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轮海炎亚纶汪东城绯闻(飞轮海炎亚纶是Gay)
娱乐圈从来不缺乏八卦,就在今天,微博又因为一则重磅的爆料炸开了锅有台媒爆料称,前飞轮海团员炎亚纶被爆“连劈三男”还流出一连串炎亚纶的男男接吻照及对话截图更有人爆料称林宥嘉的《浪费》叙述的就是当年炎亚纶暗恋汪东城的故事,让网友们大跌眼镜,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飞轮海炎亚纶汪东城绯闻?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飞轮海炎亚纶汪东城绯闻
娱乐圈从来不缺乏八卦,就在今天,微博又因为一则重磅的爆料炸开了锅。有台媒爆料称,前飞轮海团员炎亚纶被爆“连劈三男”还流出一连串炎亚纶的男男接吻照及对话截图。更有人爆料称林宥嘉的《浪费》叙述的就是当年炎亚纶暗恋汪东城的故事,让网友们大跌眼镜。
(图片来源于网络)
事后,炎亚纶的经纪公司也就此事出面澄清,称炎亚纶一直都是一位支持婚姻平权(同性婚姻法)的艺人,照片只是MV素材。
总之,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在反对者和支持者们在微博上吵得不可开交。
实际上关于婚姻平权的提案近几年来在多个国家都通过并开始实施了。据悉,台湾的婚姻平权提案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有效性进展。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聊聊为什么同性恋这个现象会存在?它是如何形成的?
来自纽约的知名精神病学家欧文·比伯以治疗男同性恋的性取向著称。1962 年,他完成了《同性恋:男同性恋者精神分析研究》这部重磅作品。比伯指出,扭曲的家庭关系是导致男同性恋的根源,在这种致命的组合中,强势的母亲经常表现出异性的亲昵,或者就是某种公开的诱惑,同时形同陌路的父亲则在一旁虎视眈眈。在上述因素的影响下,这些男孩会出现神经性焦虑、自毁以及自残行为。
20 世纪80 年代,心理学教授J. 迈克尔· 贝利曾经试图借助双胞胎实验来研究性取向与遗传学的关系。贝利的出发点非常明了:如果性取向受到遗传因素的部分影响,那么同卵双胞胎中同性恋的比例要高于异卵双胞胎。凭借同性恋杂志与报纸广告,贝利招募到110 对男性双胞胎,而这些孪生兄弟中至少有一位是同性恋者。即便现在开展此类项目都会面临举步维艰的困境,更何况是在同性恋遭到普遍排斥的1978 年,当时很少有人敢公开承认自己是同性恋,并且同性性行为在某些州等同于犯罪。
当贝利对双胞胎中同性恋的一致性进行统计后,他得出了令人震惊的结果。在56 对同卵双胞胎中,有52% 的双胞胎双方都是同性恋。而在54 对异卵双胞胎中,只有22% 的双胞胎兄弟都是同性恋,虽然这个数字要低于同卵双胞胎中同性恋的比例,但还是要明显高于整个人群中10% 的预估比例。(1971 年,加拿大的某对孪生兄弟在出生后几周就天各一方。其中一个男婴由富裕的美国家庭收养,另一个则由其亲生母亲抚养,虽然兄弟二人的相貌几乎完全一致,但是生长环境却千差万别,并且他们根本不知道对方的存在,直到二人偶然间在加拿大某个同性恋酒吧里相遇。)
所以,在20 世纪50 年代到60 年代,精神病学家普遍认为,性取向(异性恋与同性恋)由后天因素决定而与先天遗传无关。同性恋被定性为某种抑郁类型的神经性焦虑症。
但在1990年5月17日,世界卫生组织就将同性恋从精神病的名册中删除了。
1993 年,美国遗传学家 Dean Hamer 就首次证实了同性恋的遗传倾向。
Dean Hamer 在研究艾滋病的过程中招募到114 位男同,并且打算根据其个人资料绘制谱系图,然后用来确定性取向是否与遗传有关,当然还能顺便完成基因定位。哈默明白,假如兄弟两个均为同性恋,那么定位同性恋基因的事情将信手拈来。只要他能够找到某对同性恋兄弟,那么就可以发现他们之间共享的基因组区域,从而为分离同性恋基因做好准备。
Dean Hamer 发现男同性恋者的舅舅往往也是同性恋,并且这种特征只会出现在母系亲属中,该趋势提示同性恋基因必定位于X 染色体上。由于男性不能将X 染色体遗传给男性后代(所有男性的X 染色体均源自母亲),因此男同性恋者的父系兄弟们都是异性恋者。但是男同性恋者的外甥却有可能是同性恋,同时其外甥的外甥也可能是同性恋:男同性恋者的X 染色体与其姐妹或者外甥之间存在部分相同之处。
经过不懈地努力,Dean Hamer 在33 对同性恋兄弟中发现了一个名为Xq28 的染色体片段。然而时至今日都没有人能够分离出某个确切影响性身份的基因。经过将十几年的艰苦努力后,遗传学家并没有发现“ 同性恋基因”,他们只是找到了“ 同性恋基因的位置”。
但是Dean Hamer的结论也造成了极大争议,有些人不愿意接受同性恋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源于基因,而认为这是“生活方式的选择”。
不久前,来自美国博德研究所的遗传学家 Andrea Ganna 在圣迭戈举办的美国人类遗传学会年会上,介绍了他们团队的一项最新研究结果,对同性性行为与基因遗传之间的关系提出了新的解读。
通过对一个超过 49 万人的数据库进行分析,研究人员确定了4个与同性性行为相关的基因突变,其中两个为男性同性恋者独有。值得一提的是,携带相关基因的人并不一定就是同性恋者,反而,携带同性恋相关基因突变的异性恋者对于伴侣更具有吸引力。
此次研究涉及目前为止最大的数据群体,在该项目 49 万余名参与者中,有超过 40 万人的数据来自英国的生物样本库,约 6.9 万人的数据由消费级测序公司 23andMe 提供。在提供各自 DNA 数据的同时,参与者同时需要根据各自真实情况填写一份问卷,其中包含一系列问题,譬如:你是否曾有过同性性伴侣;你曾有过多少位性伴侣等。
该研究小组分析了这些参与者的 DNA 数据,并与他们填写的问卷信息进行比对。
经过统计,参与者中的 45 万余人表示他们是单纯的异性恋,而 26890 人则表示至少有过一次同性恋经历。研究者随后通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 GWAS),发现了有过同性性行为经历群体中常见的 4 种基因突变(遗传变体),分别位于第 7、11、12、15 号染色体上。
其中位于第 11 号、15 号染色体上的两个基因突变为男性同性恋者独有:15 号染色体上突变所在的 DNA 簇被预测与男性秃头有关,位于 11 号染色体突变周围的基因则被认为与具有丰富嗅觉受体有关。
值得注意的是,拥有这些特定的基因突变并不意味着一定是同性恋者。相反,进一步分析显示,当那些同性性行为相关基因突变出现在异性恋体内时,这些异性恋个体似乎更具有独特的魅力和异性吸引力,且往往会有更多的性伴侣。
弄清同性恋的生物学成分固然有很大的学术意义,但就算没弄清理论,仅仅观察现象也足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同性恋是自然的,性的多元化表现是自然的。
很多人对于同性恋反感是因为这个行为不属于普通人常识范围内,但爱因斯坦说过,所谓常识,不过是18岁以前偏见积累的总和罢了。
所以,你可以不喜欢同性恋,但一定要学会尊重它。
来源:图灵派原创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