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歌手王洛宾简介(西部歌王王洛宾和他达坂城的姑娘)
歌剧《达坂城的姑娘》
题记:在那遥远的地方,半个月亮升起来,达坂城的姑娘,在等待……以编年体的方式,纪念和传承人民音乐家王洛宾先生烈烈西风劲如歌的一生。民歌是古老的,听歌的人是现代的,音乐是不朽的传奇,它与青春同在,永不消失。
概述:
王洛宾(1913.12.28-1996.3.14),名荣庭,字洛宾,曾用名艾依尼丁,汉族人,出生北京,中国民族音乐家。1934年(民国二十三年),毕业于国立北平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音乐系。 1938年(民国二十七年),王洛宾在兰州改编了新疆民歌《达坂城的姑娘》,之后便与西部民歌结下了不解之缘,并将一生都献给了西部民歌的创作和传播事业,有"西北民歌之父"、"西部歌王"之称。1988年9月,王洛宾荣获中国人民解放军胜利功勋荣誉奖章。1991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主要作品有《在那遥远的地方》《半个月亮爬上来》《达坂城的姑娘》《掀起你的盖头来》《阿拉木汉》《在银色的月光下》等。为表彰20世纪他为中华音乐的全球传播所做的贡献,联合国科技文组织于1994年7月授予他“东西方文化交流特别奖”。
达坂城的秋冬......
歌王的童年
1913年12月28日生于北京市东城区牛角湾艺花胡同一座瓦灰色四合院的油画匠家庭,名荣庭,字洛宾,排行老四。曾祖父是浙江人,以卖茶叶蛋为生,后流落到北京。爷爷是颇有影响的民间艺术家,在京城画梁雕栋,颇有名气,还非常喜欢音乐,组成家庭乐队,自娱自乐。父亲王德桢(字洵甫)在家庭的影响下,吹拉弹唱样样都行,母亲王氏生育三子三女,其子女分布在北京、上海、河北、云南、黑龙江、新疆等地。
1927年夏季,其父亲王德桢把从小多病的王荣庭送入北京通州潞河中学读书。当年秋天,王荣庭参加了基督教堂唱诗班,极富音乐天赋的王荣庭很快成了唱诗班的佼佼者。
1928年暑假,王荣庭到哈尔滨的姐姐家报丧。在哈尔滨中东铁路线上横道河子车站做列车连接工(摆小旗的)时,结识了塞克、金剑啸、沙蒙等艺友,跟塞克学弹“七弦琴”奇达尔(即“吉它”,此乐器名老俄式七弦琴最早由塞克中译文)唱歌、作曲,塞克是他走进艺术殿堂的向导与启蒙。这时王荣庭受到居住在黑龙江的俄侨音乐家戈里德施京、特拉赫腾贝尔格、格尔施戈林娜作品的熏陶。1928年秋天,塞克十分欣赏王荣庭对音乐的执着、感悟与灵性。邀请王荣庭为自编自导自演的话剧《北归》谱写主题歌和插曲“北归”、“离别情意”。1928年底,王荣庭为塞克的诗集《紫色的歌》第一首词 “在海的那边”谱曲,这首歌当时在哈尔滨妇孺皆知,流传甚广。与此同时,王荣庭还和塞克共同创作了“西巴扎尔夜歌”。1986年,塞克在病床上与来探视他的王洛宾同唱这首歌,含泪回忆起那段美好的岁月年华和难忘金曲。
这一年,西北歌王十六岁……
1931年9月,王荣庭被保送北京师范大学艺术系学习。他的钢琴教师是德国人谷不克,声乐教师是沙俄贵族霍洛瓦特•尼古拉•沙多夫斯基伯爵、作曲教师是从巴黎留学归国的汪德昭。这几位王洛宾教师经常说,要想成为出色的音乐家,毕业后必须到西方深造,王荣庭从他们那里受到正统的音乐教育,这为他以后的音乐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934年初夏,自幼是一个以停滞为痛苦,以流动为乐的孩子,平时十分仰慕徐志摩,喜欢爱情诗,也经常写一些表达爱情的小诗,并自诩为“新月派”的王荣庭,视音乐为生命,视自由为艺术之灵魂,便将为徐志摩的诗《云游》谱成曲,旋律如行云流水,澎湃激荡,受到师生的一致称赞。后来,他又将此歌献给女友洛珊。
1937年“七七芦沟桥事变”后,前往山西参加八路军“西北战地服务团”,投身抗日救亡运动。创作《老乡上战场》、《风陵渡的歌声》、《洗衣歌》等抗日歌曲。
达坂城的姑娘,网络引用,非歌王的妻子。
歌王的爱情
闯入王洛宾一生的有四个女人。他最初的恋人罗珊是一位美丽的外国学生,虽是甜甜蜜蜜,但一经风雨就时聚时散,最终没能结合;第二位便是他在朝圣认识三天的卓玛姑娘,那个17岁如花一般的少女含羞轻轻地抽了他一下,王洛宾便为她写下了那首著名的歌曲——《在那遥远的地方》,但王洛宾与她也仅仅只认识了短短的3天而已;第三位是王洛宾的正式妻子,比他小16岁的黄静,但结婚后6年就与世长辞了;第四位是台湾著名作家三毛。可三毛的性格有些执着和癫狂,他们相处了一段时间后三毛突然离去,当时在社会上曾经引起一场轰动,一阵猜测。
1938年在兰州参加“西北抗战剧团”,前往甘肃、青海各地宣传抗日。改编《达坂城的姑娘》、《青春舞曲》、《虹彩妹妹》、《曼丽》等民歌。1939年在青海创作、改编《在那遥远的地方》、《半个月亮爬上来》、《玛依拉》等民歌。1940年在西宁任音乐教育工作,负责组建“青海儿童抗战剧团”,创作歌舞剧《沙漠之歌》及《送郎出征》、《穆斯林青年进行曲》等抗战歌曲。
1941年春天前往兰州与妻子罗姗解除婚约。之后被兰州反动当局以“共产党嫌疑”罪名逮捕,关押在兰州城北大沙沟监狱,苦狱三年。在狱中创作《蚕豆谣》、《我爱我的牢房》、《睡在戈壁滩上》等二十余首囚歌。1944年5月经多方营救出狱,回到青海继续从事音乐教育工作。改编《阿拉木汗》、《可爱的一朵玫瑰花》、《依拉拉》、《曲曼地》等民歌。1945年与妻子黄玉兰在西宁农村结婚,之后生育三子, 1951年冬天黄玉兰在北京病逝。1949年9月在西宁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随部队进军新疆,时任一野一兵团政治部文艺科长,在张掖与王震将军共同创作合唱歌曲《凯歌进新疆》。12月任新疆军区文艺科长,编译《苏联最新歌曲集》,改编《哪里来的骆驼队》、《我不愿擦去鞋上的泥》、《在银色的月光下》等新疆民歌。
1960年在新疆因莫须有的罪名被判处有期徒刑15年,剥夺政治权利20年。关押狱中。1962年被假释出狱,回原单位带罪服务,任音乐教员、创作员。改编《江巴拉汗》、《草原上的金太阳》、《天上的云》等数十首民歌,1965年被押回狱中继续服刑10年。先后在狱中搜集改编《哈来龙》、《离别》、《阿顿江》、《高高的白杨》、《萨阿黛》等数十首民歌。1975年刑满出狱。在政治上继续被管制,在生活极度困难时改编《我愿变成一杯香茶》、《西淋江》、《你的热泪把我的手背烫伤》等数十首民歌。
带着你的马车和你的嫁妆嫁给我......
歌王的故事
1980年为乌鲁木齐市文工团创作歌剧《奴隶的爱情》,新华社为他发表内参“披露老音乐家王洛宾的困境”的文章引起了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视。1981年新疆军区召开平反大会,为他恢复名誉和军籍,69岁的王洛宾终于重新穿上了军装,任新疆军区文工团艺术顾问,1983年甘肃人民出版社为他出版《洛宾歌曲集》。
1986年11月新疆军区政治部、新疆音乐家协会联合为他举办《人民音乐家王洛宾作品音乐会》,首次向社会全面介绍他的音乐作品,并且授予他“人民音乐家”这一光荣称号。新疆人民出版社为他出版英汉对照《在那遥远的地方》、《丝路情歌》歌曲集。
1996年3月14日,王洛宾因患胆囊腺癌在乌鲁木齐军区总医院去世,享年83岁。3月20日王洛宾追悼大会在乌鲁木齐市举行,新疆自治区、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及社会各界1500多人参加,国内外社会团体及知名人士发来唁电、唁函500件,送花圈200多个,沉痛哀悼王洛宾先生。1996年6月王洛宾墓碑落成暨骨灰安放仪式在北京金山陵园举行,首都各界人士及驻军代表500多人参加,国内演艺界及海外华侨纷纷举办“王洛宾作品音乐会”缅怀这位不朽的音乐家。
中国西部的文化名片:王洛宾
歌王的荣耀
《达坂城的姑娘》让兰州走向世界!达坂城,坐落在新疆天山中部,位于乌鲁木齐和吐鲁番之间。它是一个极其普通的村镇,却因一曲《达坂城的姑娘》而驰名中外。
1938年4月,为了抗战事业,王洛宾同作家萧军、戏剧家塞克等五位进步文化人士,从北京辗转来到兰州。《达坂城的姑娘》的诞生过程,说来也很有趣。1939年的一天,新疆一支车队运送苏联援助中国抗战的物资路经兰州,王洛宾所在的西北抗战剧团,举办了两次慰劳车队工友的联欢会,一次为欢迎一次为欢送。在欢迎会上,车队一位维吾尔族司机为表示答谢,即兴唱了几句新疆民歌。因为他是用维语唱的,歌词也不那么连贯,没有引起人们多大注意。但是,那特殊的曲调和韵律,却一下子震惊了音乐家王洛宾。
他如获至宝,欢迎会后专门去向那位司机求教,还请“葡萄客”朋友帮忙翻译,匆忙地记下了乐谱和唱词。那天晚上,他兴奋得不能人睡,连夜加工整理,一遍又一遍地填词、改曲,几易其稿。一夜功夫由王洛宾搜集整理改编的全国第一首汉语译配的维吾尔族民歌《达坂城的姑娘》,在兰州王洛宾的那间斗室里诞生了。他先让恋人洛珊试唱,听后王洛宾很感满意。于是,第二天,在欢送新疆车队的联欢会上,王洛宾登台演唱了自己再创作的《达坂城的姑娘》,并配以刚学来的维族舞蹈。观众被清新、悦耳的曲调和生动幽默的歌词所打动,报以热烈的欢呼声、鼓掌声、口哨声,会场上出现了空前的演唱效果。歌子立即不胫而走,传遍了兰州大街小巷。
“达坂城的石路硬又平,西瓜呀大又甜……”那个年代的小青年现在都上了岁数,但是许多健在者对《达坂城的姑娘》一时风靡兰州的情景,仍然记忆犹新……《达坂城的姑娘》最初是由南下北上、东来西去的旅人口头传播的,从兰州传向了全国。值得特别一提的是,王洛宾的北师大同班同学赵启海,在王洛宾处获得曲词后,从兰州带到了战时的陪都重庆,一唱便轰动山城。随之又有人传到昆明,以至缅甸、马来西亚和南洋各国。
《达坂城的姑娘》流行了十年二十年以至三十多年之后,可以说已经唱遍了五湖四海。1994年6月王洛宾访美,引起了当地华人社会的接待热潮。现已有9个国家和地区举办了20来场“王洛宾作品音乐会”,王老在深圳的音乐会上以82岁高龄登台献艺,在这些演唱会上,都少不了那首50多年前诞生于兰州的《达坂城的姑娘》。
《达坂城的姑娘》歌词美如诗:达坂城的石路硬又平啊,西瓜大又甜呀,达坂城的姑娘辫子长啊,两个眼睛真漂亮,你要想嫁人不要嫁给别人一定要你嫁给我,带着你的嫁妆领着你的妹妹赶着那马车来……
后记:
所有的故事都是时间的故事。浮生长恨欢愉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久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王洛宾的一生,此时,此地,此生 ,音乐让他安住在每一个当下,平静地面对人生的荣耀和困境,我们面对他洋洋洒洒的万言生平列传,那些时代赋予他的巨变与沧桑,消失在众多的耳熟能详的名字后面,《达坂城的姑娘》、《半个月亮升上来》、《花儿与少年》……对中国现代民乐、流行音乐甚至摇滚乐来说,王洛宾都是一个“绕不过去”的名字。莎士比亚让我们明白,所有的痛苦源头都是我们本身,而王洛宾用他的一生告诉我们:所有快乐的源头,也是我们本身。
时光流逝,歌颂美好生活的歌声永远在世间飘荡......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