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中文化内涵的成语(论语理趣之成语哲理)
论语的“理趣”之美在于成语哲理化,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论语中文化内涵的成语?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论语中文化内涵的成语
论语的“理趣”之美在于成语哲理化。
这些成语“言简意赅,隽永有味”。如同颗颗珍珠,闪亮于中华传统文化之中。为此,为了让正在中考、高考及各种考试的同学们进一步深入了解的《论语》中的精华语句所蕴含的人生哲理。我将分期为你们做深入的阐述。
今天,阐述其中的十则:
1.周而不比: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选自《论语.为政篇》
君子团结人而不搞勾结拉拢,小人只搞勾结拉拢而不团结人。
“周而不比”强调的是“周”,“周”是包罗万象,就是一个圆满的圆圈,各处都得到位。做人就要做到对待周围之人要一视同仁。不可厚此薄彼,若如此就走向了小人的行列之中。小人强调的是“比”。象形字。“比”是俩个人相同,通向一个方向,利益一致。若俩个人理念、志趣、利益不相同,就会相背,各走极端就是“北”了。
这样的话,君子就是在“周”别人,成全别人。小人则在“比”中,做到跟自己要好的人做朋友,什么事都以“我”为中心,以“我”的利益为标准。这样的人,眼界不够宽,所以,未来的路越走越窄。
2、如履薄冰:“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选自《诗·小雅·小旻》
“如履薄冰”的原义是好像走在薄冰上,比喻随时都会发生危险,做事极为小心谨慎
社会是一张巨大而复杂的关系网,人要想在社会上生存,就要学会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保护自己,在人际交往少一点棱角,多一点谦逊、低调、平和。这是一种生存智慧。尤其是面对爱挑剔或者有妒忌心理的人,更是要小心谨慎,隐藏自己的光芒,打消别人的顾忌,才能有效地保护自己。
3、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释义】敏:勤勉;好:喜好。耻:羞耻,奇耻大辱。意思是不以向地位、学问比自己低的人请教为耻,形容谦虚好学。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论语·公冶长第一十五》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问”常常是打开知识殿堂的金钥匙,是通向成功之门的铺路石。向别人请教并不是一件丢脸的事情,而是对知识充满好奇的态度,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不管你请教的那个人年长年幼,地位高低,只要他确实能给你启发,给你帮助,都可以成为你的老师,都应该向他请教。
4、成人之美:“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选自:《论语·颜渊》
释义:“成人之美”指成全别人的好事,帮助别人实现愿望;孔子常将“君子”和“小人”对说,此处亦然。君子为品德高尚、严于律己的人,小人指人品低劣、撒谎造假、颠倒黑白的人。
“成人之美”是一种高德,这需要有宽广的胸怀和与人为善的心态。对于患得患失、斤斤计较的人来说,是很难做到成人之美的。成人之美的人,他们出于对别人的尊重和关爱,会善意指出他人的缺点,在他人危难时会尽力帮助。
在今天人们往往以成人之“美”作为证明自己是“君子”的手段。当然,毫无原则不分善恶地成全别人不见得是成人之“美”、而有时是在成人之恶,但只要这样做了,起码不会被求助者当作小人;而如果不成人之“恶”,起码求助者会认为他求助的对象是小人。所以在今天,“君子成人之美”也常常成为“两肋插刀”助人行恶的自我号令,成为某些“义举”的口号。因此,“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的第一要义应该是每个人的行为准则。
5. 【举一反三】 【出处】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述而》)
【释义】教导学生,不到他冥思苦想仍不得其解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却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给他指出一个方面,如果他不能由此推知其他三个方面,就不再教他了。”愤:思考问题时有疑难想不通。悱(fěi):想表达却说不出来。发:启发。原指教人认识四方形的东西,举出一个角就能类推另外三个角。后比喻从一件事类推而知道许多事情。指善于推理,能由此知彼,触类旁通。
在求知的道路上,人们应该学会触类旁通,这才是通往成功的捷径。 [2] 人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学会由一件事物推及其他事物,这样才能丰富我们的视野,增加我们的学识。
6. 【名正言顺】 【出处】“名不正则言不顺。”(《子路》)
【释义】原指名分正当,说话合理。后指名义正当,道理也说得通。多形容(做事、说话)理由正当而充分。
《论语·子路》: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①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②,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译文】子路说:“如果卫君等待老师您来治理国政、您将先做什么呢?”孔子说“那一定是先正名分吧!”子路说“老师的迂腐竟然到了这种程度!那名分有什么可正的?”孔子说“好粗野啊!子由!君子对于他不了解的事情,就不应该发表意见,而应该采取存疑态度。名分不正,说话就不顺当;说话不顺当,事情就办不成;事情办不成,礼乐制度就不能够兴起;礼乐制度不能够兴起,刑罚就不能够得当;刑罚不得当,老百姓就无所适从。所以。君子有一个名分就一定要说出和它相应的话来。说出话来就一定要实行。君子对于自己说出来的话是一点也不马虎的!
在《论语`子路》中,孔子的意思是说,如果一个人没有正儿八经的根据便去做事,那就会后患无穷。一个人做事要有个正儿八经的根据或者名目,这就是孔子所说的“正名”。
在孔子生活的年代,是礼崩乐坏的时代,卿大夫专权,弑君更是常事。比如,在孔子出生的鲁国,鲁国的三桓不仅把持着鲁国政权,而且最终将国君鲁昭公撵出鲁国,使得鲁国长达八年处于没有国君的状态,国政把持在季平子一个人手中。 孔子正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提出他的“正名”学说的。 “正名”其实就是“该什么样,就怎么样”。一个人该是什么样的人,他就要像那样行为。说到这里,我们再来看那些见义不为者所谓的理由根本无法成立,作为一个人,在同类遭遇危难之时应该伸出援手,而理直气壮地说是在保护自己,名不正言不顺就很明显了。
孔子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意思是说,君主应该像君主的样子,大臣应该像大臣的样子,父亲应该像父亲的样子,儿子应该像儿子的样子。可以看出,在孔子那里,“正名”的意思主要就是指一个人该是个什么样的人,就干什么样的事。如果不该是某个样子的人,却干了那个样子的事,就属于“名不正言不顺”之流。
然而,在孔子生活的时代名不正言不顺的人和事太多了。在《论语`八佾》中,就记录了两件这样的事情。第一件事情是,孔子知道了季孙氏在自家的庭院里用周天子的八佾礼仪来奏乐舞蹈,于是他就很生气地说:“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孔子的意思是说季孙氏连这种不该做的事都敢做,那还有什么事不敢做?另外一件事情是,孟孙氏、叔孙氏和季孙氏三家在祭奠祖先的仪式完成后,都使用周天子的礼节唱着《雍》诗撤去祭品。孔子知道后,对弟子感叹道:“‘相维辟公,天子穆穆’,奚取于三家之堂?”在孔子看来,《雍》诗是周天子祭祖时才能用的,它里面那句“助祭的是四方诸侯,主祭的是庄严肃穆的天子”怎么能够在三个大夫的祭祖仪式中使用?正是由于有这么多名不正言不顺的事情,这位“至圣先师”才会感到无限的遗憾。
7. 【祸起萧墙】 【出处】“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季氏》)
【释义】我只担心季孙的忧患不在颛臾,而是在自己的内部呢!祸乱就发生在内部。比喻灾祸、变乱皆由内部原因所致
萧墙本身是指古代国君宫室大门内(有人说是大门外)面对大门的门屏,又称“塞门”、“屏”,和后代民居大门内的照壁有点儿相似。萧墙的作用,在于遮挡外人的视线,防止外人向大门内窥视,臣子要到宫室里觐见君王,进宫室前首先要经过萧墙。
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春秋末期,周王室衰微,各诸侯与天子争权,而在诸侯国内部,国君的权力也往往被卿大夫和家臣把持。季友原本与国君鲁庄公是同胞兄弟,又为辅佐王室立下大功,他可能也不会想到,自己的后代会与国君争权。季康子是鲁国最有权势的贵族,把持国政,专横一时,与鲁国国君之间产生了很大矛盾。他准备去攻打颛臾,就是为了扩大自己的势力。孔子得知这一消息后,认为季孙之忧不在外部,而在来自宫室之内的祸患。因为鲁哀公不会坐视季氏壮大势力,专横跋扈,一定会寻机惩治季氏。祸起萧墙,同室操戈,人们要多注意内部存在可能发生的危险。
8. 【分崩离析】 【出处】“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季氏》)
【释义】现在,仲由和冉求你们两个人辅助季氏,远方的人不归服,而不能招徕他们;国内民心离散,你们不能保全,反而策划在国内使用武力。”四分五裂,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形容家庭、集团、组织或国家分裂瓦解。
春秋时鲁国的大夫季康子住在费邑(今山东费县),他虽然名位是卿大夫,但权势极大,甚至超出当时国君鲁哀公。季康子为了进一步扩大和巩固自己的统治权力,想攻伐附近的一个叫颛臾的小国,把它并吞过来。
孔子的学生冉有和子路当时都是季康子的谋臣,他俩觉得很难谏劝季康子,于是向孔子求教。孔子却怀疑这是冉有的主意。冉有说:“这是季康的主意,我和子路都想制止他。”
孔子说:“你俩既然辅佐季康,就应该尽力劝阻他。”
冉有又说:“不过,如今颛臾的国力越来越强大。现在不攻取,以后可能会成为祸患。”
孔子说:“这话不对!治理一个国家,不必去担忧土地、人口的多少;而应该多去想想怎样使百姓安居乐业。百姓一安定,国家就会富强。这时再施行仁义礼乐的政教来广泛招致远方的百姓,让他们能安居乐业。而你们俩辅佐季康,使得远方的百姓离心而不来归附,人民有异心而不和,国家分裂而不能集中。在自己的国家处于分崩离析的情况下,还想去用武力攻伐颛臾,我恐怕季康的麻烦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
9. 【待价而沽】 【出处】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子贡》)
【释义】“韫”音yùn,藏意。“椟”音dú,柜子之意。“韫椟”即把东西收藏在柜子里。
子贡对老师说,有一块美玉,是藏在柜子里边,还是寻求那些识货的商人把它卖了呢?是藏它呢还是卖它呢?子贡为什么要说这个话呢?因为子贡认为孔子有学问、有境界,可是不愿意出来做官,不愿意为天下所用,所以就打了这个比喻。古代君子佩玉,因此用美玉来形容君子,君子的品格像玉一样温润。孔子就回答说,要卖,要把它卖了啊。我是等待着那些识货的人来,等到那些真正认得美玉的人来买啊。这是很重要的。孔子并不是不愿意出来为天下做事,而是等待时机。要用,但是要有选择的用。不识货的人来问,你这块玻璃怎么卖?完了,这是块美玉,不识货的人却认作是玻璃。姜太公、伊尹都是贤人,伊尹耕于野,姜太公钓鱼,伊尹遇到商汤,姜太公遇到文王,都遇到善识玉的人了。诸葛亮躬耕于南阳,遇到刘备,就出来为天下做事。孔子则在期待圣王贤君。等有了好价钱再卖。比喻怀才待用。
10.【欲速不达】 【出处】“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子路》)
【释义】过于性急求快,反而不能达到目的。
有一个小孩,很喜欢研究生物,很想知道蛹是如何破茧成蝶的。有一次,他在草丛中看见一只蛹,便取了回家,日日观察。几天以后,蛹出现了一条裂痕,里面的蝴蝶开始挣扎,想抓破蛹壳飞出。艰辛的过程达数小时之久,蝴蝶在蛹里辛苦地挣扎。小孩看着有些不忍,想要帮帮它,便拿起剪刀将蛹剪开,蝴蝶破蛹而出。但他没想到,蝴蝶挣脱蛹以后,因为翅膀不够有力,根本飞不起来,不久,痛苦地死去。 破茧成蝶的过程原本就非常痛苦、艰辛,但只有通过这一经历才能换来日后的翩翩起舞。外力的帮助反而让爱变成了害,违背了自然的过程,最终让蝴蝶悲惨地死去。将自然界中这一微小的现象放大至人生,意义深远。
欲速则不达,急于求成会导致最终的失败。做人做事都应放远眼光,注重知识的积累,厚积薄发,自然会水到渠成,达成自己的目标。许多事业都必须有一个痛苦挣扎、奋斗的过程,而这也是将你锻炼得坚强,使你成长、使你有力的过程。 急于求成、恨不能一日千里,往往事与愿违,大多数人知道这个道理,却总是与之相悖。历史上的很多名人是在犯过此类错误之后才懂得成功的真谛。
宋朝的朱熹是个绝顶聪明之人,他十五六岁就开始研究禅学,然而到了中年之时才感觉到,速成不是创作良方,经过一番苦功方有所成。
他以十六字真言对“欲速则不达”作了一番精彩的诠释:“宁详毋略,宁近毋远,宁下毋高,宁拙毋巧。
《论语》博大精深,我们需要渐进渐深的学习,可以结合自己的 所学、所知、所历、所悟来领悟其中的深意!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