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姨娘的性格特点以及形成原因(赵姨娘母慈子孝的幸福生活)
赵姨娘在《红楼梦》里的小老婆中,是个奇迹般的存在。
俊眼修眉、削肩细腰的赵姨娘
通常小老婆分三种,一种是爷们婚前被父母放在房内伺候的丫鬟,如袭人、香菱这样的,这些人的好处是与爷们彼此知根知底,往往能成为爷们的初恋/夜,而且与后来的小老婆比,个人地位略高些。但她们也是前程最不安定的。如果后来的女主人不能容人,或者男主子英年早逝/出家,而她们自己又没有儿女,就会被赶走。
第二种是女主人带来的陪房。她们的好处是很少被女主人赶走。坏处是必须与女主子一条心,不能争宠,因此比较难得与男主欢爱,如果居然敢跟男主子恋爱,就会被认为“不正经”,这类姨娘很少得宠,往往直到年老色衰依然无子,晚景凄凉。周姨娘,平儿,宝蟾,都是这种。
第三种就是赵姨娘这样婚后被爷们收房的,她们往往比前两种小老婆更年轻,此时女主人已经上了年纪或者儿女双全,也就懒得再霸占丈夫,对于年轻的妾,比较能容忍,更愿意转移精力在儿女培养上。
贾政的父亲有至少六个妾,贾政年轻时应该是屋里也有两个丫鬟,但是后来因为种种原因,死的死,去的去,留下一个周姨娘大概是王夫人带过来的陪嫁(可能是周瑞的妹妹),一生无子,老实巴交毫无存在感。贾政自诩端方,也就无心纳妾,安心跟王夫人生了贾珠、元春和宝玉。王夫人高龄产下宝玉后,身体和精力的恢复颇花功夫。贾政就在王夫人的月子里纳了赵姨娘,不到十个月就生下了探春,次年又一鼓作气,生出了幼子贾环。从此王夫人再无所出,贾政的日常主要由赵姨娘料理,他也再不纳别的女人。
按说赵姨娘要比其他小老婆幸运多了,但她并不满足。因为有儿有女,又有贾政宠爱,她觉得自己有资本争宠,作为贾政的姨娘,能使两个丫鬟的她,觉得自己也是贾府的主子。其实姨娘这身份,在贾家只算半主半奴。赵姨娘喜欢强调自己主子的那部分,骂芳官时就说“你是我银子钱买来学戏的”,芳官马上回怼:“我又不是姨奶奶家买的”。
赵姨娘的口才不如小戏子
王熙凤则特别刻意强调赵姨娘奴的身份,看见赵姨娘骂儿子,就说:“他现是主子,不好了,横竖有教导他的人,与你什么相干。”又说:“也不想一想是奴几,也配使两三个丫头!”
王熙凤平生最恨作小老婆的,何况自己替姑妈王夫人办事,自然更愿意挤兑赵姨娘。一来可以讨好王夫人,二来也给那些想嫁贾琏的丫头看看,做了姨娘也没啥好日子过。
赵姨娘这一对儿女,被王熙凤形容成“天悬地隔的两个人”。但这两个孩子都是赵姨娘的骄傲,身上都留有赵姨娘的烙印。
电视剧里的探春和贾环确实外形差异太大
探春被赞“老鸹窝里出凤凰”,其实探春很像她的母亲,原著形容她“削肩细腰,长挑身材,鸭蛋脸面,俊眼修眉,顾盼神飞,文彩精华,见之忘俗。”
王夫人讨厌的晴雯也是“水蛇腰,削肩膀”,可见,晴雯身材酷似探春,是王夫人讨厌的类型。探春的外貌与其母颇为相似。探春的描写最后两句耐人寻味:文采精华,见之忘俗。
赵姨娘是俗气的,探春比她母亲胜在有了文化,有了文采,所以能令人“忘俗”。
贾府三春之中,迎春懦弱无能,与世无争,惜春高傲冷漠,有遁世倾向。惟有探春,对于世俗的活动积极参与,对于世俗利益也极为关心。积极入世,有上进心,固然是好事,但是过分追求世俗利益,就难免堕入俗道。
探春看了赖大家的花园就立刻想学习开源节流,才办了两天时事,就把朱子的《不自弃文》看作是虚比浮词,所以宝钗批评她“利欲熏心”。这是原著明写的探春之俗。
刘姥姥游大观园时,参观探春的房间:
探春素喜阔朗,这三间屋子并不曾隔断。当地放着一张花梨大理石大案,案上磊着各种名人法帖,并数十方宝砚,各色笔筒,笔海内插的笔如树林一般。那一边设着斗大的一个汝窑花囊,插着满满的一囊水晶球儿的白菊。西墙上当中挂着一大幅米襄阳《烟雨图》,左右挂着一副对联,乃是颜鲁公墨迹,其词云:烟霞闲骨格 泉石野生涯
案上设着大鼎。左边紫檀架上放着一个大观窑的大盘,盘内盛着数十个娇黄玲珑大佛手。右边洋漆架上悬着一个白玉比目磬,旁边挂着小锤。那板儿略熟了些,便要摘那锤子要击,丫鬟们忙拦住他。他又要佛手吃,探春拣了一个与他说:“顽罢,吃不得的。”
佛手其实是香橼的一个变种。香橼,为芸香科植物枸橼,或香圆的干燥成熟果实,外皮含有挥发油,气味清新淡雅,可以做室内空气清新剂。
明朝画家、文学家、园林设计家文震亨在《长物志》里说:“有古铜青绿盘,有官、哥、定窑青冬磁、龙泉大盘,有宣德暗花白盘,苏麻尼青盘,朱砂红盘,以置香橼,皆可......然一盆四头,既板且套,或以大盘置二三十,尤俗。”
看看佛手的正确摆放方式
雍正的裘装对镜轴里,美人身后盘内的佛手就遵此训,仅放了两三只大佛手——即便是宫廷,也没必要摆阔。
而探春房间里是“紫檀架上放着一个大观窑的大盘,盘内盛着数十个娇黄玲珑大佛手。”——正是文震亨所评价的“尤俗”。几十个大佛手摆屋里,颇有点儿水果店的即视感。
外形令人见之忘俗的探春怎么偏在室内陈设上犯了如此俗气的错误呢?因为“忘俗”并不是“不俗”。佛手的摆放,是对探春之俗的一处暗写。
探春大概是没看过《长物志》吧?
赵姨娘的两个孩子在贾家,因为是庶出,所以得到的待遇和重视都不及嫡出的孩子们。这是封建时代不合理的制度。通常人们如果受到强大而又不合理的制度的压迫,往往有两种选择,一是拒绝遵守制度,甚至造反、反抗——这是赵姨娘母子的做法;另一种选择是比其他人更加顺从和遵循这种制度,提升自己,使自己被强大的压迫阶级所接纳,成为这制度的一部分。探春选择的是第二条路。
探春在三春之中是最聪明漂亮的一个,但是由于她的庶出身份,在家里很难有较高地位和宠爱。她身上一半是荣国公孙子的高贵血统,另一半是家生女奴的低贱血统。
探春像她母亲一样,刻意强调自己高贵的那一半,故意忽略和淡化自己庶出的身份。如王善保家的这样的刁奴总是琢磨“庶出,他敢怎么”,而探春只好拼命拿出小姐的架子来。
探春洗脸时:
三四个小丫鬟捧了沐盆、巾帕、靶镜等物来。此时探春因盘膝坐在矮板榻上,那捧盆的丫鬟走至跟前,便双膝跪下,高捧沐盆,那两个小丫鬟,也都在旁屈膝捧着巾帕并靶镜脂粉之饰。
探春吃饭时:
众媳妇皆在廊下静候,里头只有他们紧跟常侍的丫鬟伺候,别人一概不敢擅入。……只觉里面鸦雀无声,并不闻碗箸之声。一时只见一个丫鬟将帘栊高揭,又有两个将桌抬出。茶房内早有三个丫头捧着三沐盆水,见饭桌已出,三人便进去了,一回又捧出沐盆并漱盂来,方有侍书,素云,莺儿三个,每人用茶盘捧了三盖碗茶进去。一时等他三人出来,侍书命小丫头子:“好生伺候着,我们吃饭来换你们,别又偷坐着去。”
抄检大观园时,探春说:“我原比众人歹毒,凡丫头所有的东西我都知道,都在我这里间收着,一针一线他们也没的收藏。”可见,做探春的丫鬟,全都是毫无隐私的,比军队还严格。全书中可以多多少少看到钗黛湘迎惜的丫鬟们玩闹、嬉戏、与主子私语,或者诉说“从小的情分”之类,可是我们完全看不到探春与丫鬟的亲密互动。因为探春心里,主仆界限必须格外分明才行,像她母亲那样与众婆子打成一片的事,她可做不来。
探春的心高气傲,源于对庶出身份的自卑
赵姨娘因为芳官欺骗贾环,跟小戏子们大打出手,探春说:“那些小丫头子们原是些顽意儿,喜欢呢,和他说说笑笑,不喜欢便可以不理他。便他不好了,也如同猫儿狗儿抓咬了一下子,可恕就恕,不恕时也只该叫了管家媳妇们去说给他去责罚,何苦自己不尊重,大吆小喝失了体统。”
赵姨娘大战众小戏,其根本原因跟探春打王善保家的是一样的
但是当王善保家的掀她衣服时,她可就等不及找别人去责罚了,自己先给这老婆子一巴掌。因为,被奴才翻了衣服,被她视为奇耻大辱,她半世苦心经营,就是为了被当作正经主子小姐看待,而王善保家的居然触了她的逆鳞,她也就顾不得体统不体统,必须当场大打出手、大吆小喝了。探春说:“我但凡有气性,早一头碰死了!”
一头碰死这话,晴雯也说过,因为她不想被撵出去。探春最不想的就是失去下人对她的尊重。
《红楼梦》中写了两处主子打奴才嘴巴,一处是王夫人打金钏,一处是探春打王善保家的。对于这两位端庄自命的主子来说,亲手打奴才实在是很失体面的事,二人所打的都是“平生所恨者”。
谁挑战探春的阶级地位,谁就触了探春的逆鳞
只能说,各人有个人的忌讳,各自有各自的地狱。敏探春,敏锐又敏感。
探春因为自己的主子身份有瑕疵,反而比嫡出小姐更重视地位上的分别,更愿意向自己贵族的那部分血统靠拢。
她对贾母格外尊敬,贾母带了刘姥姥来大观园观光,别的小姐们都不甚热情,惟有探春说“求着来坐坐还不能呢!”中秋夜宴,小姐中,只有探春陪伴贾母玩到最后。
贾母在鸳鸯抗婚时发怒波及王夫人,探春不顾未婚身份,挺身而出维护王夫人。
探春理家时,赵姨娘的弟弟赵国基死了(真会挑时间),探春严格按照规矩赏二十两,其实平儿说:“恐怕奶奶和姑娘不知有旧例,若照常例,只得二十两。如今请姑娘裁夺着,再添些也使得。”可是探春正在要新官上任三把火立威的时刻,即便有旧例,她也不肯多赏的。钱是小事,关键是这一多赏,就提醒了大家,赵国基是她舅舅。在她心里,王夫人的哥哥才是她的舅舅,确切说,王夫人有两个哥哥,位高权重的那位九省检点王子腾,才是她的舅舅。
相对于讨厌的贾环,探春更愿意与宝玉亲近。她让宝玉出门时给她代购小玩意儿,并且亲自制作“虚耗人力,作践绫罗”的精致鞋子给他,他们一起吃烤肉、起诗社。宝玉的丫鬟惹了贾环,又跟赵姨娘打架,她主张息事宁人。但是宝玉对她呢?一句“隔母的”,就表明了宝玉的态度。
探春对宝玉,有点儿刻意亲近
探春的出色招来了贾母和王夫人对她的重视与疼爱,无形中也提升了赵姨娘的地位。她是隔三差五要出来表白一下,宣告“这个孩子是我亲生的,你们别忘了”。这一点偏偏是探春最希望大家忘却的,所以觉得“没脸”。
赵姨娘作为家生奴才中的幸运儿,能成为贾政的姨娘,且儿女双全,是励志典型。古人重男轻女,但是一旦女儿飞黄腾达了,就有作扶弟魔的义务。赵姨娘也很自觉地周济娘家,不但积攒零钱给娘家,还帮弟弟找了陪贾环上学这个好差事。鸳鸯说的“人家女儿做了小老婆,一家子都横行霸道的,一家子都做了小老婆了”。不过赵国基很老实,见了贾环也是行仆人的礼。赵家虽没有明显横行霸道的表现,但可能是暗地里索求无度。
自幼不受父母疼爱的孩子往往反而特别顾家,希望借此获得父母的重视和疼爱。赵姨娘八成也是这种心态,所以拼命攒钱赞助娘家,日子过得有点紧巴,屋里没有好料子,王熙凤说她“有钱也是白给别人花”,尤氏说她是“苦瓠子”。
赵姨娘个人能力有限,希望探春将来能帮她一起扶植赵家。而探春则巴不得跟赵家撇清关系。探春是对自己娘家有感情,这一点也是遗传了赵姨娘。她只恨自己不是男孩,不能出去立一番事业,为家族争光。她一心改革大观园,兴利除弊,希望能振兴贾府经济。她看到抄检大观园,就为家族自杀自灭的行为而痛心疾首。
这对母女表面上是纠纷百出,但是骨子里并不像我们以为的那样疏远。赵姨娘经常去探望探春,有时顺道儿也拜访黛玉。
凤姐带人连夜查抄大观园,别的小姐们都是猝不及防,惟有探春“命众丫鬟秉烛开门以待”,因为“早有人报与探春了”。谁报的呢?书里说赵姨娘“是好察听这些事的,且素日又与管事的女人们扳厚,互相联络,好作首尾”,所以,自然是她给探春通风报信了。谁说赵姨娘只会给探春添堵,不会帮忙呢?
赵姨娘抱怨探春欺负她,探春马上起立说不敢。
赵姨娘与芳官打架,探春也很会规劝,说:“我正有一句话要请姨娘商议,怪道丫头说不知在那里,原来在这里生气呢,快同我来。”一句话给了赵姨娘好大面子。
她又劝说:“我劝姨娘且回房去煞煞性儿,别听那些混帐人的调唆,没的惹人笑话,自己呆,白给人作粗活。心里有二十分的气,也忍耐这几天,等太太回来自然料理。”一席话说得赵姨娘闭口无言,只得回房去了。可见赵姨娘还是很听探春劝的。
之后,探春气的和尤氏李纨说:“这么大年纪,行出来的事总不叫人敬伏。这是什么意思,值得吵一吵,并不留体统,耳朵又软,心里又没有计算。这又是那起没脸面的奴才们的调停,作弄出个呆人替他们出气。”越想越气,因命人查是谁调唆的。
可见,探春很关心生母,不想她吃亏。
王熙凤对赵姨娘的故意欺压,探春也是很清楚的,一旦自己大权在握,她就要还凤姐几分颜色了。凤姐也明白:“如今俗语‘擒贼必先擒王’,他如今要作法开端,一定是先拿我开端。”
正好探春与赵姨娘吵架,平儿来了,就拿平儿当凤姐撒气,平儿知道凤姐“这些大姑子小姑子里头,也就只单畏他五分”,所以曲意奉承,把探春伺候得消了气。
平儿深知此刻做小伏低,承认探春的高贵身份才能让她开心
探春后来说平儿:
“我早起一肚子气,听他来了,忽然想起他主子来,素日当家使出来的好撒野的人,我见了他便生了气。谁知他来了,避猫鼠儿似的站了半日,怪可怜的。接着又说了那么些话,不说他主子待我好,倒说‘不枉姑娘待我们奶奶素日的情意了。’这一句,不但没了气,我倒愧了,又伤起心来。我细想,我一个女孩儿家,自己还闹得没人疼没人顾的,我那里还有好处去待人。”口内说到这里,不免又流下泪来。
凤姐待探春好吗?要说待宝玉黛玉好,那是没的说,待探春有何好处呢?探春年幼庶出,无权无势,更没有待凤姐的好处了。可是场面上的客气话还是要说的。打一巴掌,揉两下还是要的。
后来迎春奶娘盗赌累金凤,闹到迎春屋里,探春再次借机找来平儿,向病中的凤姐发难:
“你奶奶可好些了?真是病糊涂了,事事都不在心上,叫我们受这样的委曲。……我看不过,才请你来问一声:还是他原是天外的人,不知道理?还是谁主使他如此,先把二姐姐制伏,然后就要治我和四姑娘了?”
平儿忙陪笑道:“姑娘怎么今日说这话出来?我们奶奶如何当得起!”
探春因为知书达理,比凤姐和赵姨娘都厉害,更知道用礼教和规矩来保护自己、攻击敌人。赵姨娘只会用魇魔法暗地加害凤姐,探春却能用家规作武器,让凤姐不但说不出话,暗地还要佩服。毕竟小姑子难为嫂子是天经地义。
赵姨娘来为赵国基要抚恤金,被探春拒绝:
赵姨娘没了别话答对,便说道:“太太疼你,你越发拉扯拉扯我们。你只顾讨太太的疼,就把我们忘了。”
探春道:“我怎么忘了?叫我怎么拉扯?这也问你们各人,那一个主子不疼出力得用的人?那一个好人用人拉扯的?”
李纨在旁只管劝说:“姨娘别生气。也怨不得姑娘,他满心里要拉扯,口里怎么说的出来。”
探春忙道:“这大嫂子也糊涂了。我拉扯谁?谁家姑娘们拉扯奴才了?他们的好歹,你们该知道,与我什么相干。”
李纨旁观者清,说了实话
李纨虽然不算能干,却很精明细致,她能比凤姐更早知道林红玉的背景,也比探春更快算出怡红院的生财之道,自然也能看出探春“满心里要拉扯“的想法。 探春的“忙”恰因为李纨当众说出了她的心思。
探春对赵姨娘,其实是因爱生恨,恨铁不成钢。所以续书瞎写什么赵姨娘希望探春将来的婚姻像迎春一样不幸,真是可笑,人家并没有彼此憎恨,母女不合是一种表象,这是特殊环境下的生存之道。
母女情深才是真相
虽说贾环也喜欢作诗,而且水平应该不比迎春惜春差,可是探春跟宝玉一起组织诗社活动绝不带着贾环,为什么呢?
我们看到,喜欢诗社而且教子有方的李纨也不叫贾兰来参加诗社。这是二位的心照不宣。
诗社活动主要是女孩子们的消遣。奋发有志,预备科举出身的男孩儿参加这种活动,对前途和学习没有任何帮助,反而无端耗费了时间精力,增加了脂粉气质。好姐姐和好妈妈是不会把自己的弟弟和儿子拉来的。探春这番苦心,不知贾环母子能否领会。
按照凤姐的说法,“虽然庶出一样,女儿却比不得男人,将来攀亲时,如今有一种轻狂人,先要打听姑娘是正出庶出,多有为庶出不要的”。探春是女儿,不被赵姨娘所重视(越是受重男轻女危害的女性自己反而更容易重男轻女),所以把她交给王夫人抚养,反而成就了探春的凤凰女气质。
贾环是儿子,赵姨娘视他为自己的倚靠,所以坚持要自己抚养,而且这心愿居然达成了。也许是王夫人本来就不爱抚养别人的孩子,也许是贾政暗中帮忙,总之,赵姨娘成功获得了贾环的抚养权。
贾环只是气质不佳,外形虽然不如宝玉,但也不会太丑
赵姨娘虽然很难讨喜高层(贾政除外)人物,但是与底层丫鬟婆子还是关系不错的,当然她也经常白给别人当枪使,可是话说回来,别人能利用你,也说明你有价值不是?
贾环与彩霞彩云恋爱,赵姨娘也帮忙撮合,希望自己找个膀臂,贾环跟彩云吵架,赵姨娘还安慰彩云,骂贾环。彩霞要被王夫人姑侄弄去嫁给来旺儿子,赵姨娘也求贾政帮忙留给贾环。对儿子的婚事,赵姨娘比王夫人关心宝玉更甚。
贾环被凤姐形容成燎毛的小冻猫子,意思是贪图享受的、吃相难看的幼稚小屁孩。贾环虽然是大家公子,但是生活待遇比宝玉差了很远,加上母亲吝啬、还要接济舅舅家,所以他的日子也不宽裕,平时赌钱输了都要跟丫鬟叫真儿,偶尔得志帮王夫人抄经就要摆个架子,所以女孩子们都讨厌他。
但是贾环跟赵姨娘也自有他们的一番母子恩情。赵姨娘恨宝玉和凤姐,怕探春(主要是不习惯探春那些长篇大论义正词严的说理),贾环都很清楚,所以他自己也尽量避免得罪探春(被芳官骗了,就不主张去闹,怕惹恼探春),找机会陷害宝玉。
一次用蜡烛烫宝玉脸,一次向贾政告密宝玉“强奸金钏未遂”,都成功地让宝玉吃了实亏。在干坏事上,母子是心心相印的。
值得一提的是,贾环告密时的言辞:
贾环忙上前拉住贾政的袍襟,贴膝跪下道:“父亲不用生气。此事除太太房里的人,别人一点也不知道。我听见我母亲说……”说到这里,便回头四顾一看。贾政知意,将眼一看众小厮,小厮们明白,都往两边后面退去。贾环便悄悄说道:“我母亲告诉我说,宝玉哥哥前日在太太屋里,拉着太太的丫头金钏儿强奸不遂,打了一顿。那金钏儿便赌气投井死了。”
贾宝玉的母亲那样疼爱他,见面就摸脖子摸脸各种亲热,可是宝玉人前人后都只能叫“太太”。
探春对自己的生母更是从来都只叫“姨娘”。
惟有贾环,一口一个“母亲”叫得那样亲,当面管贾政叫“父亲”。宝玉可是当面不敢这样叫贾政的。到了贾环这里,好像贾政赵姨娘才是正经夫妻,加上贾环才是幸福的一家三口。而且当时贾政正在盛怒之时,贾环却能贴膝跪下叫“父亲”,简直是撒娇了。
而贾政居然也容忍贾环的称呼,可见平时贾环就是这样称呼惯的。端方的、一本正经的贾政, 到了不守规矩的赵姨娘母子跟前,家庭的温情挣脱了世俗规矩的羁绊。称呼上越礼,贾政并不以为忤,在他心里,小赵不是婢妾,是他的孩子的妈。
赵姨娘在宝玉被魇将死时说话讨嫌挨了贾母的骂,贾政马上喝退她,怕她吃更多亏。赵姨娘几乎治死凤姐和宝玉,却没有被人查出,其中固然有她自己行事机密、马道婆法术高强的原因,但其中一定也有贾政的蒙混和保护作用。
因为爱她,所以无论她多么不堪,都可以容忍。因为爱她,所以虽然她生的孩子人物委琐举止荒疏,不如宝玉那样神采飘逸秀色夺人,贾政还是喜欢听小赵的孩子亲亲热热地喊自己“父亲”。
贾环因为被出身低贱、没有知识的母亲抚养,所以成为一个不讨人喜欢的孩子,但是这恰恰有利于他在荣国府的生存。
如果贾环是个像宝玉一样清秀的、善解人意的、到处受欢迎的男孩,甚至还有些天赋异禀,那么在荣国府里就是一个很尴尬的存在了,他们母子能否活到八十回都很难说。王夫人和凤姐决不会容忍贾政的庶出儿子如此出色。贾环的缺点,其实是他的保护色。
赵姨娘也是如此,她的鄙陋言行只会让人可笑可厌,却很难激起别人深仇大恨。被对手小看的人本身就是安全的。
虽然外人看着好像赵姨娘不懂得疼爱教育孩子,两个孩子也不喜欢她,但人家的母子关系也未必如表面所看到的那样差。可以说,是一种另类的母慈子孝。
大家族里那么多出色的小老婆,生了儿子,又能活到最后的,有几个呢?赵姨娘和她的孩子们凭着各自的本事,找到了最适合自己的生存之道,以及母子相处的正确方式。子非鱼,焉知鱼之乐?
欢迎关注凭栏翠袖,观赏红楼文章。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