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岭治水有什么用(高质量发展看温岭)

2018-10-04 07:59 | 浙江新闻客户端 | 记者 罗亚妮

温岭治水有什么用(高质量发展看温岭)(1)

东月河城东段 温岭日报记者 庞辉斌 摄

碧波荡漾,水清鱼现,江南水乡还复来。

走在温岭东月河畔,只见河水清如镜,草木绿如茵。

温岭,这个水源充沛的滨海城市,经过多年整治,终于走出了水环境污染的阴影,重焕水清景美。

2014年,面对水环境日益恶劣的境况,温岭上下团结一心,启动“五水共治”,以治水为突破口推进转型升级。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一场重整山河的大战役全面展开。

治一条河流,造一处美景。对生活在温岭的百姓而言,告别污泥浊水,迎来的是真切的幸福感、获得感。

看潺潺清水如何回归

山下金河曾经是温岭垃圾河的代表,以“黑、臭、脏”而远近闻名。

由于长期淤积,有的河段完全被淤泥和垃圾填满,三四十米宽的河道,有的地方居然看不到水,河水又黑又臭,旁边工业区的企业污水直排进河,将水面染成乳白色。

2014年,温岭启动“五水共治”,把山下金河整治作为首个启动项目,投资225万元实施综合整治。

拆除违法建筑、疏浚整治、截污绿化、长效保洁……不到一年,这条黑臭河摇身一变,成为“内外兼修”的景观河。

温岭治水有什么用(高质量发展看温岭)(2)

山下金河 温岭日报记者 庞辉斌 摄

来到山下金河畔,只见黄菖蒲、美人蕉等水生植物栽种在河中央的生态浮床上,与两岸的景色交相辉映,吸引了不少附近的村民前来拍照。这些水生植物,是温岭治水的“法宝”,它们能吃掉水中富营养物质和污染物,既洁净了河水、美化了河道,也为水生生物提供栖息的空间。

不仅如此,影响山下金河水质的源头也被一一整治:沿河49家企业全面完成截污纳管,沿线的900多户住户也实现全线纳管,生活污水都将实行集中纳管、统一排放。

源头引活水,清泉绕城流。山下金河治理,只是温岭治水工作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温岭认真落实“五水共治”和“河长制”要求,做到“一河一策”“一对一”的结对管理,消劣清河卓有成效。2017年,实现全市6个劣V类断面完成消劣,216个省名录劣V类小微水体全面完成整治。

目前,温岭已基本实现城乡污水管网全覆盖,污水处理能力不断提升;工业企业、畜禽养殖业和十小行业整治全面展开,对水环境影响较大的点源和6000多个河道排污口得到有效治理;垃圾河得到全面清理、黑臭河被全面消灭……在去年年底的满意度测评中,温岭的满意度达82%,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温岭治水有什么用(高质量发展看温岭)(3)

温岭市环综委供图

看源头污水如何根治

经历了不留余地的铁腕治水,在温岭,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尽管成效显著,但对温岭而言,治水永无止境。

今年以来,温岭紧紧围绕省“五水共治”碧水行动目标任务,巩固提升治水剿劣成果,以改善水环境质量为核心,以提升污水处理能力为重点,新一轮锁定全域,剑指源头的“污水零直排区”,一场全新的建设攻坚战拉开序幕。

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污水零直排就是对生产、生活和经营活动产生的污水,实行截污纳管、统一收集,经处理达标后才能排放到外环境,做到“晴天不排水,雨天无污水”。

温岭治水有什么用(高质量发展看温岭)(4)

温岭日报记者 庞辉斌 摄

在太平街道污水办,挂着一张作战图,图上不少区域标注了红点。

这些红点,都是接下来要重点完成的区域。太平街道围绕成功打造温岭“污水零直排区”示范点的目标,专门成立以街道书记、主任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形成具体工作有人抓,层层工作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污水零直排区”创建,摸清地下管网、查清污染源是关键。从7月底开始,太平街道聘请第三方专业机构,分成20多个排查组,分区域对所有地下管网、涉水污染源、排水口进行排查,特别是错接乱接排污管的,对照图纸逐个进行标识,这些排查数据为后续开展的雨污管错接、混接整治提供依据。

创建太平街道“零直排”达标镇是温岭今年的工作重点之一。据悉,温岭计划今年投资4.17亿元,完成67个“零直排”单元建设,除了完成太平街道“零直排”达标镇和佳苑东区“零直排”达标区创建验收以外,其余各镇(街道)也要完成建成区30%至40%区域的“零直排”生活小区创建。三年后,温岭将基本实现城镇生活污水全收集、全处理,让“晴天不排水,雨天无污水”成为现实。

看美丽河湖如何打造

在温岭东部新区北片,有一个新生的城市公园——曙光湖。

在保留了老海塘原貌的基础上,曙光湖将河流生态、景观、文化和管护结合起来,海、湖、湿地等生态景观与城市景观和谐相融,人们在其中休憩活动,其乐融融。

温岭治水有什么用(高质量发展看温岭)(5)

温岭曙光湖

曙光湖是温岭市开展美丽河湖建设的缩影。近年来,温岭以“一河(湖)一景一品一韵”为目标,全力开展河湖溪塘整治,越来越多的河道实现了生态化治理。

美丽河道究竟长什么样?在温岭的规划建设蓝图中,不同的河道将呈现不同的景观。比如,平原河网地区体现江南水乡河道纵横、水网如织的自然景观;山区河道应体现绿水青山、自然清纯的天然风貌;大江大河应体现绿水如带、蜿蜒曲折的气势神韵;而拥有历史积淀的城镇河道,则保留历史遗留的有价值的堤、桥、路、滩等构成的人文景观。

美丽河道建设不仅是为了改善水质,还为了给温岭的居民提供更好的宜居环境。记者从温岭市环综委了解到,温岭的美丽河道(池塘)建设,将打破以往“片段式”、“点状式”的治理模式,注重河流生态、景观、文化和管护四结合,彰显水乡特色和乡情风貌,因地制宜打造“一河一品”的特色生态廊道、生态花园,从而实现“水清流畅、岸绿景美、功能健全、人水和谐”的总体目标。

温岭治水有什么用(高质量发展看温岭)(6)

九龙湖生态湿地公园

未来三年,温岭计划投资1.6亿元,打造至少200公里美丽河道、900个美丽池塘,切实提升温岭水环境品质。目前温岭已完成对各镇(街道)河道组织的摸底工作,基本明确了各类河道的标准示范段建设目标、任务和工作举措,一张覆盖全温岭的“美丽河网”正在有条不紊地铺展开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