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先生的一生夙愿尽在于此(金庸在西湖边的)

中新社杭州10月31日电 题:金庸在西湖边的“书房”:一夜清风过 书香留世间

作者 张煜欢 江杨烨

沿着杭州西湖向灵隐寺方向西行,在杭州钱塘十八景之“九里云松”起点旁,康熙帝御笔西湖十景“双峰插云”之碑侧,曲径通幽处,一间书舍坐落于此。“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如果不看门庭上这幅囊括了金庸14部武侠小说名字的著名对联,旁人很难将这座书舍与金庸联系在一起。

金庸先生的一生夙愿尽在于此(金庸在西湖边的)(1)

云松书舍外观。 张煜欢 摄

30日,武侠小说泰斗金庸在香港逝世,享年94岁。31日,记者来到金庸在杭州出资建设的云松书舍,探访这座金庸在西湖边的“书房”及那些风雅往事。

进门处,一捧菊花摆放在书舍石碑前。

据石碑上记载,云松书舍于1994年10月奠基并开始兴建,建成后又由香港公司装修。整个云松书舍占地3200平方米,建筑面积1100平方米,耗资1400余万元(人民币,下同),均由金庸一人承担。其修建云松书舍的初衷为“以供藏书写作和文人雅集之用”。

金庸先生好友、浙江大学党委原书记张浚生生前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曾介绍,云松书舍是杭州市政府出地、金庸出资而建,包括装修总投资大约在2000万元以上,且均由金庸先生出资,这在20世纪90年代可谓一笔巨资。

金庸先生的一生夙愿尽在于此(金庸在西湖边的)(2)

云松书舍石碑前摆放着一束菊花。 张煜欢 摄

走进云松书舍深处,会客厅“耕耘轩”、书斋“赏心斋”和主楼“松风明月楼”分落三处,其间以回廊相连,回廊又缀以不同花式的窗框。从每一窗框下走过,呈现着萧萧竹林、苍劲松树等不同景观。今日,许多窗框上都摆上了一盆菊花。

如此既费财力又花心思的集大雅之地,金庸仅仅停留过一个晚上。

张浚生曾透露,1996年云松书舍建成后,金庸觉得书舍建得太美满了,又在西子湖畔,不应由他一人独享,应公诸于世,让普通人都能分享美景,于是决定将云松书舍无偿捐赠给杭州市。杭州市政府也曾对金庸先生此举予以表彰。

2002年5月,张浚生特地来到云松书舍拜访金庸。那一晚,金庸夫妇和张浚生夫妇入住云松书舍“松风明月楼”,金庸与好友下棋写字,品茗畅谈,第二日即离开,此后再没有入住过书舍。

金庸先生的一生夙愿尽在于此(金庸在西湖边的)(3)

云松书舍中的“笑傲江湖”牌匾。 张煜欢 摄

如今,云松书舍早已从一人之书舍成为众人寻雅之地。据悉,平日里书舍也会举办一些活动,一周前刚刚在此举办过一次插花交流会。

走进书斋“赏心斋”,满柜皆是金庸各种版本的武侠小说和文史类书籍,在书桌前,一盆精致的插花引人注目。

“插花是今天刚刚做好的,所用绿植都是从庭院中剪来的。”云松书舍工作人员李雨霖说,竖直的这束枝叶寓意着清风亮节、正直不阿,下面搭配的花草则代表着江湖之中的侠气,“这正是我眼中金庸先生的气质。”

2009年,云松书舍进行了简单的“锦上添花”。

“大的格局、亭台设置都没变,主要丰富了不少有关金庸先生的细节。”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灵隐管理处办公室负责人潘高升带记者来到赏心斋后的一处回廊,玻璃墙上齐整陈列着有关金庸的旧照,工作人员为此花了不少心思,其中一些珍贵的照片都是从香港《紫荆》特刊《金庸图录》中收录而来。

金庸先生的一生夙愿尽在于此(金庸在西湖边的)(4)

1996年11月5日,金庸为云松书舍捐赠仪式剪彩。 云松书舍提供

此外,“松风明月楼”旁的回廊墙壁上还多出了十五部金庸小说的壁画,从郭靖黄蓉到令狐冲韦小宝等一应俱全,栩栩如生。

从小“沉迷”金庸小说的杭州人熊逍在壁画前静默许久。“郭靖守卫襄阳城、乔峰拯救黎民于水火……金庸先生笔下这些人物形象的塑造,对我青少年时期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产生了巨大影响,那些有关‘江湖的美好’是我一生的财富。”

深秋的杭州,桂花盛极又落。在云松书舍庭院深处,绿荫掩映之中,一株樱花树的枝头竟绽出一枚雪白花蕾。

“花亦有感,睹景思人。”熊逍感慨。(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