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让儿童学美育(受访家长感到青少年美育重要)
来源:【中国青年网】
爱美是孩子的天性,美育教育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日,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wenjuan.com),对1024名受访家长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75.0%的受访家长觉得青少年的美育重要。受访家长认为现在的美育教育存在盲目报名艺术培训课程(58.5%)、注重外表美而忽视内在美(55.2%)、将知识与技能当作审美能力(54.0%)等误区。64.9%的受访家长建议博物馆、美术馆、艺术馆等公共场所免费向青少年开放。
受访家长中,孩子的年龄在0-6岁的占32.2%,6-12岁的占43.5%,12-18岁的占14.9%,18岁以上的占9.4%。
75.0%受访家长觉得青少年的美育重要
“小学有次班级聚会,一名同学的父亲是钢琴老师,在聚会上弹了钢琴曲,我很喜欢。我从初三开始学习声乐和乐器,自从开始学音乐后,我就感觉性格越来越开朗了。思维不一样,看待事物的眼光也不一样了,往往能够发现事物美好的一面,不再局限于简单的好与坏。”00后音乐专业大四学生袁洁(化名)学的乐器是小号,“有一些负面情绪时,我就去练我的小号,心情会好很多,可以让自己静下来”。
调查中,75.0%的受访家长觉得青少年的美育重要,其中29.7%的家长觉得非常重要。
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壁画系的钟琳说,现在很多人对美的认知很局限,比如网红脸的流行,呆板、统一的广告牌,没有灵魂。这是一种对美的病态认知,这就是所谓的“美盲”。
钟琳认为,青少年的美育非常重要,“通过美育可以让他们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知道什么是美,增强想象力、理解力,提高感知力、创造力”。
美育教育可以带来哪些益处?67.7%的受访家长认为有助于培养对美的感知能力,提高审美趣味,63.6%的受访家长认为有助于完善人格修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47.3%的受访家长觉得会给人好印象,提升人际关系质量,46.5%的受访家长认为能增强孩子的自信心,39.5%的受访家长觉得会丰富精神世界。
江西省某初中美术老师杨鑫(化名)认为,美育能塑造孩子健康向上的性格,养成美好善良的品质。可以让孩子释放自然天性,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还可以让孩子们更热爱生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58.5%受访家长认为目前存在盲目报名艺术培训课程的误区
“现在的家长给孩子报那么多辅导班,在学校上完课,下课后还得去书法班、美术班,搞得他们根本没时间去探索喜欢的东西。”袁洁认为美育教育不应该像对待文化课那样,让孩子从小就非常系统、严格地学习。美育应该是家长带着孩子开拓视野,多听、多看、多感受。可以带着孩子去听音乐会、看音乐剧,看各种演出、展览,让孩子探索自己的兴趣爱好。
杨鑫指出,当下的美育教育,一方面,很多家长不知道如何尊重儿童的独创性,用成人的审美来评价儿童艺术作品。不了解孩子的画,也不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另一方面,总是批评多于表扬,每当孩子表现不佳,总是被不断指责和批评。我们要做的是尊重孩子,尊重他们的思想和选择,懂他们的内心世界,不以成人的思维方式评价孩子的绘画作品,多一些表扬,少一些批评。好孩子、好作品是在表扬与鼓励中产生的。
调查中,受访家长认为现在的美育教育存在盲目报名艺术培训课程(58.5%)、注重外表美而忽视内在美(55.2%)、将知识与技能当作审美能力(54.0%)、重技能而轻素质(44.8%)等误区。
“我觉得最好是引导孩子去感受,音乐、书法、创意课程、艺术涂鸦等,都属于美育。如果孩子不喜欢,就不要强迫他学。”90后宝妈凌琳(化名)说,在选择这些课程的时候,家长也要鉴别,根据课程体系、课程内容来分析,要能激发孩子的创意和想象力,而不是限制孩子的思维。孩子的画跟成人的画是完全不一样的,不能过早地给他们设限。
钟琳认为,要从我国传统古典美学和西方的大师作品中学习和感受什么是真正的美。“建议家长们多带孩子参观博物馆和美术馆的展览,进行艺术熏陶,同时多听多看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去现场感受舞台艺术,参加一些艺术活动”。
对于美育教育,64.9%的受访家长建议博物馆、美术馆、艺术馆等公共场所免费向青少年开放,59.0%的家长期待校园加大投入改善软硬件设施,保障美育培养,57.2%的家长建议根据不同年龄孩子特点,有针对性地设计美育项目,39.8%的家长希望将艺术培养纳入学生日常学习,35.4%的家长建议科学定位各级各类学校美育课程目标,33.8%的家长期待设计以审美体验与审美表现为核心的科学评测指标体系。
凌琳希望社会上多一些针对青少年和儿童的免费主题展览。学校也可以多给孩子们创造这样的环境,比如请一些知名艺术家进校园,培养孩子的兴趣。“我希望通过美育,培养孩子们自律、做自己、敢于表达等品质”。
“小时候的美术课、音乐课经常会被其他课程占用。希望学校重视艺术类课程,提升师资水平,保证课时。”袁洁说。
杨鑫说,学校可以通过日常的教学活动、课外活动,还有优美的环境、教师高雅的言谈举止和良好素质,来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此外,还要提高全社会的审美水平,营造一个和谐优美的生活秩序和环境,间接提高孩子们的审美。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品芝 实习生 肖平华 来源:中国青年报
本文来自【中国青年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