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的六种情况(新生儿前两周特殊的生理现象及处理方法)

一:四肢蜷缩

新生儿的六种情况(新生儿前两周特殊的生理现象及处理方法)(1)

新生儿从出生到满月不管睡觉或玩耍四肢总是呈现蜷缩状,上肢呈现W型,下肢呈现M型,宝妈宝爸不用担心,这是新生儿健康正常的表现。这种状态会随着月龄的增加逐渐伸展,宝妈宝爸不要强行拉直孩子的四肢,否则会影响骨骼发育甚至引起变形!

二:马牙

新生儿的六种情况(新生儿前两周特殊的生理现象及处理方法)(2)

新生儿出生大约5周左右牙胚发育过程中,牙板破裂,部分被吸收,而部分未吸收的逐渐增生角质化,在牙床上形成小球状的白色颗粒,即"马牙"。马牙不是真正的牙,其大小、形状及结构都与正常牙齿不同,也不具有咀嚼功能。马牙是牙齿生发过程中伴发的现象,马牙病一般没有明显的症状,而不会有不舒服的感觉,也不会引起疾病,不影响婴儿吃奶和乳牙的发育,完全属于正常生理过程,数周内会自行消失,宝妈宝爸完全不用担忧。

三:胎便

新生儿的六种情况(新生儿前两周特殊的生理现象及处理方法)(3)

新生儿出生排出的大便一般呈现粘稠的黑褐色或暗绿色,这就是我们说的“胎便”也叫“胎S”,排胎便的过程一般持续2-5天,后续孩子的大便颜色会慢慢变成稀稀的黄色,说明胎便已经排完。排胎便期间要喂宝宝多喝水,冲奶粉也不宜过稠,有助宝宝快速排便。

四:脐带脱落

新生儿的六种情况(新生儿前两周特殊的生理现象及处理方法)(4)

新生儿脐带一般在出生7天左右脱落,在未脱落前宝妈宝爸要每天进行1-2次的脐带消毒护理,用医用碘伏或酒精拿棉签对脐带根部及整个脐带进行彻底消毒,保持脐带干燥有助脐带的快速脱落,需要注意的是脐带快脱落时会因为干燥而轻微出血,不用过分担心。

五:频繁打嗝

新生儿的六种情况(新生儿前两周特殊的生理现象及处理方法)(5)

新生宝宝频繁打嗝也叫“呃逆”,这是一个生理上常见的现象,因为新生儿未发育完全,横膈膜痉挛收缩引起打嗝。一般新生儿吃奶过快或吸入冷空气时,都会使神经受到刺激,膈肌不由自主地收缩引起打嗝。宝宝胃部和喉部还没有发育成熟,容易引致吐奶。宝妈宝爸可以可以抱起宝宝,竖着靠在肩膀上,手掌空心轻轻地由下往上慢慢拍打宝宝背部,一般都会止嗝。还可以刺激下宝宝脚底或耳朵,让宝宝哭出声音来,也能止嗝。宝宝频繁打嗝是一种生理现象,宝妈宝爸完全不用担忧,只有注意宝宝打嗝时吐奶不要被呛到就好。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