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分钟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全局观点之战争系列)

十七分钟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全局观点之战争系列)(1)

文丨李全 全局观点公众号

两次世界大战(一):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

1 战争前的世界

2 持续四年的战争

3 凡尔赛体系维系战后世界格局

1

战争前的世界

1.1 世界格局

19世纪晚期至20世纪初,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和垄断组织的产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竞相奉行殖民扩张,掀起了新的瓜分世界的狂潮,亚洲诸国很快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非洲被瓜分殆尽。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导致他们的实力对比发生重大变化。后起强国德国把当时的世界第一强国视为“日益衰落的国家”,德国不仅在欧洲同英国展开激烈竞争,而且还想从占有殖民地最多的的英法等国手中夺取殖民地,重新瓜分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

十七分钟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全局观点之战争系列)(2)

为了争夺世界霸权和殖民地,一方面欧洲列强通过谈判和幕后交易解决彼此间的矛盾,纠集军事集团;另一方面它们把更大的赌注放在扩充军备战上。19世纪中叶,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依靠强大的海军实力及广阔的殖民地,成为欧洲的第一强国。1871年德意志帝国的统一使其崛起于欧洲大陆的中央。统一之后的德国又因领先受惠于第二次工业革命,其实力更加急速的增长,欧洲国家实力对比的原有格局彻底被颠覆。1898年后德国迅速建设海军,其海军的规模从世界的第六位变成仅次于英国的帝国海军。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由13艘无畏舰、16艘战列舰和5艘战列巡洋舰组成的公海舰队,成为一支迫使英国海军部逐渐把驻扎在海外的主力舰队撤往北海的强大力量”。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欧洲列强的陆海军总人数大大增加。德国的海军实力由世界第6位迅速提升至世界第2位,仅次于英国海军。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夕,世界上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陆海军人数如图2所示,英国约有53万人,德国约有89万人。随着欧洲列强之间矛盾的加剧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军事实力的快速扩张,一战爆发前,欧洲已经出现两个对立的集团。

十七分钟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全局观点之战争系列)(3)

主要资本国家之间的矛盾纷繁复杂,其中德法矛盾、英德矛盾、俄奥矛盾是主要矛盾。德法矛盾由来已久,法国在普法战争中失败,被迫割地赔款,失去了在欧洲大陆的霸主地位。法国视德国为最大的敌人。德国害怕法国的崛起与复仇,拼命扩充陆军,试图压制法国。英德之间的矛盾是第一强国和第二强国之间的矛盾。英国一贯推行维持欧洲大陆均势的政策,希望在欧洲大陆出现强国对峙的局面,便于自己插手欧洲事务。它不愿看到德国过分强大,加上在殖民地等问题上冲突的加剧,英德矛盾逐步激化。俄奥矛盾,主要表现在对巴尔干半岛的争夺上。奥匈帝国把巴尔干视为自己的势力范围。俄罗斯打着斯拉夫主义的旗号,以“解放者”自居,向巴尔干渗透,与奥匈帝国的矛盾冲突日益加剧。俄国与奥匈帝国的争夺,使巴尔干半岛的各种矛盾更为激烈和复杂。

欧洲列国的矛盾冲突直接促成了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1879年,在德意志帝国宰相俾斯麦的推动下,德奥两国缔结“同盟条约”。这个条约具有明显的反俄性质。其后,德国利用意大利同法国在争夺殖民地中的矛盾,将意大利拉入同盟。1882年,德、奥、意三国同盟正式建立,德国成为同盟国的核心。

为了对抗同盟国,1892年,法国同俄国缔结军事协定,随着英德矛盾的加深,英国调整了同法国、俄国的关系,分别在1904年和1907年与法、俄签订了协约。这标志着英、法、俄三国协约正式建立,两大军事集团最终形成,欧洲开始两大军事集团的对峙局面。

1.2 社会经济形势

19世纪中叶,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依靠强大的海军实力及广阔的殖民地,成为欧洲的第一强国。19世纪70年代以前,英国是当时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强国,工业产量居世界第一,号称“世界工厂”。1870年,英国占世界工业产值的三分之一,占世界工业出口值的五分之二。1871年德意志帝国统一,统一之后的德国又因领先受惠于第二次工业革命,其实力更加急速的增长,欧洲国家实力对比的原有格局彻底被颠覆。到20世纪初,在工业产品生产方面,英国已落在美、德之后。德国在世界工业生产中的比重占16%,跃居第2位,英国则居第3位,为12%。英国原先在世界市场上占第一把交椅和独霸一切的时代已经成为过去。

推动德国帝国主义迅速发展的是普鲁士在1870至1871年战争中战胜法国,统一了德国。按照双方签订的和约,法国被迫将重要的工业区阿尔萨斯和洛林割让给德国以及付给德国50亿法郎的巨额赔款。促进德国经济顺利发展的另一个原因是,德国统一后,广泛利用鲁尔地区和洛林的资源,为发展重工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作为后起资本主义国家,德国较英国更易和更快地采用先进生产设备和管理方式,使其资本主义生产得到快速发展。而且,德国企业家设法在很大程度上占领了大陆市场。德国重工业在一战前夕德国的煤产量从1890年的8900万吨上升到1914年的2.77亿吨,只落后于英国的2.92亿吨,但远远领先于奥匈帝国的4700万吨、法国的4000万吨和俄国的3600万吨。钢产量增长更加惊人,1914年德国1760万吨的产量高于英、法、俄三国产量的总和,在电力、光学和化学等20世纪新兴工业中所取得的进展也十分显著。而工业的高速发展自然体现在了外贸数字上,从1890年到1913年,德国出口量增长了2倍,使其接近世界头号出口国英国,它的商船也大大增加了,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成为世界第二大商船拥有国。一战前夕德国的许多部门在世界贸易中占主导地位。德国在国外的投资也逐渐上升,到1914年,其海外投资已达英国海外投资的一半。德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和扩张,使英国感到不安,认为德国是其最危险的敌人。

十七分钟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全局观点之战争系列)(4)

2

持续四年的战争

2.1 导火索:萨拉热窝刺杀事件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是发生在萨拉热窝的刺杀事件。萨拉热窝地处巴尔干半岛,民族成分复杂,各种矛盾交织。巴尔干半岛长期处于土耳其人建立的奥斯曼帝国的统治之下,民族关系复杂。19世纪晚期至20世纪初,奥斯曼帝国日益衰落,罗马尼亚、塞尔维亚、保加利亚和阿尔巴尼亚等国相继取得独立。

1912年秋,由塞尔维亚、保加利亚、希腊和门的内哥罗四国组成的“巴尔干同盟”发动了对奥斯曼帝国的战争,即“第一次巴尔干战争”。它是一次民族解放战争。奥斯曼帝国战败,丧失了在欧洲的绝大多数领土。但“巴尔干同盟”内部又因所得领土不均发生争吵,因此于1913年爆发了“第二次巴尔干战争”。为抢夺胜利果实,保加利亚与塞尔维亚、希腊交战;门的内哥罗、罗马尼亚和奥斯曼帝国也加入了对保加利亚的作战,保加利亚战败。

1914年6月,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到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地区检阅军事演习。斐迪南是狂热的军国主义分子,这次军事演习以靠近该地区的塞尔维亚为假想敌,因而激怒了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1914年6月28日,在检阅军事演习后,斐迪南大公夫妇在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地区的首府萨拉热窝被一名塞尔维亚青年刺杀,这即是一战的导火索,著名的萨拉热窝事件。以英、德为首的两大军事集团的矛盾被这一导火索彻底引爆。

在德国的支持下,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政府发出了最后通牒,提出了一系列极其苛刻的要求。尽管塞尔维亚政府接受了绝大多数要求,但奥匈帝国仍于7月28日向塞尔维亚宣战。萨拉热窝事件爆发后,德国无条件支持盟国奥匈帝国在巴尔干半岛采取对塞尔维亚的军事行动,触及了俄国在巴尔干的利益,使得俄国对德国宣战;法国出于协约同盟关系支持俄国宣战,德国又依照预先设计的“施里芬计划”,越境比利时攻击法国让英国也卷入了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2.2 德国“施里芬计划”的破产

“施里芬计划”是一战爆发前,由德国总参谋长施里芬于1905年提出。1870年,拿破仑三世所领导的法国政府,为了阻止普鲁士统一德意志,选择向普鲁士王国宣战。法国在这场战争失败后,在英国的支持下, 以沿着150英里法德边境的4个城市,构筑了一系列的堡垒群。面对法国这种难以攻破的堡垒群以及法、俄的结盟。从1891年至1906年担任德国总参谋长的施里芬,仔细的研究了俄国与法国的军事力量及战略思维后,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构想,即在同时面对法俄的战争中,利用德国兵力动员迅速的优势,先击败法国,再回头集中力量对付俄国。施里芬判断,俄国落后的军事动员体制将为德国提供至少6-8周的时间来对付法国。而拥有着密集铁路网和高效的动员及后勤保障体制的德国则完全有能力在完成军事集结后迅速打败法国。而这个计划就是施里芬计划,该计划实施的核心,其实就是时间差。

1914年8月,德国攻入法国,一部分德军进攻速度过快,法军总司令抓住机会,乘德军立足未稳,及时调动英法联军展开反击。9月5日,双方共投入152万人在马恩河地区展开大战,最后德军被迫撤退。马恩河战役是本次大战中的第一次大规模战役,它宣告了德军“速战速决”战略的破产。1914年底,西线进入相持阶段。在东线,俄军出人意料地在1914年8月攻入东普鲁士等地,迫使德国在东西两线同时作战。德国不得不从西线抽调兵力到东线。德国在随后的反攻中击败俄军,进入俄国境内。但同时俄军也大败了奥军,深入奥地利境内。双方开始形成对峙局面。东西两线的战事转入了持久的阵地战。

2.3 三场大规模战役: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日德兰海战

1915年,德、奥匈把进攻重点放在东线,想一举击溃俄国,结束东线战斗。但是,俄军未被彻底打垮。德国的计划再次落空。交战双方把1916年看成是关键性的一年,战争变得更加激烈和残酷,在西线战场发生了两次大规模战役,即凡尔登战役和索姆河战役;在海上战场,发生了英德海军间的最大规模的交锋——日德兰海战。

1916年2月,德军发动了凡尔登战役。凡尔登是通往巴黎的门户和法军防线的中枢。德军准备把凡尔登作为“碾碎法军的磨盘”,迫使法国退出战争。为攻克凡尔登,德军集中炮火猛烈轰击,先后投入46个师的兵力。法军在总司令霞飞的指挥下,顽强抵抗,逐渐摆脱了被动局面。之后,法军开始反攻,收复了大部分失地。凡尔登战役前后持续了10个月,是大战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战,参战双方总伤亡人数达70多万,因此,凡尔登战役也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

为了牵制德军,支援凡尔登,6月下旬,英法联军在法国北部发动了索姆河战役。这次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规模最大的战役,双方投入兵力超过150个师。由于德军的防守十分顽强,英法联军每天推进的速度并不快,并且伤亡惨重。索姆河战役在11月中旬结束,英法军队仅从德军手中夺取了大约200平方千米的土地。索姆河战役也是一场巨大的消耗战,双方伤亡人数超过凡尔登战役,达到130多万人,但仍未能决出胜负。

在海上战场,德国对英国发出了挑战。1916年5月底,英德海军之间爆发了日德兰海战。这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规模最大的一次海战。英国方面出动了约150艘军舰,德国出动了约100艘军舰。在日德兰海战中,虽然英国舰队的损失大于德国舰队,但英国海军仍然掌握制海权。这次海战之后,德国的海军主力被迫龟缩在海港中。

2.4 同盟国集团的崩溃

经过日德兰海战之后,在海上处于劣势的德国,从1917年2月起实施“无限制的潜艇战”。德国潜艇袭击前往协约国港口的一切船只。与协约国商贸往来密切的美国在德国潜艇战的袭扰下损失了大量的商船,推动了美国采取反德的立场。1917年4月,美国加入协约国集团,对德国宣战。

美国的参战增强了协约国一方的经济、军事实力。对德宣战之后,美国先后派遣了200万士兵开赴欧洲战场。美国海军协助英国海军对德奥集团国家进行海上封锁并开展反潜艇战。胜利的天平逐渐向协约国方向倾斜。

1917年10月,俄国爆发十月革命,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向各国建议停战。1918年3月,苏俄与同盟国集团签订《布列斯特和约》,退出帝国主义大战。

苏俄退出战争后,德国看到了一线生机。德国企图在西线发动新的攻势,夺回战略主动权。从1918年3月到7月,德军相继发起了4次大规模进攻。最初的进攻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协约国很快阻止了德军的攻势。1918年7月,协约国军队在西线发动了战争后期的第一次大规模反攻,把战线向前推进到马恩河一线。9月底到10月初,协约国军队全线出击,突破了德军在德法边界修建的“兴登堡防线”。

战争的失利加剧了德国内部的政治危机。10月底,德国基尔港水兵发动兵变。11月9日,柏林工人起义,德皇威廉二世宣布退位,逃往荷兰。德国被迫接受了协约国苛刻的和谈条件。11月11日,停战协定在法国巴黎郊外的一节火车车厢中签署,第一次世界大战自此以同盟国集团的失败而告终。

3

凡尔赛体系维系战后世界格局

3.1 战争催生了新世界

第一次世界大战给欧洲带来了深刻的经济和政治危机。大战使欧洲失去了大量的海外投资,工业遭到严重的破坏,在世界上的财政金融地位急剧下降,对世界经济的控制力不断减弱。第一次世界大战也带来了欧洲政治的变化。大战后期爆发的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极大地激励了欧洲各国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十月革命后建立的苏维埃政权经受了考验,日益成为欧洲政治中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第一次世界大战使欧洲在国际上的统治地位发生动摇。德意志、奥匈帝国战败,英法等战胜国也受到重创。美国、日本等国家乘大战之机迅速崛起。几个世纪以来形成的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格局受到了挑战。

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和资本输出国、它占有了全世界黄金储备的48.5%。战后,美国对国际事务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它成为欧洲的最大债主,并在欧洲的重建中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

第一次世界大战也使日本获得了发展和扩张的良机。它不仅乘机占领了中国山东地区和太平洋上原来由德国占领的一些岛屿,而且大大扩张了自己的势力范围。日本几乎独占了中国东北的市场,乘英国、法国忙于战争之机,加紧对它们的殖民地进行经济渗透。协约国的大量军需订货也刺激了日本经济的发展,海运业因战争而迅速膨胀。1914-1919年,日本的工业总产量实际增加了1.8倍。几年间,日本由农业国变成工业国,由债务国变成债权国。

第一次世界大战把世界各国都卷入了世界政治的漩涡,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民族的觉醒,这些国家和地区的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一定的发展。在俄国十月革命的推动下,战后民族解放运动掀起新高潮。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人民为了争取独立和自由,投入到世界政治经济活动中。一战之后,出现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世界性国际政治组织——国际联盟。

3.2 社会经济变化

第一次世界大战不仅摧毁了德意志、俄罗斯、奥匈、奥斯曼四个帝国,促成了一个新型社会主义国家的出现,而且对战后人类生活的很多方面都产生了影响。

第一次世界大战成为一系列新技术发展的催化剂。战争期间,才发明不久的飞机受到一些国家的重视,很快进入实用阶段。军用飞机在战场上成为一支新军,飞机的数量也不断增加。在大战期间,汽车的机动性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战前在欧洲和美国街道上占主导地位的马车,很快被汽车取代。德国等原材料缺乏的国家,为了应对地方的封锁,大力发展化学合成技术,从而推动了化工技术的发展。战时对物资的旺盛需求,也促使人们不断地改进生产流程,为生产管理的革新提供条件。

第一次世界大战促使政府机构改变了职能。在战争初期,各国政府都没有做好长期战争的准备,因而也没有对经济加以干预。随着战争的延长,各国不得不建立起一整套专门机构,以有效利用全国的人力物力。这些机构着手干预私人企业的投资方向,负责分配政府订单,控制原材料的供应,协调各种经济关系,垄断对外贸易。

第一次世界大战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大战导致的政治经济危机,引起了人民要求和平、反对战争运动的高涨。在这次大战中,俄国爆发“十月革命”,建立起苏维埃政权,人类历史上由此诞生了一种新的社会制度——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的理想和观念,深刻影响了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大战造成的巨大伤亡和破坏在人们心中留下了长久的阴影,和平主义思潮盛行一时。

3.3 凡尔赛体系的建立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27个国家的领导人齐聚法国巴黎凡尔赛宫处理战争遗留问题。1919年1月18日,巴黎和会在凡尔赛宫正式拉开序幕。虽然参会的国家共有27个,但实际操纵和会的是“三巨头”:英国首相、法国总理和美国总统。他们有权决定和会的一切重大问题。

参加和会的各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打算。美国试图凭借自己的经济实力,扩大在世界上的影响力,进而称霸世界。英国想利用战胜国的地位,吞并已经到手的德国殖民地和土耳其的一些领地,扩大和巩固“大英帝国”版图。为此,英国一方面支持日本在太平洋与美国争雄,另一方面利用美国遏制法国。法国的目的是削弱乃至肢解自己的宿敌德国,把中、东欧国家纳入防御德国的“体系”,树立法国在欧洲大陆上的霸主地位,同时扩大在非洲等地的殖民地。日本的目的是攫取德国在中国山东的全部利益,并占领战前德国在太平洋上控制的岛屿。

巴黎和会参会各国在经过激烈争吵和讨价还价之后,拟定了对德和约草案,并以重新发动进攻相威胁,迫使德国接受和约。1919年6月28日,参会国正式签署《凡尔赛和约》,它的主要内容包括:1、德国及其各盟国应承担战争罪责。2、重新划定德国疆界。3、德国放弃其全部海外殖民地。4、限制德国军备。5、德国须向战胜国支付赔款。

《凡尔赛和约》签字后,各战胜国相继同其他战败国签订了一系列条约,构成了凡尔赛体系。凡尔赛体系的确立,表明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各个参战国之间达成了一定的妥协,它们之间的矛盾得到了暂时的缓和。但是,在这一体系下,战胜国之间的矛盾、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苏联的矛盾依然存在,而且继续发展。

凡尔赛体系虽然暂时缓和了战胜国间的矛盾,但没有消除它们之间的根本矛盾。凡尔赛体系在诞生之初就受到了冲击和挑战。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