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老君和孙悟空关系好(太上老君暗藏两大徒弟)

文:四角夔牛(作者原创授权)

唐僧师徒经历过宝象国黄袍怪的故事后,继续前行,正值三春时景,前有一座高山,唐僧因为刚经过黄袍怪的故事,吓得胆子小了,对徒弟们说,前面山势险峻,恐有豺狼当道。孙悟空马上说到,师父还记得乌巢禅师说的那话吗?“心无挂碍,无挂碍,方无恐怖,远离颠倒梦想”。您只要记得“扫除心上垢,洗净耳边尘。不受苦中苦,难为人上人”就好了。就算天塌先来,有我老孙在,万事无忧。

唐僧说到:

当年奉旨出长安,只忆西来拜佛颜。

舍利国中金象彩,浮屠塔里玉毫斑。

寻穷天下无名水,历遍人间不到山。

逐逐烟波重迭迭,几时能够此身闲。

孙悟空笑到,师父想身贤,那还不简单,等到取经大业完成,诸缘皆罢,诸法皆空,自然而然就是等闲之身了。唐僧听后,心情十分愉悦。

有很多解读《西游记》的作者,一再强调,唐僧真正的师父是孙悟空,唐僧这取经一路,遇有烦心事,都是孙悟空在开导他,孙悟空曾经多次引用《心经》中的内容来引导唐僧,唐僧真正大彻大悟,一是靠乌巢禅师传授的《心经》,二是靠孙悟空的引导。

原来这金角大王和银角大王(笔者将它们戏称为金银馒头),商量着已经有半个月没巡山了,金角认为最近需要去巡一巡了,因为听说东土取经的和尚,最近要路过咱们这里,银角大王说,咱们想吃人,从哪里捞不到啊,干嘛非要盯着这几个和尚。金角大王马上说,你有所不知,我当年出天界时,听人说,这个和尚是金蝉子转世,十世修行的好人,一点元阳未泄,吃他一块肉,长生不老啊。银角大王说,如果是这样,咱们还炼什么龙虎,调什么雌雄。我马上去得他们。金角说,别着急,你要是抓错了,岂不是不当人子。我记得他们的模样,曾经画过图像,你带着去,看见和尚,就对照一下。于是银角大王带着图去巡山了。

八戒运气差,正好撞见银角大王,小妖们看着像猪八戒,没过三言两语,银角大王抽刀便砍,猪八戒举起钉耙便架住,你来我往,几个回合,猪八戒便被捉走了。

金角大王一看是猪八戒,一脸嫌弃的说,这货没用啊。银角大王说,吃了不能长生也没关系,腌了当咸菜。银角大王继续带着小妖们去蹲守。唐僧几人,因为左等不来,右等不来,也不知这猪八戒干嘛去了,只能往前去迎猪八戒。

银角大王带着小妖们,老远就看见唐僧来了,其他的小喽啰们走抻着脖子看,说哪有唐僧啊,我们咋看不见呢?银角大王说,你等不知,好人头上祥云罩顶,恶人头上黑气冲天。你看那边的祥云,必定是唐僧等人来了。对着唐僧的方向,连指了三下,唐僧打了三个寒颤,唐僧也是奇怪,为什么打了三个寒颤,还以为是自己病了。孙悟空说是师父看着这山势陡峭,有些心惊,吓得。孙悟空为了给唐僧压惊,掣出金箍棒,在前面开路,一边走,一边耍一套猴棍。银角大王看见,吓得魂飞魄散,自忖,这猴王果然名不虚传,我若不使些手段,恐怕难以一击即中、一蹴而就。银角大王变成一个腿折的老道士,在路边等着有人来救助。

见了唐僧几人,自称是前面道观里的道士,和徒弟去一位施主家里开坛作法、爙灾祈福,没想到回来时,遇到了猛虎,徒弟被猛虎叼走了,我也受伤了。骑不得马,又害怕沙悟净的晦气脸,最后,只能孙悟空来背着银角大王。

孙悟空其实已经看出来,这老道士是妖怪,想着是等唐僧走远了,他把这老道士摔死。没想到,这老道士懂得:打人不过先下手,马上念动移山倒海之咒语,移来须弥山和峨眉山压在孙悟空身上,可是孙悟空的七十二变中,就有一项本领叫担山赶月。孙悟空背着两座山,不费劲,如流星赶月一般,来追师父。吓得银角浑身是汗,他没想到,孙悟空的名气不是吹出来的,是实实在在怀艺在身的。银角又移一座泰山过来,压的孙悟空力软筋麻、七窍流血。真是泰山压顶啊,须弥山和峨眉山,需要再加上泰山,才能困住孙悟空。

银角大王看准时机,孙悟空一时间难以脱身,立刻飞到前面,运起神通,哪了唐僧、沙僧和行礼,带回洞内。金角大王看后很高兴,再一看,怎么没有孙悟空呢?原来孙悟空被三座大山压住了,金角大王不愧是哥哥,考虑事情就是细致周全,金角认为,孙悟空本事较大,时间长了,可能困不住他,最好是,趁着他被压住,派人把孙悟空也收了,这样就能放心的吃唐僧肉了。于是派出精细鬼、伶俐虫拿着玉净瓶和红葫芦去捉拿孙悟空。

孙悟空此时被压在三座大山之下,伤心的哭了。惊动了山神土地和五方揭谛,众毛神一看是孙悟空都吓坏了,因为他们知道孙悟空这人记仇,不小心压住别人,马上移开大山就完事了,可这孙悟空是不吃亏的,得罪了他,可没好果子吃。土地山神也很搞笑,跟孙悟空说,你要打保票,不跟我们翻后账,我们才移开山。孙悟空说可以。结果,土地山神一旦移开山,孙悟空马上想打土地山神出气。土地说,大圣啊,你这人说话不算说啊。孙悟空很好奇的问,你不怕我,却怕那妖怪?

这时候,山神土地一番话,领孙悟空惊恐异常。原来,那妖魔神通广大,把山神土地当做家奴,定期轮班,在洞里当值。也就是倒班当仆人伺候金角、银角。当孙悟空听见这话时,吓得心惊胆战,自叹,我当年大闹天宫,玉帝封为齐天大圣,也不曾把土地山神当做奴仆啊。既生我老孙,有何生此辈啊。意思是,既生瑜,何生亮。即使孙悟空害怕,也要硬着头皮去救师傅。

孙悟空遇到精细鬼、伶俐虫,变作一个老道士,用猴毛变成一个葫芦,请求玉帝和真武大帝帮忙,用皂雕旗遮住了太阳,谎称自己的葫芦能收天,现场表演一番,哄了两只小鬼,和两只小鬼换了宝贝。精细鬼、伶俐虫现场试验,发现不灵,感觉被孙悟空骗了,只能回去复命。银角听后,自信的说,不妨事,我还有七星宝剑和芭蕉扇随身,还有幌金绳在干娘那里。随即安排巴山虎、依海龙去干娘九尾老狐狸那里取幌金绳,就说要抓孙悟空用。孙悟空变作小妖,尾随而至,杀了巴山虎和依海龙,变作两人模样,哄骗了九尾老狐狸,半路截杀,偷了幌金绳,至此,孙悟空已经从金银馒头集团那里诓来了三件宝贝了。

孙悟空变作九尾老狐狸,进洞来与两个干儿子共享唐僧肉,就在洞里时,小妖来报,看见了干奶奶的尸首,原来是孙悟空打死了干奶奶,自己幻化,来骗咱们。气的银角大王,抽出七星宝剑,直接砍向孙悟空。孙悟空变作红光,逃出洞外。马上,猴头菇和银馒头大战三十回合。孙悟空先下手为强,用幌金绳锁了银角大王,银角大王念动松绳咒,一招反制,用幌金绳困住了孙悟空,并且把玉净瓶和红葫芦也找出来,复归自己所有。孙悟空用毫毛变出一把锉刀,错段绳索,变出一个假象,脱身之后,自称者行孙,又来叫战。这就出现了大家经常调侃地桥段:我叫你一声,你敢答应么?者行孙再次被拿住,收进了红葫芦内,孙悟空在里面佯说自己的身体化了,银角揭盖想看一看,孙悟空趁机飞了出来,变作依海龙,在旁随侍,金银馒头喝醉了,就把葫芦给依海龙保管,孙悟空趁机偷走,变了个假的葫芦给银角,银角喝的迷儿糊稀,也分不清真假。孙悟空跑到洞外,再次叫嚣,自称行者孙,用真葫芦和银角的假葫芦对战,结果,银角被收入葫芦内。

金馒头听说后,大哭一场,说我等兄弟下凡来,本意是想共享富贵的,没想到命丧和尚之手。金角拿上芭蕉扇和七星宝剑出门应战,大战之时,孙悟空变出许多小猴子,金角逐渐不敌,用芭蕉扇连续扇了七八扇,孙悟空一见形势不妙,来了一个围魏救赵,直接杀入莲花洞,在洞内杀了很多小妖,看见一处放光,走近一看,原来是羊脂玉净瓶。刚偷了玉净瓶,就看见金馒头杀回洞内,孙悟空瞬间遁了。孙悟空在外观察一会,发现没什么动静,于是复来莲花洞,想偷走芭蕉扇,因为这芭蕉扇太厉害了,用它一扇,平地起火。

金角吃了教训,把扇子插在自己衣服里,孙悟空偷的时候,碰到了金馒头的头发,惊醒了金馒头,又是一场大战。金馒头不敌孙悟空,逃往压龙洞。孙悟空于是救了师父几人。

金馒头跑到压龙洞,纠结众小妖,正在这时候,九尾老狐狸的弟弟狐阿七大王,带着兵马也来了,因为他听说自己的姐姐被孙悟空杀了,前来一探究竟,如然,则要为姐报仇,正好和金馒头合兵一处,率众向莲花洞奔来。

太上老君和孙悟空关系好(太上老君暗藏两大徒弟)(1)

唐僧等人正要走,看见气势汹汹,原来金馒头请了救兵来,双方一场好战。这一次,孙悟空学精了,用玉净瓶把金馒头收入其内。猪八戒和沙悟净也把其他的小妖灭掉,师徒几人大获全胜。

几人正欲西行,碰到了一个瞎眼的老头,向师徒几人要宝贝,原来这人就是太上老君。太上老君简单介绍了一下,葫芦是盛仙丹的,净瓶是盛水的,扇子是烧炉的,绳子是裤腰带,宝剑是炼魔的,两个大王是看守金炉和银炉的童子,还特意说明,两个童子是海上菩萨跟我借了好几回,我才同意的,目的是考验你们是否有决心取经。

萨孟武先生曾经在解读西游故事的书中提到过,金角银角之所以能调动土地山神,是因为他们背后的势力太强大,他们背后是三界第一仙太上道祖。太上道祖法力神通,深不可测,随便一根裤腰带,就能当做宝贝。土地山神真正怕的不是金角和银角,而是金银馒头背后的主人。太上老君门生故吏,遍布三界,都在要害部门。就像是和珅家的刘全,电视剧《铁齿铜牙纪晓岚》里面,刘全就夸下海口,北京城没人敢惹我刘全。刘全有什么本事,还不是依仗背后的和珅。

夹在中间的土地山神,很为难,既怕得罪太上老君,又怕得罪孙悟空,银角用移山倒海的法术搬来三座山压住孙悟空时,估计一开始也不知道是孙悟空,后来知道是孙悟空,这下可捅了马蜂窝了,两头为难。

这里,我想重点解读两个问题,金角和银角的关卡,是不是海上菩萨设置的。第二个问题,金角银角法力神通如此了得?为什么还要拜狐狸精当干娘?

先看第一个问题,很多解读西游故事的作者,把太上老君描述成一个阴谋家,说是太上老君想破坏如来和玉帝的取经大计,安排两个童子下凡,截杀取经队伍,一看事败,就推在观音身上,而且说得很含蓄,并未直接说是观音,而是含沙射影的说是海上菩萨,让取经师徒往观音那里联想。这样就可以把嫌疑推掉。

这种观点,我不认可。金银馒头这一关,是不是太上老君设置的呢?我觉得,应该是观音菩萨和太上老君协商后,借来的,太上老君并未说谎,依据是,金角下凡时,带了一样东西,那就是师徒四人的肖像画。五庄观之后是白骨精,白骨精后是宝象国黄袍怪,黄袍怪后是金银馒头这一关。也就是说,金角要是把师徒四人的肖像集齐画好,那么,最早也是在黄袍怪的故事前,流沙河的故事后,师徒四人齐全了,金角才能知道取经队伍有谁。否则,你金角在流沙河故事前,就带着唐僧、孙猴、猪八的肖像画下凡了,等到遇见取经队伍时,发现怎么多了一个沙和尚?金角不是说过吗,算上马是五口。可见这金角是在流沙河之后,明确知道师徒有几人的时候,才下凡的。取经计划是谁的总指挥?观音菩萨。

只有观音菩萨,在流沙河后,知道师徒几人凑齐了,不再招新人入伙了,才可以放心的给金角和银角四人的肖像画。如果是太上老君安排的,万一下凡的时候,太上老君说了,他们就师徒四个人,但是,观音安排了四个或五个弟子,或更多弟子,说不定,把黄袍怪也招进队伍,金银馒头遇到取经队伍,发现多几个人,那你太上老君如何下台?尴尬不?所以,只有明确知道取经队伍有几个名额的观音,才会把四人的肖像画给金角和银角,金角的信息才会那么准确,不但画像准确,队伍的人员安排,金角也知道:猴子是老大,猪精是老二,沙僧是老末儿。所以,老君没说谎,这一难,就是观音安排的。

小说和电视剧里面,经常演到:一个将军出征前,朝廷的兵部会给他很多东西,比如地形图、兵符、粮草、士兵名册、铠甲、兵器等,这些都是执行任务所必备的,将军临行前,皇帝或兵部或元帅还要叮嘱,遇到什么样的情况,要如何应对等等。这场景。和观音给金角银角肖像图,多么相似啊。

第二个问题,金银馒头如此强大,为什么还要拜狐狸精作干娘,还送了见面礼?

太上老君和孙悟空关系好(太上老君暗藏两大徒弟)(2)

网络上有这样说法:狐狸精是太上老君的姘头靠家,这两个金银馒头,就是太上老君和狐狸精生的,所以狐狸精才会有太上老君的裤腰带。当然,事实绝非这样。

我们通过细节,来看看,金银馒头拜干娘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有一些解读比较合理,说是狐狸精代表本地实力,你们从天上来的,算是外来势力,需要和本地实力合作。所以拜码头,结成联盟。说的有道理。

还有观点认为,这是金银馒头找了个替死鬼,一旦东窗事发,就把责任推到狐狸精身上,用狐狸精来顶缸来保全自己。也有道理。

我倒是觉得,拜干娘和送幌金绳,体现了金银馒头的大智慧和高智商。这个狐狸精和金银馒头是互相利用的关系,因为,金银馒头在执行观音的安排,设一难来考验唐僧师徒的时候,藏了私心。

通过金银馒头的对话,我们能得知,金银馒头并未达到长生不老的阶段,还需要炼龙虎、配雌雄,需要用道家的修炼法门,继续修炼。

而这时候,正好有个千载难逢的机会,落在头上,观音居然请求老君,安排一下,去考验一下唐僧师徒。这个任务落在金角银角头上时,俩人内心必定欢喜若狂:吃了唐僧肉,可以节省多少精力,就能长生不老了。

这金角和银角,正因为有私心,所以,本来观音说的是安排你们去考验他们师徒,不要真的伤了他们的性命,可是这金银馒头就是想趁机吃了唐僧肉,以达到长生不老的境界。

他们在天庭,肯定知道孙悟空这人不好惹、不吃亏,怎么才能把孙悟空灭掉呢?两个办法,一是用实实在在的实力,也就是法术、法宝灭掉孙悟空。你看银角收拾孙悟空时,发狠搬来三座大山。二是要准备后手,这个后手,就是在莲花洞外的某个地方,设置一个地牢。如果孙悟空很容易对付,那么,杀了孙悟空就直接吃唐僧肉。如果孙悟空很难对付,那就先把唐僧安置在以外一个地方,因为,我们抓了唐僧,孙悟空必定在认为我们把唐僧压在我自己的洞内,实际上呢,我们把唐僧安置在另一个地方。选来选去,看中了压龙洞,如何跟压龙洞合作?诱以利益(唐僧肉、认干娘),迫以手段(自身的神通和法宝)。这个狐狸精也愿意啊,万一事成,我还能分一点唐僧肉吃啊。

正因为金角和银角这样的心思和安排,所以,送给干娘的法宝,不是芭蕉扇、七星剑、红葫芦、玉净瓶,这四样法宝属于攻击型的,送给狐狸精的法宝是防御型、困人型的幌金绳,目的就是利用狐狸精(幌金绳)看押唐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