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长城我们要知道哪些信息(原来这才是长城的真正起点)
中国历史上
修建长城超过5000公里的
有三个朝代
分别是秦朝、汉朝和明朝
在其年代所修建的长城
我们称之为秦长城、汉长城和明长城
自公元前七八世纪开始
长城已延续不断修建了两千余年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
为巩固边防安全
筑起了蜿蜒一万余里的长城
始有万里长城之称
金山岭长城 曹巨波 摄
今天我们见到的大部分长城
是在明代逐步修建起来的
经各朝各代不断地修缮
长城的长度已经远远不止于一万余里
据2012年国家文物局公布数据
中国历代长城总长度达21196.18公里
关于长城的起点
很多人都认为
长城“东起山海关,西至嘉峪关”
教科书上也多采用这个说法
到了1992年
有历史学家提出
辽宁丹东虎山才是长城的起点
这些说法都是以明长城来划分
若以最早开始筑长城时间计算的话
长城起点应该从河西走廊算起
如战国时期秦昭襄王所修的临洮秦长城
汉武帝拓西域所修的汉长城玉门关、阳关
朱元璋所筑的明长城西端起点嘉峪关
都在甘肃境内
甘肃酒泉河仓城长城遗址 黄焱红 摄
河西走廊长城分布示意图 《中国旅游》制图
(点击查看大图)
河西长城没有京畿长城宏伟大气
亦没有山西古堡密集苍凉
但它却保留了长城最原始的风貌
虽历经千百年风雨侵蚀
至今却依然挺立在西北戈壁之上
壮丽巍峨犹如卧在河西边塞上的一条巨龙
北京箭扣长城 北京程 摄
河西长城,山丹县明长城遗址边的金色麦浪。徐雄 摄
这一趟我们从河西茫茫戈壁滩烽燧开始
寻觅汉长城玉门关、阳关旧迹
观瞻“天下第一雄关”明长城嘉峪关
长城就是一道“大墙”吗?
有人说长城是世界新七大奇迹
有人说它是外太空唯一能看到的人造建筑
有人说它是中国农牧文化分界线
也有人说它只是一堆烂土墙
其实长城从来就不是
一道孤立的城墙那么简单
更不只是供游客参观拍照的旅游景区
当年修长城主要目的就是保家卫国
在冷兵器年代
有这道长墙的存在
就是对国人身家性命财产的一种保障
撞道口长城的春天 北京程 摄
长城是一座结构庞大复杂的军事防御体系
由烽燧、驿站、城墙、堡垒、关隘和镇城组成
各朝各代在记载长城时
所使用的名称又有所不同
比如在汉代
长城称为“塞”
把传递信息的烽火台称之为
过亭、亭燧、烽燧等
到了唐宋
就统一称作烽台
并把“烽燧”一词也引申为烽火台
而到了明代
烽燧则一般称作墩台
金山岭长城,烽燧耸立于山巅。 纪正权 摄
这趟河西走廊寻找长城之旅
我们从长城最基本的墩子开始
考察河西长城是如何构建的
月球上看不见长城
搭乘飞机飞越河西走廊
从万米高空往下寻找
触目所见都是连绵不断的戈壁滩
别说是长城
就连地图上大一点城镇都不多见
据计算
月球到地球的距离为38.4万公里
而万里长城一般宽度只有10米
如果要从月球上看到长城
相当于在2.688公里外去看一根头发丝
所以人类在太空
用肉眼是不可能看到长城的
长城修筑的历史可上溯到西周时期
“烽火戏诸侯”的典故里
就已经出现了烽火台
可想而知
烽火台早在长城出现之前就已出现
古代没有任何现代通讯器材
烽火台是传递讯息最佳的建筑物
遇有敌情发生
则白天施烟、夜间点火
台台相连传递讯息
山丹县的长城遗址,其中不少是汉、明两代长城遗址并存,如今大部分都已坍塌,成为放牧的场所。谢光辉 摄
如今到河西走廊旅行
除了公路、铁路和飞机外
还多了一条高铁
想当年林则徐从西安戍边伊犁走了4个月
现在从西安去乌鲁木齐别说坐飞机
搭高铁也就朝夕之间的事情
如今河西四郡除了武威外
酒泉、敦煌和张掖都有机场
为了更快速亲近河西长城
我们把寻找河西走廊长城第一站设在嘉峪关
开启长城墩子之旅
寻找长城起点-长城第一墩
打开地图
在河西走廊甘肃省区域
会发现无数个带有墩、台字眼的地名
河西走廊的墩台很多
纵横交错地分布在一些
山口、要隘、制高点和堡寨附近
嘉峪关的长城烽火台 IVAN-LIN 摄图网
习惯上人们认为
长城最西端应该是甘肃嘉峪关
其实长城在过嘉峪关关城后
城墙继续向南13里
到讨赖河北岸的“长城第一墩”
这才是明长城最西端
嘉峪关景区占地广阔
绕过景区范围
沿着嘉峪关外城西南角延伸出去的关南段长城
走不远就可以看到第一墩台
嘉峪关 北京程 摄
黄泥巴筑成的长城
整条关南段长城
穿嘉峪山、越戈壁滩
抵讨赖河北岸
长达7.5公里
全部用夯土筑成
用黄泥巴筑成的长城令人感到意外
刚刚经过嘉峪关时
远眺到城墙应该都是用砖砌出来的
这里位于边防第一线
怎能随便用泥巴来筑城?
原来明嘉靖十八年(公元1539年)
肃州兵备道李涵监筑嘉峪关
(兵备道负责分理辖区军务,监督地方军队
管理地方兵马,维持治安等)
周边没有足够可用的石头
于是以黄土夯实筑建长城
而嘉峪关城墙关乎国家门面
李涵就在土墙外砌上一层包砖
坚固之余又美观
因地取材而建的墙垛,千百年来风化而不倒塌。 芒果FLY 摄图网
实际上
筑造长城在选材方面
皆以就地取材、因材施用为原则
集夯土、块石片石、砖石混合等方法
在沙漠中
还利用红柳枝条、芦苇和砂粒层层辅筑的结构
秦汉时期的长城
多以夯土筑成(也有石头的)
随着制砖技术不断发展
到了明代
长城则多选用巨砖来砌筑了
耸立于悬崖边沿的长城第一墩
沿着黄泥巴筑成的土墙一直往前走
每两公里左右就遇到一个墩台
走完第三个墩台
再坐两公里游览车
就看到讨赖河北岸山崖上那座
“万里长城第一墩”
它长、宽各14.5米,残高7米
黄土夹沙夯筑
天下第一墩,墩台后面就是悬崖。麦翔云 摄
墩台耸立于56米高的悬崖之上
下为讨赖河的急流险滩
墩台居高临下,地势十分险要
号称 “天下第一墩”
土墩下的那道悬崖如刀切一样
光滑笔直深达几十米
崖底下讨赖河缓缓流过
看不到波澜也看不出深浅
在冷兵器年代要想攻破这道城墙
真要填上不少性命
讨赖河是嘉峪关的母亲河
发源于祁连山中段讨赖掌而得名
“讨赖”是匈奴语
意为“兔子多的地方”
如今当地人在讨赖河边的悬崖修了
玻璃观景台、吊索以及铁索桥等
游乐设施来吸引游客
讨赖河长城第一墩是明长城第一墩
而汉长城的第一墩
则应是阳关遗址那座烽火台
出了阳关和玉门关
往西进入新疆境内
还有不少烽火台遗存
而要数真正广义上的长城第一墩
应属古龟兹国(今库车县)
依西哈拉乡境内的克孜尔尕哈烽火台
这座建于西汉年间古烽燧
历经2000多年的风雨
依然屹立在古龟兹国国门边
烽燧残高16米
是目前古丝绸之路上时代最早
保存最完好的烽燧遗址
克孜尔尕哈烽燧 谢光辉 摄
被人忽略的长城体系
在整个长城军事防卫体系中
大部分游客都集中看城墙和关城
与烽火台防御体系配套的驿站
很多时候会被游客直接过滤掉
觉得驿站好像跟长城挨不上边
据《后汉书.西域传》记载
汉代边疆郡所每三十里设置一个置(驿站)
除了接待商旅
储运军队给养外
最大用途在于传递官方消息
2014年中国与哈萨克、吉尔吉斯三国
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路网”
把敦煌悬泉置驿站遗址列入申报点
世人才知原来这些深埋黄土下的驿站这么重要
悬泉置先后出土汉简3.5万枚
涉及历史文化诸多方面
对不熟悉长城的人来说
往往认为长城指的就是那道长墙
实际并非如此
秦长城“因河为塞”
汉长城称为“塞垣”
直到明代才开始叫“边墙”
“墙”才占了长城建筑的大部分
疆域边防的那道“大墙"
“墙”乃长城防御体系的主体部分
它是集阻止、据守及掩蔽等功能于一体的
线式防御工程建筑物
它穿沙漠、越山岭、过草原、攀绝壁
蜿蜒绵亘于河西走廊北部的边防线上
由于历朝历代的防守任务、地理环境
和对手敌情等条件各不相同
各地段的城墙构筑情况也大不相同
金山岭长城,墙体展现蜿蜒起伏的恢弘气势。 曹巨波 摄
无论是墩台还是驿站
从视觉上来看都是单独零散的
拍摄出来的照片也不壮观
要说长城防御体系中
最震撼的视觉展现
非连绵不断的城墙莫属
出了嘉峪关后
河西走廊见到的长城墙体大部分
都是西汉(公元前108-100年间)修筑的
大致走向
东起玉门蘑菇滩
而后一直蜿蜒向西延伸
与瓜州汉长城相连
由东向西
沿疏勒河南岸
经东泉、条湖子东墩、大方盘城、玉门关后
往西直入盐泽(罗布泊)
全长160余公里
主线有烽燧85座
甘肃敦煌汉长城残墙 IVAN LIN 摄图网
千年城墙万年苇
秦始皇修筑万里长城时就总结出了
“因地形,用险制塞”的经验
长城沿线各地地理条件不同
建造长城所需的材料均按
“因地制宜”的原则就地取材
汉代修建长城的屯军们
在沙漠中选定位置后
先挖一不深的基槽
内铺芦苇或红柳枝
然后铺一层沙粒石子
再铺一层芦苇或红柳枝
如此层层上铺
由于河西走廊气候干旱
沙石与芦苇黏成的长城
如今仍屹立于沙漠之中
城墙残存高度高的可达2米多
低的也有半米高
参观完敦煌的悬泉置遗址后
就直奔玉门关遗址附近的当谷燧
看汉长城
靠近玉门关遗址时
开始零星出现沉积岩状的长城
千年的汉长城城墙如今已经被侵蚀到只剩下芦苇条 王金 摄
整座汉长城遗址长约300米、高约3米
尽管高墙在自然风蚀的作用下
已经难辨原本的模样
但仍能看到昔日作为军事防御基地的情景
由于沙土夯筑的一层容易受到侵蚀
而芦苇或红柳的一层
质地坚实、风蚀较浅
因此经过千百年时光侵蚀
沙石夯土逐渐坍塌
而芦苇条却像标本一样被保留了下来
沿长城而设的边堡防御体系
最重要的意义在于
它不单纯是军事防御工事
而是为了消除外敌威胁
而建立的进攻堡垒
万里长城战线如此之长
中间的连接由各种规模的堡垒组成
甘肃省地名中有很多带“堡”字
意味着此地原有一座城堡
曾驻扎过军队
这些“堡”分布在长城沿线
隶属于严密的长城防御体系
从汉武帝开始
历朝就陆续在河西走廊屯军设堡
墩堡制度在明代发扬光大
明永乐十二年(公元1414年)
甘肃边镇建立边堡制度
最大限度地发挥边镇军民自我防御的同时
又能保持日常的农耕畜牧活动
朝廷规定
“每五、六屯内选择便利之地修筑一大堡
堡墙高七八尺或一二丈不等
堡墙四面开八门以供军民出入
近屯辎重粮草都集中于大堡之内
每大堡设守备、防守等官
小堡则设防御掌堡官”
甘肃武威凉州区长城乡的牧民在放牧 谢光辉 摄
河西走廊天险-硖口堡
“堡”是中国西北农村
广泛存在的聚居形式
其建筑为土墙围起来的村落
作为中国传统聚落中的一种建筑形态
“堡”承载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防卫观念
无论是国家兴建防御外来敌寇的城池
还是民间土围防御匪徒劫掠的村落
均未脱离其作为防御堡垒的基础功能
位于山丹县的硖口堡
是历代驻兵和屯积粮草、军马的军事基地
也是沿长城古道和古丝绸之路
通商的必经之路
山丹县硖口堡是河西走廊上最典型的边堡,直至现在仍有不少当年屯军后代住在里面。马耀俊 摄
硖口堡一直以来是河西走廊的重要天险
位于走廊蜂腰地带的西口
初唐诗人陈子昂曾有
“硖口大漠南,横绝界中国”的诗句
历史上硖口一带
是龙首山北部的蒙古游牧部落
迁徙往祁连大草滩的天然通道
镇夷所-来自五湖四海的百姓村
看过河西走廊最有代表性的硖口军堡
我们前往下一站目的地
高台天城堡
明代军堡建制中
守御千户所级别的所城
其规模比卫城小比堡城大
顾名思义
千户守护所的全额兵力在千人左右
天城堡位于高台县西北120里的罗城村
以前叫镇夷所
最早是明永乐年间
在黑河北岸所筑的哨马营
后设镇夷千户所
明朝天顺年间
城被洪水冲毁
遂在旧址东北另筑新城
即现在的天城堡
天城最早设立时
是在汉朝修筑长城时
但相关遗物在过去“破四旧”时消失殆尽
天城村的居民都说自己的祖先
是洪武至永乐年间从山西大槐树迁过来的
作为迁民被朝廷发配此地
繁衍至今
目前村中有418户三千余人
村子有一个奇特之处就是“百家姓”
据村长统计的数字
村子里现在不多不少正好100个姓氏
甘肃省保存各个历史时期
不同等级、规格、形制的古城遗址六百余处
其中大部分是汉、唐、明三朝
在长城沿线设立的卫所和镇城遗址
光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就有12处之多
汉唐时期的城址就有120余座
宋元明清的城寨堡邑不下200座
其数量之多、分布密度之大
成为中国也是世界上少有的
古代城址集中分布区域
这些古城虽早已退出历史舞台
但它们如同一座座历史丰碑
仍屹立在丝路古道上
向人们倾诉着河西走廊悠远的过去
昭示着丝绸之路曾经辉煌的历史
酒泉金塔县西大湾城遗址,城墙东南角被河水冲刷缺失。王金 摄
河西走廊地区的古城建制有
都城、郡城、县城、乡城、里城
侯官城、军城、守捉城、卫城
所城、戍城、关城、障城
几乎囊括中国古代主要城堡类别
城的形制千变万化
堪称中国古城博物馆
不过在普罗大众的心中
最能代表河西走廊的
还是霍去病出陇西击匈奴
收复河西后所列的
酒泉、武威、张掖和敦煌四郡
其实河西走廊曾出现过不少州郡级别大城
其中位于高台县的骆驼城就是其中佼佼者
这座庞大古城遗迹在高台县的大漠里
沉睡了一千多年
连附近的百姓都不知道这座城的名称
因城内生满骆驼刺
被老百姓称之为骆驼城
雪后骆驼城遗址全景图 王金 摄
历史学家们对骆驼城的来历争论不休
如此庞大的一座废城
位置还如此重要
向东往张掖
向西过酒泉
往北经黑河正义峡直达居延海
就进入内蒙古高原
往南跨祁连山进入青藏高原
处在这样的十字路交汇点
不仅是河西走廊东西通道上的据点
更是古代阻挡少数民族进入走廊的重要防线
骆驼城遗址附近魏晋墓出土的画像砖上绘有牵骆驼的胡人 柯炳钟 摄
曾有研究人员确认骆驼城遗址
所处高台县一带
在汉武帝时曾置表是县
为“河西四郡”之一酒泉郡所属
据《后汉书.五行志》记载
东汉灵帝光和三年(公元180年)
表是县发生了一次大地震
官寺、民舍全都被震毁
地震后朝廷下旨另选县址
重建了的新城即是现在的骆驼城遗址
到了魏晋十六国前凉时期
表是县升格为建康郡,隶属凉州
此后直到唐初
其城在史书中均有记载
唐代大历元年(公元766年)
河西走廊落入吐蕃后
骆驼城于史书中消失
骆驼城全盛时期模型 柯炳钟 摄
在出入长城的咽喉要道上
一般都设有关隘驻守
大多数建在狭窄的通道上
如两山之间的最窄处
山水之间的狭长走廊
以及溪流河谷的交汇处
唐代诗人李白在《蜀道难》中写道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生动地说明了关城的重要性
明长城沿线的关城众多
有近千处之多
著名的如山海关、居庸关、雁门关
和“天下第一雄关”嘉峪关
而汉长城则以阳关和玉门关最为出名
山海关,万里长城到此蜿蜒至海。单晓刚 摄
雁门关,以险著称,有“天下九塞,雁门为首”之说。 王铭伟 摄
嘉峪关 张建中 摄
诗意长城-玉门关
汉武帝在河西走廊“列四郡,据两关”
这里的两关指的就是玉门关和阳关
两关均处在古丝绸之路上
在中国乃至世界上都有很高知名度
古丝绸之路线路图 来源于网络
昔日盛唐诗人吟诵过的众多边塞诗中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
等千载传诵不绝的名句
是历代文人墨客描绘的诗意景色
直到宋代
还有女诗人张玉娘写玉门关
“为国劳戎事,迢迢出玉关
虎帐春风远,铠甲清霜寒”
诗中的“玉关”、“玉门关”代指遥远的边地
既不是敦煌玉门关
也不是晋昌玉门关
“玉门关”俨然已成为中国人心中
“边关”的代名词
何处度玉关?
玉门关
最早设置于汉武帝时
因西域输入玉石时取道于此而得名
1907年
英国人斯坦因在关城北面挖掘到
标明“玉门都尉府”字样的汉简
从简的内容判定出
小方盘城为玉门关所在地
玉门关小方盘城遗址 asahi 摄图网
小方盘城其实是汉代玉门关遗址
从东汉中叶到隋唐时期
玉门关建制东移200公里至瓜州境内
唐诗里面的“春风不度玉门关”
说的该是隋唐玉门关
等到五代宋初时
玉门关又东移到今石关峡一带
五代宋初的玉门关存在了约130年
自北宋仁宗景祐三年(公元1036年)
西夏占领整个河西走廊后
玉门关就从史籍上销声匿迹了
因水置关的玉门关
从敦煌市驱车约90公里
抵达玉门关遗址
作为丝绸之路上最出名的的关隘
如今只剩下一座夯土城廓
静静地矗立在大漠戈壁之上
要是没有路边指路石刻
谁也看不出这座四方形小城堡
就是两千年前的玉门关
当年驻守西域31年的都护班超
(都护为统领西域的长官)
垂暮之年上书陛下
“臣不敢望到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
他念念不忘的玉门关竟如此之小
这座迷你关城历经两千余年的风雨剥蚀
四周城垣依然保存很好
登上关城遗址旁边的观景台
会发现这里几乎是一马平川
无险可守
并不是一处好的关隘选址
极目四周
隐约能看到戈壁滩上古长城残壁蜿蜒
近处有一片沼泽洼地
生长着芦草和红柳
原来当年在这里设置玉门关
最大的原因是水源
锁住水源就有了“万夫莫开”的信心
玉门关外的戈壁旷野 芒果FLY 摄图网
古人以骆驼、马匹为主要交通工具
想穿过大漠就必须择水而行
这片沼泽西去
就踏上了著名的丝绸之路中道
沿塔克拉玛干沙漠走150公里左右
就到楼兰(罗布泊)、高昌(吐鲁番)、尉犁(焉耆)
龟兹(库车)、姑墨(阿克苏)、疏勒(喀什)
一直伸延到汗血宝马的故乡大宛国
被玉门关名气掩盖的河仓城
玉门关故址小方盘城
向东十几公里处有一座
更大的汉代长城遗址——大方盘城
这里比小方盘城更像玉门关
整座古城东西长132米
夕阳下河仓城全景 王金 摄
该城实际上是汉至魏晋时期
西部边防线上的一个储备粮秣的军需仓库
供应玉门关和阳关一带官兵的粮食
衣物、草料等后勤补给
斯坦因当年看到如此大规模的古城遗址时
以为就是史书中所记载的汉玉门关
斯坦因当年考察西北时拍摄的河仓城遗址 资料图
在河西走廊四郡之中
最靠近边境的敦煌郡
所遗存下来的古城遗迹非常少
大多是烽燧、沟壕和残墙等
和河仓城遗址规模相当的汉代古城
可以说万中无一
如今的河仓城虽然往日规模不再
但从残垣断壁中依稀能看出
昔日建筑的雄伟壮丽
我们走河西、出大漠、看长城
既是为雄奇的自然风光
也为那远去的“诗情画意”
如今的玉门关遗址仍可看到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边塞风光
但要品出诗人“春风不度玉门关”的孤寂
和“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惆怅
只能靠观者自己感受了
西出阳关无故人?
古代从丝绸之路西出敦煌走西域
必经两关
北道走玉门关
南道走阳关
河仓城居中调节支援两处重要关口
三地成犄角之势
河仓城到阳关直线距离仅约11公里
之间没有连接的公路
只能徒步前往
以前连接玉门关和阳关的地方还有长城
只是时隔两千多年
这些夯土城墙均已风化
沿途仍可寻到汉长城痕迹
只是城墙不再那么高大
过阳关斩六将
去往阳关的戈壁滩公路两侧
茫茫流沙一望无际
我们考察河西走廊长城
专门避开3到5月西北扬尘季节
没想到去阳关路上还是遇上了
小型沙尘暴
我们清楚看到黄沙紧贴路面滑过
就算穿过风带
路面也会积起薄薄的一层流沙
“你走你的独木桥,我走我的阳关道”
看这架势这条阳关大道并不好走
费尽周折终于登上阳关制高点墩墩山
耸立在山上的阳关烽燧
可将远近百里尽收眼底
一大片望不到尽头的戈壁沙漠
流沙茫茫
形成一道道错落起伏的沙丘
阳关烽燧遗址 芒果FLY 摄图网
所谓阳关遗址指的是墩墩山阳关烽燧
昔日烽燧下的关城早已荡然无存
站在墩墩山上远眺荒凉大地
连绵的沙丘之间
依稀只见断断续续的古代夯土墙基
据说在这片区域还发现不少古代的
陶片、铁砖、瓦块、兵器、装饰品等古遗物
被当地人称之为“古董滩”
当地还有“进了古董滩,空手不回还”之说
敦煌西南边的古董滩边有一座残破烽火台,号称“阳关耳目”,也就是说,“阳关”并不在这里。王金 摄
阳关在哪里?
翻开中国史籍
汉、魏、晋、唐诸代对阳关皆有提及
汉于阳关附近设龙勒县
传说乃汉武帝抓到天马之处
西晋时为寿昌郡的所在地
北魏置阳关县
唐置寿昌县
据《旧唐书•地理志》记载
“阳关,在县西六里”
唐僧玄奘从印度取经归国
唐太宗接到玄奘的文书后
命令敦煌太守到阳关迎接
自唐以后
阳关竟和玉门关一样
在史书上消失
阳关究竟在何处?
继玉门关后成了另一个千古之谜
天下第一雄关-嘉峪关
说到明长城第一关起点
大多数人会想起山海关
其实有另外一种说法
“明长城西起嘉峪关,东到山海关”
嘉峪关是明长城西边的起点
若以修建时间和建筑规模来比较的话
嘉峪关当之无愧是长城第一关
嘉峪关城楼 王苗 摄
由于山海关明确占了
“天下第一关”的头匾
而嘉峪关“天下第一雄关”牌匾
是建关一百年后才由左宗棠题写
只好含糊地称自己为“天下雄关”
“天下第一雄关”牌匾 麦翔云 摄
名不副实的天下第一雄关
明太祖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
开国名将冯胜平河西凯旋
无力将元蒙逐出更遥远的漠北
只好在河西走廊中部修建关城(即嘉峪关)
以为防守
其后正德、嘉靖两朝
叶尔羌汗国屡寇边境
明廷决定“闭关绝其贡”
迁徙沙州(今敦煌)百姓至肃州(今酒泉)境内
放弃嘉峪关以外之地
为加强嘉峪关的防守
明甘肃边军曾几度
大规模地修缮和扩建关城
终于形成了今天所看到的
由内城、瓮城、罗城、外城和城壕
五部分组成的嘉峪关要塞
嘉峪关关城 张建中 摄
从外表看该关城宏伟壮观
但与汉唐阳关、玉门关相比
已经向东收缩了一千里
嘉峪关显然成了退缩、保守的象征
整座关修得异常坚固
自建关以来
不曾有过激烈的鏖战
没有经历过“血”和“火”的洗礼
这也是与山海关有所不同的地方
登临天下第一雄关
很多游客登上嘉峪关城楼都会有个疑问
为什么要在这个地方建关卡
从城楼往外看地势很平坦
跟河西第一隘口、天下第一雄关的
称号有点不相符
其实跟玉门关、阳关选址一样
在荒漠戈壁之地最重要的是水源
嘉峪关城中及关内近旁
有水井与泉水的水源地
保障了守城官兵及来往商队的人畜用水
如今的嘉峪关关城成了观光胜地
以旅游景点的身份
迎接着全国和全世界游客的到来
嘉峪关 郭光辉 摄
不到长城非好汉
很多人去过如八达岭这样的知名长城
但当我们踏上河西走廊这片土地
触摸那些已被风蚀的长城遗址时
眼前仿佛浮现了当年万马奔腾的景象
耳边仿佛传来了古代将士
征战厮杀的呐喊声
纪正权 摄
长城
两千多年屹立不倒
是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
是每个中国人的自豪
然而
历经两千多年的风雨剥蚀
风沙掩埋与人为破坏
很大一部分长城已经面目全非
2006年
国务院专门颁布了《长城保护条例》
破坏长城者将受到严惩
小U在此呼吁
希望每个人从我做起
保护长城 责无旁贷
- end -
图片 - 王金、徐雄、柯炳钟、谢光辉等
原文 - 柯炳钟
编辑 - 张宁
美编 - 李明元、徐明
编选自香港《中国旅游》466期
未经许可 禁止转载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