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亚杰对儿童自言自语现象的看法(说谎的孩子都经历了什么)

没有一个孩子是天生会说谎的,那么,孩子是怎样从“不会说谎”到“局促地说谎”,再到“有心思地说谎”呢?,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揭示了孩子这个从零到一的说谎过程。

皮亚杰和他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1.皮亚杰是谁

让•皮亚杰是世界著名儿童教育家和儿童心理学家,他早期致力于儿童语言与思维的研究,他的“儿童认知发展阶段论”“儿童道德发展阶段论”等研究成果在幼儿教育这一领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皮亚杰对儿童自言自语现象的看法(说谎的孩子都经历了什么)(1)

2.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1)道德发展阶段论的由来

皮亚杰利用“对偶故事”来研究各个年龄阶段儿童的道德发展水平,并在研究中提出了“道德发展阶段论”。

对偶故事:

给儿童讲述两个故事,并提出有关道德方面的难题,利用这种难题来检测儿童是依据对物品的损坏结果,还是依据主人公的行为原因来回答问题。

典型故事:

  • 一个叫约翰的小男孩在自己的房间里, 这时,家人叫他去吃饭。约翰不知道餐厅门背后有一把椅子,椅子上有一个放着15个杯子的托盘。在他推门进去的时候,门撞倒了托盘,结果15个杯子都撞碎了。
  • 一天,亨利的母亲外出了,他想从碗橱里拿出一些果酱。 他爬到一把椅子上, 并伸手去拿。由于放果酱的地方太高,他的手臂够不着。在试图取果酱时,他碰倒了一个杯子,结果杯子倒下来打碎了。

测定问题:

  • 这两个小孩是否感到同样内疚?
  • 这两个孩子哪一个更不好?为什么?

皮亚杰对儿童自言自语现象的看法(说谎的孩子都经历了什么)(2)

(2)道德发展阶段论是什么

通过“对偶故事”实验,皮亚杰认为儿童的道德发展是一个从他律到自律的过程。并将这个过程划分成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自我中心阶段(2-5岁)

这一阶段的孩子是以自我为中心去思考问题,不会“换位思考”,也不会意识到各种规则,往往按照自己的意愿和想像去做事情。该阶段的儿童无法对对偶故事问题进行有效的回答。

第二阶段:他律道德阶段(5-8岁)

这一阶段的孩子逐步去除了自我中心,开始意识到外部环境,绝对服从外部环境的“权威规则”,并只考虑事情结果。该阶段的儿童会认为两个小孩子会感到同样内疚,同样不好,因为他们都打碎了杯子。

第三阶段:自律道德阶段(8-10岁)

这一阶段的孩子有了自己的价值标准,不再绝对地服从于“权威规则”。并且认为规则在一定的情况下,是可以改变和调整的。该阶段的儿童会认为约翰不会感到内疚,因为他不知道,亨利会感到内疚,因为这是他擅自去取高处的果酱所造成的后果。所以,亨利更不好。

第四阶段:公正道德阶段(10岁以后)

这一阶段的孩子开始以公正、良心、爱心等作为道德评判的标准。该阶段的儿童会认为约翰和亨利都应该感到内疚,因为他们都把东西打碎了,但是,不是故意的,可以谅解。

(上述年龄划分只是作为参考,每个孩子的发展速度不同,5岁半的孩子可能处于他律道德发展阶段,也可能处于自我中心阶段,因人而异。但是,每个孩子的道德发展都会经历这四个阶段。)

皮亚杰对儿童自言自语现象的看法(说谎的孩子都经历了什么)(3)


用“道德发展阶段论”解读孩子的说谎历程

“诚实”是儿童道德教育所提倡的,相对应的,“说谎”是儿童道德教育所反对的。在道德发展道路上,儿童的每一次说谎,都是在跟自己做斗争。

自我中心阶段的儿童不会说谎。有人会问了:2岁的宝贝确实会说谎呀!对于年龄小的儿童所说的谎话,也许用“不是真话”来称呼更为恰当。因为,年龄小的儿童并不是有意识地说谎,例如,妈妈玩手机不理宸宸,宸宸本来没有不舒服,但是他会哭,以此来吸引妈妈的注意力,这是出于基本需求。还有一种情况是,这个阶段的儿童无法区分想象和现实,会将心里非常期望的事情,用事实叙述的效果描述出来。例如,宸宸昨天下午放学回家的路上看到其他小朋友在吃棒棒糖,宸宸也想吃,心里想:棒棒糖真甜呀!第二天宸宸来幼儿园就会跟老师或者小伙伴说:我昨天放学的路上吃了一个草莓味的棒棒糖,可好吃了。

他律道德阶段的儿童为了保护自我而说谎。这个阶段,儿童的一切评价以“权威”为准,父母和老师命令禁止的事情,都是不能做的,如果不小心触犯,为了免于被“消极评价”,被贴上“坏孩子”的标签,儿童能做的事情就是用谎言来掩盖自己的错误了。

自律道德阶段和公正道德阶段的儿童开始为了保护他人而说谎。这个阶段的孩子已经开始用同情、善良等眼光看世界了,能理解和接受他人出于好意所做的坏事儿。这种理解和接受也体现在儿童善意的谎言上。例如,岚岚很喜欢自己的艾莎公主,也很喜欢宸宸,这一天岚岚满怀期待地将艾莎公主送给宸宸,并问宸宸喜不喜欢,宸宸看着岚岚的样子,笑着说自己很喜欢。其实宸宸喜欢奥特曼,并不是太喜欢公主,但是他为了让岚岚开心,说了一个善意的谎言。

皮亚杰对儿童自言自语现象的看法(说谎的孩子都经历了什么)(4)


孩子们原来在说谎这条道路上经历了这么多,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儿童的谎话可能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谎话,而儿童的“说谎”,也并不一定朝着不道德的方向在发展。

在这条道路上,孩子们也因犯下的错误仓皇失措,因说过的谎话胆战心惊;但孩子们却从未停下关爱他人的脚步,即使是用曾经令她们无措的谎言。作为教育者的家长和老师,请耐心地倾听孩子们谎言背后的故事,认真地辨别孩子们的说谎动机。请不要因为你无缘由的怒斥,让孩子们步履蹒跚地走在成长的道路上。

皮亚杰对儿童自言自语现象的看法(说谎的孩子都经历了什么)(5)

-END-

我是木子,学前教育专业硕士在读的幼儿园老师,我在幼儿园溜达。要一起吗?在溜达中聊一聊幼儿园小朋友的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