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善孝为先行孝即是积德(百善孝为先论心不论迹)

这句话的意思是:所有的善行首先讲求的是孝,但只看心中有没有孝,而不能考究他的行为,如果考究行为的话,那么穷人家就没有孝子了所有的恶行中最恶的就是淫,但只能看他的行为,而不能看他的心,如果看心的话,这世间就没有完美的人了,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百善孝为先行孝即是积德?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百善孝为先行孝即是积德(百善孝为先论心不论迹)

百善孝为先行孝即是积德

百善孝为先,论心不论迹,论迹寒门无孝子,万恶淫为首,论迹不论心,论心世上无完人。

这句话的意思是:所有的善行首先讲求的是孝,但只看心中有没有孝,而不能考究他的行为,如果考究行为的话,那么穷人家就没有孝子了。所有的恶行中最恶的就是淫,但只能看他的行为,而不能看他的心,如果看心的话,这世间就没有完美的人了。

“百善孝为先,万恶淫为源。 常存仁孝心,则天下凡不可为者,皆不忍为。”这句话的典故出自于晚清近代著名文学品评家王永彬所作的儒家通俗读物《围炉夜话》。原文如下:

常存仁孝心,则天下凡不可为者,皆不忍为,所以孝居百行之先。

一起邪淫念,则生平极不欲为者,皆不难为,所以淫是万恶之首。

孝是指儿女的行为不应该违背父母、家里的长辈以及先人的心意,是一种稳定伦常关系的表现。

人类还是很脆弱的。当五雷轰顶、山呼海啸、风雨飘摇的时候,我们终于发现了天地的存在。天地也有自己的身体、自己的节奏、自己的呼吸、自己的思想、自己的脾气,它并非是任我们宰割的对象。在我们哆哆嗦嗦、战战兢兢的时候,狂热的头脑有所冷静,邪恶的心灵有所澄明,麻木的躯体有所感觉。当天地突然现身的时候,我们吃惊的发现,天地一直在我们的头顶,一直在在我们的脚下。

大象无形、大音稀声、大智不言。电闪雷鸣,狂风大作,摧枯拉朽,我们发觉所谓人类的力量是如此的渺小,我们的发明和成就如其说是出自征服自然的欲望,不如说出自对自然的恐惧。所谓飞机大炮、坦克汽车、核弹卫星,居然不能给我们带来任何安全感。既然这样,我们得承认,敬畏生命首先得敬畏天地,敬畏神明。“举头三尺有神明”意味着在人类的法则之上,还有一个自然的法则。这个法则如同恐怖的达魔斯之剑,悬在头顶。我们相信这个法则是正义的,不容违反的,而且与人类法则是同构的。它不属于任何人,因此就属于任何人。

当一个人在同类当中失去一切的时候,他只拥有天地。当一个人对人类法则失去信任感的时候,他只信任天地法则。这个时候,天地法则存在于心中,成为一种信念,律人律己。举头三尺有神明,人不得作恶,放纵自己的心与行。

人间未必有公正的清官,天地绝对有公正的神明,所以我们必须诚心正意,三省吾身,俯仰天地,无愧人生。天地的绝对公平还在于,他不仅考察我们的行为,还考察我们的动机,并且在二者之间采取合理的相对主义立场,保持一种有张力的平衡。如,我们知道:万恶淫为首,百善孝为先。但何谓“淫”何谓“孝”,我们替天地做了一个细则:百善孝为先,论心不论迹,论迹寒门无孝子;万恶淫为首,论迹不论心,论心世上无完人。这句话,我不认为人类在天地法则面前又耍了滑头,恰恰相反,他不是在亵渎,而是更加谦卑的请天地神明体谅人类道德底线的实际尺度和个人能力的现实局限。

扩展资料:

儒家《孝经》开宗明义章曰:「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於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於事亲,中於事君,终於立身」,由此可见中华文化孝的观念不只於孝顺父母而已,孝顺父母只是孝道的开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