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正廉洁的家风故事(廉洁家风故事)

清正廉洁的家风故事(廉洁家风故事)(1)

克己复礼 薪火相传

我国家庭教育历来注重制定祖辈相传的有字之规的家规家训,从诸葛亮《诫子书》到严之推《颜氏家训》,从陶渊明《责子》到曾国藩《家书》,端蒙养、重家教,家规家训成为子孙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的行为准则,也让优美门风的传承成为了可能。

如今的家规家训有所不同,虽少了收藏成册有字之规,但更多的是日常生活中长辈的一个教诲、一句嘱托、甚至是一次严厉批评。这些都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溶于血液,始于责任,化为行为,传承着悠久的文化内涵。

我出生于普通,但家教严格的书香家庭,外公饱读四书五经,也常常教育我们孙辈三人为人处世之道,仔细想来“克己复礼”是其言传身教最好的总结与归纳。

小时候,一直以为“礼”即礼貌之意,对待父母、兄长以及朋友都要注重礼节,讲礼貌。虽然是家中最小的孩子,但外公常常教育我,在家学会礼让他人,在外学会以礼待人。

因此,那时候好吃的食物我不敢奢求,因为需要礼让给哥哥们和其他小朋友;好玩的玩具不敢明要,因为会给长辈造成负担。虽然孩提时期总会不解,为什么我不能像别的小朋友一样得到自己想要的,轻松大胆地说出自己的要求,而是要这样辛苦地考虑他人,但随着岁月的流逝,初为人母的我在被冠之“母亲”这个伟大的称呼时,才深知家规教训之重要所在,才更加对外公朴素严格的家规感同身受。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年龄的增长,让我对于“克己复礼”的内涵有了新的思考。

克己,即个体在社会法律道德的约束下,能克制自己的私欲,规范自己的行为,做到“自省、自责、自讼”;复礼,礼的本质是仁爱,克己的目的即“为仁”,通过行为习惯的养成,尊重和理解他人,崇尚善良和仁义。这样的理解还来源于一件让我一直难以忘记的事情。

那时候刚毕业还在学校工作,晚自修下课后同事过马路被一酒驾的面包车撞倒,送到抢救室不省人事。出事的同事家在甘肃,亲人第一时间赶来也需要时间,那时已是晚上十二点多,同事们二话不说自发地在医院的走廊等待消息。

我打电话回家告知父母情况时,他们除了理解和支持,并再三和我嘱咐要在外面等候,万一医生需要了解情况或做处理,我们可以接应和帮助。

同事家的经济并不宽裕,从抢救室到重症监护室高额的医药费也带来了不小的压力。母亲知道后,带了水果、保健品,急匆匆地赶到了医院,塞给了同事父母两个信封。

母亲说,一个是外公知道情况后执意要她带来的,另一个是她和爸爸能够给予的微不足道的帮助。我无法忘记当时同事父母微红的眼眶,我也无法表达当时心中对家人的那份感谢。也是这样的言传身教,让我不忘以礼对人,让我不忘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现在有空之时,会在家里给宝宝读读《三字经》,“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家风是道德和智慧的潜移默化,不论时代如何变迁,家始终是我们成长的摇篮,仁、礼、孝这些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将在家规教训世代的传承中得以薪火相传。

(作者:杭州市滨江区检察院 周易方)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