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阳一览(一点庆阳远去的灯笼)

庆阳一览(一点庆阳远去的灯笼)(1)

朗诵/制作:赵丹

庆阳一览(一点庆阳远去的灯笼)(2)

付兴奎

甘肃宁县人,本土散文作家。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写作,在《散文选刊》《四川文学》《青岛文学》《华夏散文》《六盘山》《都市文学》《雪莲》《西部散文》等报刊杂志上发表诗歌、小说、散文、报告文学、文学评论多篇,出版诗歌集《与清风对坐》散文、小说集《城乡纪事》、散文集《吾乡吾土》、《流年》等。

庆阳一览(一点庆阳远去的灯笼)(3)

远 去 的 灯 笼

(付兴奎)

庆阳一览(一点庆阳远去的灯笼)(4)

正月初七我晚上,我吃完拉魂面,准备跟上几个伙伴去邻村看电影。父亲却让我叫上姐去西边箍窑里跟他一起扎灯笼,扎灯笼是个手工活,劈竹节、缠架子、粘花花、贴穗子,一件比一件要求细致,花功夫熬夜不说,动不动还要受父亲的责备。

庆阳一览(一点庆阳远去的灯笼)(5)

劈竹条是做灯笼的第一步,得用刀背把竹子上所有的接疤砸松疏通,然后沿着粗的一端用篾刀划成一根一根的竹条。父亲劈的竹条不光看上去匀称,摸起来也顺溜,不会有断裂的担忧。绑扎灯笼架之前,须先用麻绳把划成条的竹子绑扎成大小不同的圆圈,然后缠上一层便于粘贴的纸条,最后才能根据设计好的造型扎出灯笼的骨架。

父亲做的灯笼以红花绿叶搭配的莲花灯为最,具体的做法是把两个大小一样的圆圈用小竹节扎成圆柱形,然后用一根弯成弧形的长竹条作为提手,花篮一样的荷花灯笼架算是扎成了。父亲一边绑扎一边叮嘱我们说,要想让灯笼好看,两个竹圈必须扎得大小适中,直径相等,接口处麻绳缠绕的地方接疤要小。否则,做出来的灯笼三扁二圆,谁都不会喜欢。

庆阳一览(一点庆阳远去的灯笼)(6)

相比之下,莲花瓣和荷叶的制作起来不算太难,先把翠绿和粉红的彩色纸折叠成桃子大小的方块,然后用剪子铰成荷叶和荷包的样子,对折后用手绢包起来,左手压住中心上的纸角,右手拉着手绢向内拉。等你打开对折的彩纸后,一个个活灵活现的花瓣和叶子就成了。那些折痕既看上去酷似卷曲的花朵叶脉,很有几份立体的感觉。红的荷花和绿的荷叶内勾外放上下搭配,再配上茎叶一样浅绿色的提手和提手上旁逸斜出的没有开放的花蕾,加上荷叶下面绿纸条剪成的穗子,看上去确有点曲院风荷的意味。

庆阳一览(一点庆阳远去的灯笼)(7)

在乡下,并不是所有的庄稼汉都能像父亲一样擅长手工制作,大多数孩子的灯笼都是从集市上买来的。街面上买的灯笼的样式简单价格低廉,花上一毛钱就可以买一个皱纹纸糊的折叠式灯笼,这种灯笼能伸缩,展开来足有一个小西瓜大,合起来就是一个小园片,因为没有竹条的支撑,提在手上松松垮垮的,放下去俨然一滩牛粪,大家称其为为牛屎卟踏。稍微好看一点的火罐和蜂窝式灯笼也是折叠式的,但价格比伸缩式的似乎要贵一些。父亲领着我们做的荷花灯笼,因为色彩鲜艳外形规整,远远看去就像一池鲜美的荷花。这样的灯笼在街市上至少得花五毛钱才能买到。因为掉色,第一年提过的灯笼第二年就不能再提,不管多旧的灯笼架,只要没有变形,糊上一层新纸就又变回到新的上来了。

庆阳一览(一点庆阳远去的灯笼)(8)

市场上价格最高质量最好的是四周贴着版画的木架子灯笼,实木框架,四方四正,只要不摔不砸,从一岁可以一直提到上小学。木格子灯笼外形酷似四面封闭的屏风,又像被椽檩支撑着的小房子,除过放蜡的木底座之外,还有一个能够开合的小门,灯笼四面贴的多是传统的版画,画里的人物都是大家喜欢的正面形象,有《隋唐演义》的秦琼、敬德,《杨家将》里穆桂英、杨文广,《说岳传》里的岳云和梁红玉,还有福禄寿、八仙等神话传说里的人物,代表的都是多子多福平安吉祥的意思。隔壁军旺家有套印灯笼纸的木版,上墨之后往纸上一拓,着色之后便是一张灯笼纸。上小学那几年,军旺靠灯笼纸卖了不少的钱。哥在学校教美术,他说木板拓出来的老画太土气,我给你设计一套样板戏的,拿到街上保证比他的向卖。哥用工笔画的天安门、宝塔山、喜鹊、红梅和简笔勾勒的李铁梅、白毛女、郭建光、江水英,比版画里的人好看多了,但不知为什么就是没有军旺家的老式灯笼纸卖的快。哥气不过,一边埋怨买灯笼纸的人没文化,一边嘟囔说我摆的不是地方。

除了拿少数几个到市场上去卖之外,父亲的灯笼大多是给自己的孩子们做的。侄子周岁那一年,他扎过一个造型复杂动感十足的蛤蟆灯笼,除了扁圆结合得体的蛙身之外,前面还有一个半圆形的舌头,四个角则是琵琶形小竹圈扎成的大腿和小腿。只要你转动高粱箭杆做的手柄,连着嘴巴和四肢的五根线子就会自动张合。元宵的时候,我抱着侄子出去游街,满街道的孩子都让我们手里张牙舞爪的纸蛤蟆给吸引了,提着灯笼的我们为此嘚瑟了好几个晚上。

庆阳一览(一点庆阳远去的灯笼)(9)

姑娘出生的时候,父亲已经去世,我心里想着给孩子做一个同样的蛤蟆灯笼,也算是对父亲的纪念。我一边比划一边扎,花了差不多一周时间,手上划了好多道口子,脸上到处糊的都是颜色,总算把灯笼给扎成了。我的蛤蟆灯笼和父亲做的相去甚远,转动手把的时候,不是腿搭在肩膀上动不了,就是舌头挂在天花板上下不来。好在孩子还没有学会挑剔,不然的话真叫瞎子点灯白费油。

庆阳一览(一点庆阳远去的灯笼)(10)

二哥是村子里出了名的窍道人。他给侄儿做的第一个灯笼是带轮子的兔子灯笼。白身子红眼睛,呼啦着两只长耳朵的兔子灯笼,俨然一只古灵精怪的兔子,奔跑在缺少灯光的夜晚。元宵节的晚上,侄儿拉着兔子车去游街,很快就有孩子跟在他后面追着看,侄儿一高兴,扯上绳子拼命往前跑,无奈,四个小轮子的兔子灯笼经不住土路的颠簸突然失去了平衡,载倒的蜡头把兔子的脊背烧去了一大半。

有仓叔是十里八村有名的纸活匠,他扎的灯笼不光外形和内在的结构讲究,构图和观赏效果也是村子里一般人所不及的。有一年,他扎了一个像地球仪一样能够自动旋转的转灯,上面绘的是《三国演义》里三英战吕布的故事,硝烟之中,帅字旗下,吕布左突右冲,三弟兄穷追不舍,看上去很有动画片的味道。有仓叔做的转灯分为内外两层,内侧的背景是固定在架子上的,外侧的人物则在细到看不见的马鬃牵着转动。转灯的动力是灯笼里面的蜡烛,灯笼上面轮辐一样的马鬃,被火苗上没有燃烧尽的油烟通过袅袅而上的热气和油烟,带动外圈架子的转动。

庆阳一览(一点庆阳远去的灯笼)(11)

时间一晃就是很多年,当年带着我做灯笼父亲和做纸活的有仓叔早已离世,当年提着灯笼逛街的孩子们大多都到了当祖父的年龄。看着城里大街小巷上花花绿绿的彩灯和孩子们手里五花八门的荧光灯,我不知道老家的孩子正月十五的时候,还去不去原来的老街道上去逛灯,那些上了年级的人是否还在亲手给自己的孩子绑扎元宵节时提的灯笼。

创作谈

——天然去雕饰

庆阳一览(一点庆阳远去的灯笼)(12)

从诗歌、小说、报告文学、文学评论到回归散文创作,大约用了三十多年的时间,这不是因为在其他体裁无法取得突破的退而求其次,而是个人思想和情趣发展到一定阶段的自然选择。相对于诗歌、戏剧和小说规范严密的写作规程,散文的写作要自由的多,松弛、随心、自然、忠诚,不矫饰,不做作,诗歌里无法抒写的感情,通过散文可以得到合理的发散,小说中无法描述的细节,散文可以帮助你描述。可长可短,可聚可散,写景状物,记人叙事,信笔游缰,非虚构、意识流、后现代尽得其妙。无情节断续的苦恼,篇幅罗织的纠结,无细节不实的担忧。相对于宏大的社会结构和语言文字的表达需求,散文如同无孔不入的流水,虽善利万物但与世无争。

散文与人追求自由的精神禀赋相契合,是写作者文化心理结构最直接的呈现,你有什么样的文化修养、思想深度和心灵品质,就有什么样的文字表达。散文是被生活化了的文字,它的情感更隐忍,更注重经验、事实和细节,也更加注重自我的真实。散文的写作需要很好的功力,需要更加纯粹的文化修养和思想品质。

一篇散文,经营的痕迹越清晰,功利心就越重,生命感就越淡漠,距离散文就越远。散文喜欢旁逸斜出的东西,不但拒绝任何方式的做作,把散文当散文写的人,肯定不是散文家。

庆阳一览(一点庆阳远去的灯笼)(13)

朗诵者

庆阳一览(一点庆阳远去的灯笼)(14)

赵丹

庆阳市西峰区人,陇东报/掌中庆阳记者,毕业于长江师范学院传媒学院。

陇报君推荐

3月1日起报名,2019年甘肃选调160名优秀大学毕业生到省直单位工作

庆阳市两家县级融媒体中心正式揭牌

刚刚超炫的焰火表演没去看?别急,美图和视频带你到现场!

重磅!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全文来了

值班主任 郝芳 责任编辑 范亮

陇东报社新媒体部

-8353311

0934-6660011

庆阳一览(一点庆阳远去的灯笼)(15)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