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科技大学三位院士(新晋中科院院士)

楚天都市报讯(记者 柯称 黄士峰)坐在机械工程系方阵里,拍摄大合影时,一位头发花白的校友总是低调地选择后排,引起了记者的注意。他是我国99A主战坦克总设计师、中国兵器工业集团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兵器首席科学家毛明。就在一天前,他又多了一个头衔——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院士。

南方科技大学三位院士(新晋中科院院士)(1)

毛明1962年出生于湖北咸宁,1979年考入武汉水利电力大学(现武汉大学工学部)机械工程系,毕业后长期从事战车总体技术理论研究和装备研制等工程实践工作,在主战坦克总体设计、两栖战车研究与开发方面做出了创造性成果。

“回到母校很激动,让我回想起了在这里长身体、长知识,形成自己世界观、人生观的过程。”毛明接受采访时始终带着笑容(如图),和老同学重聚的兴奋之情溢于言表。他回忆,自己入校时只有1.5米的个头,毕业时已经超过1.7米。更重要的是在武大奠定了自己的知识基础,特别是行星传动的知识,才能有幸主持设计99A坦克。

当年的毛明,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学霸”。他曾经回忆,那时不分寒暑,每天早晨5点多起床跑步、背英语单词,晚上在大教室或图书馆看书做题,不到深夜11点不回宿舍。那时候生活很清苦,吃得最多的是5分钱的鸡蛋汤泡米饭。“那时家里很贫穷,但我对知识非常渴望,对于读书可以说是如饥似渴,大家都充满激情,都很纯粹地想科学报国。”

对于当选院士,毛明认为很荣幸能为母校争一份光。他表示,未来将继续做好坦克研究,同时也要为母校的建设多做贡献。

昨日,毛明当年的班主任老师,如今已80岁的朱河海也来到了现场。他骄傲地回忆,当年这个班有“三多”:设计尖子多、考研的多、入党的多,其中毛明是最优秀的学生代表之一。毛明学习时的刻苦和专心让朱河海记忆犹新,“我年轻时也是搞兵器研究的,因为特殊原因转到教学上,现在看到学生们替我圆了梦,非常欣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