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敬佩晋国公子重耳的什么(正气豪勇的叔梁纥)

我最敬佩晋国公子重耳的什么(正气豪勇的叔梁纥)(1)

叔梁纥(前622-前549年),名纥,字叔梁,是孔子的父亲。据史料记载:春秋时期,叔梁纥生于“陬邑”,“任鲁陬邑大夫”,“葬于防”。在春秋战国时期,邾、陬、邹同称,“陬邑”乃邾国一行政单位,故历史上有“双圣诞于邹”的说法。

叔梁纥的祖先是宋国第一代国君微子启,自高祖父孔木(字金父)时迁来陬邑。祖父孔防叔,父亲伯夏,均为鲁国下大夫。叔梁纥出生在这样一个衰落了的鲁国士大夫家庭,社会地位并不高,生活较为拮据。叔梁纥身长九尺,武力绝伦,性情严肃不苟,以豪勇闻于乡邻。

据《左传·襄公十年》记载,叔梁纥曾立过两次战功:鲁襄公十年(前562年),晋国的荀偃率领鲁国等几个诸侯国的军队去攻打一个叫偪阳的小诸侯国(在今山东枣庄台儿庄区)。聪明的偪阳人打开城门诱使军队进城,正当鲁军鱼贯而入时,偪阳人突然将悬着的城门放下,要将入城的队伍拦腰截断,分割包围,各个击破。就在这千钧一发之时,叔梁纥冲上前去,用双手托住了即将下落的城门,使已进城的士兵得以安全退出,避免了一场大的伤亡。叔梁纥的勇气和胆量,不但使参战的鲁国贵族孟献子大为叹服,同时也赢得了各诸侯国的一致赞誉。

鲁襄公十七年(前555年)秋,齐军入侵鲁国北部边境,围困了防邑。被围困在防邑的有鲁国大夫臧纥、臧畴、臧贾等,叔梁纥也在其中。鲁国派去增援的军队走到一个叫旅松的地方,因慑于齐军的强大,就停滞不前了,这使被包围的臧氏兄弟很着急。为了保护臧纥的安全,叔梁纥就和臧畴、臧贾率领甲兵300人,乘夜间突围,护送臧纥到旅松鲁军的驻地。这次,鲁军终于击退了齐军,不但保住了国土防邑,也有力地打击了齐国的嚣张气焰。

由于叔梁纥骁勇善战,屡建奇功,国君授予他以“陬邑大夫”的爵位。叔梁纥在64岁左右与颜征在成婚。鲁襄公二十二年(前551年)夏历八月二十七日,东南方天上一对麒麟飞奔而至防邑,叔梁纥家里一声男婴啼哭声如天籁一般动人。中华儒家文化的创始人孔子从此诞生。正如史书上说的:“征在夜梦二苍龙,自天而下,固生夫子,有二神擎香露于空中而来,以沐浴之,天奏钧天之乐,列于颜氏之房。空中有声言感生圣子……”叔梁纥为其取名丘,这就是孔丘。

孔丘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说创始人,被后世尊称为孔子。父以子贵,叔梁纥死后二千多年来,受历代帝王累次追封。宋真宗元年(公元1048年)被封为“齐国公”;元文宗至顺元年(公元1330年)被封为“启圣王”,清雍正年再封为“启圣王”。

作者:张召芹

编辑:孟聪

审核:张夏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