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市场经济模式形成的原因(社会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

德国市场经济模式形成的原因(社会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1)

德国:社会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

第二节竞争危机的产物一一弗赖堡学派

一、形成与基本思想

当代西方经济学中的德国弗赖堡学派属于经济学中的自由主义思潮,它是在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和周期性波动频繁出现、古典自由主义已经无法在经济活动中完成自我调节的情况下出现的。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当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和集中计划的社会主义激烈斗争的时候,一些西方思想家就提出,上述两种极端的社会经济体制都不能实现人的真正自由和公正,主张寻找使社会经济发展更为协调的“第三条道路”。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特别是二次大战中,西方国家长期经济不景气,进一步证明了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的失败,而苏联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又明显地存在许多难于克服的弊端,于是,探索“第三条道路”的势头进一步增强,许多学者提出了自己独特的社会改革方案,逐步形成了经济学中的新自由主义思潮。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寻找“第三条道路”的经济思想流派更加广泛发展,已经在西方国家的经济思想界占据了统治地位。这时,许多社会民主党人以及马克思主义者也提出了,在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经济与高度集中的中央计划的社会主义经济之间的“中间道路”,即“市场社会主义经济”,它与上述“第三条道路”主张虽然含义不同,但广义上也同属“第三条道路”。当时,探索“第三条道路”的经济思想流派主要有:凯恩思主义经济学、经济的社会民主主义、经济学中的新自由主义、天主教社会学、竞争的社会主义等五大类。这五大流派各自提出的社会经济改革具体方案,虽然差别很大,但在核心问题上观点基本一致,即都反对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主张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个人消费和职业选择上的自由,强调要以某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个人的经济自由,保证社会稳定,并实现其它的社会经济目标。这些流派的争论焦点是:对个人的经济自由应该在多大程度上加以限制以及采取什么方式加以限制。在这些经济学流派中,以W·欧根为代表的“弗赖堡学派”新自由主义经济学提出的经济社会发展模式最具特色,影响也最大。

以W·欧根(1891.1~1950.3)为代表的弗赖堡学派,酝酿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到1933年。欧根《德国货币问题的批判考察》的出版,标志着弗赖堡学派酝酿的开始。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德国政府对原料、生活必需品和劳动力都实行了严格的管理和分配,从而结束了自由放任经济,开始了一个“试验的时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巨额战争开支以及战后产生的各种政治经济问题,导致1922~1923年德国通货膨胀创下世界经济史的最高纪录,但是通货膨胀的直接原因是德国帝国银行采取了错误的经济政策。然而,帝国银行却认为,物价上涨不是由于发行了过量的货币,而是由于有巨额的国际收支逆差,用一种所谓“国际收支理论”来解释物价上涨。主管经济的政府部门认为,要制止物价上涨,就必须增加出口,减少进口;而要做到这一点,就是要刺激生产。因而,帝国银行给政府和私人企业大量发放贷款。这样做的结果是,更进一步加剧了通货膨胀。欧根在1923年出版的《德国货币问题的批判考察》从理论上批判了这种所谓的“国际收支论”,第一次提出了后来被弗赖堡学派反复强调的基本观点,即必须高度重视物价的稳定和货币供应量问题,把货币供应量的变化看成物价变动的根本原因。此后,欧根及其同事开始集中精力研究边际主义经济理论,这为弗赖堡学派的形成作了学术准备。1924~1929年间,德国和欧美其它国家经济呈现相对稳定,但是,资本主义竞争在各方面的危机却进一步加深。弗赖堡学派的成员们正是为克服这些危机,在经济、法律、哲学、社会学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学说,从而为该学派奠定了思想基础。30年代世界资本主义经济的大危机中,德国生产大幅度下降,失业人数上升到近300万,名列欧洲各国之首。但当时德国政府仍坚持认为,通货收缩政策可以医治这次危机,不采取坚决的反危机措施来摆脱经济上的困境。在这场大危机中,弗赖堡学堡派成员们提出了一系列新理论、新观点。吕斯托夫提出:德国的经济危机,是由于国家过多地干预经济造成的;面对当时的危机,政府既不应撒手不管,也不应再这样干预下去,而应顺应市场规律进行干预,必须达到新的均衡状态,并尽可能缩短过渡时间。欧根和卢茨提出了“行情波动”理论,认为不存在标准的行情循环,也不会有普遍适用的行情波动标准。行情波动取决于社会中的非经济因素,这种观点后来演变成为弗赖堡学派的基本思想,即经济秩序和其它秩序决定社会经济的状况。1934年欧根出版的《资本理论研究》,初步阐述了经济秩序与经济过程的关系,为弗赖堡学派后来的秩序观念作了充分准备。几乎与此同时,弗赖堡大学两位年轻的经济学家还为竞争秩序提出了大部分反垄断的经济政策原则。至此,在弗赖堡大学里,形成了一个以欧根为首的、学术上持新自由主义经济学观点的、勇于开拓的学术集团,于是弗赖堡学派的酝酿过程最终完成。

1933年初,希特勒法西斯上台之后,大力实行直接创造就业的反萧条经济政策,结果物价急剧上涨,不得不走冻结物价的老路子。1939年德国发动大规模对外侵略战争后,为适应战争的需要,更进一步加强了对经济的集中管理。在这种集中管理的经济中,强迫所有企业都加入卡特尔,并在全国范围逐级成立统一的行业管理组织;完全取消居民的就业自由,改由国家专门机构统一供应劳动力,实行义务服务役制;规定各种商品的固定价格和工资的最高限额;通过外汇管制,卡特尔机构等控制原材料的分配以及企业的利润分配;全面控制投资以及包括生产、运输、交易在内的全部经济活动。这样,市场经济迅速变成了编制经济。面对这种情况,弗赖堡学派的学者们围绕经济秩序发表了大量论文和著作,阐述了他们反对垄断和稳定货币的经济政策主张。1940年,欧根出版的《国民经济学基础》阐述通过研究边际主义经济理论来认识经济现实的方法,主张普遍实现边际主义经济理论所描述的完全竞争的经济模式,把握经济秩序,确定经济运行框架。它为整个弗赖堡学派提供了一个共同的思想框架和方法基础,是这个学派在经济学上的学术代表作。弗赖堡学派的许多具体经济理论则是由欧根的学生们进行的,例如,K·F·麦耶尔研究了货币问题,阐明了价格在交换经济中的功能和成本核算的意义;卢茨在30年代研究了货币理论,40年代又研究了资本市场和企业投资的时间结构;L·米克施研究了多种市场形式,分析了垄断斗争的后果;还有的人研究了货币信贷政策、货币体制等等。这时,弗赖堡学派已在经济学上初步建立起了自己的理论体系,提出了一系列经济政策主张,弗赖堡学派已经正式形成。但是,弗赖堡学派经济理论的个人主义哲学与法西斯主义是根本对立的,二者之间的矛盾和斗争无法避免,弗赖堡学派的成员后来大多都遭到残酷迫害。但是他们秘密制订的经济政策纲领,却对二战后德国西部经济体制的改革发生了重大影响。

1945年5月,希特勒德国投降后,弗赖堡学派的成员们焕发了科学青春,几乎把全部精力都用来阐述和论证他们的经济政策主张,为艾哈德出谋划策,制订经济政策原则,以及为艾哈德经济政策辩护。起初,他们经济政策的核心是,要求实行竞争的市场经济,确立“竞争秩序”。1952年后,则把主要注意力转向反对经济垄断问题,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弗赖堡学派的社会市场经济政策,被经济上的新自由主义者艾哈德所接受,并利用其西占区经济政策决策人的特殊地位,付诸实践,并取得“经济奇迹”。这表明弗赖堡学派的社会市场经济模式已臻于成熟。

二、文化背景

“秩序观念”凝聚了弗赖堡学派的全部思想,包含了合理主义的“法制国家思想”。所谓“秩序”,是指一定规律的安排。W·欧根的一系列经济学研究都围绕着他理想中的“秩序”这个核心问题展开,而且把“秩序”当作他的经济学说的最基本概念。弗赖堡学派所追求的秩序是“竞争秩序”。社会经济生活,一般包括经济秩序和经济过程两个方面。经济秩序意味着“赋予新的工业化经济一个有运行能力的、合乎人的尊严的、持久的秩序”,①这就是说,经济秩序应当尽可能好地、持久地协调和支配各种生产要素,以便尽可能好地克服经济上的稀缺,同时又保证个人的自由和自我负责。经济过程,归根结底是如何克服财货稀缺,而在不同的经济秩序中解决财货稀缺的方式也不同。从根本上来说,创造一个理想的经济秩序,是社会经济生活正常化的关键,而这个理想的经济秩序,实际上就是“完全竞争”。为了实现这种“完全竞争”,必须制订和遵守“经济宪法”,即“关于一个共同体的经济生活的秩序的总决策。”②欧根认为,制定“竞争秩序的经济政策”的目的,是“在各个市场中建立一种使经济过程的各个部分真正有意义地一体化的秩序”。在这种秩序中,“各个企业和家庭都自由地制订计划,开展活动。从事经济活动的人们不是执行命令,而是努力按照他们自己认为最有利的方式,利用他们自己的劳动力、生产资料和货币。占统治地位的市场形式是‘完全竞争’的市场形式。这种市场形式的任务,是把各个企业和家庭的计划和决策彼此协调起来。在它做不到这一点的地方,就需要采取特殊的经济政策措施”。但是,“不能任意地规定竞争规则或经济过程的运行形式、市场形式和货币体系”。实际上,这种经济秩序就是竞争秩序。

竞争秩序,不能仅仅靠经济的自然秩序,也不能仅仅靠国家的法律秩序来创造和保障,而应把二者结合起来,要靠国家的秩序政策的力量维护自由的市场经济。W·欧根提出:“国家的经济政策活动应该以塑造经济秩序的形式为目标,而不应该以控制经济过程为目标。我们赞成国家规划经济秩序的形式;我们不赞成国家计划和控制经济过程。根本的问题是认识形式和过程的区别,并根据这种区别而行动。”③国家干预完全必要,但必须建立在强大的法治国家基础上,这个法治国家善于尊重客观经济规律,不干涉社会的经济过程,而把经济政策的任务限制在塑造经济秩序的形式上。保障私人经济自主决策自由和行动自由;形成一个有运行能力的、完全竞争的价格体制;根据对等的、交换式的报酬原则,通过市场经济,公平分配社会产品。为了实现这些秩序政策的目的,国家要阻止、削弱、控制垄断,正如W·欧根强调:“国家政策的目标应该是分散经济上的权力集团,或者限制它们的作用。”④分散或限制经济上的权力集团,是消除垄断组织、垄断市场破坏竞争的行为。社会生产的增加,就是整个社会福利的保障和改善。国家通过社会保障政策再对市场经济形成的收入进行再分配,作一些平衡性校正。当然,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以及广泛的社会政策,都必须严格遵守与市场一致的原则。这样就既保证个人自由;又能解决由于竞争而出现的社会问题。A·米勒一阿尔马克进一步发挥弗赖堡学派的基本观点,首先提出了“社会市场经济”的概念。他指出:“社会市场经济是按市场经济规律行事,但辅之以社会保障的经济制度,它的意义是将市场自由的原则同社会公平结合在一起。”⑤从而使社会保障、社会正义、社会进步等社会目标在个人主义的自由与首创性的基础上得到实现。这样,社会市场经济,就不仅是个完整的经济理论体系,而且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社会经济政策纲领。后来,在艾哈德的领导下,把它在德国西部地区付诸实践,创造了举世公认的稳定高速发展的所谓“经济奇迹”。1990年以来,又成为统一德国东部地区社会经济体制转轨中,不容争辩的既定模式;成为具有德意志民族特色的“奥尔多自由主义”;⑥成为既不同于以中央计划经济为主要特征的原苏联经济模式,也不同于主要以亚当·斯密经济理论为指导的盎格鲁一美国经济模式,又区别于以政治经济专政和重商主义为主要特征的日本经济模式,而独树一帜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

弗赖堡学派的经济学说,具有很深的日耳曼文化背景,它的主要思想支柱是:关于秩序的世界观,个人主义的社会哲学和边际主义经济理论。秩序观念反映了弗赖堡学派对自己所追求的社会形式的要求,他们要求这样一种社会关系,把一切人都联合起来,衔接起来,并且要使这种关系适合人的本质。他们认为,一切能够存在下去的社会或事物都必须有某种秩序;而他们所要建立的那种社会秩序则要遵守一种最高的准则,即个人自由,就是要建立一种在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特别是经济领域,真正能保证个人自由的社会秩序。他们致力于建立一种法治国家,所主张的社会秩序的基本原则,起源于康德的政治伦理学说。W·欧根非常重视康德的下述观点:国家的任务在于找到这样一种形式,既能有社会性的共同生活,又能有自由发挥个人力量的尽可能大的天地。法律应该限制自然状态中的绝对自由,以便保护个人不受他人的任意侵犯。但是另一方面,由许多彼此竞争的个人的自由活动,来促进社会的发展。康德的这一思想,为他们全部经济政策主张提供了最基本的指导原则。

个人主义是一种政治和社会哲学,它给予个人以极高的价值,高度重视个人自由,强调自我支配、自我控制、不受外来约束的个人或自我。它完全不同于通常所说的那种只追求个人私利的利己主义。W·欧根认为:“世界和人的基本问题不受时间约束。古代的智者告诉我们的,与康德和歌德告诉我们的一样多,”⑦他还引歌德的话来闲明他自已的个人主义社会哲学,“我想,每个人都应该从他自已开始,首先谋求他自己的幸福,这样就会不知不觉地产生出整体的幸福来”他高度推崇个人主义,力图把秩序观念与个人主义结合起来,完全实现个人主义的社会哲学。

边际主义经济理论是现代经济学的核心。它有三个基本的理论原则:①第一戈森定律,即边际效用递减定律,②收益增量递减定律,③迁回生产道路增加产出率定理。边际主义经济理论依据第一个理论原理来确定价值和价格,依据第二个理论原理来确定社会产品的分配原则,依据第三个理论原理来解释利息。弗赖堡学派完全接受了这三个理论原则,把它们称为经济理论分析的依据的三个最基本的“经验规则”。他们依据边际主义经济理论的分析前提,来区别经济秩序的各种不同的“形式要素”,使用边际主义的经济理论来分析经济过程在这些“形式要素”中的各种联系;根据这种分析的结果,用个人主义的秩序观念的准则来评价经济秩序的各种形式要素。由此而确定竞争秩序,最大限度地实现秩序观念和个人主义的社会哲学。总之,以秩序观念为形式上的框架,以个人主义社会哲学为准则性内容,以边际主义经济理论为经济上的详细内容,三者相互融合,构成弗赖堡学派的全部学说。

①W·欧根:《国民经济学基础》,1944年,德文第四版,耶拿,第288页。

②W·欧根:《国民经济学基础》,1944年,德文第四版,耶拿,第64页。

③W·欧根:《经济政策原理》,1952年,德文第三版,图宾根,第336页。

④W·欧根:《经济政策原理》,1952年,德文第三版,图宾根,第334页。

⑤A·米勒一阿尔马克:《社会市场经济》,载《社会科学简明辞典》,斯图加特一图宾根一哥廷根,1956年德文版第9卷,第390页。

⑥H·蒂姆:《社会市场经济的经济政策,汉堡,1976年第二次修订德文版,第28页。

⑦W·欧根:《经济政策原理》,图宾根,1952年德文第三版,第15页。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