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奶中的惊天骗局(霉菌超标5665倍宣称)

日前,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通报:北京圣祥乳制品厂生产的无糖酸牛奶抽检不合格,酵母、霉菌超标。

酸奶中的惊天骗局(霉菌超标5665倍宣称)(1)

公告显示,一批次圣祥牌无糖酸牛奶(风味发酵乳),规格型号:180克/瓶,生产日期:2020年4月18日,经国家食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中心检验,酵母项目值为1.6×10²CFU/g;霉菌项目值为1.7×10⁵CFU/g,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酸奶中的惊天骗局(霉菌超标5665倍宣称)(2)

点击图片放大更清晰

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发酵乳》(GB19302)规定,发酵乳中酵母应不超过100 CFU/g,霉菌应不超过30 CFU/g。

酸奶中的惊天骗局(霉菌超标5665倍宣称)(3)

国标GB 19302-2010相关规定

由此可见,根据国标,圣祥酸奶酵母超标1.5倍,霉菌超标5665倍。

资料显示,酵母是一种单细胞真菌,一种肉眼看不见的微小单细胞微生物,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都能够存活,是一种天然发酵剂。酵母对糖类、脂类等有较强的“糖酵解”能力,能以分解有机质的形式危害食品,造成食品的腐败变质。酵母虽然本身并非有害菌,但超标会引起食物变质,人食用后可能会引起腹泻,危害身体健康;而霉菌即“发霉的真菌”,有的使食品转变为有毒物质,有的可能在食品中产生毒素,即霉菌毒素。

事实上,此次并非北京圣祥乳制品厂首次出现不合格产品。

2018年10月23日,该公司曾发布召回公告称,其生产的蜂蜜酸牛奶被检出酵母菌不合格,不合格项可能引起腹泻危害;2019年2月1日,该公司生产的蜂蜜酸牛奶又因酸度不合格被市场监管部门予以行政处罚,没收违法所得5440元并处罚款5000元。

不仅如此,北京圣祥乳制品厂还屡次卷入“早产奶”风波。据媒体报道,2014年3月17日,消费者纪女士在定福庄西街菜市场买到了3瓶生产日期为3月18日圣祥牌茯苓酸奶,彼时厂家回应称系新员工操作失误导致。

同年8月7日,北京平谷的王先生在一餐馆就餐时,又发现餐馆提供的圣祥牌蜂蜜酸牛奶生产日期为8月8日,对此,酸奶代理商给出了“运输途中酸奶包装受损更换了包装纸,导致日期出错”的解释。随后,北京圣祥乳制品厂证实了这一说法,并承诺将处罚涉事代理商,同时加强内部管理。

两年之后,拒不承认生产“早产奶”的北京圣祥乳制品厂最终因“早产奶”事件遭罚。

行政处罚记录显示,2016年9月29日,市场监管部门执法人员对该公司进行检查时,在酸奶生产线上发现正在灌装的酸奶标注的生产日期为2016/09/30,在成品库房,存放着标注生产日期为2016/10/01的180克/瓶的蜂蜜酸牛奶(塑料瓶装)共计90箱(24瓶/箱)、标注生产日期为2016/09/30的共计140箱,以上酸奶共计5520瓶。以每瓶1.5元价格计算,货值金额共计8280元。据此,市场监管部门2017年7月10日对北京圣祥乳制品厂作出没收5520瓶违法生产的酸奶并罚款8万元的处罚决定。

公开信息眼查显示,北京圣祥乳制品厂成立于2000年7月,注册资本79万元,李飞担任法人及股东,持股比例21.9%,公司经营范围包括酸牛奶、消毒牛奶、含乳饮料加工等。

酸奶中的惊天骗局(霉菌超标5665倍宣称)(4)

建议国家相关监管部门对圣祥这类中小乳制品企业加强抽检,从市场监管层面推动企业提升标准,强化品控,确保每一批次产品都是优质乳。尤其是在中国奶业全面振兴的道路上,每一家企业都不应该掉队。

对于那些黑帮专业户,要责令其整改,如果整改后依然抽检出问题,要坚决果断责令停产,乃至关门倒闭。对这类企业绝对不能手软,不能让这些企业扰乱了中国乳业高质量发展的氛围,不能让这些屡错屡犯的企业,降低中国奶业整体发展水平。

其实,随着目前中国液奶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尤其是北京上海这样的一线城市,由于消费认知相对较高,消费者对于低温酸奶的消费需求更高。基于市场需求,诸多品牌扎堆北京上海这样的一线市场。

比如,在北京,有本地的三元,还有全国乳业巨头伊利蒙牛,光明、完达山、新希望、君乐宝、简爱、明治、优诺等诸多区域品牌和外资品牌均在北京铺货,竞争异常激烈。

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各家比拼的除了价格,更重要的是品质和品牌。品质是基础,也是液奶的核心竞争力,只有品质更优、品牌力更强的产品才能赢得更多消费者的复购。

圣祥这样的中小品牌,如果品质不过关,品牌力又不强,如果不改过自新,迟早会被消费者遗弃的。(来源:中国网财经、食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