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黄颜色的深浅与营养有关吗(颜色深的蛋黄更有营养吗)

蛋黄颜色的深浅与营养有关吗(颜色深的蛋黄更有营养吗)(1)

大家好,我是营养师晶晶,今天要跟大家一起聊聊关于蛋黄颜色与营养之间的关系?那我们说是不是颜色越深的蛋黄营养价值越高呢?我们可以带着这个思考来进入我们今天的学习

我们平时市面上能看到的鸡蛋黄颜色一般有浅黄色、深橘黄,甚至有深橘红色的,为什么同样的鸡蛋颜色会不同呢?那我们就要先了解下蛋黄的颜色来源,蛋黄的色素主要是叶黄素类和少量的胡萝卜素。那是不是散养的鸡蛋营养价值就更高呢?我们来看一下

由于散养鸡通常在野外生活,能够吃到青菜、野草、虫子,还有人工饲喂的玉米,所含的叶黄素较丰富,所以蛋黄的颜色会比较深。而笼养蛋鸡主要吃饲料。而饲料一般储存时间越长,饲料中的玉米、玉米蛋白粉中的叶黄素易发生氧化,随着储存时间增加含量会越低。而饲料中小麦、大麦等的叶黄素含量本身就低,所以蛋黄颜色相对散养鸡会更浅一些,不仅如此,鸡的品种也会影响蛋黄颜色。一般来说,和一些地方品种鸡相比,普通鸡产蛋性能更高,蛋黄颜色更浅。很多人普遍认为土鸡蛋是没有喂过饲料,是在自然环境中散养的土鸡下的蛋,这样的鸡蛋远比普通鸡蛋要营养得多,即使土鸡蛋个头比普通鸡蛋小,但很多人还是喜欢选择土鸡蛋,因为土鸡蛋的蛋黄比普通鸡蛋大,口感会更好一些,也就是我们吃起来会觉得更香,但除了口感更好之外,营养价值真的比普通鸡蛋高吗?通过对土鸡蛋、圈养鸡蛋营养成分的分析,我们发现,土鸡蛋的胆固醇含量是圈养鸡蛋的2.3倍左右,这说明土鸡蛋的胆固醇含量更高.;而养鸡场的鸡主要吃的是配方饲料,比起到处吃草吃虫的土鸡,营养不仅更全面,而且胆固醇和脂肪含量较土鸡更低,铁、钙、镁等矿物质含量更高.虽然颜色深的蛋黄含有的叶黄素更多一些,而叶黄素等具有抗氧化等功效,但在鸡蛋中的占比很低,而在蔬菜和水果中含量更为丰富。所以如果我们需要补充叶黄素,蔬菜和水果是比鸡蛋更好的选择。

而鸡蛋的主要营养成分是蛋白质,研究发现,不论蛋黄颜色是深是浅,鸡蛋的蛋白质含量没有区别,具有相同的营养价值。所以,单凭蛋黄颜色深浅,并不能得出鸡蛋质量好坏。

蛋黄颜色的深浅与营养有关吗(颜色深的蛋黄更有营养吗)(2)

央视某栏目做了期“土鸡蛋造假”的节目。对于土鸡蛋,许多人的判断依据就是“蛋黄颜色深”。在节目里,当饲料中加入“蛋黄精”,鸡蛋黄就呈现出红或者黄的颜色,足以让人们判断为“土鸡蛋”,而真正的土鸡蛋,蛋黄却是普通的淡黄色。于是,节目作出结论:不要再被土鸡蛋的红蛋黄欺骗了,这是给鸡吃的饲料加入了着色剂,真正的土鸡蛋蛋黄也是普通颜色。所以选购鸡蛋无需过分注重蛋黄颜色,新鲜、卫生、安全才是理性选择。建议我们要从正规渠道购买鸡蛋,注意查看包装、标识、销售凭证等,不要盲目选择来源不明的“土鸡蛋”或某些所谓的“功能蛋”。

那我们平常吃的鸡蛋有哪些营养价值呢?

根据营养成分的分析,鸡蛋蛋白的必需氨基酸组成与人体最接近,是蛋白质生物学价值最高的食物,会常被用作参考蛋白,而蛋黄是磷脂的良好食物,蛋黄中的磷脂主要是卵磷脂和脑磷脂。卵磷脂具有降低血胆固醇的作用,并能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但也要注意蛋类胆固醇含量较高,主要在蛋黄。所以针对有胆囊疾病的人还是要适量限制胆固醇摄入,但也不要谈到胆固醇就色变,甚至很多有胆囊疾病的人不敢去吃鸡蛋,

在《中国医学杂志》关于科学认识胆固醇声明中指出,膳食中胆固醇并非是血液中胆固醇的唯一来源 ,而食物中胆固醇吸收(约占总胆固醇的25%)和体内自身胆固醇合成(约占总胆固醇的75%)。对大多数健康人而言, 可以通过自身补偿机制维持血胆固醇稳定。虽然食物中摄入的胆固醇对人体血液中总胆固醇影响相对较小,而且适量摄入动物性食品,对补充身体必要的营养成分是有益的,但如大量无节制摄入,也将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病风险。膳食胆固醇主要来源于肥肉、鸡蛋、内脏等动物性食物,针对已经患有高胆固醇血症的人群,特别是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必须强调严格控制膳食饱和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入。2013 年中国营养学会在“中国居民膳食营 养素参考摄入量”制定中去除了胆固醇上限数值,但取消胆固醇摄入上限并不等于可以无节制摄入,取消每日300 mg 胆固醇摄入上限,是指可以适当放宽,而非无节制、无限制摄入胆固醇。任何营养素摄入都应当遵循适量的原则,过多或过少都不利于健康。

那我们来总结一下今天所学的内容吧!

蛋黄颜色的深浅与营养有关吗(颜色深的蛋黄更有营养吗)(3)

通过学习我们知道,颜色蛋黄不是越深营养价值就越高,无论蛋黄颜色是深是浅,鸡蛋的蛋白质含量没有区别,那二呢就是鸡蛋有丰富的蛋白质,而且是优质蛋白在我们人体利用率是非常高的,三就是针对有胆囊疾病的,高胆固醇血症,动脉硬化的人群建议每天1-2个鸡蛋适量摄入就好,再注意其他食物的搭配,营养均衡,供我们人体所需,好了我们今天分享内容就到这里啦~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