比如外国人认知中国历史文化,离不开丝绸、瓷器、茶叶,离不开长城、故宫、兵马俑这些标志物,这些标志物就构成了他们回忆与思念的乡愁。

开封需要做的就是一个在回忆历史乡愁的基础上,打造一个新的当代乡愁。而且要把我们的新乡愁打造成国家的文化名片。接下来还会有“乡愁”升级版,即展开国际视野。

我们要打造的是士夫文化的DNA,打造士夫文化的朝圣地。打造各民族的乡愁,打造世界的乡愁。实现丰富文化供给,促进文化消费。

开封是怎么衰败的(开封靠什么复兴)(11)

我相信,乡愁是最令人揪心的。因乡愁而产生的归属感,是超越认同感的心理机制。招得来是认同,留得住是乡愁。

这个要打造的新的当代乡愁,需要特色概括。我们用诞生于3000年前的中国历史上的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的篇章概括这个乡愁,就是:

新“风、雅、颂”。

风,即时尚;雅,即古典;颂,即高贵。

我们要把这种情怀做成乡愁,一张文化名片。我们希望把开封打造成传统文化活动基地,士夫文化圣地,生态环保领地,乡愁文化属地,文化产业宝地。

(本文为作者观点,不代表豫记立场)

//////////

黄海涛

文化生态学者

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黄帝文化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会长、

原文化部东方艺术研究院研究员、

中国文物学会文博学院研究员、

郑州市东方翰典文化博物馆馆长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