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脚印用什么提取(那些剪下的千丝万缕)

作者: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药学部 主管中药师 区桂珊


二月二,龙抬头,大人小孩要剃头

二月初二,被誉为“中国传统理发日”,因为在这一天,无论是乡间集市,还是城市里的大街小巷,都会看到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许多人在排队理发!

血脚印用什么提取(那些剪下的千丝万缕)(1)

为什么会理发呢?

因为对老百姓而言,农历二月初二,是非常重要的日子,人们认为这天正是苍龙“登天”之日,俗称“龙抬头”。古语有云“龙不抬头,天不下雨”,这天一般处在中国24节气的“惊蛰”之后,正值大地回春,万物复苏,农耕在即之时,一切都是新的开始。而根据传统习俗,有正月不动“刀”的禁忌,直到二月初二才剃头。因此人们为讨龙抬头的吉利,小孩“剃喜头”,寓意健康长大,出人头地,大人理发,以求辞旧迎新,希望带来好运,新的一年顺顺利利。而人的头发随着年龄的增长,生长速度也不同,一般而言,每个人每月头发大约长一厘米,老年人长的速度比较慢,年轻人长的速度比较快。因此年轻人、小孩剪发要频繁些。

血脚印用什么提取(那些剪下的千丝万缕)(2)

中医理论认为,肾主骨、生髓、藏精、其华在发。意思是骨髓精血生长、运化由肾主管,精血是否健旺,可以从一个人的头发中看出端倪。精血充盈则头发旺盛有光泽,所以青壮年大多拥有一头茂盛的好头发。精血虚弱则头发枯槁,故步入老年,头发须白,而得了大病之人则头发脱落。血与发之间的关系如此密切,正是如此,就有了“发为血之余”之说,而我们说的头发便有了“血余”的雅称。在中药的使用中,因生用无效,需经炮制成炭后方能入药,因此便有了“血余炭”的雅号。

血余炭制法

取健康人头发,除去杂质,用稀碱水反复漂洗除去油垢,漂净,干燥后置锅内,上盖一个口径较小的锅,两锅接合处用盐泥封固,上压重物。盖锅底部贴一白纸条,或放几粒大米,用武火加热,煅至白纸或大米呈焦黄色为度,离火,待凉后取出,剁成小块。成品血余炭呈不规则的海绵状,大小不一,色黑光亮,质地轻而酥,易碎,研之清脆有声,以乌黑、发亮、质轻者为佳品。

血脚印用什么提取(那些剪下的千丝万缕)(3)

血脚印用什么提取(那些剪下的千丝万缕)(4)

用血余炭入药,中医在几千年前就开始了。在《黄帝内经》十三方中就记载了“左角发酒”这个治病良方。按照《黄帝内经》记载,这个左角发酒就是用来调理因邪气侵袭,五络闭塞不通所导致的神志昏迷、不省人事,状如尸厥的一种病症。剃下左角的头发,大约一方寸,烧成炭灰,用美酒一杯服下,如果不能饮,则灌之。

在中医有一个概念叫“同气相求”,发为血之余,所以用血余炭治疗血症应该是顺理成章的事情,那么在实践过程中,血余炭真的能治疗血症吗?

答案是肯定的

血余炭

味苦,涩,微温,无毒,归肝、肾、膀胱经,主要有化瘀、止血的功效,对咳嗽有血、鼻出血、诸窍出血、齿缝出血、皮下出血、溃疡出血、便血尿血、崩中漏下等血症均有调理作用,另外还能治疗小便不利、黄疸、烫伤、小儿惊厥等。因血余炭能化瘀,因此有收敛止血而不留瘀的特点。

自古以来多用作止血药,如《三因极一病症方论》中“发灰...白汤调服”,治肺痈吐血;《普济方》中“血余烧灰,酒服”治大便泄血。

目前临床中血余炭配伍其他药物治疗各种出血证、溃疡、褥疮、带状疱疹及烧烫伤等。现代研究对血余炭的药理作用也取得一定进展。

血脚印用什么提取(那些剪下的千丝万缕)(5)

/

血余炭的化学成分主要包括胱氨酸、水、脂肪、黑色素、灰分等,灰分中有钠、钾、钙、铁、铜、锌等至少30多种元素,具有凝血止血、抗菌消炎、促进创面愈合、促血管栓塞、促进毛发生长的药理作用,其作用机制为:

1、通过自身理化性质、降低环磷酸腺苷含量达到凝血止血作用;

2、通过抑制细菌生长、降低白细胞介素-6水平达到抗菌抗炎作用;

3、通过促进疮面表皮细胞及胶原修复、降低疮面组织脂质过氧化损伤及促进创面中羟脯氨基合成达到促进疮面愈合作用;

4、通过诱发血栓形成达到血管栓塞作用;

5、通过促进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调节毛囊生长周期达到促进毛发生长作用等。

血余炭的使用如今还停留在医生开具处方的形式运用于临床,其各种新的剂型还有待加大开发利用,以满足临床多样化的需求。

中国人从古至今一直注重节能环保,“变废为宝”的血余炭,您get到了吗?


审稿专家: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药学部 李咏梅主任

以上为“药品安全合作联盟”志愿者的原创作品,如若转载请注明作者和来源!

【药盾公益】以中国非处方药物协会、中国药学会,中华医学会等共同发起和成立的公益性组织——PSM药盾公益(公众号:PSMChina),广汇资源,凝聚力量,促进公众用药安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