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8.0系统怎么找回root密码(忘root用户密码修改方法)

Linux磁盘管理
  • 使用bc工具计算第一块磁盘的大小(每个柱面大小*柱面数量)

linux8.0系统怎么找回root密码(忘root用户密码修改方法)(1)

磁盘大小=units(每个柱面大小)*1305 cylinder(柱面)

# scale指定显示小数的精度,scale=4表示显示小数点后4位,计算结果为GB

  • 用awk命令计算第一块磁盘的大小

linux8.0系统怎么找回root密码(忘root用户密码修改方法)(2)

awk ‘BEGIN{print XX*XX xx}’

[root@study ~]# awk 'BEGIN{print 1305*8225280/1000^3}'

10.734

磁盘阵列RAID
  • RAID的概念

RAID:磁盘冗余阵列的英文缩写。由于cpu性能每年增长大概在30~50%,而硬盘性能每年增长约7%左右。伯克利大学的研究小组为了在短期内提升硬盘的效能从而平衡计算机运算能力,提出了raid技术。raid技术由很多便宜的小磁盘组成容量大、有容错(数据冗余)、高性能的磁盘组,具体的要求视不同的raid级别而定。

  • 做RAID有哪些好处

1)让你的数据更安全(数据冗余) # 安全

2)提升整体的容量 10块1TB硬盘做了RAID 0之后,在系统眼中是一块10TB的硬盘 # 高容量

3)提升性能(磁盘读写性能) # 性能

# 一般来说,一种RAID技术不会同时满足这三种要求,要想同时满足三种要求,代价比较高。

  • 常用的RAID级别

常用的RAID级别有:RAID0 、RAID1 、 RAID5 、 RAID10

dell服务器默认就支持RAID0,RAID1;如果要做RAID5和RAID10,就需要买RAID卡了。因为自带的RAID卡性能比较差,不适合做复杂的raid技术。

linux8.0系统怎么找回root密码(忘root用户密码修改方法)(3)

RAID0、RAID1、RAID5、RAID10

  • 各种常见RAID级别的使用场景

RAID0(条带化) 速度快,没冗余 性能要求高,数据安全要求低(Mysql从库)

RAID1(镜像) 写入慢,冗余高 对数据安全要求高(监控系统盘)

RAID5(奇偶校验) 入慢,读取ok,有冗余 对安全和性能都有要求(适用大部分场景)

RAID10(镜像阵列条带) 读写都快,冗余高 对数据安全和性能都有要求(mysql主库,存储服务器)

磁盘分区-格式化(创建文件系统)
  • 磁盘分区的本质

看看这个512 Bytes里面有什么东西:认识MBR

MBR(master of record):主引导记录。它的位置在0磁头0磁道1扇区中的前446 Bytes中。一个扇区的大小是512B,它是磁盘中最小的单位。

磁盘分区表

磁盘分区表,它的位置在0头0道1扇区的前446字节之后的64字节中。系统(windows与Linux)最多可以有4个主分区或3个主分区和1个扩展分区。主分区和扩展分区的地位是一样的。每个主分区或引导分区占据这64字节中的16字节,在扩展分区下面可以创建逻辑分区,扩展分区不会真实的存储数据,真正存储数据的地方在逻辑分区。

主分区 最多有4个

扩展分区 最多一个,为了解决系统中主分区最多4个

磁盘来说主分区 扩展分区最多4个

逻辑分区 先创建扩展分区时,再创建多个逻辑分区。

系统中真正存放数据的是主分区和逻辑分区

Linux下面的分区命名规则

硬盘的名字

sas接口和sata接口 /dev/sd{a..z}

ide接口 /dev/hd{a..z}

例如:

第一个硬盘 /dev/sda

第二个硬盘 /dev/sdb

分区的名字

主分区和扩展分区 /dev/sda{1..4}

逻辑分区 /dev/sda5(从5开始)

给一个

创建分区

创建分区的命令fdisk和parted,常用参数有:

n:new 新建一个分区

d:delete 删除一个分区

p:print 打印分区表信息

q:不保存退出

w:保存并退出

  • 给新加的磁盘(/dev/sdb)添加一个10M的分区

linux8.0系统怎么找回root密码(忘root用户密码修改方法)(4)

n表示新建立一个分区 p 主分区

linux8.0系统怎么找回root密码(忘root用户密码修改方法)(5)

主分区1 p 显示新建分区 w 保存退出

  • 用fdisk -l 查看分区信息,柱面数和每个柱面的大小

linux8.0系统怎么找回root密码(忘root用户密码修改方法)(6)

计算分区大小柱面数*每个柱面大小

  • 删除分区刚刚创建的分区(/dev/sdb1)

linux8.0系统怎么找回root密码(忘root用户密码修改方法)(7)

d 删除 默认一个分区不需要选择分区几 p 显示 w 保存

假设我们新添加了一个新硬盘/dev/sdb

1. 分区-通知系统分区表发生更改

linux8.0系统怎么找回root密码(忘root用户密码修改方法)(8)

全部默认把 /dev/sdb硬盘大小全部给/dev/sdb1 分区

linux8.0系统怎么找回root密码(忘root用户密码修改方法)(9)

partprobe 通知系统分区表发生更改

2、 格式化-创建文件系统-关闭磁盘的自动检查

linux8.0系统怎么找回root密码(忘root用户密码修改方法)(10)

mkfs.ext4 /dev/sdb1 格式化此分区文件系统类型为ext4

linux8.0系统怎么找回root密码(忘root用户密码修改方法)(11)

[root@study ~]# tune2fs -c 0 -i 0 /dev/sdb1

↑关闭磁盘的使用36次挂载和180天后的自动检查

3、 挂载和自动挂载

linux8.0系统怎么找回root密码(忘root用户密码修改方法)(12)

挂载的是分区而不是磁盘本身

如图代表分区已经挂载到了/data目录下

自动挂载有两种方法

1) 把挂载的命令写入/etc/rc.local,等到开机重启自动运行命令。

2) 编辑/etc/fstab开机自动挂载文件列表,把挂载参数写入配置文件。

  • 方法一:修改开机自启动软件或命令的配置文件/etc/rc.local。

linux8.0系统怎么找回root密码(忘root用户密码修改方法)(13)

  • 方法二:编辑开机自动挂载的列表配置文件/etc/fstab

linux8.0系统怎么找回root密码(忘root用户密码修改方法)(14)

有关分区磁盘挂载的步骤整理

linux8.0系统怎么找回root密码(忘root用户密码修改方法)(15)

[root@study ~]# partprobe /dev/sdb1

[root@study ~]# mkfs.ext4 /dev/sdb1

第二步:通知系统整个磁盘的分区表更改了 partprobe

第三步:格式化,创建文件系统 mkfs.ext4 /dev/sdb1

mkfs.ext4 /dev/sdb1 (# 对分区进行装修)

第四步:关闭分区的自动检查功能

tune2fs -c 0 -i 0 /dev/sdb1

第五步:挂载

第六步:开机自动挂载

如何进行开机自动挂载

1. 把命令放入/etc/rc.d/rc.local

2. /etc/fstab 开机自动挂载

(必会面试题)各列的含义

5 是否进行备份

6 是否进行磁盘检查

企业案例 Java导致服务器内存不够(如何解决)

增加内存

临时增加swap

增加swap分区大小

创建一个文件把这个文件作为swap等于

  • 创建一个100M的文件

linux8.0系统怎么找回root密码(忘root用户密码修改方法)(16)

dd if=/dev/zero of=/tmp/100M bs=1M count=100

  • 让这个文件成为swap 制作swap

linux8.0系统怎么找回root密码(忘root用户密码修改方法)(17)

mkswap /tmp/100M

[root@study ~]# file /tmp/100M ——查看文件信息

/tmp/100M: Linux/i386 swap file (new style) 1 (4K pages) size 25599 pages

  • 让swap生效

[root@study ~]# swapon /tmp/100M

  • 查看系统swap的组成(有几个swap)

linux8.0系统怎么找回root密码(忘root用户密码修改方法)(18)

[root@study ~]# swapon -s

  • 永久生效的方法

1. vim /etc/rc.local 写入

swapon /tmp/100m

2. vim /etc/fstab写入

/tmp/100m swap swap defaults 0 0

fdisk 与parted的区别

给磁盘分区

fdisk给磁盘小于2TB

parted 可以支持2TB以上

mklabel 分区类型 从哪里开始就从哪里结束 创建分区

mklabel 创建一个新的分区表msdos(mbr)gpt

mklabel gpt 创建一个分区表

print 显示分区的情况

quit 退出

rm 删除一个分区

(parted) p

Error: /dev/sdc: unrecognised disk label

  • 创建一个分区表

注意:mkpart 这个命令非常危险 是直接对磁盘实时生效的

(parted) mklabel gpt

(parted) p

Model: VMware, VMware Virtual S (scsi)

Disk /dev/sdc: 107MB

Sector size (logical/physical): 512B/512B

Partition Table: gpt

Number Start End Size File system Name Flags

  • 创建一个分区

(parted) mkpart primary 0 10M

Warning: The resulting partition is not properly aligned for best performance.

Ignore/Cancel? i

(parted) p

Model: VMware, VMware Virtual S (scsi)

Disk /dev/sdc: 107MB

Sector size (logical/physical): 512B/512B

Partition Table: gpt

Number Start End Size File system Name Flags

1 17.4kB 10.0MB 9983kB primary

(parted) mkpart primary 10M 20M

(parted) p

Model: VMware, VMware Virtual S (scsi)

Disk /dev/sdc: 107MB

Sector size (logical/physical): 512B/512B

Partition Table: gpt

Number Start End Size File system Name Flags

1 17.4kB 10.0MB 9983kB primary

2 10.5MB 19.9MB 9437kB primary

  • 举例子:(了解即可)

#将分区设置成gpt格式

parted /dev/sdc mklabel gpt

#创建一个20G的分区

parted /dev/sdc mkpart primary 0 20000

#将剩余的空间全部创建成一个扩展分区

parted /dev/sdc mkpart extended 1 100%

/dev/sdd分区分成1个分区

parted /dev/sdd mklabel gpt

parted /dev/sdd mkpart primary 0 100%

将硬盘分为两个主分区

[root@localhost ~]# parted /dev/sdb

GNU Parted 1.8.1 Using /dev/sdb Welcome to GNU Parted! Type ‘help’ to view a list of commands.

(parted) mklabel gpt # 将MBR磁盘格式化为GPT

(parted) print #打印当前分区

(parted) mkpart primary 0 4.5TB # 分一个4.5T的主分区

(parted) mkpart primary 4.5TB 12TB # 分一个7.5T的主分区

(parted) print #打印当前分区

(parted) quit 退出

root用户密码忘记了——单用户模式

① :在开启服务器选择倒计时的时候,按Ctrl Alt insert按a

linux8.0系统怎么找回root密码(忘root用户密码修改方法)(19)

② :空格 然后输入1 回车 (或者键入single)

linux8.0系统怎么找回root密码(忘root用户密码修改方法)(20)

③:进入到单用户模式后然后更改密码 按 ctrl d让服务器继续下面启动的步骤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