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莱坞教父上位图解(好莱坞帮派风云)
本文作者:李啸天
引子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有江湖,就有势力,就有山头,就有帮派。
古今中外,四海皆如。好莱坞亦然,不能免俗。
君不见,有名的导演总会有几个固定搭档,拍什么片都带着一起走,久而久之,不是帮派也堪比帮派。
现代电影的全面开花,肇源于欧洲的新浪潮运动,将艺术全面嫁接到了电影中去。美国作为电影大国,没有自己的新浪潮,但也受到了影响,是以出现了“好莱坞新电影”。
我们的文章,就从“新好莱坞电影”说起。
后新好莱坞电影时代:“四大名门”与“黑风双煞”先后接管江湖好莱坞江湖,自新好莱坞电影时期,帮派势力就已经形成。
“新好莱坞电影”,狭义上讲是指1967一1976年间,美国好莱坞电影受到法国新浪潮的影响,并接受新兴的电视媒体对电影的冲击,在经过反思之后从形式到主题都进行重构,发展起了一场电影革命,彻底改变了世界电影版图,从而使好莱坞电影一统江湖,成为全球电影制造的中心。
这个过程中,风起云涌,有诸多导演参与其中,最后经大浪淘沙,形成了一个秩序井然的好莱坞江湖
好莱坞江湖,如果每个有影响力的导演就是一座山头的话,可谓是帮派林立。群峰竞秀,然后由四大名门高出一头,统领其他大小的山门。四大名门之间关系紧密,为多年好友,还相互提携,两肋拔刀,一起出入大场合,织成了一张关系网,牢牢盘踞头部。
这四大名门即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乔治·卢卡斯、史蒂芬·斯皮尔伯格、马丁·斯科塞斯。
早期的武林盟主无疑是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他也被视为好莱坞新浪潮的旗手,多才多艺。早在1970年,就凭借创作的剧本《巴顿将军》收获了奥斯卡最佳原创剧本奖,名声鹊起。两年后的1972年,石破天惊的《教父》上映,一举奠定了科波拉的一线地位。
1974年,《教父2》上映,使科波拉获得了更大程度上的成功,本片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在内的6项大奖,这也是奥斯卡史上第一部获得最佳影片的续集电影。同一年,由他编剧并执导的影片《对话》,还获得了当年的戛纳电影节的金棕榈大奖及评审团大奖。这些加成,直接确立了他作为武林盟主的地位。
1979年,科波拉执导了《现代启示录》,这部史诗级的大作,更是首次道出了美国人对越南战争的强烈不满。强烈的问题意识,表达出的社会责任感,在影响力上让科波拉成为当时电影界的巨擘。不过,本片票房上的不给力,也对他产生了一些影响。
而之所以称科波拉为武林盟主,还在于他对其他电影导演的热心扶持,其中典型的莫过于乔治·卢卡斯。卢卡斯的《美国风情录》就是在科波拉的帮助下(科波拉的制片人)拍摄的。科波拉雄心勃勃力图要改变旧好莱坞,他曾说“我要为电影艺术赔上一生”。
果不其然,科波拉后来总是贪多贪大,耗尽心血打造的几部重投资、大制作的作品并没有如愿打响,真的赔了个底朝天。重击之下,科波拉有些心灰意冷。将武林盟主让给了后来居上的史蒂芬·斯皮尔伯格。
史蒂芬·斯皮尔伯格,是四大名门中最年轻的一位,却在综合成就上,后来居上,成为总成绩最大的一位。早年他多拍摄商业电影,《大白鲨》《夺宝奇兵》都创下了票房奇迹,江湖地位也因此备受诟病,但后来随着《紫色》《辛德勒的名单》《拯救大兵瑞恩》的问世,强烈的问题意识与社会关怀,还有毫不逊色的艺术特质,又使得艺术批评者哑口无言。随着科波拉的隐退,斯皮尔伯格便名正言顺地接过武林盟主的旗帜,成为了江湖大佬。
四大天王的另外两位乔治·卢卡斯及马丁·斯科塞斯则各自在科幻片及黑帮片中拥有卓越的声望,都是教父级的大拿,影响力自不待言。别的不说,乔治·卢卡斯只一个《星球大战》就足以成为笑傲江湖了。马丁·斯科塞斯老而弥坚,在2019年推出的《爱尔兰人》,就足以盖过当今20年内所有的黑帮片。
四大之间的关系是如此之好,声望如此之高,以至于当马丁·斯科塞斯终于凭借《无间风云》拿下奥斯卡最佳导演小金人时,给他颁奖的就是四大中的其他三位,联袂为他颁奖。
当时,四大教主,同款衣装,同等一个舞台,让人动容。
科波拉与斯皮尔伯格如果是武林中的少林与武当,卢卡斯与斯科塞斯自然是与他们并立的峨眉与昆仑。
在他们之下,还有罗伯特·阿尔特曼、西德尼·波拉克、彼得·波格丹诺维奇、米洛斯·福尔曼、奥利弗·斯通、布莱恩·德·帕尔玛、雷德利·斯科特等人,分列左右,共同组成了一个声势浩大的正派好莱坞江湖。
有名门正派,自然也有一些旁门左道,让整个江湖绚烂多姿。这其中,大卫·林奇就相当于剑走偏锋的天山派,其执导的电影险、倔、怪,又不乏思辨性,自成一家,成为一名江湖老怪。至于泰伦斯·马力克相当于古墓派,拍摄的电影一派空灵、诗意、朦胧,多蕴含哲思,为小清新树立了标杆。至于伍迪·艾伦,则像丐帮帮主,年年出片,总是处于缺钱的状态,电影里絮絮叨叨,以理服人,当他在你面前磨着,想拒绝都难。还有吉姆·贾木许、特瑞·吉列姆就是魔教了,不走寻常路,好莱坞不容,就去新浪潮的发源地欧洲去闯一闯,所拍影片也不走寻常路。
好莱坞江湖,因为这些各式导演的并存,变得格外好看。
现在的好莱坞,连斯皮尔伯格也老了,有心无力,很长时间拍不出令人震惊的作品了。老马丁也在与漫威的文斗中,哀叹原创电影地位不保。像老马这样的大佬,想要顺畅地拍个片,都不再是易事。
几大门派,一统江湖的局面,不复存在。
但江湖犹在,帮派自然也会存在。
现在的好莱坞,最大的帮派,已变成了异军突袭的漫威,还有一个半大的DC,一大一小,两大门派,犹如“黑风双煞”,网络了大批武林高手,执好莱坞天下之牛耳。如果再加上孩之宝,三家动漫起家的公司,几乎就占去漫改市场的绝大多数份额,并统领了目前好莱坞的“漫改时代”。
在“黑风双煞”漫威与DC的冲击之下,其他势力都撑不起台面,哀鸿一片。各大名门正派,皆溃不成军,原创电影,明显式微,即便有克里斯托弗·诺兰、丹尼斯·维伦纽瓦少数高手在独自抵抗,大部人只能在小成本制作里苟延残喘。
主掌漫威的为凯文·费奇,此大佬本身不是导演,也不是编剧,而是一名出色的经理人,自他于入主漫威影业之后,筚路蓝缕,从《钢铁侠》单一IP做起,逐步扩大,编织出了一个波澜壮阔的漫威宇宙,并成为好莱坞最具影响力的影业大佬。
相对于的是DC,原本一直是漫改领域里的龙头老大,结果被漫威弯道超车,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总算还有一席之地。
至于漫威与DC,相信大家都比较熟悉,就不展开了。
(左为鲍勃·韦恩斯坦,右为哈维·韦恩斯坦)
其他,还有韦恩斯坦兄弟这样的小帮派。韦恩斯坦兄弟,包括哥哥哈维与弟弟鲍勃。他们两个先后成立米拉麦克斯影业及韦恩斯坦公司,在文艺片领域里叱咤风云,做出了巨大的成就。但是,老大哈维·韦恩斯坦明显属于华山派掌门岳不群,明里一套暗里一套,私德大大滴坏,裤链总是拉不严,恶行多端。最后,终于东窗事发,倒在了“MeToo”运动中,余生要在监牢里度过。也是活该!就此,好莱坞华山派也烟消云散。
现如今的好莱坞,属于漫改的时代。当然,漫威与DC也不能够一统江湖,在他们的侧翼之下,还有“烂仔帮”“哗啦帮”及冉冉升起的“武替帮”的存在。这个暂且按下不表,待下面再细说分详。
“铁剑山庄”的硬实力:血缘势力之人才济济科波拉家族上面讲了好莱坞帮派录的势力格局的划分,其间连横合纵,成为一时的主导。不过江湖之大,自然还有其他款曲。
论江湖势力,无论从血缘上,还是从地缘上,都有各自的帮派。
先从血缘上讲,其中最大的帮派势力,莫过于科波拉家族,也即上面讲过的大佬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及以他为纽带延伸出的家族势力。类似于江湖上的“铁剑山庄”,内藏一群高超的剑客,挥斥江湖。
上面说了,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是“新好莱坞电影”的旗手,是最早竖起大旗的人物。尽管后来他将自己的帮主地位禅让给了斯皮尔伯格,但并不代表他自己就彻底撒手不管了。江湖影响,依旧存在。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在他的护翼之下,一个盘根错节的科波拉家族横空出世,影响力之大,任谁也不敢小视。
就像科波拉的女儿索菲亚所言:我突然有一天醒悟到我们家族没有一个人不是电影人这一事实,晚餐时的话题始终围绕着谁拍了什么电影之类。
发生这一切的缘起是因为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是一个工作狂,但他不止一次地宣称:他很珍惜与家人共度的每一分时光。电影是他的爱,家庭也是他的爱,他为了将两种爱合在一起,于是将大量将家族成员介入他的作品之中,所以我们早在1972年他导演《教父》时就看到了这样一幅景观,在阴郁而温情的“科莱尼昂家族”中处处闪过“科波拉家族”成员的影子。弗朗西斯的观点是:“我制作的电影一部接一部,《教父》成了历史上最伟大的家族电影。其实我想说,为什么不让我妹妹在电影中饰演一个角色呢?为什么不能让我的爸爸给我的电影谱写音乐呢?为什么不能为我新生的孩子拍摄洗礼的场面?其实这样很好,这样总能留下一些纪念,这才能算真正意义上的家族电影,我们可以看到孩子们以前的模样。”秉承“家族电影”要由“家族”成员参与这一原则,只要是 “科波拉家族”成员负责制作的电影,我们就能在片子中看到其他“科波拉家族”成员的身影。 也因此,在片场的熏染,自然也教会了家族成员有关电影的相关知识,足以让他们自己能够自立起来,可以寻求在好莱坞发展的机会,科波拉家族也就此诞生。
从家族树上,可以看出,早在朗西斯·福特·科波拉之前,他的父亲卡曼·科波拉就已经是好莱坞的名宿之一了。作为音乐指挥兼作曲,他亲手为自己儿子的《教父》前两部以及《现代启示录》创作了原创音乐,并获得了第四十七届奥斯卡最佳原创音乐奖。
整个科波拉家族,一共收获了9个奥斯卡大奖。
其中,除了老祖宗卡曼·科波拉之外,家族的核心人物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一人就收获了其中的6个。
朗西斯·福特·科波拉的小女儿索菲亚· 科波拉,也不遑多让,她本人年纪轻轻就凭借《迷失东京》获得了最佳原创剧本奖和最佳导演提名。此外,她还凭借《在某处》获得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成为当今影坛女导演中的实力存在。
索菲亚· 科波拉的堂兄,朗西斯·福特·科波拉的侄子尼古拉斯·凯奇(这是他的艺名,原名叫尼古拉斯·金·科波拉)也凭借《离开拉斯维加斯》中扮演的酒鬼一角夺得当年度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奖。稍早之前,他还在在大卫·林奇的公路影片《我心狂野》中扮演男主角而获第43届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大奖。现在的凯奇已经成为了烂片之王,但想当年,他可是绝对的大牛,属于咳嗽一下整个好莱坞都要抖三抖的人物。
以上四位属于功成名就的角色,除他们之外,索菲亚· 科波拉兄长罗曼·科波拉在执导了美剧《丛林中的莫扎特》,编剧的《月亮升起之王国》,全是佳作;索菲亚的母亲是摄像师、时装设计师兼纪录片导演;姑母塔利亚·谢尔是演员,曾出演过弗朗西斯的四部电影,获得过奥斯卡最佳女配角和女主角提名;她的表兄、塔利亚·谢尔之子杰森·舒瓦兹曼也是知名演员,他也是“对称狂魔”韦斯·安德森的御用演员,出演过《穿越大吉岭》《绝代艳后》等作品。
(斯派克·琼斯与索菲亚科波拉)
此外,好莱坞著名导演斯派克·琼斯也是科波拉家族的编外人员,因为他曾经是索菲亚·科波拉的前夫,是弗朗西斯的正牌女婿。他出手的作品如《改编剧本》《她》《成为约翰·马尔科维奇》都是绝佳的作品。至于琼斯对索菲亚的影响,她不止一次的坦言斯派克对自己的影响和帮助,是斯派克帮助她实现了摆脱父亲盛名的压力,树立与她父亲的电影风格完全不同的独立电影之梦。
这样庞大对个科波拉家族,对整个好莱坞的影响,自然非同小可,至今依旧在发挥着作用。
从血缘诞生的帮派势力,除科波拉家族外,还有其他一些较小一些家族,也有不小的影响力,比如卡戴珊家族,这个家族的超级巨星似乎数不胜数,包括金、科勒、考特尼、凯莉和肯德尔。他们的父母也有自己的名声,因为克丽丝和凯特琳(原名布鲁斯)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熟悉聚光灯和好莱坞的名声。这个家族尽管作品没啥为人所知,但纵横娱乐圈与体育圈,影响力却不容小视。
其余还有辛·埃斯特维兹家族,其实就是马丁·辛(原名雷蒙·安东尼奥·杰拉尔多·埃斯特维兹,代表作《现代启示录》),其中有影响力的主要是父亲马丁·辛与儿子理查·辛(原名卡洛斯·欧文·埃斯特韦兹,代表作《好汉两个半》)。
还有道格拉斯家族,包括父亲老牌明星柯克·道格拉斯(《光荣之路》),及儿子迈克尔·道格拉斯《华尔街》,以及儿媳凯瑟琳·泽塔·琼斯(《佐罗传奇》,迈克尔的媳妇)。
之外,还有斯卡斯加德家族,这个家族其实都是瑞典人,在好莱坞的影响力就稍微弱了一点,但贡献出的角色却丝毫不弱,有影响力的包括父亲斯特兰·斯卡斯加德《龙纹身的女孩》,老大“E大”亚历山大(《真爱如血》)。老二古斯塔(《维京传奇》),老三是女儿职业是医生,老四比尔(也是三儿子,代表作《小丑回魂》),还有老五老六尚未成名。一家子全是英雄好汉。
这样的家族还有很多,只是相对来说,影响力略小,就不细说了。
“南海帮”北伐:地缘势力之澳洲怪客的无声侵袭除了血缘,无形之间形成的帮派势力不同,还有一个是地缘关系形成的帮派势力,典型如澳洲帮。
像上面提到的斯卡斯加德家族,也可以被称为是瑞典帮,如果加上艾丽西亚·维坎德(《机械姬》)、劳米·拉佩斯(《异形:契约》)、丽贝卡·弗格森(《碟中谍5》)、乔尔·金纳曼(《机械战警》)、米克尔·佩斯勃兰特(《更好的世界》)、迈克尔·恩奎斯特(《千禧年三部曲》)等人,瑞典帮的势力还会更大一些。但是,北欧海盗的散漫与无纪律性,使得这些演员之间的互动性并不高,没有抱团形成势力。不像斯卡斯加德家族成员之间那样互帮互助,所谓的瑞典帮也就无从组成。
同理,崇尚君子风度的“英伦帮”,更是无法形成,尽管好莱坞之间的英国人很多,相互之间也有一些互动,但抱团形成势力,就没有了。
只有来自澳大利亚的大大小小的演员们,不自觉地形成了一种互助性的势力团体,即“澳洲帮”,在好莱坞有不小的影响力。澳洲在南,美国在北,就像一群“南海帮”的北伐一样,“澳洲帮”悄然在好莱坞侵袭出了一大块地盘。
澳洲帮的精神领袖是拉塞尔·克劳,军师为杰弗里·拉什,哼哈二将分别是妮可·基德曼与休·杰克曼,其他主要成员还有“大魔王”凯特·布兰切特、“锤哥”克里斯·海姆斯沃斯、“小丑女”玛格特·罗比、“爱丽丝”米娅·华希科沃斯卡、“V”雨果·维文、“阿凡达”萨姆沃辛顿、“绿巨人”艾瑞克·巴纳、“莫拉·马克塔格特”萝丝·拜恩,以及已经去世的“小丑”希斯·莱杰等人。还有编外成员梅尔·吉布森,他尽管出生在美国,但属于澳大利亚裔,移二代。
之外,还要加上外援彼得·杰克逊。作为著名的“彼得大帝”,这位胖子导演尽管是新西兰人,但他在拍片过程中,总是喜欢与澳洲演员合作,为澳洲帮提供了许多工作机会,而且都是给力的作品,非常难能可贵了。
“澳洲帮”的显著特点,是这个帮派以演员为主,其他几个帮派都是以导演为主。当然,所谓的“澳洲帮”,他们之间的关系并不亲密,只是因为地缘关系而被好事者拼凑在了一起。真要说“澳洲帮”的幕后大佬,其实是默多克。这位出生于澳洲墨尔本乡下农场的传媒大亨,本身就是好莱坞的大拿,也是20 世纪福克斯公司的老板。源于此,思乡的大佬更愿意使用来自澳洲的演员,于是一批新人演员在他的扶持下红了起来。这些人之间也愿意相互结对,进行组合,一起合作拍片。于是,一个隐形的“澳洲帮”就此形成。
与澳洲帮类似的,还有墨西哥帮,尤其是关系亲密的“墨西哥三杰”(阿方索·卡隆、亚利桑德罗·冈萨雷斯·伊纳里多、吉尔莫·德尔·托罗),围绕着他们形成了一个墨西哥帮。因为他们年龄相仿,意气相投,从出道起就互相扶持。由于三个人的关系过好,围绕他们有很多段子,比如阿方索·卡隆和德尔·托罗的相遇是从一场“骂战”开始的;德尔·托罗曾经吃空冈萨雷斯的冰箱;《环太平洋》中有部分片段是冈萨雷斯完成的……
对于完整的“墨西哥帮”,还要加上摄影大神,艾曼努尔·卢贝兹基,作为奥斯卡影史上唯一三连冠的最佳摄影获得者,他与墨西哥三杰多次合作,贡献了不少卓越的镜头。
此外,还有演员盖尔·加西亚·贝纳尔(《爱情是狗娘》)、迭戈·鲁纳(《星球大战外传:侠盗一号》)萨尔玛·海耶克(《弗里达》)、露皮塔·尼永奥(《为奴十二年》)等人。
如果再外扩一下的话,还可以概括出来一个“拉丁帮”,不过信息量过于庞大,而且他们之间的合作关系也相对松散,没有聚团成势,还是不展开了。
其他,像人口众多的华裔,却没有组成一个“华人帮”,都在单打独斗,令人叹惋。不过,近两年华人也小小组织了一下,连续拍出了《摘金奇缘》《别告诉她》等华裔为主的影片,以及即将播出的《花木兰》里也大量使用华裔演员,这勉强算是不存在的“华人帮”的自组织成果吧。
至于“犹太帮”,早年在斯皮尔伯格的影响下,隐隐也有点模样,但重点还在集结在财团层面,编导演方面还是不成型,也没能聚起来。
嬉笑怒骂皆成戏:喜剧势力之烂仔帮/阿帕图帮的崛起真正自组织起来,并名声大噪的,无疑是纵横好莱坞的“烂仔帮”以及阿帕图帮。两者有穿插,所以放在一起说。
“烂仔帮”已经发展出了两代,初代帮主是本 · 斯蒂勒,核心成员包括威尔·法瑞尔、威尔逊兄弟(欧文·威尔逊与卢克·威尔逊)、杰克·布莱克 、文斯·沃恩、史蒂夫·卡瑞尔等七人。
二代“烂仔帮”的年龄层次稍微年轻一些,以二代帮主赛斯·罗根为核心,主要成员包括乔纳·希尔、詹姆斯·弗兰科(没错,文艺的付兰兰正是核心成员)、迈克尔·塞拉、保罗·路德、贾斯汀·朗、布莱德利·库珀、约翰·C·赖利等人。
“烂仔帮”拥有正式的帮会名称,英文是“Frat Pack”,中文翻译过来其实是“兄弟会”的意思,结果到了中000文里没有之意,而是鉴于帮内成员总是出演一些贱男或烂仔喜剧,所以中文译名为“烂仔帮”。
烂仔帮成员真的是一群关系极其密切的狐朋狗友,他们经常在彼此的电影中友情客串,且风格偏荒诞夸张。
因此,好莱坞诞生了“烂仔帮电影”这个类型,而且门槛必须严格符合以下条件:至少有一名烂仔帮成员主演,另外一名成员担任配角或客串。
烂仔帮电影最鲜明的两大特点就是“三俗恶搞” “兄弟情谊”。影片中大都会出现几个死党哥们,一起喝酒,一起泡妞,一起犯蠢,一起疯狂搞怪。他们开得起一切玩笑,经常拿大麻和性制造笑点,还会拿一些政坛时事和社会名流开涮。比较有代表性的烂仔帮电影包括《超级名模》、《单身男子俱乐部》、《疯狂躲避球》、《王牌播音员》、《热带惊雷》、《拜见岳父大人》系列、《博物馆奇妙夜》等。
烂仔帮电影充斥着大量恶俗、荒诞但不失水准的笑料,处处透露着恶搞和愚蠢,这使得影片在剧情内容上呈现很鲜明的“重口味”倾向,即便是浪漫爱情喜剧,也会出现很多拿性开玩笑的“下三路”笑料以及滔滔不绝的脏话俚语。R级喜剧能在最近几年的好莱坞影坛风生水起,狂捞票房,烂仔帮电影十多年来的苦心经营居功至伟。
至于“烂仔帮”的名号,其实是江湖赋予的,并没有真的组织化起来,被称作帮主的本·斯蒂勒自己都说“我也不知道媒体是从哪想出的这个名字,不过我们确实是朋友,我们常聚在一起商量一些好的点子,并将它们拍出来,恰好它们赚了些钱,就是这样,并不存在一个组织或是其他什么。”
烂仔帮曾纵横一时,不过随着时间的发展,成员们也在寻求发展,不愿意自己被角色束缚,而是积极拓展发展领域。像史蒂夫·卡瑞尔已彻底转变成为了实力演员,不再喜剧领域发展,实现了转型。还有布拉德利·库珀也既导又演,俨然变成了老艺术家风范,奥斯卡提名一大把。其他像保罗·路德、乔纳·希尔等人,也都在努力实现转型,而且都有所成就。
但喜剧的大旗还得继续有人扛,接班的佼佼者就成了贾德·阿帕图。一个新的“阿帕图帮”就应运而生。
美国《娱乐周刊》杂志评出好莱坞最聪明的50个人,排名第一的即贾德·阿帕图。当选理由为:“他不仅为我们带来了笑料,更是改变了整个喜剧电影产业。”
那正是阿帕图全面接班“烂仔帮”的时刻,如果“烂仔帮”的特色是“三俗”的话,以恶俗与低俗来媚俗的话,阿帕图的喜剧则独辟蹊径,以年轻化 性为主要特色。纵观贾德·阿帕图的编剧和导演作品,无一例外都逃不过以下几个特点:性、loser、大麻以及低俗的笑话。“烂仔帮”的第二代就与阿帕图有深刻的关系,从《四十岁老处男》开始,乔纳·希尔、塞斯·罗根等人纷纷被阿帕图汇入旗下,并为自己的电影创造出了各种吸引人的噱头。
“阿帕图帮”之外,同样源出于“烂仔帮”的还有一个“宿醉党”,故名意思,指得是因《宿醉》三部曲而串联起来的相关人物,包括导演托德·菲利普斯,以及主演演布莱德利·库珀、艾德·赫尔姆斯、扎克·加利费安纳基斯,还有相关导演亚当·麦凯等人。不过由于布莱德利·库珀与麦当·亚凯都已转型正剧,不再将精力放在喜剧之上,这个小组织也就自然消亡了。
此外,围绕在克里斯汀·韦格周围,也有一个女性喜剧小团体,被称为“韦格党”包括梅丽莎·麦卡西、凯特·迈克金农、莱斯莉·琼斯、瑞贝尔·威尔森等人,一起出演过《伴娘》《超能敢死队》等作品,也有不小的能量,成为好莱坞喜剧的一极。
至于泰勒·派瑞,“黑疯婆子”系列除了那么多,居然没有打造出一个“黑疯婆子党”,只能说黑人还是太过于散漫,不足以成事。
吓死人不偿命:“哗啦帮”掀起的恐怖片新浪潮惊悚/恐怖片一直是好莱坞的重要类型片,而且总能时不时就出个爆款,是小投资大产出的标准领域。这个领域中,也存在一个不容忽视的“哗啦帮”,必须要说一下。
“哗啦帮”(SplatPack)一词由电影史学家AlanJones在TotalFilm杂志上首先提出,与之相对照的就是“烂仔帮”(FratPack)。从英文名称上,“哗啦帮”与“烂仔帮”是相互对照的,但在中文领域里,“”哗啦帮的名头明显比“”烂仔帮要弱一头,连名字都翻译的有些不伦不类。
与大家想象的不同,这个组织的成员其实都是学院派,而非草台班子组成的乌合之众。而且,正是这个帮派的存在,甚至被誉为了“恐怖电影新浪潮”,他们有正式学历,甚至是名牌大学,只是早期相对而言比较边缘化,而且又都喜欢恐怖惊悚类的电影,于是就自组织了起来。
“哗啦帮”早期的灵魂人物是雷·沃纳尔,他是《电锯惊魂》的编剧兼主演,其他成员还包括《电锯惊魂》首部导演温子仁(詹姆斯·温)、《人皮客栈》导演伊莱·罗斯、《德州电锯杀人狂》导演托比·霍珀、《千尸屋》导演罗布·赞比、《隔山有眼》导演 亚历山大·阿嘉、《黑暗侵袭》的导演内尔·马歇尔、《电锯惊魂》后几部导演达伦·林恩·鲍斯曼等人,范围再扩大一些的话,甚至还包括昆汀·塔伦蒂诺和罗伯特·罗德里格兹。
“哗啦帮”的成员全是男性,他们的制作经费通常都在1000万美元以下,热衷于拍摄各种极端暴力、残忍和恶心的影片。相对于投资。取得的票房却让人咂舌,投入与产出比奇高。于是,总能获得投资者的青睐。
与“烂仔帮”的恶俗及性话题为影片骨干相对性,“哗啦帮”电影也有自己的主干情节,都是剧中人被困在某地后不得不经受一些恐怖的事情,或者不得不互相行恐怖之事来逃脱,而且这些情节极尽另类张狂之能。
在“哗啦帮”崛起之前,充斥在好莱坞银幕上的惊悚/恐怖片多少无脑的躯体肢解片或者无脑青春杀戮片,“哗啦帮”的出现,大大提升了美国惊悚/恐怖片的质感与创意,大大提升了好莱坞惊悚/恐怖片的档次。
“哗啦帮”早期的主脑是雷·沃纳尔,是他找来了温子仁,在类似《午夜凶铃》这样的邪异日本恐怖片风靡之后,他们俩在2004年拍摄的《电锯惊魂1》引领了后来在大银幕上反复出现的(美式)杀戮之风。
雷·沃纳尔原本是个来自墨尔本的电视主持人,他曾经一度怀疑自己得了脑瘤,常被剧烈的头痛折磨着。“只要能让我恢复健康,干什么都行”,沃纳尔说。当感觉好点以后,他立刻撰写了《电锯惊魂1》的剧本,这是个关于晚期癌症患者“竖锯”的故事。沃纳尔花掉自己的7000美元积蓄拍摄了一部十分钟的短片,在短片里沃纳尔亲自饰演一个“竖锯”的受害者。凭借这部短片,洛杉矶的“革命娱乐”公司给了他120万美元的拍摄经费去拍摄长片。于是,沃纳尔的剧组就这样邋里邋遢的开张了——大部分场景是在一个脏兮兮的厕所里拍摄的,主演丹尼·格罗夫和卡雷·艾维斯都是廉价劳动力,沃纳尔请来了自己的大学同学当时正处于失业状态的温子仁来执导了这部影片,沃纳尔在片中依然饰演了一位“竖锯”的受害者。
雷·沃纳尔的开创之功,不容小视。不过,由于他自身更多做编剧,执导的作品相对较少,(最新的伊丽莎白·莫斯主演的《隐形人》就是他导演),慢慢地位就让给了温子仁。
温子仁后来被誉为了“电锯惊魂之父”,其实当初只是来打工的。但本次经历明显激发出了他的状态,并连续不断地创作出了大量口碑与票房俱佳的惊悚/恐怖片,并逐步成为了好莱坞惊悚/恐怖片的头号大佬,影响力早就超出了“哗啦帮”,他打造的“潜伏”系列,以及“招魂宇宙”更是让人刮目相看。
硬桥硬马爽死个人:动作片之“武替帮”的崛起漫改有“漫威”与“DC”,喜剧片有“烂仔帮”与“阿帕图党”,惊悚/恐怖片有“哗啦帮”,而且都已经成名多年,原本很有些式微的动作片领域,近几年迅速崛起了一个“武替帮”,值得好好关注一下。
所谓“武替帮”没啥指原本担任动作替身或者特技指导的人员,最近几年陆续浮出水面,走向了前台,做起来导演,纷纷拿出了高水准的影片,他们是《疾速追杀》三部曲的导演查德·斯塔赫斯基、《死侍2》《速度与激情:特别行动》导演大卫·雷奇,以及《惊天营救》导演萨姆·哈格里夫,乃至陈虎、丹尼尔·史蒂文斯等人。
好莱坞动作片式微已多年,已经是老生常谈。但作为片种,并未消亡,而是在次级市场里依旧生猛,像斯科特·阿金斯、迈克尔·加·怀特就是这个B级市场里的大拿,退居一线的杜夫·龙格尔、尚格云顿、史蒂文·席格也混迹于这一市场不愁饭吃。甚至史泰龙、梅尔·吉布森也时不时来插一脚,布鲁斯·威利斯都快要常驻这一市场了。要想从这个市场跨到一线市场上来,是很难的。斯科特·阿金斯无论怎么样努力,就是无法达成,也只能是望天长叹,徒可奈何。
动作片的崛起,还得另觅他途。于是,“武替帮”应运而生。早两年,也有多年特技演员斯科特·沃夫跃跃欲试,作为先行者,执导了《勇者行动》《极品飞车》,但最终还是没能站立起来。《极品飞车》的不太成功,使得他再次沦落,再没有给力的作品出炉。这个帮派的真正崛起,是《疾速追杀》的意外爆红,立马让这个帮派站立了起来。《疾速追杀》的导演大卫·雷奇与查德·史塔赫斯基都名声大爆。《疾速追杀》之后,连续执导了《极寒之城》《死侍2》《速度与激情:特别行动》等动作片,口碑都不错。
于是,大卫·雷奇稳坐了这个帮派的帮主,他早年是布拉德·皮特的御用动作替身,这也是为什么大卫·雷奇在自己执导的《死侍2》中邀请了皮特来客串了一把的原因。此外,他还做过尚格云顿的替身。而查德·斯塔赫斯基一直从事特技设置,两个人还成了一家电影特技支持公司——“87eleven”,专门为有需要的电影公司提供特技演员、设计特技动作、对演员进行特技培训。
斯嘉丽·约翰逊、瑞恩·雷诺兹、基努·里维斯等等著名影星都曾经在“87eleven”接受过训练,不仅如此,这家公司还承担了《金刚狼》、《饥饿游戏》、《金蝉脱壳》等多部好莱坞知名电影的特技相关工作,一时声名鹊起。
不过,只从事特技毕竟有瓶颈,要想浮出水面,还得需要贵人。就像“澳洲帮”的隐形大佬是默多克一样,“武替帮”的贵人是基努·里维斯。里维斯不像默多克那样拥有一个完整的产业链,可以随心所欲地扶新人上马,但是里维斯人品足够好,而且愿意帮助人。他第一次扶持的是替身演员陈虎,而且自己亲自做导演,让自己在《黑客帝国》里的替身演员陈虎来做主演,可惜最后砸锅了,里维斯血亏,陈虎也没能被扶起来。
后来,在接受“87eleven”训练时,基努·里维斯与大卫·雷奇、查德·斯塔赫斯基熟络了起来。于是,在里维斯的统筹下,《疾速追杀》应运而生,里维斯担任制片人兼主演,大卫·雷奇与查德·斯塔赫斯基联合执导。在经过第一部的历练之后,系列后面的两部,都由查德·斯塔赫斯基一个人完成了执导,而且表现也相当不错。
正式《疾速追杀》的诞生,为好莱坞硬派动作片开辟出了一条新路径,这才有了后面的《极寒之城》《死侍2》《速度与激情:特别行动》《惊天营救》等片。甚至中国大火的《战狼2》,都有“武替帮”的参与,其成员萨姆·哈格里夫正是本片的动作指导之一。
作为《惊天营救》的导演萨姆·哈格里夫,更是在大卫·雷奇与查德·斯塔赫斯基的扶持一下崛起的。萨姆·哈格里夫第一次触电漫威电影,成为漫威宇宙的一分子,就是两位领路人推荐的,在2009年上映的《金刚狼》中,为列维·施瑞博尔饰演的“剑齿虎”做特技替身。通过这部电影,他还结识了为“金刚狼”休·杰克曼做特技替身的演员丹尼尔·史蒂文斯,两人后来成为很好的朋友,后者成为萨姆·哈格里夫导演处女作《惊天营救》的特技指导。
萨姆·哈格里夫在漫威中多次担任美国队长的动作替身,甚至接下《惊天营救》的剧本,也是在好友查德·斯塔赫斯基的推荐下完成的。这个剧本原本想要由查德·斯塔赫斯基来执导,但他忙于《疾速追杀》系列,无暇分身,于是就让萨姆·哈格里夫接了过来。最终,《惊天营救》也成为了2020年度的一部爽片爆款。
“武替帮”目前仍在崛起中,这些主要成员的作品目前尚不太多,暇以时日,可以在更多的作品观照下,再来好好勾勒下这个帮派的艺术特色。就目前来看,尚有评论者经常指责他们拍摄的电影缺乏内涵深度,但这些“爽片”确实赢得了观众们的喜爱和认可。
在“武替帮”的作品中,观众绝对会被片中流畅且拳拳到肉的动作场面折服,不同于其他在动作场面上“习惯性拖沓”的电影,片中动作干净利落,每次出手几乎都直击要害,各种特技动作也看得观众心惊肉跳。
结语这篇文章的缘起,是《惊天营救》看后,觉得“武替帮”这个很好玩,而且没有人提炼过,就想来说一说。
在写作的过程中,又想干脆将几个已知的帮派都来介绍下,让本文更丰富一点,是不是更好。毕竟,也没有谁来干过这种事,就自己来吧。
结果,这篇原本是一篇短文的文章,就越写越长,变成了现在的样子。阿门!
最后,来一张不太精准的思维导图,来结束这篇文章吧。
注:本文参考并不限于系列文章,并做部分引用,特此感谢!
1.不朽的科波拉家族
2.好莱坞喜剧中流砥柱 "烂仔帮"贱男谐星逐个数
3.他曾是一个烂仔,如今是好莱坞的喜剧之王
4.哗啦帮:好莱坞的恐怖新浪潮
5.《惊天营救》漫威旧将们的远征
6.特技演员翻身当导演,《疾速备战》系列的成功离不开这两个人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