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观沧海三首古诗(初中生必背古诗词)

七年级观沧海三首古诗(初中生必背古诗词)(1)

选自北京世纪恒通出版的《初中生常用古诗文138篇》

【注 释】

①本诗是曹操诗《步出夏门行》的第一章。②沧海:指今渤海。③临:登上,到达。④碣(jié)石:即碣石山。⑤澹(dàn)澹:水波荡漾的样子。⑥竦峙(sǒngzhì):耸立,高高矗立。⑦萧瑟:风吹树木的声音。⑧幸甚至哉:幸运得很,好极了。

【译 文】

东行登上碣石山,站在山顶远眺苍茫的大海。海水起伏碧波荡漾,映衬着巍然耸立的海岛。海边树木苍郁,野草繁茂。阵阵秋风吹过,海面涌起万顷波涛。光辉的日月,好像运转在海中;灿烂的天河,如同发源于海里。真是令人感到无比庆幸,不由得写下诗歌表达心中的感慨!

七年级观沧海三首古诗(初中生必背古诗词)(2)

选自北京世纪恒通出版的《初中生常用古诗文138篇》

【赏 析】

这首诗选自组诗《步出夏门行》第一章。《步出夏门行》全诗由序曲“艳”“观沧海”“冬十月”“河朔寒”“龟虽寿”四章诗组成。

公元200年,袁绍被曹操在官渡之战中打败,这首诗就是曹操在九月得胜归来,途经碣石时所写。

诗的前十二句可分三层:第一层(一至二句)交代观海的地点,直陈其事。第二层(三至八句)描写海水和山岛,全是实景描写:海水荡漾,是动态,山岛耸立,是静态,动静映衬,显示了大海的辽阔和威严;再写草木,仍然是静态,次及“洪波”,又回到动态,显示了大海的惊人力量和宏伟气象。第三层(九至十二句)借助奇特的想象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两个“若”字,虚中有实,实中有虚。全诗于苍凉中又有慷慨,历来被视为“建安风骨”的代表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