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树值得一看的地方(你所不知道的樟树)
祥云捧月有新天——樟树五千年文明掠影
转载自“人民日报客户端江西频道”
袁赣二水汇合处 赣中明珠 樟树市
樟树,位于江西省中部,雄踞赣江之滨。
这里,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因筑卫城、樊城堆和吴城等众多古文化遗址的发现而成为名冠华夏的文化古县,是吴城文化的发祥地。
这里,素有药都、酒乡、盐化城、中国金属家具产业基地、中国民间文化艺术(版画)之乡和中国剪纸艺术之乡的美誉,是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
这是一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地上散布着众多古文化遗址,就如同一本本书,记载着樟树辉煌的古文明史,也绘就了樟树文化的厚重底色
国字山越国大墓
2021年12月25日,樟树大桥街道洪光塘村国字山。一群飞鸟像石子一般投入到战国墓葬所在地山包上,又“哗”的一声飞走了,为整个考古现场添了几分生机。当日,30余名考古专家对樟树国字山越国王室大墓考古发掘成果进行论证,确认国字山墓葬是迄今江西地区考古发现规模最大的东周时期墓葬,是继南昌汉代海昏侯墓发掘之后,江西考古的又一重大发现,具有里程碑式意义。
考古专家们一致认为,国字山墓葬的发掘填补了江西先秦历史时期的历史序列和考古学文化的空白。通过国字山墓葬的发掘,不仅能了解江西地区在东周时期的历史过程、政治格局的演变,同时对探索江西地区融入“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过程,对于研究我们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研究号称“百越”的越文化面貌都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考古发现,樟树境内以赣江为轴的河谷、平原、丘陵间,散布着众多新石器时期、商周时期以及春秋战国时期古文化遗址。其中,新石器时代以筑卫城遗址、樊城堆遗址等为代表,被考古界命名为“筑卫城文化”、“樊城堆文化”。一种文化被命名,足以证明这种文化的先进性、独特性和典型性。尤其是筑卫城人,他们筑城而居,依山而猎、傍水而渔,人工开凿河道,用作城外防御与城内生活,并对整座土城依祭祀区、生活区、生产区、墓葬区等进行合理分布。站在这座中国迄今为止发现的保存最完整的早期文明时期大型土城上,人们不禁会惊叹,樟树人的城市建设理念起步竟是如此之早。
筑卫城遗址全貌
1947年发现的筑卫城遗址包括新石器时代、夏代、商代、西周、春秋、战国六个大时期的文化堆积,是一座跨越了2000多年的古遗址,是中国先秦遗址中延续时间最长,文化堆积丰富的典型遗存。它对于确立江西,乃至华南先秦考古学历史编年有着重要意义。
中国历史界、考古界曾有过“商文化不过长江”的论断,这论断却因1973年樟树吴城遗址的发现而改写。在吴城乡吴城村的丘陵山地,原有一座古城,当地村民称其为“铜城”。这里出土了5000多件较完整的石器、青铜器、陶器、原始瓷等,120多个陶文、符号以及40多种印陶纹样。
吴城商代文化遗址全貌
中国夏商周断代工程首席科学家李伯谦在《长江流域文明的进程》一文中写到:“真正能够证明长江下游地区正式进入文明阶段的是在江西省发现的以清江县吴城遗址为代表的吴城文化……而且从其早期开始即进入文明社会,建立了国家。” “殷墟文化过长江,江南又一春”,面对吴城遗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员、中国考古学会原理事长苏秉琦不禁发出了这样的感叹。2001年4月,吴城遗址评选为“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
有人说,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也不是一天能挖完的。拿个铲子在罗马随便挖个深坑,就能发现一个具有考古意义的古董。这样的话用来形容樟树的历史遗存之多也不算夸张。据统计,樟树现有古遗址118处,新石器时代遗址10余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处6个点,古建筑、石雕、碑刻等500余处,是江西省县(市)古文化遗址最多的地方之一。
吴城商代遗址博物馆
透过文化遗存所记录的历史更迭,我们仿佛可以看见这片土地上的千年古文明,从洪荒远古、历史变迁中洗印而出,熠熠生辉。为加大文化遗址保护利用力度,樟树市先后编制吴城遗址、筑卫城遗址等5处国保单位的保护规划,积极争取国家项目资金扶持。
2017年,吴城遗址与汉代海昏侯国考古遗址一道入选国家考古公园立项名单。2021年,吴城遗址又被国家文物局列入大遗址保护利用“十四五”专项规划。如今,樟树兴建了吴城文化博物馆,建成了以吴城遗址为核心,集文化、教育、健身、休憩于一体的遗址文化公园。
同时,樟树深入挖掘历史文化内涵,推动历史文化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打造了以现存最大药业胜迹三皇宫为核心的明清建筑风格城市文旅综合体——三皇宫文化旅游街区。2021年9月,该街区获评江西省旅游休闲街区。今年3月又获评江西省第二批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
三皇宫仿古街区
此外,巧打“盐文化”休闲旅游牌,引进了盐温泉养生旅游项目,创立“旅游 养生”新模式,在樟树古色、绿色、红色旅游主打色上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蓝色”。目前,樟树有国家4A级旅游景区2个,旅游产业集群入选全省35个旅游重点产业集群,位列全省旅游发展综合指数前十位。
从筑卫城的原始聚落到吴城方国都邑再到六朝治城、千年古县、四朝故郡,樟树这座城市的发展演进,一程风雨、一路辉煌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推行郡县制,在樟树设立新淦县,治所在淦阳(原樟树镇),樟树成为江西最早的行政县之一,历经六朝、810余年。隋开皇九年(589),新淦县治所迁往南市(今新干县金川镇),淦阳改称清江镇,因赣江水澄澈而得名。五代南唐昇元二年(公元938年),清江县建立,治所在潇滩镇(今樟树市临江镇),历经四代、920余年。
临江府大观楼
千年古镇临江在樟树城市发展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华章。自唐武德八年(公元625年)建镇以来,凭借袁河、赣江在此交汇的交通便利,而成为“舟车孔道,四达之地”,是南北物资的集散之地。源源不断的棉布、柑橘、木材、茶叶、药材、食盐等由这里进入赣江,最后输送到全国。尤其是形成于明初的临江木帮,居江西三大木帮之首,鼎盛之时,一座临江城有400余家木材行,10000多名排工。明宣德年间,富甲一方的临江是全国33个课税大户之一。
赣水之滨
占尽水陆之便的临江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宋、元、明、清四代,临江成为军、路、府、道所在地,鼎盛时期曾“一府辖四县”。临江古城设10门,城区分9坊6厢,有名可查的街巷61条,有着“烟火相接,袤至数里”,“城中三千户,城外八千家”的繁荣富庶。城内的潍淞堂见证了王安石的出生,苏轼、苏辙、范成大、朱熹、文天祥、解缙、查慎行等历代名儒大家都曾游访至此,留下诗文无数。
兴也赣江,衰也赣江。明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赣江改道绕开临江直达樟树镇,临江不再是水运枢纽,便渐渐淡出繁华,只留下积蕴千年的文化气息,滋养着这座古城。
桥与水的对话
与临江不同,地处下游三十里处的樟树镇则兴于药,盛于水,因袁赣之汇而更趋繁荣。东汉末年,道教灵宝派创始人葛玄在阁皂山修道炼丹、采药行医,开启了樟树药业先河,带动了樟树城市的兴起。三国时期,樟树便有药材摊贩摆摊卖药,唐代辟有药墟,宋代形成药市,明有药码头之称,清为南北川广药材总汇之所。明代熊化曾评论说:“樟镇于邑治,股肱也;以奉腹,则禁喉也。”它位于沟通南北、衔接东西的水陆交通枢纽上,是名符其实的“舟车辐辏,四会要冲”之地。。
三皇[宫
全盛时期,整个樟树镇有药材行、号、店、庄近200家,十里码头之上,载药的船只终年不断。樟树人“一个包袱一把伞”,北上南下、东拓西进,把药材生意做到了全国,也把精湛的中药加工炮制技艺和诚信经营的口碑推广出去,形成了全国三大药帮之一的“樟帮”,樟树也从此有了“药不到樟树不齐、药不过樟树不灵”的美誉。
清江旧志称:“商民乐业,货物充盈,厘金益增,人文益盛,虽通都大邑,无以复过”。据明《宣宗实录》卷十五记载,在明宣德四年(公元1429年)所公布的全国33个主要课税大户名单中,清江(即樟树镇)也赫然在列。江西全省只有四地列入,樟树境域竟占两地,一时风光无二,繁华富庶比肩当时的顺天府、应天府以及苏州等名城。
光影流转,岁月传承。千百年时光里,历代樟树人薪火相传,不断推进着这座城市的繁荣发展。新中国成立之初,樟树就被国家确定为全国十大中药材市场之一,全国三大药交会主办地之一。1988年,清江撤县设樟树市。1990年第二个进入全省财政收入过亿元县市行列,1993年即进入全国百强县市行列。
已建成投入使用的河东千吨级码头
进入新时代,樟树更是先后获得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县市、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县市、全国新型城镇化质量百强县市、全国幸福百城、中国县域产业集群竞争力百强县市、全国新型城镇化质量百强县市、全国20个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的优秀城市等几十张国家级“名片”。
一度沉寂的“药码头”正在重现旧时的荣光。樟树港是江西五大港之一,沿江码头多达七、八个。然而,上世纪九十年代,铁路、公路高速发展,樟树港地位迅速下降,辉煌不再。近几年,在江西大力发展水路运输,重振赣江“黄金水道”战略引领下,樟树港迎来了重大发展契机。2019年,投资20亿元的江西第三大港——樟树港河东港区开港运营,投资108亿元的樟树港河西港区港城一体化项目也于当年开工建设,樟树港成为全省投资最大单体港。
建设中的河西港城一体化千吨级码头
古府临江也凤凰涅槃。近几年来,该镇依托独特的区位、地理、资源和交通优势,以重点项目为引领,狠抓文化旅游、工业发展、乡村振兴,财政收入每年以25%的速度递增,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先后获得全国重点镇、全国建制镇示范试点镇、全国千强镇、全国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镇、全国历史文化名镇、中部地区乡镇综合竞争力百强镇等荣誉。
古府临江
如今,樟树正瞄准“振兴中国药都、重振千年雄风、全国百强进位、冲刺中部十强”目标,向着全力打造工业重镇、文化名城、创新高地、康养福地、清廉樟树,建设全国中医药特色城市、新时代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样板城市奋勇前进。
得益于数千年厚重底蕴的滋养,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不断营造和涵养着属于樟树人自己的一方精神家园,推动着樟树续写新的荣光
六朝治城、千年古县、四朝故郡的历史,使樟树积累下雄厚的经济基础,也让这里的文化教育有了充足底气。自南宋著名理学家张洽回乡创办清江书院以来,樟树陆续建有官办书院18所,并有无数讲堂、义塾散布民间。悠悠清江两岸,滔滔赣水之滨,凡有村落之处即有朗朗书声。
药都大桥
秀美的风光、通达的交通、繁荣的经济和众多学院,吸引了欧阳修、陆九龄、苏轼、曾巩、周必大、朱熹、文天祥等历代名人学士游访授学。他们不仅为樟树留下诸多诗词题记,更在这里种下了淳厚的治学之风。据清同治九年《清江县志》记载,自南唐至清,清江县先后出了296名进士、463名举人,素有“多士之邦”的美誉。尤其是黄土岗镇荻斜墨庄刘氏一族,仅宋朝就有至少19名进士及第,更留下了“五子登科”、“兄弟同榜双进士”的佳话,被称为“进士之家”。
崇学之风在樟树人的思想里播下了笃思好学的种子,一代又一代治学有成的樟树人把严谨专注、正直务实、求精求深的治学精神发挥到极致,形成并塑造着一个地方的集体文化形象。他们中有才思敏捷、精于史学,并称“北宋二刘”的刘敞、刘攽两兄弟;有诗、书、画皆精,尤以墨梅著称于世的扬无咎;有师承朱熹,专治《春秋》的南宋著名理学家张洽,有能诗善文,被赞为“元诗四大家”之一的范梈……透过他们的为官、为学和为人,我们不仅能够看到心无旁鹜,潜心研读的学士之风,更能看到不慕名利权贵,坚持道德操守的君子气节。是以历史上的樟树名人皆物质清贫,家无余财,唯以文章品格遗世。他们一方面成为了樟树文化的光彩标签,另一方面也为后人树立起可贵的精神参照和价值标杆。
紫阳书院
千百年传统文化的滋养,让勤、廉、忠、勇等美德在樟树人的骨子里扎根。被称为“南唐进士第一人”的刘式,是清江建县以来的第一位进士,虽为当朝重用,政绩卓著,却清廉自守,病逝时只留千余卷旧书给子孙,谓之“墨庄”。其子孙后代继承“墨庄”学问的同时,也继承了“墨庄”精神,文天祥为其亲题的匾额,记录着这个“文化望族”荣耀。
同样是樟树人,北宋奋起抗金的向子湮,南宋以书明志的徐梦莘,元代隐而不仕的杜本,明末英勇抗清的杨廷麟、以死尽节的熊化等等,都用自己的所言所行,诠释了何谓文章节义。而到了近现代,杨杏佛、彭素民、陈劭先、傅裕昌等民主战士和革命先烈们,再次用鲜血和生命续写了樟树人的忠诚与骨气。
历史上的文风鼎盛,让这里的人们始终浸润在文化道德的清流中。是以自古至今,赣江两岸民风淳朴,人心向善。而与天俱来的“四会要冲”“八省通衢”之便,让樟树成为游客过往、商贾云集之地,在沟通南北,承接东西的过程中,造就了樟树人“一个包袱一把伞,出门当老板”的闯劲,樟树人学会了坚韧,学会了包容,学会了诚信,更深谙传承与创新之妙。所有这些来自樟树人身上的精神特质,在岁月里沉淀、在变迁中凝练,逐渐成为樟树文化的精神内核。
药、酒、盐、金属家具四大传统产业的发展壮大就是樟树文化精神内核的最好注脚。祖先的开拓、历史的传承、资源的秉赋是樟树人的底气所在,他们一直把药都、酒乡、盐化城和金属产业基地的发展定位作为立市之基、强市之本,紧紧咬住这个目标,一代接着一代干,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在包容中壮大。
药交会现场
如今,以弘扬中药国粹为主旨的樟树药交会已连续举办了52届,创下了一个县级市举办全国性药交会的纪录,中医药全产业营收超过1000亿元,进入全国产业集群百强,成为唯一的“中国药都”;四特酒品牌跻身全国白酒行业十强,年纳税10亿元;建成全省最大的真空制盐、纯碱生产基地,被评为中国盐化工循环产业基地;金属家具产业年营收350多亿元,产品占全国市场份额的三分之一,成为唯一的中国金属家具产业基地。
祥云捧月有新天。从远古走来的樟树人民,在这片神奇的沃土上演绎了一个又一个光耀华夏的传奇。她们用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和樟树人特有的精气神,支撑起我们后世子孙的自豪与荣耀。
赣江曾在樟树境内绕成一个巨大的S形,将樟树境域分成河东、河西两部分。清江旧志称:“清江如太阴半月之形,阁峰抱之,如祥云捧月。”今天,樟树这颗被祥云捧在手里的赣中明珠,正从容典雅地向世人展示她熔烁古今的神韵和跨越时空的壮美。
审签:郑少忠
本专栏由中共樟树市委宣传部和人民日报客户端江西频道共同主办,本文版权归上述主办方,本次转载不带任何商业目的,只为宣传樟树,如有侵权,指出即删。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