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卫国战争之法国(另一视角的战争史诗)

他是人道主义者,他是风度翩翩的花花公子,他为纳粹所强烈憎恨,并被褫夺了国籍:他的《西线无战事》1929年出版后发行量高达500万册,取得了“欧洲亘古以来书业的最大成就”。他先在师范学校读书,后应征入伍,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他曾5次负伤,战后补修母校的课程,后曾当过老师,做过记者。

借用1929年度诺贝尔文学获奖者,德国小说家与散文家托马斯·曼的话:“写作对于作家来说比对任何其他人都要艰难得多。”可他却留下了13部长篇小说。另外他还发表了三个剧本,若干形式多样的电影脚本;诗歌、短篇故事、报告文学等等也都是他的拿手好戏。他的作品曾被译成五十五种语言,并被拍成电影。他就是我们今天要解读的长篇小说《凯旋门》的作者,德国作家埃里希·马里亚·雷马克。

伟大的卫国战争之法国(另一视角的战争史诗)(1)

这是一个全书弥漫着浓浓悲伤色调的故事。故事背景定格在纳粹统治时期,描写了德国一位医术高明的外科主任医师拉维克因藏匿和救助了两位遭纳粹通缉的故友,事发后被抓进了纳粹集中营。后来,他千方百计从集中营中逃脱到巴黎,在一家医院代替两个庸医做外科手术,从中收取些微报酬。

在小说的开篇,拉维克在巴黎凯旋门附近碰见一位精神恍惚,意欲自杀的年轻德国女子琼,她也是一个背井离乡的流亡者。相似的经历使得他俩之间擦出了爱的火花。尽管如此,拉维克却始终尽量避免与她正面谈情说爱。在他心里,埋藏着一桩放不下的心事:他曾被纳粹秘密警察以反政府罪的名义关进集中营,在那里受尽了严刑拷打。他的女友茜比尔在这期间惨死于秘密警察头子哈克的无尽折磨。

伟大的卫国战争之法国(另一视角的战争史诗)(2)

某一天,拉维克于一家咖啡馆里闲坐时,突然看见了哈克,追赶无果,哈克已消失在茫茫人海。于是,拉维克失望之下,只能一边为一家妇女外科医院工作,一边继续留心哈克的行踪。功夫不负有心人,拉维克在一家餐馆用餐时,再次看到哈克。仇人相见,分外眼红。但哈克却并没有认出他正是昔日那个集中营的逃犯,反而把他当成了自己人。拉维克于是将计就计,承诺带哈克去往一家上等的妓所寻欢作乐,以便将他诱骗到无人区下手。不巧的是,哈克此时必须动身返回柏林,二人只好约定在两周后再见。

到了约定的日子,雷维克终于如愿将哈克骗到郊外的小树林中用计处死。差不多与此同时,琼也被与之同居的一个花花公子演员因吃醋而开枪刺穿了脖领,惨死于拉维克怀中。再次痛失所爱的拉维克悲痛欲绝,支撑他活着的信念再次丧失,他陷入了深深的绝望。其后,拉维克因在街上救助一名在事故中受伤的患者而暴露了身份,被法国当局送上大囚车,和其他流亡者一起通过凯旋门,再次进了法国的集中营。因为此时的法国已经对德国“宣战”,战争一触即发。

伟大的卫国战争之法国(另一视角的战争史诗)(3)

小说中多次提及并谴责了《慕尼黑协定》正是在这项条约下,几天之内,所有滞留在法国的德国逃亡者、流浪者均被遣送回德国集中营,其中就包括小说主人公拉维克。这位可怜又可敬的流亡者,在巴黎的出入场所,除了在医院为庸医“捉刀”,就只能在下九流咖啡馆,下等妓院为可怜的卖笑女子治病罢了,接触的人大部分也都是流亡者与巴黎底层劳动人民。因此,这部小说的艺术风格是与人物的社会地位和自身所处的特殊环境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对周遭环境的描写、人物外貌及心理活动的刻画、大量人物对话的描写及内心独白都是那么生动而直白,平易而朴实。

不仅如此,本书写作视角也很是独特,并未直接描述纳粹德国在二战战场上犯下的累累罪行,而是借助于流亡巴黎的德国知识分子的经历和遭遇,将知识分子的恐慌、疑惧、迷惘及对德国法西斯痛恨的心态描绘得淋漓尽致。控诉了战争的罪恶与人性的扭曲,歌颂了战时状态下难得的人性中的真、善、美。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