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里的尖端科学有哪些 西游记中的超时代科学理论

说到《西游记》,大家都非常熟悉,西游记是中国人最喜爱的文学作品之一最近中国科学家成功克隆了两只猴子,实现了人类首次克隆灵长类动物,这不禁让我们想起孙悟空的毫毛《西游记》是神话小说,但这篇文章将带领大家从科幻的角度来看《西游记》,《西游记》是人类史上预言最准确的“科幻小说”之一,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西游记里的尖端科学有哪些 西游记中的超时代科学理论?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西游记里的尖端科学有哪些 西游记中的超时代科学理论

西游记里的尖端科学有哪些 西游记中的超时代科学理论

说到《西游记》,大家都非常熟悉,西游记是中国人最喜爱的文学作品之一。最近中国科学家成功克隆了两只猴子,实现了人类首次克隆灵长类动物,这不禁让我们想起孙悟空的毫毛。《西游记》是神话小说,但这篇文章将带领大家从科幻的角度来看《西游记》,《西游记》是人类史上预言最准确的“科幻小说”之一。

千里眼顺风耳

这个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孙悟空刚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时候,玉皇大帝就让千里眼和顺风耳去查看了个究。看视界之外的目标,听遥远的声音一直是人类的美好愿望,直到1608年望远镜才被荷兰人汉斯·李波尔发明出来,望远镜让人类真正拥有千里眼的能力。1876年,美国科学家贝尔发明了电话,人类拥有了顺风耳的能力,现如今,我们每个人都能用手机视频通话,每个人都拥有了千里眼顺风耳的能力,但是在古代,能想象到已经很不容易了。

克隆技术

几年前,中国科学家首次克隆了两只猴子,取名“中中”和“华华”,很遗憾,没取名“齐天二圣”“齐天三圣”。

看过大闹天宫的朋友都不陌生,孙悟空有克隆的能力,每当遇到兵力不足的时候,他抓一把猴毛一吹就能变出成百上千个一模一样的孙悟空,原著中孙悟空有84000根这样的毫毛外加三根救命豪毛,这可能是人类第一次关于克隆的想象。

相对论

提到相对论,大家肯定想到爱因斯坦,这个我就不解释了,一句两句也解释不清楚。在西游世界中,天上一天等于地上一年,这其中蕴含了相对论的基本思想,即时间和空间都是相对于具体的参照系而提出的,随着参照系的变化,时间和空间的定义和长度都会发生变化。如地球的一天是24小时,太阳自转一周大约是25个地球日,而天庭自转一圈需要365天,宇宙中一定有和天庭一样时间维度的星球。

智能语音识别

语言识别这种科技今天的我们都不陌生,不过早在西游记中就几次涉及到了语音识别,最出名的就是紧箍咒和紫金红葫芦,这两件法宝有多牛想必大家都清楚,每一件都有语音识别的功能,可以预见,未来的人类武器装备一定不会缺少智能语音识别这种科技。

X光

今天的医学已经离不开X射线,它可以透视人体以及很多物体,然而孙悟空也有这种能力,没错,那就是火眼金睛,我相信,如果X射线是中国人发现的话,一定会命名“火眼金睛”,火眼金睛是孙悟空大闹天宫被抓后,被太上老君用八卦炉炼出来的,孙悟空因祸得福,取经路上,无论妖怪如何巧妙的伪装,都躲不过他那双能发射X射线的金睛火眼。

声波武器

大闹天宫的时候,相信大家对四大天王并不陌生,其中东方持国天王用琵琶做为武器,一曲肛肠断,那琵琶声可让孙悟空和他的猴子猴孙受了不少苦,现如今,声波武器真的已经装备警察和军队,声波武器简单的来说就是制造高分贝噪音或其它次声波,让人体感到不适或者损伤听力系统,但不致命,可以用于驱散人群。

密度的概念

在西游记中,大家最了解的兵器就是金箍棒,在原著中,金箍棒是有数据的,(乃是一根铁柱子,约有斗来粗,二丈有余长”。“如意金箍棒,一万三千五百斤”)按照这个数据,在海中原始形态的情况下,金箍棒的密度和铜铁等金属差不多,达不到黄金的密度,当金箍棒缩小到能拿在手里的时候,它的密度就远大于地球上的任何物质了,至于绣花针大小的时候,金箍棒的密度和白矮星差不了多少了。可见,在西游记中,已经有地外物质密度的概念了。

国学大师季羡林老先生提出孙悟空的原型是印度神猴哈奴曼,那么金箍棒的原型很可能是印度的一根铁柱,因为印度铁柱是数据和金箍棒很接近,印度铁柱高6.7米,顶部直径为32厘米,底部直径42厘米,重6.5吨,顶部呈金黄色,千年不锈,铸造时间有两种说法,一种是公元前350年左右,这和孙悟空诞生的年代差不多,另一种说法是铸造于一千五百年前,也就是隋唐时期,印度铁柱上也有无法识别的梵文,我家乡也有一根这样的南诏铁柱。

腾云驾雾

西游记中并不是所有神仙和妖怪的飞行都靠腾云驾雾,有翅膀的就用翅膀,有风火轮的就用风火轮,无疑,腾云驾雾是一种特殊的本事,孙悟空也是在菩提老祖那里学到的筋斗云,腾云驾雾的消耗应该比风火轮之类的法宝大。现在人类上太空需要用火箭,而火箭也是腾云驾雾,火箭飞行需要向后喷射燃气流,这燃气流可以理解为某种云雾,也就是说,西游记中已经有了喷气才能上天的概念。

电的利用

孙悟空大闹天宫被抓后,大闹天宫是时候,雷公电母用雷电劈过孙悟空,西游世界中,雷和电是分开的,这点吴承恩老先生没想到,但他却想到电是可以被掌控和利用的,现在电已经成为人类生产生活中最不可或缺的能源。

可控黑洞或电磁线圈

被很多网友认为西游中威力最大的兵器是金刚琢,这东西能吸万物,水火不侵,还认主,孙悟空两次栽在它上,这就是一个类似黑洞的神秘武器,说不定未来真能实现,类似的法宝西游记还有混元一气袖,乾坤袋等。金刚圈就是因为拥有神奇的吸引力,成为西游中最强大的兵器,现在的电磁铁也需要缠绕成线圈才能产生磁力。

胶囊内镜

孙悟空会72变,因此他在取经路上曾经六次进入对手的肚子中,搅得对手死去活来,这招是孙悟空成功率百分之百的神技,可惜他进入别人体内不是为了治病,而是制敌。以前做胃镜体检是一个非常痛苦的过程,2000年,以色列人发明了胶囊内镜,胶囊内镜的原理不就跟孙悟空的行为一样吗?这也不算什么尖端科技,只要能想到,做出来是早晚的事,中国人都知道孙悟空的事迹,为什么就没人想到发明胶囊内镜呢?

不可思议的数据

孙悟空一个跟头十万八千里,约等于赤道周长,根据小说推断,孙悟空生于公元前三四百年左右,也就是商周时期,封神之后,那时的一里大约400米,0.4KMX108000=43200KM≈40000KM

西游记中有四大部洲,现代地理划分为七大洲或五大洲,其实以海洋划分大陆,也可以分为四大洲,在没有开通苏伊士运河之前,亚欧非三块大陆是接壤的,在巴拿马运河开通之前,南北美洲是接壤的,这五大洲可以理解为两大洲,剩下的澳大利亚是一个洲,南极洲是一个洲,这样,地球上不接壤,被海隔开,需要坐船才能互通的大洲只有四个。

当然我做的这些分析纯属娱乐,有些牵强附会,无需太认真,西游记中类似的还有很多,有发现新见解的可以给我留言,大家一起娱乐,我相信西游记中还有很多幻想会在未来的科技中实现,同时希望下次是中国科学家实现的,如果500年前中国有科幻的概念,吴承恩老先生再写一部科幻小说,那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情景。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