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昀古诗(子昀解白日依山尽)
要在中国人中找出完全没有接触到上面两行诗的人似乎是很难的,它来自唐代诗人王之涣《登鹳雀楼》的前两句,但对于绝大多数人背过这首诗的人来说,这仅仅是两句朗朗上口的写景诗而已,如果能再多一点理解的话,也无非是那景色有多美多壮丽之类的感概而已,事实真的是这样吗?,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纪昀古诗?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纪昀古诗
要在中国人中找出完全没有接触到上面两行诗的人似乎是很难的,它来自唐代诗人王之涣《登鹳雀楼》的前两句,但对于绝大多数人背过这首诗的人来说,这仅仅是两句朗朗上口的写景诗而已,如果能再多一点理解的话,也无非是那景色有多美多壮丽之类的感概而已,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首先让我们重构当时的情景,作为写出“黄河远上白云间,千里孤城万仞山”这样瑰丽美景的诗人,王之涣登上鹳雀楼时,他绝不是一个“哇,景色好美啊!”之类的普通游客,他的身世沉浮在每一级的登临中都在赋予鹳雀楼前所未有的意义,他的心中是有丘壑的。
此时此刻灌雀楼的真实高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灌雀楼在茫茫的宇宙中给了王之涣一个立足点,一个观察点。王之涣拾级而上,达到鹳雀楼最高点时,便仿若天地的主宰,浩浩乎凭虚御风,他向西望去,晴空万里,白色的太阳正依着地平线的山巅慢慢下沉,余晖之下他的心中是否会泛起比他稍晚一点诗人白乐天那种“白日催年酉前没”类似的时光流逝感呢?
当他掉头东望,目光随着楼前汹涌澎湃的黄河水,越过千山重嶂,直达东海时。“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便在诗人的胸中自然而生了。可以想见王之涣在吟出这两行诗时心中是颤栗的,古往今来能够用区区十个字写尽天地之间这种壮丽雄浑,万水千山之感的唯有他王之涣。这十个字包含了时空变幻(天上的景色)与人世变化(地上的景色),其观察之维度虽然与前人无异,但所涵之深与美却是前无古人的。可以说如果王之涣的其他诗作全部佚亡,只要留下这两行诗句,依旧可以成为晚唐之绝唱。(王勃凭秋水长天两句亦可享此殊荣)
作者是在傍晚登楼的,关于傍晚景色历来不缺惊艳之作,有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的自我激励,有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不舍之叹。但在“白日依山尽”里面,作者看到的却不仅仅是傍晚的日落,他所感受到的是时间的尽头,那依山而“尽”的不再只是当时之日,更是永恒之日,是这离乱之世,纷扰之时。当这一切都消失在那山头之后,会是大地茫茫真干净?那些饥饿,战乱,丑陋会随着落日而尽吗?这样的感慨来一个渇望济世的儒家层面的王之涣。而作为个体的王之涣,而对日落时,惜时肯定是一个读书人的经典思维,这种时光苦短易尽的感慨王之涣与古往今来的人是共情的。顺便说一句,要说对年华易逝的感受,诗鬼李贺的霸气是独一份的,“吾欲斩龙之足,嚼龙肉,使之夜不得回,朝不得伏”,不但世间永昼了,自己也成仙了。
自从孔子去了一趟汶水,说了句不舍昼夜的话,屈大夫用清水洗衣,用浊水洗脚之后(沧浪之水……),水便不仅仅是水,而是人事桑田的代指。作者身处晚唐,立于鹳雀楼上目睹不可一世的大唐如同那强秦盛汉一样在这落日中不可挽回地走向死亡,怎能不引知我者谓我心忧之思!世间之事上至帝王下至黔首,壮丽如黄河之水,曲折如黄河之水,其结局终究是消失在浩渺的时光大海之中,这便是一个“尽”字之所指。
最后,王之涣东西各望一眼,其潜意识里却暗合古人之终极理想,在汉文化里东西各代表极乐净土,东有蓬莱岛,其上有仙人,贏政刘彻莫不求之。西方有净土,莲花生生舞。王之涣在鹳雀楼上一东一西的瞻望,是否暗含一个出世的王之涣,一个他未曾觉悟的王之涣?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