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鄱阳湖大战陈友谅死了(坚定的反元英雄)

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决定天下走势的鄱阳湖大战宣告结束。

从7月26日打到8月26日。数十万人在湖上展开殊死搏杀,战况几度反复,这场水战规模之宏大、战况之激烈,在古代史上是空前的,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让我们再通过当时被誉为“天下文章第一”的宋濂《平汉江颂》来回顾一下这场大战,其中这么写道:

呼声动天地,矢锋雨集,炮声,波涛起立,飞火照耀,百里之内,水色尽赤。焚溺死者动一二万,流尸如蚁,。

文豪就是文豪,战争的残酷,被这几句话描绘得真实无比。

陈友谅在突围时被流矢射中,当场身亡,陈汉军队大败,陈友谅的太子善儿、平章姚天祥等大批文武官员被俘,枢密使李才带着楼船和5万多兵马投降,余众皆溃散。

朱元璋鄱阳湖大战陈友谅死了(坚定的反元英雄)(1)

朱元璋胜得非常惊险,损失也很惨重。除了阵亡的高级将领,还有无数军官付出了生命,见诸史册的就有:千户姜润、王凤显、石明、王德、朱鼎、王清、常德胜、袁华、陈冲、王喜仙、汪泽、丁宇、史德胜、裴轸、王理、王仁,镇抚常惟德、郑兴、逯德山、罗世荣、曹信。

此战获胜后,朱元璋仍然心有余悸,得到陈友谅死讯,他立即焚香拜天,慰劳将士,许下诺言,将来天下一家后,和勇士们共享富贵。

大义皇帝陈友谅,就这么草率地退出了历史舞台,享年四十三岁。

如何评价陈友谅呢?

再回味一下史书中提到他的那段话:独陈友谅以骁鸷之姿,奄有江、楚,控扼上流,地险而兵强,才剽而势盛...

史书上的陈友谅,多半是个性格残暴的弑主之徒,是个狂妄自大的失败者,是个奢靡淫欲的享乐主义者,暴君陈友谅被明君朱元璋击败是顺理成章的事。

朱元璋鄱阳湖大战陈友谅死了(坚定的反元英雄)(2)

这只是胜利者的而已。如同众多历史人物一样,陈友谅是个双面皇帝。

陈友谅确实喜欢享受,这是他的出身决定的,他不可能像泥腿子朱元璋一样,大权在握还去过那种苦哈哈的日子体验生活,这是身世决定的生活方式,并不能就此得出结论他就是个暴君。

陈友谅性格确实有残暴的一面,但他能成功,并不是靠得残暴,更不是享乐,而是剽悍、坚毅和刚猛。

作为天完军领袖,大汉皇帝,陈友谅凶狠强悍,骁勇善战,这才是他成就霸业的基础。关于他这一个性的记载很多,比如:

陈友谅元季之枭雄也,彼其犷悍之性,兵食俱足,所向无前。

友谅之勇略,虽或未及项羽,而剽性狡悍,出没飘忽,大困而不馁,屡踬而复振。

不管是朱元璋、张士诚、方国珍,他们都曾与元朝互通款曲,甚至反复投降,唯有陈友谅,与元朝从无任何瓜葛,自始至终坚持反元。在他率领下,天完红巾军给元军的打击,比张士诚和朱元璋加起来都要大。

即使在与朱元璋争夺江西的过程中渐落下风,陈皇帝还是拥有足够的勇气——至倾国六十万尝试江流,牧野、昆阳、赤壁、淝水,古帝王豪杰能用其众者,未之有闻。

御驾亲征、倾国而出,这份一往无前的豪气,能有几人具备?

朱元璋鄱阳湖大战陈友谅死了(坚定的反元英雄)(3)

陈友谅并不是草包,他与朱元璋的豪赌,输赢只在毫厘之间,他所欠缺的,或许仅仅只是一点运气。如果常遇春那一箭射偏了,或是射向陈友谅的流矢没把他射死,局势又将如何发展,谁也无法肯定。运气这东西没法解释,古人把这叫做“天命”。

陈友谅有功亦有过,不失为一代枭雄。元末如果没有陈友谅这个人物,天完政权将是一盘散沙,徐寿辉虽待人宽厚,但他很快就失败了,暴露出他能力不足的弱点,在他治下,天完国许多力量事实上是半独立的。是陈友谅横空出世,东略青齐、西举关蜀、南浮汉江,把松散的天完政权凝聚起来,扫除元朝力量,将天完红巾军的势力扩充到了最大。

“其遣将所摧毁,几海内之半”,这可不是吹的,陈友谅的统治区域包括今天的湖北、江西、安徽、福建、浙江、江苏、湖南等。这些功绩,彭莹玉、徐寿辉、倪文俊哪个能做到?更别说赵普胜、项普略、明玉珍等人,这些都是拥兵自重的主,徐寿辉要有大志,早晚也得收拾他们。

徐寿辉做不到,那就由陈友谅来完成。虽说他的手段是过于激烈了,但若灭了朱元璋,这些又算得了什么呢?郭子兴待朱元璋怎么样,他的儿子不还是一个没活下来——两人是半斤说八两,谁也别埋汰谁。

朱元璋鄱阳湖大战陈友谅死了(坚定的反元英雄)(4)

成功的路上,从来就少不了垫脚石,至于它们是本来就在那里的,还是被敲下来后搬过去的,对结果来说,已经不那么重要了。

我们把目光拉远一点来看,南方红巾军的首领陈友谅一生反元,最后他却不是败死于元朝的镇压,而是灭亡于同为农民起义队伍,打着红巾军旗号的朱元璋之手。这不就是军阀混战嘛,道义上朱元璋又能高过陈友谅多少。

而且说到底,两人的梁子还是因朱元璋先出手而结下的,你老朱要是又红又专矢志反元,干嘛不北上去救刘福通,非得往西去跟红巾军找不痛快。

至于大明立国后,文人们将陈友谅描绘成“寇”、“贼”,就更无厘头了。当时强大的是陈友谅而不是朱元璋,大明还未开国,陈友谅又不是朱元璋属下,斥他为“寇”算怎么回事,这样来说,朱元璋也应该是“寇”才对,当时的天下正统可还是大元朝。说来说去,无非也就是成功者权势在手,无人敢责难,失败者却有口难辩而已。

朱元璋鄱阳湖大战陈友谅死了(坚定的反元英雄)(5)

陈皇帝虽然凶狠,但这样的人从来不缺乏人格魅力。即使陈友谅战死、陈理投降后,仍有大批陈友谅的追随者没有投降,而是各自为战、各守一方,继续打着陈友谅的旗号,既与元军作战,也与吴军为敌。

尽管有这样那样的缺点,尽管最后失败了,陈友谅仍不失为叱咤风云的一代枭雄,他对反元斗争的意义不应被抹杀。此后的明、清两朝,在陈友谅的家乡湖北一带,陈友谅的影响依然不散,反映了这位农民军领袖巨大的影响力。

《庄子》云: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

历史是辩证的,如何看待陈友谅,不能只看残暴的一面。陈友谅对历史的贡献,也应该被后人知晓。

#明朝果然很有料#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