颓废的精炼(颓废与纯洁的交织)
说起川端康成,想必大家都是知道的,这位日本文学界泰斗级的人物,在1968年以《雪国》、《古都》、《千只鹤》获得了当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获。
川端康成也成为继泰戈尔和萨缪尔·约瑟夫·阿格农之后亚洲第三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也是第一位获此殊荣的日本文学家。
川端康成幼年父母双亡,而后姐姐和祖父母又陆续病故。而且他的一生中多旅行,颇多颠沛流离,心情苦闷忧郁。
这也使得川端康成获得了两个很有趣的称呼即“参加葬礼的名人”、“搬家的名人”。
正是这样的人生,使得川端康成形成了感伤与孤独的性格,这种内心的痛苦与悲哀成为后来川端康成的文学底色。
《雪国》作为其代表作,一直被文学界视为日本文学的高峰,但是这短短的一部小说,阅读起来难度却很大,很多人的第一感觉就是读不懂。
这其实并不意外,作为《雪国》川端康成的代表作品,最初《雪国》是以短篇的形式,分别以《暮景的镜》、《白昼的镜》等题名,断断续续地发表。
直到1948年的时候才被重新整理以单行本出版,前后历时十几年之久,可以说是川端康成唯美主义的集大成者。
无论是人物刻画、景色描写还是情感的编织,都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近代世界文学史上都是极为少见的。
01、川端康成爱情和死亡的美学主题
在川端康成的作品中,爱情一直是永恒的主题,在他的绝大多数作品都描绘了爱情,但他的爱情主题与传统的爱情主题有很大不同。
川端既不偏重爱情的缠绵悱恻和欢乐气氛,也不侧重爱情的生离死别和悲剧结局,而是表现一种轻淡、感伤的爱情。
在其诸多的代表作中,我们都可以看到这种感伤的爱情观。无论是驹子的真情真意,还是岛村的若即若离,都给人一种颓废美。
其作品的另一个主题便是死亡,但是同其他作家不同的是,大多数作家是把死亡当作故事的终结,而川端却把死亡当作故事的起点来写的。
据统计,第一次全集中有34篇作品在开头五行里含有死或与死直接相关的话,占全集作品的三成。
更独特的是,川端认为死亡是最高的艺术,是美的一种表现,所以他在作品中完全把死亡描写成绝美的意境。
比如《雪国》里叶子的死,川端康成称之为是“内在生命在变形,在转变成另一种东西”。这时候叶子的死亡,成就了叶子永恒的美。
对于爱情和死亡的偏执,是日本的文学的一个特点,但是川端康成赋予了这两个主题无与伦比的美学意义。
02、《雪国》中的感情线索
在《雪国》中,川端康成为我们塑造了岛村、行男、驹子、叶子四个人物,四个人物各有特点,彼此交织。
整部作品以四个人的感情作为主线,其中的行男并没有太多的直接描写,都是通过描写驹子和叶子来表现的。
通过对于岛村和驹子、叶子之间情感纠葛的描写,体现出川端康成独特的艺术特点。
(1)岛村与驹子
岛村与驹子的感情是《雪国》的主线,整部小说就是以雪村前后三次到达雪国与驹子相会为架构来完成的。
岛村对于驹子的爱情,是一种灵与肉的结合,岛村与其说喜欢驹子,倒不如说更加迷恋驹子的身体,迷恋这种颓废的生活。
而驹子对于岛村则是倾其所有,她将岛村视为人生的挚爱,愿意为岛村付诸一起。驹子的纯洁与岛村的“虚伪”也形成了一种对比,使得岛村偶尔也会为此感到愧疚。
(2)岛村与叶子
岛村与叶子的第一次接触是在开往雪国的列车上,列车上的叶子正在悉心的照料着病重的行男。岛村看到列车玻璃上映出的叶子清秀的侧脸,顺便便被俘获了。
叶子更像是岛村心中向往的那种女人,清纯、灵秀、完美。只是种种原因,这种感情只能是岛村自己的一厢情愿,叶子始终是在一个他可望而不可的距离。
(3)行男与叶子、驹子
行男在整部小说中没有过直面的出现,川端康成更多是通过对驹子和叶子的描写侧面来勾勒这个人物。
我们只知道行男多病,他是驹子师傅的儿子,驹子当艺伎很大的一部分原因是因为行男的病,而为什么叶子要如此的照顾行男,我们便不得而知。
但是行男这样的角色却不可获取,只是因为行男的存在,我们才可以看到驹子那带着风尘气的笑容中其实是饱含苦涩的。
03、《雪国》中的景色描写
《雪国》的景色描写,可以说是川端康成最有大师风范的表现,其对于景色的渲染达到了炉火纯情的地步,往往只言片语之间,便可以勾勒出一幅极其富有意境的画面。
川端康成的自然描写强调细腻和真实感,注重给人“身临其境”的氛围。
作者在一开篇,用一句话创造了“超脱人世的象征的世界”。从隧道到雪国,是一次从狭长到广阔的空间转换,也是一个从漫长的“等待”到豁然开朗的“完成”的时间变化。
从平凡熟悉的环境往外延伸,川端康成用简洁的语言构筑了一个有别于实际生活的虚空的世界(雪国)。
令读者虽知是虚构,但却催生了他们对这个冰冷、隐秘的未知世界里发生的故事的种种遐思。此处的自然描写,打破了空间界限,就像《千与千寻》中隧道连接着凡人和神明的世界。
同时,川端康成对于暮色有着一种偏执的喜爱,在《雪国》中也多次出现对于暮色的描写。
比如小说开篇在暮色中火车车厢的玻璃上映照了雪国姑娘叶子的美丽容颜“黄昏的景色在镜后移动着”。
镜面映照的虚像与镜后的实物好像电影里的叠影一样在晃动,出场人物和背景没有任何联系。
人物是一种透明的幻象,景物则是在雾霭中的朦胧暗流,两者消融在一起,描绘出一个超脱人世的象征的世界。
特别是当山野里的灯光映照在姑娘的脸上时,那种无法形容的美,使读者的心都几乎为之颤动。
04、死亡是美的一种升华
同其他的日本文学家一样,死亡是川端康成唯美主义的一个主题,由于川端自幼目睹了太多的死亡,所以在作品中总是不自觉地表现它。
他认为死亡有一种区别于世间任何事物的一种独特的美感。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在《雪国》中最后是以叶子的死亡来作为结尾。
同时行男也在小说的中间便病逝了,死亡在这里没有太多伤感的时刻,行男的死去,代表着驹子悲惨人生的一个终结,她不必再像原来那样背负着那样的责任。
而叶子的死亡,则是唯一可以保存她的那种纯洁之美的方法,驹子和叶子之间的关系一直紧密又微妙,但更似两条平行线,这个死亡的结局真正让她们相交,真正地合二为一,既生又灭。
可以说,驹子曾经是叶子,而如果叶子不死,她便会成为另一个驹子;也可以说,叶子是驹子的一部分,是没有欲望、没有负担、没有种种“迫不得已”的驹子纯白的灵魂,失去了叶子的驹子,灵魂已死,不过剩下了形体。
最后:
《雪国》作为川端康成最著名的代表作,极其鲜明地体现了他创作特点。它被誉为“现代日本抒情小说的古典名作,装饰了昭和的文学史”,其精致的叙事艺术和小说中富有古典东方美的描写手法受到各方的一致好评。
与中国古典文论不同,日本的古典文学不以“载道”为圭臬,是注重唯美、愉悦性情的消遣文学。他们不强调文学的社会功用,而是关注文学的审美和欣赏,更多地注重表现自然之美、人文之美。
他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常常也糅合了小说人物的情绪和心理,以及本人关于宗教、哲学的思考。在“心”的审美主体的观照下,笔下的“物”才会绽放出这样或那样的光彩,这便是川端康成作品的伟大之处。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