陀思妥耶夫斯基主要人物(陀思妥耶夫斯基诞辰200周年专题一)

陀思妥耶夫斯基与托尔斯泰本期视频请点击:陀思妥耶夫斯基,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陀思妥耶夫斯基主要人物?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陀思妥耶夫斯基主要人物(陀思妥耶夫斯基诞辰200周年专题一)

陀思妥耶夫斯基主要人物

陀思妥耶夫斯基与托尔斯泰

本期视频请点击:陀思妥耶夫斯基

今天这一期节目我们来聊一聊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陀思妥耶夫斯基。就算你们没有读过他写的那些厚厚的书,至少也听过他的名字。《罪与罚》《地下室手记》《被侮辱与被损害的》《白痴》等等,这些厚厚的书都跟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名字联系在一起,形成我们对经典文学认知的固定搭配。在十九世纪俄国文学史上,陀思妥耶夫斯基总是与另外一位伟大的作家列夫·托尔斯泰联系在一起,进行比对。比如最著名的一个例子就是纳博科夫讲过的。这位俄罗斯贵族出身的作家,二战期间流亡到了美国,从教授俄罗斯文学开始站稳了脚跟。在他的课堂上经常举这样一个例子,纳博科夫讲到俄国文学史的时候,先是把教室窗户的窗帘都拉上,然后把灯都熄灭。在黑暗中,他打开一盏灯说,在俄国文学中,这就是普希金;然后再打开一盏灯说,这是果戈里,再打开一盏灯说,这是契诃夫。最后他走到窗户前,把所有窗帘都打开,窗外的阳光铺天盖地照射进来,他说,这是托尔斯泰。

但是谈到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时候,纳博科夫就变得很是刻薄起来,他称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文学不入流,他说从艺术和天才的角度看,陀思妥耶夫斯基算不上一个伟大的作家,而且是相当平庸,他的原话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虽然不时闪现出精彩的幽默,但更多的是一大片一大片陈词滥调的荒原”他将他的《地下室手记》称为《老鼠洞回忆录》,在课堂上嘲讽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时候,甚至激怒了很多学生抗议,夺门而出。

这种将陀思妥耶夫斯基与托尔斯泰的比对从来没有中断过,俄国文学中经常将他们分为两派。但是这种比较其实相当不公平,因为我们忽略了很重要的一个背景知识,这个知识就是,在十九世纪的俄国,两位作家的起步就非常不一样。正如为陀思妥耶夫斯基写下五卷本传记的美国学者约瑟夫·弗兰克一针见血地指出的,在十九世纪所有伟大的作家当中,比如普希金、莱蒙托夫、果戈里、赫尔岑、屠格涅夫、托尔斯泰等等,只有陀思妥耶夫斯基不是出身于拥有土地的贵族乡绅家庭。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事实,对他本人作为一名作家所采取的立场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他的晚年,陀思妥耶夫斯基也免不了与托尔斯泰做比较,当时他就说,托尔斯泰描写的都是那些稳定的中上层地主家庭的生活,这些人只是俄国社会中的极少数,而他描写的是大多数人过的那种混乱不堪的生活,像什么道德紊乱,社会持续动荡,传统遭到破坏,自己的作品正是对这一破坏过程进行的极其艰难的搏斗产生的。

这是一个非常高度凝练的概括,是陀思妥耶夫斯基一生最为集中的思考的精华部分。因为对所有的写作者而言,他们想成为一个作家,都需要考虑生存这个问题:你要么可以拥有托尔斯泰的庄园,可以后顾无忧地地写作,要么你就像陀思妥耶夫斯基一样,像个苦役犯人一样写一辈子。所以,可想而知,对陀思妥耶夫斯基这样的底层无产者而言,想成为一个作家有多么困难。

最关键的问题在于,如果我们回顾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一生,就会发现,这个人身上凝聚了无数的苦难。在文学史上,都没有一个作家像陀思妥耶夫斯基经历如此坎坷波折,富于戏剧性的命运。我们可以细细描述这种戏剧性的命运,陀思妥耶夫斯基人生有几个重要的拐点值得记录和分析。

陀思妥耶夫斯基出生于1821年的10月30日,是家里的老二,上面有个哥哥叫米哈伊尔,他们之后家里又添了五个孩子。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父亲是一名军医,虽然享有贵族的身份,但是其实根本没有贵族生活的资本,一直居住在医院的宿舍。可以想见,一套宿舍房子,除了厨房和门厅外,实际上只有两个像样的房间,挤着七八口人。所以贫困一直都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童年生活的重要部分。父亲总是习惯在孩子们面前装成一个穷鬼,孩子们也都习惯了他的诈唬和忽悠。陀思妥耶夫斯基后来在读军事工程学校的时候,学会了大手大脚的花钱,于是跟父亲斗智斗勇哭穷要钱就成了他生活中习以为常的场景。

陀思妥耶夫斯基从军事工程学校毕业后,他想到了摆脱贫穷的之路就是成为一名自由作家。这个主意遭到了全家人的劝阻,只有他的哥哥米哈伊尔替他辩护说,他相信弟弟未来一定会有一条通往声名和财富的道路。哥哥的这种支持并非一时兴起,事实上,米哈伊尔同样怀有一个文学青年的抱负,但是他没有勇气去选择这样的道路,只能通过支持弟弟实现自己的梦想,这种支持对陀思妥耶夫斯基多命运多舛的一生变得至关重要。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文学之路看起来还是很顺利的,可以说他是在彼得堡的文学圈一举成名。1844年,年仅二十三岁的陀思妥耶夫斯基完成了一部篇幅相当于《欧也妮葛朗台》的小说,叫《穷人》,受到了文学批评家别林斯基的热烈追捧,称他为一个新的天才小说说。经过了别林斯基的宣传和鼓吹,陀思妥耶夫斯基在彼得堡的文学圈里一举成名,“说到《穷人》,半个彼得堡的人都在谈论它”。但是很显然,对一个年轻作家,这样的鼓吹并不都是好事,鼓吹也意味着捧杀。陀思妥耶夫斯基成为彼得堡的文化名人,这种新的地位带来的荣耀,随之而来的阿谀奉承,即使对一个更加稳重的人,也可能让人头脑发昏。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虚荣心逐渐膨胀起来,导致他在各种文学圈子里显得自命不凡,狂妄自大。也不能怪陀思妥耶夫斯基,他毕竟是一个外乡人,一个刚刚成名的文艺青年,对彼得堡的文坛并不了解。任何时代,文坛都是有各种文学圈子组成的,一个外来者想要融入当地的文学圈子本来就十分艰难,更何况,阶级之间的鸿沟如此明显——一个外乡人,身无分文的低等人,想融入到贵族的文学圈,何等的困难。尤其是贫穷的人总是十分敏感,处处多心,再加上很多文学贵族比如像屠格涅夫看他不顺眼,时不时出言嘲讽,最终导致了陀思妥耶夫斯基跟这些文学贵族圈子分裂了。

未完待续……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