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评朔尔茨访华(有朋自远方来虽远必诛)
如果朔尔茨爷们儿一点点儿,哪怕一点点儿,今天的德国都不可能这么娘!
虽然时至今日,无论俄罗斯还是乌克兰,都没有一颗导弹或炮弹落到德国的土地上,但最近的德国却有点儿脊背发凉,因为天气确实有点儿冷了。
眼看隔壁的马克龙早已穿上了暖洋洋的高领毛衣,作为资本家代表的朔尔茨虽说从不担心冬天过不去,但8000万德国民众咋熬过寒冬?
虽然作为如假包换的西方政客,朔尔茨不需要为竞选时的豪言壮语负责,更没有必要关心资本家外底层民众的死活,但热乎乎的选票怎能不考虑?就算不要所有的贞节牌坊,也不能丢下好不容易立起来的勤政爱民人设。
所以为了广大德国民众能度过一个温暖祥和的冬天,避免在本土沉浸式感受莫斯科郊外的酷寒,朔尔茨在坚决和物美价廉的俄罗斯天然气坚决划清界限后,不辞辛苦地漂洋过海,到大西洋彼岸的加拿大找气。
面对德国的慧眼如炬,感激涕零的加拿大总理特鲁多当即就表示:
“毫无疑问,需求是存在的……当然,当涉及能源安全时,紧迫性也是有的……面对俄罗斯的“入侵”,加拿大将永远支持我们的欧洲盟友,包括德国……。”
虽然语言不通,但朔尔茨依然从特鲁多的丰富表情上读到了加拿大对德国的“仗义”:
“哎呀,咱俩谁跟谁……兄弟的事就是我的事,是吧,所以,下一步,对吧,肯定会想办法的……”。
朔尔茨想骂人,再想想加拿大坚决追随美国制裁俄罗斯,不顾德国和欧盟死活扣押俄罗斯涡轮机让北溪管道断气的操作,朔尔茨更一度想打人。
当然,你要说加拿大正事不干、屁话熏天那也不对,最起码特鲁多已经明确表示,打死也要坚决支持德国氢能的发展。虽然德国熬不过2022年的冬天,但加拿大一定能保证德国的遗像高标准享受到2025年高达18度的温暖。
可以说,朔尔茨的“西天取气”从一开始就是个彻头彻尾的闹剧。毕竟加拿大作为美国的贴身太监,不可能忤逆美国放弃“死道友不死贫道”的初心。所以德国越追随美国,下场就越凄凉。
所以为了不至于因追随美国反俄“出师未捷身先死”,朔尔茨政府决心策划一场声势浩大的“东游记”,具体来说就是访华。朔尔茨政府相信,作为G7国家中首个访华的国家,朔尔茨的访华一定会和当年中法建交一样,在国际社会引发一场惊天动地的“外交核爆炸”。就算是哑弹,最后也能多往家里捎回来点儿电热毯。
面对德国方面“满载而归”的期待,外交部表示,目前没有可以发布的消息。说直白点儿就是,到时候再说。
这让德国有点儿尴尬,要知道朔尔茨政府计划访华,根本原因在于舒尔茨政府终于认识到了我们作为大国在国际社会举足轻重的分量,没有我们的参与很多国际问题根本无从解决。但既然认识到了我们的今非昔比,那么朔尔茨政府就应该明白,我们不是德国召之即来,挥之即去的工具,德国想来,可以,你得等,等到啥时候,没准儿。
这似乎有些不近人情,毕竟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但朔尔茨政府上台后的一系列操作,静夜史认为完全够得上“有朋自远方来,虽远必诛”的标准。
虽然德国在1871年完成统一后,迅速加入到了殖民扩张的行列,并深度参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饕餮盛宴”。但由于后来居上的德国错过了殖民扩张的时代,导致德国尽管很努力,但依然收益寥寥。
所以德国迅速转变思路,开始大力支持中国对抗其它帝国主义,尤其是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前,德国不仅向中国大量出口武器,更派出大量军事顾问帮忙训练军队,为我们的抗日战争做出了较大贡献。
二战结束后,德国一分为二,民主德国追随苏联曾一度与新中国保持友好关系,但随着50年代末中苏交恶,新中国与民主德国的关系也随之急转直下。
相比之下,新中国与联邦德国的关系则更加跌宕起伏。虽然新中国成立后,新中国与联邦德国的贸易额连年攀升,但政治关系却长期停滞,直到1959年中苏交恶、1964年中法建交甚至1972年中美关系正常化后才正式建交。
彼时的西方国家,出于对抗苏联的需要,与新中国的关系大为缓和。而经济早已成为欧洲一哥的联邦德国,对即将打开国门的新中国更是表现出了强烈的兴趣,这种互惠互利在80年代最终成为现实。
虽然从80年代至今,中德关系因为达赖等问题多次出现低谷,甚至默克尔上台之后都曾因为所谓的人权问题导致中德关系大起大落,但总体而言,中德关系相对健康。
相比于美国、日本、英国、法国等西方国家,德国尽管在外交政策上不可避免地受美国影响,但依靠强大的经济实力,德国外交政策总体冷静务实,从勃兰特、施密特、科尔、施罗德再到默克尔,可以说正是这些德国领导人或多或少的努力,才一步步增进了中德友谊,这也是我们对德国印象好于其它西方国家,德国品牌深入人心的重要因素。
但这一切美好,在朔尔茨时代被无情地毁灭了。
默克尔本以为,经过16年的励精图治,德国终于从“欧盟病夫”脱胎换骨为“欧盟发动机”,欧盟也由此欣欣向荣。在这样的大好局面下,朔尔茨只需要“萧规曹随”,德国和欧盟的明天一片光明。
但谁能想到,新官上任三把火,朔尔茨直接将默克尔的遗产嚯嚯了个底儿净。
朔尔茨的“大刀阔斧”,固然有外部因素的作用,毕竟美国带领北约东扩步步紧逼,退无可退的俄罗斯在无路可退时只能背水一战,所以作为美国重点鹰犬的德国不得不随波逐流,甚至豁出性命以卵击石地制裁俄罗斯。
但问题是,身不由己的德国,似乎萌生了助纣为虐的主观能动性,这就让德国彻底失去了进退自如的可能。
朔尔茨政府的选择,也许有迫不得已的苦衷,毕竟1991年苏联解体,冷战结束以来,美国早已将欧盟视作欲除之而后快的竞争对手,所以但凡有削弱和打击欧盟的机会,美国必定不遗余力,比如科索沃战争,比如希腊债务危机,比如克里米亚危机,比如英国脱欧,确保欧盟自顾不暇、疲于奔命。所以冷战后的欧盟尽管在不断壮大,但却越来越貌合神离、处境尴尬。
所以为了确保欧盟不被美国拆解,德国必须与美国保持一致,也就是坚持反俄不动摇,即便冻死也无悔。
但问题是,虽然美国全面凌驾于德国乃至欧盟头上,但如果德国拼命坚持“中立”,美国又能怎么样呢?它还会把核弹扔到欧盟尤其是德国头上吗?很明显不能。
默克尔,无疑就是利用了这一点,在积极发展与俄罗斯关系的同时,也不断提升对华关系,所以默克尔时代,靠着俄罗斯价格低廉的能源和我们空前庞大的市场,德国经济触底反弹、一骑绝尘。
怎么默克尔都进行了图文并茂的讲解,朔尔茨照着学都学废了呢?静夜史认为根本原因在于德国的矛盾,已经到了一发不可收拾的地步。
从今天的角度来看,默克尔本质上是德国乃至欧盟的裱糊匠,小心翼翼地维持着欧盟的平衡。默克尔时代,欧盟一方面是大张旗鼓地扩容,一方面是矛盾的层出不穷,除了新老成员国的尖锐对立,难民、环保等社会问题更令德国乃至欧盟难以呼吸。
更要命的是,美国几十年如一日的煽风点火,尤其是俄乌对抗,让欧盟的资本和工业再度外逃,德国及欧盟的问题已经积重难返。
在这样的情况下,朔尔茨其实能扭转乾坤的选项不多,追随美国为虎作伥算一个,毕竟能让欧盟苟延残喘更长时间也是好的。
而朔尔茨政府的所谓访华计划,在静夜史看来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在于德国意识到,一路向东似乎并没有那么刺激美国,毕竟当前美德的首要敌人是俄罗斯。
且当美国煽风点火导致欧盟资本和产业大量外逃时,除了美国,中国也是重要落脚点。这意味着与我们保持密切联系,对德国持续繁荣同样有着重要的意义。
事实上当前的德国,也确实离不开我们。但问题是,朔尔茨的追随美国求生存的“前戏”似乎太过火,比如上台首访竟然是日本、印度这样的二流角色,公然冷落我们。如今又想趁G20峰会的机会“顺便”访华,你想拯救德国的决心在哪里?你想通过修补中德关系维持支持率的诚意在哪里?
所以,面对朔尔茨功利心满满的计划,我们即便没有“虽远必诛”的厌恶,最起码也没有理由对它们太过火热。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创作挑战赛#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