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陆羽的茶经中什么是上等茶(陆羽七茗买茶不易)

前几天陆小羽带大家看完红、黑、青、白茶的“买买买”指南,今天就一起去看看市面少见的黄茶该如何挑选鉴别。

初冬,沏上一杯黄茶,看热气袅袅升起,纷繁的思绪,在茶的浸透下,慢慢湿润,慢慢舒展,飘飘荡荡的浮在温暖里。

在陆羽的茶经中什么是上等茶(陆羽七茗买茶不易)(1)

黄茶是我国特产,黄茶的加工方法近似于绿茶,其制作过程为:杀青-揉捻-闷黄-干燥。

黄茶最重要的工序在于闷黄,这是形成黄茶特点的关键,主要做法是将杀青和揉捻后的茶叶用纸包好,或堆积后以湿布盖之,时间以几十分钟或几个小时不等,促使茶坯在水热作用下进行非酶性的自动氧化。

在陆羽的茶经中什么是上等茶(陆羽七茗买茶不易)(2)

鉴别方法

1君山银针,由未展开的肥嫩芽头制成,芽头肥壮挺直、匀齐,满披茸毛,色泽金黄光亮,香气清鲜,茶色浅黄,味甜爽,冲泡看起来芽尖冲向水面,悬空竖立,然后徐徐下沉杯底,形如群笋出土,又像银刀直立。

2假银针为清草味,泡后银针不能竖立。成品茶按芽头肥瘦、曲直,色泽亮暗进行分级。以壮实挺直亮黄为上。

3优质的茶芽头肥壮,紧实挺直,芽身金黄,满披银毫;汤色橙黄明净,香气清纯,叶底嫩黄匀亮。实为黄茶之珍品。

蒙顶黄芽

蒙顶黄芽外形扁直,芽条匀整,色泽嫩黄,芽毫显露,花香幽长,汤色黄亮透碧,滋味鲜醇回甘,叶底全芽嫩黄。

采摘于春分时节,茶树上有10%的芽头鳞片展开,即可采摘,选圆肥单芽和一芽一叶初展的芽头。

经复杂制作工艺,使茶芽匀整,扁平挺直,色泽黄润,金毫显露,汤色黄中透碧,甜香鲜嫩,甘醇鲜爽。

在陆羽的茶经中什么是上等茶(陆羽七茗买茶不易)(3)

蒙顶黄芽制造分杀青、初包、复炒、复包、三炒、堆积摊放、四炒、烘焙八道工序。由于芽叶特嫩,要求制工精细。

在陆羽的茶经中什么是上等茶(陆羽七茗买茶不易)(4)

每斤蒙顶黄芽干茶需要耗费4~5万颗茶芽,所以市场上蒙顶黄芽的价格不菲,很多不良商家会用黄小茶或其他芽茶来冒充蒙顶黄芽出售。

鉴别方法

1观察干茶外形

蒙顶黄芽是芽茶,所以要仔细查看干茶的外形,没有叶柄、没有茶梗的才是上品。好的蒙顶黄芽芽头多、锋苗多,而且叶质细嫩。茶叶里比较干净,没有茶渣、碎叶或其它杂物混合。

2闻茶香

拿一些干茶叶放在手掌中,握一会儿,让茶叶受热而发出香味,多闻几次,以辨别香气的浓淡、强弱,看茶香是否持久。还可以闻闻茶叶的香气是否纯正,有没有烟味、焦味、霉味等不正常的味道。

3品茶汤

怎么挑选蒙顶黄芽,可以让卖家泡一杯茶来尝尝。蒙顶黄芽的特点是黄叶黄汤,汤色黄绿明亮,再闻闻茶汤的香气,应该是鲜醇甘爽,不会有苦涩味道,也没有异样刺鼻的香气。

安徽霍山黄芽

产于安徽省大别山区的霍山县,霍山茶的生产历史悠久,霍山古属寿州,从唐代起即有生产,明清时更被列为宫廷贡品。对此《唐国史补》、《群芳谱》等均有记载。

在陆羽的茶经中什么是上等茶(陆羽七茗买茶不易)(5)

霍山黄芽原料要适时分批按标准进行采摘,采摘手法采用折采,总体要求幼嫩匀净。幼嫩即偏嫩采摘,不带其它杂质,使外形整齐美观,达到形状、大小、色泽一致。采摘时严格进行拣剔,并做到“四不采”,即无芽不采,虫芽不采、霜冻芽不采、紫芽不采。采回经拣剔后薄摊在团簸内,厚约3-5公分,晴天露水叶摊放2-3小时,阴雨天摊放4-5小时,散发青草气和表面水份,待芽叶发出清香,叶色由鲜绿转为暗绿即可制茶,一般上午采,下午制,鲜叶不过夜。

制作工艺包括杀青(生锅、熟锅)、毛火、摊放、足火、拣剔复火等五道工序。

在陆羽的茶经中什么是上等茶(陆羽七茗买茶不易)(6)

鉴别方法

1观察干茶外形

霍山黄芽的水分含量低于一般名优茶,其含水量仅在5%左右,用手捻可成粉面状,仿品则没有这么干燥。

2闻茶香

因产地和气候不同,霍山黄芽的香气也不尽相同。目前霍山黄芽的香型大概有3种,即清香、花香和熟板栗香。

3品茶汤

霍山黄芽芽叶肥壮,颜色嫩黄且茸毛多,香气馥郁,滋味鲜爽甘醇。

沩山毛尖

沩山毛尖,产于湖南省宁乡县水沩山的沩山乡。

沩山毛尖茶的原料是在清明前后采摘的第一叶初展的细嫩芽头,采摘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无残伤、无紫叶的鲜叶,经杀青、闷黄、轻揉、烘焙、熏烟等工艺精制而成。其中熏烟为沩山毛尖的独特之处。

在陆羽的茶经中什么是上等茶(陆羽七茗买茶不易)(7)

鉴别方法

1沩山毛尖越香越好

沩山毛尖确实要讲究香,但并非越香越好。其中最主要要看香型和纯正度,比如松烟香,香气芬芳浓郁,滋味醇甜爽口。另外选择沩山毛尖,还必须考虑口感和回甘以及嫩度。

2沩山毛尖越嫩越好

选购沩山毛尖,不要单纯的追求细嫩的纯芽。沩山毛尖好喝与否,最重要的还是产地,最好的产地是宁乡。也要看茶山的海拔,某些小山茶的纯芽,因为生长的太快,营养物质含量少,做出来的茶叶味太淡,反而不好。另外,不同产期的纯芽区别很大。

3沩山毛尖毫越多越好

最近十年随着大白茶等天然毫多的外来茶种的引进,单凭毫多少判断,会误杀口感更好而毫天生要少的旱茶品种。所以,在当地评茶时,已经很少把毫的多少作为茶叶好坏的评价标准了。

这个世界看起来就像雨夜里的霓虹,朦胧而诱惑;

听起来又像舞台上的摇滚,嘈杂得精疲力竭。

而茶,好似心灵的瑜伽,带人远离浮华的闹市,前往那清新的世外桃源。

透过茶,小编看到了杨柳堆烟的江南,看到了春雨潇潇的古巷,看到了线装的唐诗宋词,看到了那撑着油纸伞的佳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