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遵义的地名(浅析贵州遵义的地名词语)
江西地名研究
关注我们,获取更多地名资讯
关注
摘要:本文以《贵州省遵义市地名志》所载地名词语为对象,分析遵义市地名词语的结构,专名和通名的类别以及地名词语里保存的历史词和方言词语。
关键词:遵义市;地名;词语
一、关于《贵州省遵义市地名志》
地名是重要的交际工具,它属于语言里的专有名词。和语言里的其它词语一样,地名也是由人们在长期的交往中约定俗成的。地名一经约定,就不会轻易改变。这是地名的保守性。另一方面,随着自然和社会的发展变化,地名也会随之而出现变化。地名是研究语言、历史、文化的重要材料。地名既然属于语言里的专有名词,它就有一定的结构。分析其结构,有助于加深对地名的认识和了解。
《贵州省遵义市地名志》(以下简称《地名志》)是遵义市政府于1994年出版的一部地名专志。《地名志》的遵义市指遵义市两城区:红花岗、开发区(不包括金顶、新蒲、深溪等新划入的三镇)。《地名志》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行政区划概况和标准地名表,第二部分为地名资料索引(收标准化地名、历史地名、已消失地名、山峰河流、名胜古迹和主要或具有地名方位意义的企事业单位),第三部分为革命纪念地,第四部分为地名故事和传说,共收地名3000条。本文根据《地名志》所收地名,分析遵义市地名词语的结构,通名的类别,专名意义类别以及地名用语里保存的历史词和方言词。
二、地名词语的结构
2·1 分析对象
本文主要以该志第二部分即“地名索引”里的地名词语作为分析对象。政府机构名称、单位名称以及旧地名等暂不纳入分析。
2·2 地名用语的长度
遵义的地名词语以三音节最为常见,其次是两音节,四音节,五音节。列表如下(表中比例为百分比,按3000条计算):
2·3 地名词语的结构
遵义地名词语的结构最常见的是偏正结构。偏正结构在3000条地名词语中占绝对多数。其次是方位结构,其他结构的地名词语少见。下面分别描写。
(1)偏正结构
偏正结构里最为常见是“专名+通名”的形式。专名在前,通名在后,专名修饰通名。如:“马家湾”,“湾”是通名,“马家”是专名。专名可以是词,也可以是短语。作为专名的词,最常见的是名词(包括重叠名词),其次有形容词,方位词。例如:
A名词:芭蕉(沟)、白鹤(树)、啄啄(岩)
B形容词:大(河坝)、小(水井)、白(虎头)、老(屋基)、新(房子)、长(田坎)、高(坎子)、黑(塘子)、红(土地)、黄(土坎)、绿(了)、敞(坝子)、尖(山)、烂(牌坊)
C方位词:后(河)、后头(湾)、底下(屋)、上(坝)、下(铺子)、中(坝)
作为专名的短语,常见的结构有:
A偏正短语:凉风(洞)、凉水(井)、大路(坎)、野猫(洞)、染(房)
B数量短语:二道(河)、三根(树)、六块(田)、七里(沟)、九道(拐)、九节(滩)
C述宾短语:打铁(湾)、打石(窝)、挑水(堡)、拖牛(坎)、养鱼(池)、磨刀(溪)
D联合短语:丰乐(桥)、礼仪(坝)、福寿(桥)
E述补短语:飞来(石)
F主谓短语:风吹(坡)、火烧(坡)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不常见的偏正结构,如:石蛤蟆,偏岩子,亮窗子,林角角,麻窝凼,曹石榴、狗脑壳。前一个成分限制后一个成分。
(2)方位结构
方位结构的构成是“名词+方位词”,名词在前,方位词在后。如:“河底下”,“河”是名词,“底下”是方位词。处于方位结构里的方位词有“上”、“底下”,“里头”、“顶上”、“中间”、“背后”、“后头”、“门前”、“脚”等几个词,例如:岩岩上、码头上、庄子上、河底下、岩底下、塘底下、林里头、湾里头、林顶上、林中间、山背后、穆家后头、湾门前、岩脚。
(3)其他结构
其他结构的地名词语不多见。列举如下:
述宾结构:挨河、穿洞、垮桥、望京城
主谓结构:雷打石
数量结构:十八梯、三千米
三、遵义地名里的通名
偏正结构里的通名反映的是地名的类别,最足以表现一个地方的自然地理面貌和人文特色。遵义市位于贵州高原北部。关于遵义的地形地貌,《遵义新志》是这样描写的:“遵义境内,北起娄山,南至乌江,长冈宽谷,起伏映带。例如自遵义南至乌江渡一段,公路穿行于一面斜谷中,其地势之坦荡,人烟之稠密,为川黔大道沿线所罕见。驰驱往来,甚难想象娄山之高耸与乌江之深危。此类宽谷,称为平坝,土壤肥美,阡陌相连,农作之精密程度,间可与江南媲美。”遵义地名的通名正反映了这一特点。根据我们的统计,“湾”是出现次数最多的通名,共出现165次,其次有“山”、“坡”、“坝”、“坎”、“沟”、“田”等等。遵义历史悠久,地名词语反映了遵义的文化习俗。据《遵义府志》记载,截止到郑珍修志的清代道光年间,遵义寺庙众多。这从通名是“庙”、“寺”的地名词语里还可见一斑。而以“和尚”命名的地名所在多有。表二是《地名志》里常见的遵义地名通名。表中“数量”指该通名出现的次数,“比例”指该通名在全部3000条地名里的百分比。
四、专名的类别
专名反映的是地名的具体名称。一个地方、一个地点的命名,无不与人的活动密切相关,同时,也与该地的个性特征相关联。遵义地名里的专名以记录人物族姓的地名,其中尤其以姓氏为最常见。自然经济条件下的聚族而居,使地名词语以族姓命名成为最常见的方式。其次分别是说明自然资源包括动物、植物的地名,工具包括材料的地名,以及农作物包括经济作物的地名等。
4·1 姓氏+通名:
马家湾、王家林、孙家坪、鄢家沟、杨家巷、任家坳、喻家山、赵家岩、李家庄、罗家河、戴家嘴、骆家槽、刘家坝、丘家窝、贺家田、宋家堰、汪家寨、陈家坟、穆家庙、黄家土、余家塘、阮家滩、苟家井、何家坡、尚家坎、毛家台、唐家堡
4·2 动物+通名:包括动物的躯体和部位。如:
白鹤溪、老鹰岩、老蛇坡、狐狸坡、狮子山、蝴蝶湾、鸡公山、山羊坪、斑鸠井、鹅公井、蜂子山、金鸡岩、老虎洞、老鸦山、蚂蝗堰、蚂蚁河、猫儿洞、猫猫山、野猫儿岩、乌龟堡、野子坡、凤凰山、螺师山、马蜂垭、鸦雀坡、虾子河、马脑壳洞
4·3 植物+通名:包括植物的果实。如:
竹林塘、斑竹沟、慈竹林、金竹湾、苦竹垭、水竹林、枇杷窝、杨梅窝、梅子树、沙棠堡、梧桐树、桐子坡、核桃坪、梨树坪、漆树湾、芭蕉沟、金花林、柏香湾、橙子树、枫香堡、桂花园、槐树坪、棬子树、毛栗洞、茅草铺、木瓜林、楠木湾、青棢堡、杉林、柿花林、桃子堡、梧桐湾、杨柳街、皂角树、栀子坪、白果湾、檬子坡、茅稗塘、白杨林、红籽坳
4·4 工具(材料)+通名:
丝线湾、棉线街、马鞍山、轿子街、关刀田、湾刀塘、枧槽河、风簸岩、毛盖坪、鸳篼湾、撮箕湾、朱栏坪
4·5 农作物+通名:包括经济作物等。如:
胡豆沟、葱子坎、冬瓜巷、豆芽湾、青菜关、韭菜堡
五、地名词语里的历史词和方言词
地名是人们生活中重要的交际工具,具有很强的保守性。同时,地名总是用方言来称说的。地名里保存了许多已消失的古语词和仍然通行于口语里的方言词。现就《地名志》的材料,看看遵义市地名中保存的历史词和方言词。例词里该条地名词语有“~”代替。
5·1 地名词语里的历史词
[学堂]学校。如:~堡、~林、~坡。
[盐行]盐业协会。如:~街
[走马]跑马。如:~坝。
[校场]演练武艺的操场。如:~坝。
[协台]清代遵义协副将署。如:~坝。
[营盘]驻扎军队的营寨。如:~坡、~顶。
[经历司]古官衙名。如:~街。
[黉学]清代县学。
[生基]人们生前筑的石墓室。如:~坡。
[学田]旧时府学的田产。~嘴。
5·2 地名词语里的方言词
[鸡公]公鸡。如:~山
[鹅公]公鹅。如:~井、~山
[老鹰]鹰。如:~岩、~台
[蜂子]蜜蜂。如:~岩。
[老蛇]旧指大蛇,现为蛇的通称。如:~湾。
[马蜂]大的蜜蜂。如:~垭。
[羊子]羊。如:~岸。
[老鸦]乌鸦。如:~山。
[鸦雀]喜鹊。如:~坡。
[腰杆]腰。如:马~。
[脑壳]头。如:狗~、鬼~。
[赖壳]指癞痢头。如:~山。
[蛮子]对少数民族的蔑称。如:~坡。
[屋基]房子的地基。如:喻家~、~田、老~。
[院坝]地面平坦的院子。如:大~。
[碓窝]舂米的石制工具。石~。
[撮箕]竹制盛东西的工具。如:~湾、~坝。
[毛盖]竹编的锅盖、甑盖。如:~坪
[鸳篼]竹制盛东西的工具。如:~湾。
[风簸]簸扬谷壳的农具。如:~岩。
[拐棍]拐杖。如:~土。
[水鸭子]俗称石头水闸。
[塌水(桥)]俗称低矮的石板平桥。
[鸡窝]关鸡的笼子。如:石~。
[印盒]装印泥的四方的盒子。
[跳墩]立于河中用于渡河的石墩。如:小~。
[河坝]沙滩。如:大~
[堰塘]水塘。如:干~、~坎。
[干田]指旱田,与水田相对。如:~坝
[田坎]田埂。
[包包]小山包。石~。
[窝凼]地面凹陷之处。如:麻~、~林、~土。
[凼凼]地上的小坑。
[坝坝]平地。如:沙~。
[岩岩]岩石。如:~上。
[角角]角落。如:林~。
[望]照看,看护。如:~猪垭。
[团]圆。如:~山、~田
来源:《贵州文史丛刊》2002年第4期
作者:陈遵平
选稿:甄艺涵
编辑:袁云
校对:刘家瑶
审定:郝志坚
责编:吴雪菲
欢迎来稿!欢迎交流!
转载请注明来源:“江西地名研究”微信公众号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