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贞洁有多重要(古代女性的贞洁观念)

序言:

在中国古代的“礼教观念”中,“贞洁”一般会用来形容一个人在道德上没有污点,指这个人纯正高洁,乃是一个十分“正能量”的礼教观念。但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封建时期的“贞洁观念”却赫然变成了荼毒旧社会女性的工具之一,甚至让古代女性把“贞洁”看的比生命还重要。直到步入现代社会以后,这种扭曲的“贞洁观念”才得以被纠正,演变成我们现代意义上的“贞洁观念”。

古代的贞洁有多重要(古代女性的贞洁观念)(1)

封建时期代表女子“守贞”的贞洁牌坊

古代女性的“贞洁观念”有多扭曲?

所谓现代意义上的“贞洁观念”,大体上也就是“贞男洁女,双处而婚,齐心合力,守护纯真”。

字里行间凸显的都是“男女平等”的思想观念,把男女放在同一个水平线上去考量,也正是古代“儒家道德”体系中所推崇的真正的“贞洁”。

可是,在古代封建时期,古人的“贞洁观念”却全然不是这么回事,在他们大多数人的意识里,“捍卫贞洁”完全就是独属于女性一个人的义务,也是每一个女性所必须承担的责任。

以至于就连封建时期的女性自身,都抱着一样的想法,把“贞洁”看的比自己的生命还重,也就形成了一种很扭曲的“贞洁观念”。

古代的贞洁有多重要(古代女性的贞洁观念)(2)

《竹叶亭杂记》典籍插图

就好比清人“姚远之”所著的《竹叶亭杂记·卷七》中就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道光十一年辛卯......大水时,一女子避未及,水几没腰。有一人急援手救之,女子乃呼号大哭曰:‘吾乃数十年贞节,何男子污我左臂。’遂将同被灾者菜刀自断其臂,仍赴水而死。”

意思就是在清朝道光十一年,因海水倒灌,沿江一带多有水灾,有一名女子因未能及时避险,导致被洪水困住,就在水快要淹到腰部的时候,被一名男子及时抓住她的左臂,把她给救了出来。

可是呢,这名女子却并没有显露出劫后余生的喜悦,反而嚎啕大哭,一边哭还一边说她苦心守了数十年的贞洁,全被这名男子给毁了。而后先是用菜刀自断左臂,但仿佛这样还不能弥补她毁掉的“贞洁”,继而又再次投身到滔滔洪水当中,自尽而亡。

而这个“悲剧”的原因,也就仅仅只是拉了一下手而已。

先别忙着惊讶,类似的案例在古代可不止这一个,这还是有史料记载的,那些没有被记载的更是不胜枚举。

古代的贞洁有多重要(古代女性的贞洁观念)(3)

古代烈女示意插图

据《扬州画舫录·卷十六》中的记载:“池烈女......父以字吴氏长子廷望。望从军,死于粤。吴欲改配其次子......自缢死。霍九女......许字李正荣,甫十日正荣死,女自杀以殉。”

意思就是一位“池”姓女子,在“未婚夫”从军不幸身亡后,他的公公想让她改嫁给夫君的弟弟,“池”姓女不愿意,然后趁着公公外出的空档,上吊自缢身亡。

还有一位姓“霍”的女子,与夫君结婚还不到十天,夫君就去世了,霍姓女子一时无法接受,干脆直接就“以身殉节”,自尽随夫君而去。

相信大家在看完以上这三个案例以后,足以清晰的认识到古代女子的“贞洁观念”有多扭曲了吧?动辄就是誓死捍卫“贞洁”,仿佛在她们的眼中,自己的生命完全就不是自己的,根本不当回事。

而是自嫁给了她们的“夫君”以后,就成了夫君所有,哪怕是定下婚约但尚未结婚的未婚夫去世了,她们也得时时刻刻的保证自己对“未婚夫”的“贞洁”,为夫君“守节”,甚至是“以身殉夫”,宁死也要捍卫自己的“贞洁”不受侵犯。

换句话来说,在古代封建时期这些“节烈”女子的意识里,“贞洁”就是出嫁前不能与父亲以外的人有任何肢体接触,出嫁后不能与夫君以外的人有任何肢体接触,并一直保持到她们去世为止。

这中间如果不幸与其他人有了接触,那么就会被视为“失节”,对于封建时期一些比较极端的女子来说,“失节”即代表着失去一切,故而也就出现了前文所提到的那些“悲剧”。

古代的贞洁有多重要(古代女性的贞洁观念)(4)

古代女子画像插图

那么,是什么原因,让古代女子的“贞洁观念”如此扭曲,宁死也要“捍卫贞洁”呢?

至于古代女子的“贞洁观念”为何这么扭曲,笔者个人认为其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封建礼教”的思想束缚,二是“朝廷当局”的错误引导。

  • 先说这第一点,“封建礼教”的思想束缚

众所周知,封建时期的政权在维护“政治体系”和“社会伦理道德”方面,所采用的多是儒家学派所推崇的“三纲五常”思想。

“五常”咱们就不说了,其所推崇的“仁、义、礼、智、信”等内容,就算是在如今这个年代,都称得上是社会道德体系建设的根基,百分百的正能量。

但是这“三纲”可就不一定了。

据《礼纬·含文嘉》中的记载:“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也就是所谓的臣子要听君主的,孩子要听父亲的,妻子要听夫君的,字里行间透漏的都是封建时期那严格的“等级观念”。

古代的贞洁有多重要(古代女性的贞洁观念)(5)

董仲舒画像插图

正如西汉思想家“董仲舒”《春秋繁露》中所提到的“夫为主,妻为从”那样,在封建时期的婚姻观念中,“妻子”与“夫君”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完全对等的,而是与与古代君臣之礼一样,属于“从属关系”。

换句话来说,封建时期的女性在出嫁之前,得听娘家的话,可以看作为是“娘家”的“附属品”,出嫁以后就得听“夫君”的了,也就成了“夫君”的附属品,是完全没有任何的“自主选择机会”的。

同时,据《周易·卦·三十二·恒》中的记载:“恒其德贞,妇人吉;象曰:‘妇人贞吉’,从一而终也。”

意思就是女子在出嫁后,要一直都听“夫君”的,并从一而终,为夫君守住“贞洁”,以夫君为尊,这样对女子是好事,也是一个女子“德行”的体现。

古代的贞洁有多重要(古代女性的贞洁观念)(6)

封建礼教中的“男尊女卑”思想示意插图

这段话如果放在现在的话,相信大家很明显的就能看出来,其中所宣扬的无非就是封建礼教中的“男尊女卑”思想,是很不公平的一个理论思想,但是在封建时期的主流意识里,这才是正常的伦理道德。

这也就造成了其非但进一步渲染了“夫为妻纲”这个传统的纲常思想,而且还给其增加了一个“从一而终”的时间期限。

也难怪古代的“贞洁观念”在多数情况下不是男女所共有,而是会单独出现在女性一个人身上了。

也正是由于“男尊女卑”思想的推波助澜,继而就让古代的女性在潜移默化间形成了一种扭曲的“贞洁观念”。

继而也就导致古代一对“夫妻”中的妻子去世后,男子可以再娶,但夫君去世后,作为“妻子”的那一方,就得为夫君“捍卫贞洁”,不能改嫁,一直到去世为止。

如若“妻子”不遵守,那她就违背了礼教思想的“从一而终”,就会被世人视为“背信弃义”之徒,是会受到别人非议,留下一辈子的污点的,也就代表着破坏了“贞洁”的完整性,即封建时期的“失贞”。

古代的贞洁有多重要(古代女性的贞洁观念)(7)

程颐画像插图

之后到了北宋时期,受“程朱理学”思想的影响,程颐又在《近思录》中提出了“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等相关言论。

更是在此前的“贞洁观念”基础上又火上浇油,把古代女性那扭曲的“贞洁观念”提升到了顶峰。

如此一来,封建时期的一些比较极端的女性接受不了,或者是不想接受别人的非议,那也就只能是“以死明志”,誓死捍卫自己的“贞洁”了。

好比在我们现代的社会中,那些因键盘侠恶意编造谣言而引发的“舆论”,其威力有多可怕相信大家也都心知肚明吧?毕竟因负面消息导致一些人心理崩溃,继而引发的悲剧实在是太多了。

古代的贞洁有多重要(古代女性的贞洁观念)(8)

康熙皇帝画像插图《局部》

  • 再来说说第二点,“朝廷当局”的错误引导

就好比《扬州画舫录·卷十六》中所记载的:“康熙四十六年,鸿胪寺丞李天祚、中书吴菘、州同江世栋诸人建祠,祀池、霍二烈女。”

意思就是在康熙四十六年,朝廷派遣“李天祚”、“吴菘”以及“江世栋”等官员,为烈女“池氏”以及“霍氏”修建“贞节牌坊”。以表对这二人“捍卫贞洁”的鼓励。

而这“池氏”、“霍氏”二女,指的就是前文笔者曾提到过的那个“池姓女子”和“霍姓女子”。

两人一个因未婚夫身亡,公公想让改嫁未婚夫的弟弟,自身不愿意而自缢;另外一个刚结婚都不到十天,却因夫君去世当即就决定追随夫君一同前去,同样自尽身亡。

这二人的做法要是放在现代,相信只会有人说她们傻,不愿意就不愿意嘛,都还没有结婚呢,完全可以另外择婿呀。另一个也是,既然夫君去世了,那想为他守节的话守就完了呗,为啥还要自杀呢!

古代的贞洁有多重要(古代女性的贞洁观念)(9)

安徽省歙县郑村镇棠樾贞洁牌坊群

但是在古代的封建时期,在那个“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时代背景下,就连朝廷统治者都明文鼓励,借修建“贞洁牌坊”来表彰女子的“守节之举”了,一个小女子,她又能做得了什么呢。

故而,在这些节烈女子那扭曲的“贞洁观念”中,与其承担随时会失节,被世人所诟病的“风险”,就好比前文中曾提到的那个“因触碰而投河自尽”的案例。何不如追随“夫君”而去,落下一个好名声,甚至还能为宗族获得一座“贞洁牌坊”,让自己的名声流传后世。

正如前人所说:‘夫者,妻之天;慷慨赴死易,从容守节难’呐!

如果封建朝廷不鼓励民间女性如此“捍卫贞洁”,而是对此加以正确的引导和限制,试问还会出现这样的悲剧吗?自然是不会的。

然而可悲的是,对于“贞节牌坊”这一物件,古人和今人完全就是两个概念。在古人的眼中,“贞节牌坊”代表的是一个女子“捍卫贞洁”的最高荣耀,但是在今人的眼中,每一个“贞洁牌坊”下面所埋葬的,却是一个女子数十年的“青春”呐。

古代的贞洁有多重要(古代女性的贞洁观念)(10)

现代“贞洁观念”中的理想爱情示意图

又是什么原因,让封建时期这种扭曲的“贞洁观念”得以被纠正,转而演变成现代意义上的“贞洁观念”呢?

就像笔者在文章正文开头所提到的现代“贞洁观念”那样,现代意义上的贞洁观念从里到外所流露出的都是“男女平等”的气息。

单单只是这一点,就与古代封建时期的“贞洁观念”有着本质上的区别,于是就形成了一个近乎对立的冲突。

即“男女平等”与“男尊女卑”的冲突。

结果很明显,只会是封建时期那扭曲的“贞洁观念”被纠正,形成了“男女平等”的现代贞洁观念。

就好比现代的社会体系之所以能构建到如今这样完善的程度,百姓安居乐业、家庭和睦,甚至整个世界都处于与封建时期截然不同的“和平时代”,其根本原因就是因为“能够将每一个人类个体都平等的对待”。

我国的法律就更是如此,处处坚持的都是“男女平等”的基本思想,从各个方面来保证每一个人民都能被平等对待。

古代的贞洁有多重要(古代女性的贞洁观念)(11)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插图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二条规定:“实行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的婚姻制度”着重强调的就是男女平等的婚姻观。

除了这些以外,在社会道德方面,同样是把“贞洁观念”中的“守贞意识”下放到了每一个人身上,不论男女,让他们在珍爱自己的时候,也能去尊重他人,实现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对爱情婚姻负责的“贞洁观念”。

故而,有了社会、法律、道德、伦理等诸多方面“男女平等”意识的加持,封建时期那扭曲的“贞洁观念”又怎能不被纠正,形成现代意义上那平等的“贞洁观念”呢?

古代的贞洁有多重要(古代女性的贞洁观念)(12)

“不要浪费生命”概念插图

更别提大自然所赋予我们的生命只有一次,一旦失去便永远不会再有重来的机会,所以无论是谁,无论在任何地方,任何时候,都应该时刻牢记“生命第一”的准则。

要时刻珍惜并爱护自己那来之不易的生命,毕竟谁都不是谁的掌控者,命运还是要由自己掌握的。

如此一来,自然也就不再倡导传统“贞洁观念”中的“不再嫁”思想,更是坚决反对“离异”或者“丧偶”就“以身殉节”,那是很不理智的行为,其实是对“自我”不负责任的体现。

简单来说,真正的“贞洁”,应该是由内而外的“纯正高洁”,并不单单只是行为上“守节”就算“贞洁”了哦,“精神上”也应与时俱进,努力实现自我价值才行。


【end】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